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力驅動的按摩裝置,特別是涉及用于清洗以及按摩 人體的頭皮等的按摩裝置。
技術背景以往,作為這種按摩裝置,公知的有例如按摩兼電動洗發刷(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按摩兼電動洗發刷借助彈性部件,將振 動頭安裝在內置著馬達的殼體上,在該振動頭內突出地設置上述馬達 的馬達軸,在該馬達軸上以偏心的狀態安裝振子,再有,在上述振動 頭的一側面安裝由柔軟物質構成的刷子。在該按摩兼電動洗發刷中, 上述刷子由被形成為圓盤狀的作為基部的刷主體部,和突出地設于該 刷主體部的一側面的作為多個突起的針狀體片構成。這樣,在使用該 按摩兼電動洗發刷的情況下,使用者首先抓住殼體,使上述刷子接觸 頭部,使上述馬達動作,據此,由內置于上述振動頭的振子的偏心旋 轉產生的振動借助上述振動頭以及刷子,被傳遞到頭皮。這樣,因為 上述刷子由柔軟物質構成,所以能夠不損傷頭皮而將毛孔的脂垢清除, 同時,進行按摩。專利文獻1特開2001 - 258974號/>報但是,這樣的按摩裝置在進行洗發時的頭皮按摩等時,因為內置軟物質構成的上述刷子向頭皮傳遞,上述刷子僅僅單純地振動頭皮, 所以不僅不能充分地進行頭皮的按摩,而且,還存在不能充分地撣落 頭皮的污垢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點,提供一種在洗發以及進行頭皮 的按摩等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施療部很好且有效地進行頭皮的按摩以 及清洗的按摩裝置。發明內容第一發明的按摩裝置具有驅動部和通過該驅動部動作的施療部, 在上述驅動部上,設置以相對于上述驅動部的位置關系被固定的狀態, 可自由拆裝地保持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周緣的框體,同時,在與上述 基部的中心的面正交的方向,設置使該基部撓曲的往復驅動構件,上 述施療部由上述基部和多個突起構成,上述基部由具有撓性以及彈性 的材質構成,上述多個突起突出地設置于該基部上,其構成為,在上 述施療部與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連接的狀態下,連結多個上述 突起的前端的假想面在無負載狀態下,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無 關,總是成凹狀。另外,第二發明的按摩裝置是在第一發明中,在將上述施療部連 接到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下,該往復驅動構件向最外側或是稍稍被拉向內側的形狀。另外,第三發明的按摩裝置是在第一或第二發明中,上述基部在 自然狀態下向外側凸狀地形成。再有,第四發明的按摩裝置是在第三發明中,在將上述施療部連 接到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下,該往復驅動構件被拉入最的形狀。另外,第五發明的按摩裝置是上述多個突起被形成為從上述基部 的中央到外周,使上述突起的長度逐漸增長。再有,第六發明的按摩裝置是使上述基部的上述面的形狀為其正 面形狀為大致圓狀或大致橢圓狀。發明效果第一發明的按摩裝置通過上述那樣的構成,在利用上述框體保持 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周緣的狀態下,通過往復驅動構件,使上述基部 的中央部向與上述基部的中心的面正交的方向撓曲,據此,使上述多 個突起反復相互開閉,使這些突起碰撞頭皮,能夠有效地清洗或按摩頭皮。這樣,因為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無關,連結多個上述突 起的前端的上述假想面必定為凹狀,所以能夠輕易地使多個上述突起 的前端接觸到頭等的凸曲面。另外,因為使用時上述施療部的基部向最外側突出的狀態的形狀 是與該基部的自然狀態的形狀相同,或者是與此相比被稍稍拉向內側 的形狀,所以通過對上述往復驅動構件施加由上述基部的彈性產生的 回復力,除上述基部回復到自然狀態的情況以外,上述往復驅動構件 繼續被拉向外側,因此,在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推出上述基部時, 在該基部回復的同時,被上述往復驅動構件按壓,據此,上述基部不 會抵抗該基部的彈力而傾斜地被按壓,而是大致均勻地回復,因此能 夠很好地進行頭皮和患部的按摩等。另外,因為上述施療部的基部在自然狀態下向外側凸,所以在通 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拉入上述基部的情況下,只要使該基部撓曲即可, 沒有必要使其向面方向延長,所以即使減小用于使上述施療部的基部 變形的力也能夠完成,因此,能夠抑制電力的消耗。再有,通過拉入凸形狀的上述基部,使之變形直至中央部成為比 外周部凹陷的形狀,使上述基部在凸狀態和凹狀態之間反復撓曲,據 此,能夠使形成在上述基部的突起大幅運動,有效地進行頭皮和患部 的按摩等。另外,通過將多個上述突起形成為從基部的中央到外周,突起的 長度逐漸增長,增大了外周側的突起的撓性,通過位于從基部的中央 到外周的突起對頭皮分別施加不同的刺激,能夠對頭皮進行更好的按 摩以及清洗。再有,因為在將上述施療部安裝在上述框體的狀態下, 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無關,連結上述多個突起的前端的上述假 想面必然為凹狀,所以能夠使上述多個突起的前端更容易接觸頭等的 凸曲面。再有,使將上述基部的自然狀態下的多個上述突起的前端連結的 假想面的凹曲面成為與人體的頭頂部等的凸曲面對應的形狀,能夠使 多個突起的前端更容易接觸頭等的凸曲面。
圖l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按摩裝置的正視圖。圖2是同上的右側視圖。 圖3是同上的A-A剖視圖。圖4是同上的在無負載狀態下的動作說明圖,(a)是基部最突出 的狀態,(b)是基部最被拉入的狀態。圖5是同上的在有負載狀態下的動作說明圖,(a)是基部最突出 的狀態,(b)是基部最被拉入的狀態。符號說明1按摩裝置2主體(驅動部)3施療部7往復驅動構件8框體18基部19第一突起(突起)20第二突起(突起)21第三突起(突起)22第四突起(突起)Ll突起的長度(第一突起)L2突起的長度(第二.突起)L3突起的長度(第三突起)L4突起的長度(第四突起)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圖1至圖5,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另外,在本例 中,以圖1至圖3的姿勢為基準,規定前后上下左右。l是本發明的 按摩裝置。該按摩裝置1被構成為具有作為驅動部的主體2,和相對 于該主體2可自由拆裝地^皮保持的施療部3。上述主體2被構成為,在由合成樹脂等構成的外殼體4上,收容著二次電池5、未圖示出的控制回路、通過這些二次電池5以及控制 回路動作的電動機6、將該電動機6的驅動軸6A的旋轉轉換為往復運 動的往復驅動構件7。然后,在上述外殼體4上固定著具有用于安裝 上述施療部3的框體8的、正面觀察為橢圓狀的安裝板9,同時,在 該安裝板9的中央部形成貫穿內外的圓形的窗孔10,設置覆蓋該窗孔 10并可伸縮的覆蓋體11。另外,該覆蓋體11被設置成通過具有撓性 的波紋狀板材,水密地密封上述窗孔IO。然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 具有借助減速機構12,與上述電動機6的驅動軸6A連接的曲柄機構 13,以及基端14A側與該曲柄機構13的偏心軸13A連接,將該偏心 軸13A的旋轉運動轉換成往復運動的連桿部件14。另外,通過上述連 桿部件14的前端14B側和連接中繼部件15,從內外夾著上述覆蓋體 11的被形成為厚壁的中央部IIA,通過螺釘N,將該連桿部件14的 前端14B側和連接中繼部件15固定。另外,在上述連接中繼部件15 的外方安裝鉤16。這樣,上述鉤16被構成為,通過上述曲柄機構13, 隨著上述電動機6的旋轉,在相對于上述主體2伸出縮入的方向往復 運動。另外,隨著上述鉤16的往復運動,波紋狀的上述覆蓋體ll在 確保水密狀態的狀態下撓曲。另外,上述鉤16的振幅是上述偏心軸 13A的偏心距離F的兩倍(2F)。再有,在上述外殼體4上,設有用 于操作上述電動機6的開關17。上述施療部3是由具有撓性以及彈性的軟質合成樹脂等一體形成 的。然后,上述施療部3由基部18、設于該基部18的四種突起19-22構成。上述基部18被形成為正視為大致橢圓狀,并且是在自然狀 態下,中央向外側圓滑地膨脹的凸曲面形狀。另外,上述基部18在其 外周遍及全周一體地形成肋18A,同時,在該肋18A的內側,形成著 與上述主體2的安裝板9的框體8卡合并被固定的卡定部18B。另外, 在這里所說的"固定"也包括允許稍許移動地被固定的狀態。另外,在 上述基部18的里面,在中心部形成有承接上述鉤16的鉤承接部18C。另外,在上述基部18的外周部,以上述基部18的中心軸線X為 中心,環列狀地形成多個上述第一突起19。另外,在該第一突起19的內側,以上述中心軸線x為中心,環列狀地形成多個上述第二突起20。另外,在該第二突起20的內側,以上述中心軸線X為中心,形 成多個第三突起21。另外,該第三突起21是通過軸對稱地設置兩個 圓弧狀地并列的組而形成。再有,在上述第三突起21的內側,以上述 中心軸線X為中心,環列狀地形成多個第四突起22。另外,第一至第 四突起19 - 22的長度Ll-L4以L1>L2>L3>L4的方式形成。另夕卜,上 述第一突起19、第二突起20、第四突起22都被形成為前端側略微變 細,同時,前端成圓的棒狀(即,頂角小的圓錐狀),上述第三突起 21被形成為頂角較大的圓錐狀。然后,該第三突起21的前端被形成 為比其它的突起19、 20、 22的前端要尖的形狀,同時,上述第三突起 21的基端被形成為比其它的突起19、 20、 22的基端要粗。據此,上 述第三突起21被形成為雖因外力而撓曲,但與其它的突起19、 20、 22相比,不易撓曲。另外,在使上述施療部3的卡定部18B與上述框體8卡合,并將 上述鉤16掛到上述鉤承接部18C的狀態下,即,在將上述施療部3 與上述框體8以及往復驅動構件7連接的狀態下,上述鉤16處于下止 點狀態下的上述基部18的形狀與該基部18在自然狀態下的形狀相等 而構成。反之,在上述鉤16處于上止點的狀態下,上述基部18是與 其外緣相比中央凹陷的凹曲面形狀。(另外,為了方便,將上述鉤16 為最突出的狀態作為下止點,將上述鉤16為最被拉入的狀態作為上止 點。)然后,在上述鉤16處于下止點的狀態,即,在上述基部18的 中央為最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上述第一突起19的高度最高,上述第 四突起22的高度最低。然后,若通過連結這些突起19-22的前端來 形成假想曲面,則為凹曲面狀。另外,上述第一突起19被形成為,在 上述施療部3被安裝于上述框體8的狀態下,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 的狀態無關(無論上迷鉤16處于上止點,還是下止點或其之間),從 上述安裝板9開始的高度距離Hl總是比上述第二突起20的高度距離 H2大。同樣,上述第二突起20被形成為,其高度距離H2總是比上 迷第三突起21的高度距離H3大,再有,上述第三突起21被形成為,其高度距離H3總是比上述第四突起22的高度距離H4大 (H1>H2>H3>H4 )。另外,因為在圖3至圖5中,若將所有的上述突起19-22記載, 則存在劃線復雜,難以進行說明的可能,所以僅記栽說明所必需的突 起19-22,而省略其它的突起19-22。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在洗發時等,在進行頭皮S的按 摩或進行揉洗的情況下,首先,使用者握住上述施療部3,在將形成 于該施療部3的基部18的里面中央的上述鉤承接部18C掛到上述鉤 16上后,使上述卡定部18B卡合到上述框體8上,以此來將上述施療 部3安裝到上述主體2上。然后,在象這樣將上述施療部3安裝到上 述主體2的狀態下,使用者握住上述按摩裝置1的主體2,使上述施 療部3的各突起19-22的前端部與上述頭皮S接觸,并用手保持。另 外,如上所述,因為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無關, H1>H2>H3>H4,連結各突起19-22的前端的上述假想面總是為凹曲 面狀,所以能夠使各突起19-22的前端輕易地接觸頭皮S的凸曲面。然后,若閉合上述開關17,則從上述二次電池5供給電力,據此, 上述電動一幾6動作,上述驅動軸6AS走轉。隨著該;旋轉,借助上述減 速才凡構12,與上述驅動軸6A連接的上述曲柄機構13《t轉,通過該曲 柄才幾構13以及與該曲柄才幾構13的偏心軸13A連結的上述連桿部件 14,上述驅動軸6A的旋轉運動被轉換成往復運動,與上述連桿部件 14連結的上述連接中繼部件15以及鉤16在相對于上述主體2伸出縮 入的方向往復運動。另外,因為上述安裝板9的窗孔IO被上述覆蓋體 11水密性地密封,所以防止水從上述窗孔10侵入上述主體2內。另 外,因為上述覆蓋體ll是由具有撓性的材質波紋狀地形成,所以從動 于上述連桿部件14以及連接中繼部件15的往復運動而撓曲,能夠確 保上述窗孔IO的密封狀態。這樣,通過上述鉤16在伸出縮入方向往復運動,具有被掛在該鉤 16上的上述鉤承接部18C的施療部3的基部18的中央部也在伸出縮 入方向往復運動。此時,因為通過形成在上述基部18的外周緣的上述卡定部18B與上述框體8卡合,上述基部18的外周緣相對于上述主 體2位置關系被固定,所以即使上述基部18的中央部在伸出縮入方向 往復運動,上述基部18的外周緣也不動,因此,上述基部18在相對 于該基部18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向外側突出的彎曲凸狀態和向內 側凹陷的彎曲凹狀態之間反復撓曲。另外,上述基部18成為上述鉤 16所鉤掛的上述鉤承接部18C,即,上述基部18的中央為最大振幅 的部位,同時,如上所述,該振幅為從上述曲柄機構13的中心至偏心 軸13A的偏心距離F的兩倍(2F)。然后,上述施療部3的基部18 被形成為在自然狀態下向外側凸,同時,在將上述施療部3連接到上 述框體8以及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下,上述鉤16處于下止點的情況 下的上述基部18的形狀被構成為與上述基部18的自然狀態下的形狀 相等,據此,因為在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拉入上述基部18時,抵 抗該基部18的彈性,該基部18—面撓曲一面纟皮拉^^,同時,在通過 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推出上述基部18時,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以被回 復的上述基部18拉拽的形式被推出,據此,上述基部18沒有向從其 回復的方向錯開的方向被推壓,大致均勻地回復,所以不僅能夠很好 地進行頭皮S的按摩等,而且因為在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拉入上 述基部18的情況下,只要使該基部18撓曲即可,沒有必要向該基部 18的面方向延伸,所以即使減小用于使上述基部18變形的力,也能 夠完成,因此,能夠抑制電力的消耗。然后,上述基部18通過在向外側突出的彎曲凸狀態和向內側凹陷 的彎曲凹狀態之間反復撓曲, 一體形成在該基部18上的各突起19-22 也運動。具體地說,在無負荷的情況下,上述各突起19-22在上述鉤 16處于下止點的狀態下,即,上述基部18在最突出的狀態下,作為 整體是前端寬的狀態(打開狀態),同時,在上述鉤16處于上止點的 狀態下,即,上述基部18在最凹陷的狀態下,作為整體是前端狹窄的 狀態(關閉的狀態)。據此,各突起19-22以上述中心軸線X為中心 反復向其內側方向傾斜或向外側方向傾斜,據此,能夠揉搓上述頭皮 S,進行按摩。對按摩頭皮S時的各突起19-22的動作進行詳細說明。若上述基 部18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在向最外側突出的彎曲凸狀態和向最 內側凹陷的彎曲凹狀態之間反復撓曲,則上述各突起19-22中的比較 難以撓曲的上述第三突起21在其前端以總是接觸頭皮S的方式被推壓 的情況下,雖然向擺頭方向略微撓曲,但因為前端運動,摩擦頭皮S, 所以通過該第三突起21,以摩擦的方式,清洗以及按摩頭皮S。特別 是在本例中,因為上述第三突起21進行刺激的前端是比較尖銳狀,所 以通過上述第三突起21,頭皮S受到摩擦那樣的或撓那樣的刺激,得 到很好的清洗以及按摩。另外,若比上述第三突起21長且容易撓曲的 上述第一突起19以及第二突起20,在其前端以接觸頭皮S的方式被 推壓的情況下,上述基部18在向最外側突出的彎曲凸狀態和向最內側 凹陷的彎曲凹狀態之間反復并撓曲,則向擺頭方向較大地撓曲。于是, 此時,通過回復力作用于撓曲狀態的上述第一突起19以及第二突起 20,上述頭皮S受到抓那樣的刺激,得到清洗以及按摩。另外,上述 第一突起19以及第二突起20容易撓曲,上述第三突起21能夠更切實 地總是持續與頭皮S接觸,據此,能夠總是對頭皮S持續施加上述第 三突起21產生的刺激。再有,比上述第三突起21短的上述第四突起 22即使是在上述基部18向最外側突出的彎曲凸狀態下與頭皮S接觸, 在上述基部18向最內側凹陷的彎曲凹狀態下也離開頭皮S。其原因在 于,在上述基部18向最內側凹陷的彎曲凹狀態下,連結上述第三突起 21的前端和上述第四突起22的前端的凹曲面的曲率比頭皮S的曲率 大。于是,這特別是在本例中,使上述第三突起21更難以撓曲,也有 助于上述第四突起22反復離開、接觸頭皮S。然后,通過上述第四突 起22反復離開、接觸頭皮S,頭皮S以被上述第四突起22輕敲那樣 地清洗以及按摩。特別是在本例中,因為上述第四突起22通過被形成 為其前端比較粗且其基端比較細的大致棒狀,而比上述第三突起更容 易撓曲,所以通過在上述第四突起22與頭皮接觸時的撓曲,不僅能夠 不會對頭皮S施加過度的刺激而使之感到疼痛,而且,由于上述第四 突起22的基端比較細,能夠使該第四突起22的基端部不會妨礙上述基部18的撓曲。象這樣,通過使上述各突起19-22分別對頭皮S進行 不同的刺激,能夠對頭皮S進行更好的按摩以及清洗。另外,因為上述施療部3由于反復使用而或臟污或破損,所以產 生了需要適當地更換的需要。這樣,在將該施療部3從上述主體2拆 下的情況下,使用者在將上述卡定部18B和框體8的卡合解除后,通 過從上述鉤16拆下上迷鉤承接部18C,而將上述施療部3從上述主體 2上拆下。然后,通過按照上述順序,將新的施療部3或被清洗后的 施療部3安裝到主體2上,可以再次使用上述按摩裝置1。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通過將由具有撓性以及彈性的基 部18,以及以與該基部18的面交叉的方式,設置在基部18上的多個 突起19-22構成的施療部3,以相對于上述主體2的位置關系被固定 的狀態,可自由拆裝地保持在作為驅動部的主體2的框體8以及上述 主體2內的往復驅動構件7上,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使上述基 部18在與其面正交的方向反復撓曲,據此,通過上述各突起19-22, 對頭皮S等進行清洗或按摩,通過在將上述施療部3安裝在上述主體 2上的狀態下,將連結多個上述突起19-22的前端的假想面構成為在 無負荷狀態下,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無關,總是成為凹狀, 可以使多個上述突起19-22的前端容易與頭皮S等的凸曲面接觸。另外,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在將上述施療部3連接到上述框體8 以及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下,使該往復驅動構件7向最外側突出的 情況下的上述基部18的形狀與該基部18的自然狀態的形狀相同,或 者是被稍稍拉向內側的形狀,可以通過上述基部18的彈性產生的回復 力,在除該基部18回復到自然狀態的情況以外,繼續將上述往復驅動 構件7的連桿部件14拉向外側,據此,在向外側推出上述基部18時, 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的連桿部件14以,皮回復的上述基部18拉4臾的形 式被推出,上述基部18沒有向從其回復的方向錯開的方向被推壓,大 致均勻地回復,因此,能夠很好地進行頭皮S等的按摩等。另外,本發明的按摩裝置l通過將上述基部18形成為在自然狀態 下向外側凸,在通過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拉入上述基部18的情況下,只要使該基部18撓曲即可,沒有必要使上述基部18向其面方向延長, 所以即使減小用于使上述基部18變形的力也能夠完成,因此,能夠抑 制電力的消耗。再有,本發明的按摩裝置1將與上述框體8以及往復驅動構件7 連接的上述施療部3的凸形狀的上述基部18拉入,使之變形直至成為 中央部比外周部凹陷的形狀,使上述基部18在彎曲凸狀態和彎曲凹狀 態之間反復撓曲,以此,使形成于上述基部18的突起19-22較大地動 作,能夠有效地進行頭皮S等的按摩等。另外,上述多個突起19-22通過從上述基部18的中央至外周, 4吏上述突起19 - 22的長度Ll-L4逐漸增大地形成(L1>L2>L3>L4 ), 來使外周側的突起的撓性變大,通過使位于從基部18的中央至外周的 突起19-22分別對頭皮施加不同的刺激,能夠對頭皮S進行更好的按 摩以及清洗。再有,因為在將上述施療部3安裝在上述框體8的狀態 下,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無關,連結多個上述突起19-22的 前端的上述假象面必然成為凹狀,所以能夠使多個上述突起19-22的 前端更容易與頭等的凸曲面接觸。再有,通過使上述基部18的上述面的形狀為其正面形狀為大致圓 狀或大致橢圓狀,來使將上述基部18的自然狀態下的多個上述突起 19-22的前端進行連結的假想面的凹曲面為與人體的頭頂部等的凸曲 面對應的倒球面狀或倒橢球面狀,能夠使多個突起19-22的前端更容 易與頭等的凸曲面接觸。另外,本發明并非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發明主旨的范圍內 進行各種變形。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是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設 定成,在將上述施療部安裝到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下的 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最大突出時的形狀為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自然狀 態形狀,但也可以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設定成,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向內側的形狀。另外,雖然使上迷基部從正面看的形狀為大致橢圓狀, 但也可以是大致圓狀。
權利要求
1. 一種按摩裝置,該按摩裝置具有驅動部和通過該驅動部動作的施療部,在上述驅動部上,設置以相對于上述驅動部的位置關系被固定的狀態,可自由拆裝地保持上述施療部的基部的周緣的框體,同時,在與上述基部的中心的面正交的方向,設置使該基部撓曲的往復驅動構件,上述施療部由上述基部和多個突起構成,上述基部由具有撓性以及彈性的材質構成,上述多個突起突出地設置于該基部上,其特征在于,其構成為,在上述施療部與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連接的狀態下,連結多個上述突起的前端的假想面在無負載狀態下,與上述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無關,總是成凹狀。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施療部 連接到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下,該往復驅動構件向最外 側突出的情況下的上述基部的形狀是與該基部的自然狀態下的形狀相 同或是稍稍被拉向內側的形狀。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部在 自然狀態下向外側凸狀地形成。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施療部 連接到上述框體以及往復驅動構件的狀態下,該往復驅動構件被拉入陷的形狀。
5. 如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個突起被形成為從上述基部的中央到外周,使上述突起的長度 逐漸增長。
6. 如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基部的上述面的形狀為其正面形狀為大致圓狀或大致橢圓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要提供一種在洗發以及進行頭皮的按摩等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施療部很好且有效地進行頭皮的按摩以及清洗的按摩裝置。本發明中,通過將由具有撓性以及彈性的基部(18),和以與該基部(18)的面交叉的方式,設置在基部(18)上的多個突起(19)-(22)構成的施療部(3),以相對于主體(2)的位置關系被固定的狀態,可自由拆裝地保持在作為驅動部的主體(2)的框體(8)以及主體(2)內的往復驅動構件(7)上,通過往復驅動構件(7),使基部(18)在與其面正交的方向反復撓曲,據此,通過各突起(19)-(22),對頭皮(S)等進行清洗或按摩,通過在將施療部(3)安裝在主體(2)上的狀態下,將連結多個突起(19)-(22)的前端的假想面構成為在無負荷狀態下,與往復驅動構件(7)的狀態無關,總是成為凹狀,可以使多個突起(19)-(22)的前端容易與頭皮(S)等的凸曲面接觸。
文檔編號A45D24/00GK101254148SQ20071008844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28日
發明者上村哲也, 吉田勝彥, 早川富士枝, 武田和幸 申請人:珍巴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