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鞋用的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
背景技術:
鞋楦在制鞋加工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鞋子一般包括了鞋面、鞋幫和鞋底,將鞋面分別與兩側鞋幫固定相聯接或形成一體,并將鞋面、鞋幫與鞋底固定相聯接后,即構成了鞋子,由鞋面、鞋幫、鞋底圍成可適于人體腳部套入的鞋內腔,其中,在鞋面、鞋幫的加工制作中,就必須使用鞋楦來成型,可以說鞋楦的模型決定了鞋內腔的形狀,也決定了鞋子的形狀。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人們穿著它進行工作、進行戶外的活動、進行各種體育運動等等,為了適宜于不同的工作需要和體育運動的需要,鞋子有溜冰鞋、登山鞋、足球鞋、籃球鞋以及普通鞋、專用工作鞋、運動鞋等之分。在鞋子中,有些鞋子是必須制作成中幫或高幫或長筒的形式,以有利于加強對腳部的保護,尤其是對腳部踝關節的保護,這是由于在腳部,踝關節是一個靈活而又能負重的關節,它既要承受體重,又需要靈活多變,在人們行走特別是運動過程中,是一個容易扭傷的關節。如在溜冰活動中,腳需向側用力蹬地,且具有跳躍、旋轉仍至空中旋轉等多種動作和步法,同時間雜有舞蹈、雜技等多種技法,使踝關節處容易產生力量差而引起踝關節韌帶損傷。采用現有技術的鞋楦制作出來的中幫或高幫或長筒的鞋子后,雖說該鞋子可以將腳部的踝關節包裹住,使腳部的踝關節減少扭傷的可能性,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人體腳的踝骨是外凸的,其外凸的踝骨就會受到鞋體包裹處的緊壓,在該處就容易造成血液的循環障礙,致使踝骨會有壓疼的感覺,而隨著行走或運動過程的逐步激烈,鞋體包裹處對踝骨還產生了磨擦,這樣既有壓疼感,又有磨擦痛感,進而會影響行走或體育活動的繼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通過對鞋楦傳統結構的改良,使得由該鞋楦制作出來的鞋子能夠達到有效消除踝骨的受壓疼痛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它包括鞋楦本體,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鞋楦本體上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鞋楦本體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設有一凸起。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圓形或五角圓形。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或三邊形或五邊形或六邊形或多邊形。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橢圓形或沿豎向排列的橢圓形。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扁圓形與沿豎向排列的扁圓形相交構成。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梅花形或菱形。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三角星形或四角星形或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或多角星形。
所述的凸起形狀為八角多邊形或異形。
所述的凸起由鞋楦本體側壁向外弧形過渡形成。
制作時,將鞋楦制作成一雙,即與人體的雙腳相對應,其中左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左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右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右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左、右鞋楦本體上各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在鞋楦本體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制作出一凸起,凸起的高度可基本與人體的腳踝凸起高度相一致,或略大于人體的腳踝凸起高度,凸起的形狀可以采用與人體的踝骨凸出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圓形凸起,也可采用沿橫向排列或沿豎向排列的橢圓形,或為沿橫向排列的扁圓形與沿豎向排列的扁圓形相交構成的形狀,或為梅花形或菱形等等,采用上述形狀的凸起后,則由這些鞋楦制作出來的鞋子雖形狀不同,但卻有同一的效果即形成了具有可容納人體腳踝位置的凹腔;這種鞋子穿著于人體的腳上可以使得腳踝骨有一定的自由容納空間,有利于對腳踝骨緊壓的松馳,其保護效果較好。
在使用時,用左、右鞋楦分別制作左、右鞋體,則在鞋體與鞋楦體側壁相對應的鞋幫處,相對于鞋楦側壁的凸起,鞋幫內壁上形成了相對應的凹陷,其中,左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制出左鞋體外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左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制出左鞋體內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右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制出右鞋體外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右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制出右鞋體內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由該結構的鞋楦所制成的鞋子用于人穿著時,人的左腳的內踝骨其凸出部分可正好進入左鞋體內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左腳的外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左鞋體外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右腳的內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鞋體內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右腳的外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鞋體外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有了鞋體兩側鞋幫的凹陷與人體的腳踝骨之間的對應配合,使中幫或高幫或長筒鞋體對腳踝包裹處不會對人體的腳踝骨產生壓迫狀,有效地消除了踝骨的受壓疼痛感或磨擦疼痛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鞋楦本體的與人體腳踝骨相對應位置處的側壁上設置了凸起,則由此鞋楦制成的鞋體在與人體腳踝骨相對應位置處的鞋幫內側壁上形成了凹陷,其由左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在左鞋體上所形成的凹陷可用于容納人體的左腳外踝骨的凸起,由左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在左鞋體上所形成的凹陷可用于容納人體的左腳內踝骨的凸起,由右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在右鞋體上所形成的凹陷可用于容納人體的右腳外踝骨的凸起,由右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在石鞋體上所形成的凹陷可用于容納人體的右腳內踝骨的凸起,當人體的腳套入由此鞋楦制成的鞋體時,其左腳的內踝骨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左腳鞋體內側鞋幫的凹陷,其左腳的外踝骨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左腳鞋體外側鞋幫的凹陷,其右腳的內踝骨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腳鞋體內側鞋幫的凹陷,其右腳的外踝骨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腳鞋體外側鞋幫的凹陷,這樣,當人體的腳穿入鞋體后,由于人體的腳的踝骨其外凸的部分正好可陷入鞋體的鞋幫所形成的凹陷中,由此,消除了鞋幫對外凸踝骨的緊壓,保證了該處血液循環的正常,進而消除了踝骨的疼痛感覺,而隨著行走或運動過程的逐步激烈,由于該處沒有受壓或壓緊感不強,不會有疼痛感或疼痛感較小,使得行走或運動能夠順利進行。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不局限于實施例。
圖1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構造圖;圖2是實施例二本發明的構造圖;圖3是實施例三本發明的構造圖;圖4是實施例四本發明的構造圖;圖5是實施例五本發明的構造圖;圖6是實施例六本發明的構造圖;圖7是實施例七本發明的構造圖;圖8是實施例八本發明的構造圖;
圖9是實施例九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0是實施例十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1是實施例十一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2是實施例十二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3是實施例十三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4是實施例十四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5是實施例十五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6是實施例十六本發明的構造圖;圖17是實施例十七本發明的構造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包括鞋楦本體1,鞋楦共有兩只,分為左右腳,圖中所示的鞋楦為右腳鞋楦,鞋楦本體1設有與人體的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11,鞋楦本體1上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12,鞋楦本體1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設有一凸起13,凸起13由鞋楦本體1側壁向外弧形過渡形成,凸起13的形狀為圓形。
制作時,將鞋楦制作成一雙,即與人體的雙腳相對應,其中左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左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右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右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左、右鞋楦本體上各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在鞋楦本體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制作出一凸起13,凸起13的高度可基本與人體的腳踝凸起高度相一致,或略大于人體的腳踝凸起高度。在使用時,用左、右鞋楦分別制作左、右鞋體,則在鞋體與楦體側壁相對應的鞋幫處,相對于鞋楦側壁的凸起13,在鞋幫內壁上形成了相對應的凹陷,其中,左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制出左鞋體外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左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制出左鞋體內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右鞋楦體的外側凸起制出右鞋體外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右鞋楦體的內側凸起制出右鞋體內側鞋幫內壁上的凹陷。由該結構的鞋楦所制成的鞋子用于人穿著時,人的左腳的內踝骨其凸出部分可正好進入左鞋體內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左腳的外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左鞋體外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右腳的內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鞋體內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人的右腳的外踝骨其凸出部分正好進入右鞋體外側鞋幫的內壁凹陷中;有了鞋體兩側鞋幫的凹陷與人體的腳踝骨之間的對應配合,使中幫或高幫或長筒鞋體對腳踝包裹處不會對人體的腳踝骨產生壓迫狀,有效地消除了踝骨的受壓疼痛感或磨擦疼痛感。
實施例二,參見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五角圓形。
實施例三,參見圖3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正方形。
實施例四,參見圖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長方形。
實施例五,參見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三邊形。
實施例六,參見圖6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五邊形。
實施例七,參見圖7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六邊形。
實施例八,參見圖8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橢圓形。
實施例九,參見圖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沿豎向排列的橢圓形。
實施例十,參見圖10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扁圓形與沿豎向排列的扁圓形相交構成。
實施例十一,參見圖1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梅花形。
實施例十二,參見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菱形。
實施例十三,參見圖13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三角星形。
實施例十四,參見圖1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四角星形。
實施例十五,參見圖1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五角星形。
實施例十六,參見圖16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六角星形。
實施例十七,參見圖17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凸起13的形狀為八角多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它包括鞋楦本體,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鞋楦本體上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其特征在于鞋楦本體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設有一凸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圓形或五角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或三邊形或五邊形或六邊形或多邊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橢圓形或沿豎向排列的橢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沿橫向排列的扁圓形與沿豎向排列的扁圓形相交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梅花形或菱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三角星形或四角星形或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或多角星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形狀為八角多邊形或異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由鞋楦本體側壁向外弧形過渡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鞋子的鞋楦,它包括鞋楦本體,鞋楦本體設有與人體的腳掌部相同或相似的外成形表面,鞋楦本體上設有一可用于拔楦的插孔,鞋楦本體兩側壁上于人體腳踝骨的相對應處各設有一凸起,其凸起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或多角星形或扁圓形或梅花形或菱形等。采用該結構后,由此鞋楦制作而成的鞋子,在其鞋體的鞋幫處形成了相應的凹陷,該凹陷正好可容納人體腳踝骨其外凸的部分,當人體的腳套入由此鞋楦制成的鞋子時,由于人體的腳踝骨的外凸部分正好進入鞋幫的凹陷內,消除了鞋幫對外凸踝骨的緊壓,保證了該處血液循環的正常,進而消除了踝骨受壓或摩擦的疼痛感覺。
文檔編號A43D3/00GK1572167SQ20041000712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6日
發明者歐誠群 申請人:歐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