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及其套裁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幣(章)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及 其套裁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雙金屬鑲嵌硬幣是硬幣防偽的重要技術,有利于提高大眾防偽性能,已 在一些國家的流通硬幣上應用。如在最新高面值歐元上就采用雙金屬鑲嵌硬幣,其外環和 內芯采用了不同的合金材料,使環與芯鑲嵌后形成明顯的色澤差異,達到易于識別的特征, 有利于硬幣的大眾防偽識別。為了節約硬幣材料成本,許多國家已采用電鍍包覆材料技術制作硬幣,電鍍包覆 材料有其突出的優點,特別有利于發行量大的流通硬幣。如最新低面值歐元就采用電鍍包 覆材料制作。目前主要電鍍包覆材料有鋼芯鍍鎳和鋼芯鍍銅。造幣電鍍包覆材料和電鍍方 式方法也隨著需求和科技進步處于發展和提高的過程中。 雙金屬鑲嵌硬幣通常用兩種不同合金材料制作鑲嵌硬幣,如用白銅和黃銅制成雙 色鑲嵌硬幣的環與芯,使合金材料的環與芯鑲嵌后形成明顯的色澤差異,達到易于識別的 特征,缺點是合金材料成本高。已有用兩種不同環與芯合金材料、套裁后交叉制作兩種環與 芯材料各自相反硬幣的方法,缺點是必須制作兩種環與芯材料各自相反硬幣,沒有選擇性 而且合金材料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及其套裁制作工藝,它可克服現 有技術雙金屬鑲嵌硬幣成本過高、克服由于基體材料套裁以及電鍍雙色產品制作中外環和 內芯電鍍層厚度所產生的尺寸增量對硬幣成品表面質量影響的一些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它主要包 括內芯和外環,其特征在于內芯和外環表面分別設有電鍍包覆外層,內芯圓柱面中部制有 整圈或間斷的凹槽,內芯和外環連為一體且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在內芯的凹槽中。 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造幣鋼材;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中間夾芯層為純鎳、上下層為造幣鋼 材的三明治結構的復合板材。—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裁制作工藝包 括如下步驟a、將造幣(章)的基體材料,在高速沖床的上實現沖餅落料;b、根據板材厚度 制作一對外環滾邊模塊,落料后的坯餅通過該對外環滾邊模塊的擠壓通道,使坯餅的邊緣 受滾動擠壓后形成隆起凸緣;C、將上述經滾制的坯餅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 沖芯落料,形成外環和內芯兩部分,實現外環、內芯基體材料自身套裁全利用;d、對外環進 行去毛刺、電鍍和熱處理工藝;e、對內芯進行去毛刺、第一次增量滾邊、電鍍和熱處理工藝; f、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g、對外環和內芯分別進行工藝拋光處理;h、通過造 幣專用設備,實現外環和內芯的高速組合和印花。
使用時本發明的外環與內芯使用同種材料進行自身二級套裁,基體材料完全充分 利用;克服由于基體材料套裁以及電鍍雙色產品外環和內芯電鍍層厚度所產生的尺寸增量 對硬幣成品表面質量的影響。外環與內芯分別進行兩種電鍍材料包覆,電鍍包覆外層與基 體材料經燒結處理后結合牢固,外環與內芯坯餅組合印花前為間隙配合。利用不同種類的 電鍍方法及電鍍材料對環、芯進行電鍍,按需形成各種環、芯色澤搭配的電鍍鑲嵌雙色硬幣 (章)產品。達到外觀色澤明亮、公眾易于識別,提高硬幣(章)大眾防偽性能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產品的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坯餅的剖面結構示意3為本發明對內芯第一次增量滾邊及外環滾邊加工剖面示意4為本發明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加工剖面示意5為本發明內芯的凸緣內側圓角半徑r剖面示意6為本發明拋光處理的碟形鋼珠剖面示意7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主要包括內芯2和外環1,其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內芯和外環表面分別 設有電鍍包覆外層7、6,內芯圓柱面中部制有整圈或間斷的凹槽9,內芯和外環連為一體并 且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8嵌入在內芯的凹槽中。內芯與外環坯餅徑向單面電鍍包覆層值 為0. 07mm-0. 20mm,電鍍包覆內芯與外環坯餅組合印花前的徑向間隙值為0. IOmm-O. 15mm。電鍍包覆外層采用單金屬電鍍、合金電鍍或多層電鍍,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同種 合金材料或特殊復合材料,電鍍包覆外層與內芯和外環經燒結處理后緊密連接。電鍍包覆外層采用純鎳單金屬電鍍;電鍍包覆外層采用銅錫合金電鍍;電鍍包覆 外層打底鍍層為純銅和外表鍍層為銅錫合金,或者外層打底鍍層為鎳鐵合金和外表鍍層為 純鎳這種多層電鍍方式。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裁制作工藝包 括如下步驟a、將造幣(章)的基體材料,在高速沖床的上實現沖餅落料;b、根據板材厚度 制作一對外環滾邊模塊,落料后的坯餅通過該對外環滾邊模塊的擠壓通道,使坯餅的邊緣 受滾動擠壓后形成隆起凸緣;C、將上述經滾制的坯餅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 沖芯落料,形成外環和內芯兩部分,實現外環、內芯基體材料自身套裁全利用;d、對外環進 行去毛刺、電鍍和熱處理工藝;e、對內芯進行去毛刺、第一次增量滾邊、電鍍和熱處理工藝; f、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g、對外環和內芯分別進行工藝拋光處理;h、通過造 幣專用設備,實現外環和內芯的高速組合和印花。 所述的套裁制作工藝針對外環、內芯材料套裁和外環、內芯電鍍后,外環內孔尺寸 變小、內芯外徑尺寸變大、且環與芯必須具有一定的徑向間隙以進行高速鑲嵌組合和印花 的要求,在對內芯進行正常配合間隙的滾邊量之外,同時對內芯進行附加的外環與內芯電 鍍徑向厚度值的邊部滾邊擠壓量。該內芯增量擠壓分二步進行以保證邊部金屬向坯餅內芯的中心點方向有坡度的漸進流動,使內芯形成適合工藝要求的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內芯第 一級增量擠壓在電鍍前滾邊時進行并占擠壓增量的一半;第二級增量滾邊擠壓在電鍍后滾 槽過程同時進行并占擠壓增量的另一半。在內芯電鍍后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中,內芯在完成滾槽和達到外徑尺寸時同步 形成特別邊部凸緣,使內芯坯餅邊部形成凸緣內側具有適合坯餅工藝拋光處理的足夠大的 凸緣內側圓角半徑r。在后續內芯坯餅拋光工藝處理時,使用碟形鋼珠對坯餅內芯進行工藝 拋光處理,達到對坯餅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的充分接觸處理,并使內芯整體表面拋光后 光亮均衡,以達到最終鑲嵌組合印花后硬幣內芯外圈處表面質量與整體一致,以及外環金 屬流動嵌入內芯凹槽后相互之間的結合強度要求。a步驟中,在高速沖床上沖餅落料速度為》400沖次/分鐘,每沖次落料坯餅數量 彡13枚/沖次;b步驟中,外環滾邊模塊槽型夾角為70° 士5°,滾邊速度彡3000枚/分 鐘;c步驟中,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沖芯落料速度為> 400枚/分鐘,并且 外環和內芯的不同軸度< Φ0. IOmm ;d步驟中,外環電鍍包覆鍍層徑向厚度在0. 07-0. 20mm 之間,根據基體材料和電鍍包覆材料的不同對電鍍后的外環坯餅在700°C -950°C, 10-40 分鐘范圍進行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CO進行保護,使基體金屬 材料與電鍍包覆材料之間形成合金擴散層經燒結增加結合力并不產生分層,同時軟化 外環坯餅的硬度達到HR30T彡50 ;e步驟中,內芯進行電鍍包覆加工,鍍層徑向厚度在 0. 07-0. 20mm之間,電鍍后的內芯根據基體材料和電鍍包覆材料的不同,對電鍍后的內芯坯 餅在700°C -950°C, 10-40分鐘范圍進行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CO 進行保護,使基體金屬材料與電鍍包覆材料之間經燒結形成合金擴散層,增加結合力并不 產生分層,同時軟化外環坯餅的硬度達到HR30T彡50。e步驟中,內芯進行第一次增量滾邊時,根據內芯厚度制作第一對內芯滾邊模塊, 其槽型夾角為90° 士2°,滾邊速度> 3000枚/分鐘。內芯通過該對滾邊模塊的擠壓通 道形成整圈的邊部凸緣,內芯的第一次增量滾邊量=(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 徑電鍍徑向厚度值)/2+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2,其中,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 值和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分別為0. 07mm-0. 20mm,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為 0. IOmm-O. 15mm。f步驟中,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根據內芯滾邊后的邊厚制作第二對 內芯滾槽模塊,其槽型夾角為40° 士5°,滾槽速度> 3000枚/分鐘,內芯通過滾槽模塊的 擠壓通道,使內芯邊緣的中部被滾動擠壓形成整圈的或間斷的凹槽,同時邊緣形成隆起凸 緣,該凸緣內側圓角半徑1.8毫米,確保后續拋光處理時磨料與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 半徑充分接觸,在滾槽擠壓同時對內芯進行第二次增量滾邊,內芯的第二次增量滾邊量= (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2+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 值/2,其中,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和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分別為0. 07mm-0. 20mm, 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為0. IOmm-O. 15mm ;g步驟中,外環在臥式轉桶拋光機內進 行拋光、清洗,拋光介質為Φ4mm的不銹鋼珠,清洗液為SW-100拋光劑、工業酒精與浸漬脫 水劑,拋光清洗時間> 15分鐘,特別采用碟形鋼珠介質對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半徑處進 行充分接觸拋光處理,使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部分的拋光與內芯整體表面均勻一致,碟 形鋼珠碟形圈直徑Φ ^ 6毫米,拋光清洗液由SW-100拋光劑、工業酒精與浸漬脫水劑組成。在臥式轉桶拋光機內進行拋光、清洗,時間≥20分鐘。h步驟中,通過專用造幣壓印設備,實現外環與內芯的高速輸送和相嵌組合并進入壓印模腔印花,印花速度≥400枚/分鐘,壓印力在60-100KN。外環與內芯之間的金屬充分 流動,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到內芯的凹槽中并使內芯和外環緊密地連為一體,印花 過程中內芯與外環坯餅達到徑向配合間隙值0. 10-0. 15mm,確保高速輸送鑲嵌組合和印花。針對外環、內芯材料套裁和外環、內芯電鍍后,外環內孔尺寸變小、內芯外徑尺寸 變大、且環與芯必須具有一定的徑向間隙以進行高速鑲嵌組合和印花的要求,內芯與外環 通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為0. 10-0. 15mm。在對內芯進行正常配合間隙的滾邊量之外,同時對內 芯進行附加的外環與內芯電鍍徑向厚度值的邊部滾邊擠壓量。該內芯增量擠壓分二步進行 以保證邊部金屬向坯餅內芯的中心點方向有坡度的漸進流動,使內芯形成適合工藝要求地 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內芯第一級增量擠壓在電鍍前滾邊時進行并占擠壓增量的一半;第二 級增量滾邊擠壓在電鍍后滾槽過程同時進行并占擠壓增量的另一半。在內芯電鍍后,制作小夾角的第二對內芯滾槽模塊實施內芯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 邊,該過程使內芯坯餅的邊部在凹槽(即結合槽)的制作過程中同時進行第二次增量滾邊 擠壓,其加工量為滾邊擠壓增量的另一半;內芯在達到外徑尺寸時同步形成特別邊部凸緣, 即該內芯坯餅邊部形成凸緣內側具有適合坯餅工藝拋光處理的足夠大的凸緣內側圓角半 徑r。在后續內芯坯餅拋光工藝處理時,使用碟形鋼珠(碟形鋼珠半徑d/2<內芯坯餅邊部 凸緣內側圓角半徑r)對坯餅內芯進行工藝拋光處理,達到對坯餅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 的充分接觸處理,并使內芯整體表面拋光后光亮均衡,以達到最終鑲嵌組合印花后硬幣內 芯外圈處表面質量與整體一致的要求,以及外環金屬流動嵌入內芯凹槽后相互之間的結合 強度要求。通過工藝技術處理后的內芯與外環,經造幣專用設備,實現外環和內芯的高速組 合和壓印。實施例1制作Φ 26mm電鍍鑲嵌雙色章1)附圖1為電鍍鑲嵌雙色章成品,外徑Φ = 26mm,內芯外徑Φ = 17. 7mm,邊厚= 1. 85mm,為鋼芯鍍銅錫合金的外環1及其邊部3,鋼芯鍍鎳的內芯2。外環基體4和內芯基 體5為造幣BZB鋼材料,外環鍍層6為銅錫合金材料、內芯鍍層7為純鎳材料。內芯和外環 經過組合印花后連為一體,并且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8嵌入在內芯的凹槽中。外觀看來, 單枚產品從外到內依次為金黃色_銀白色的雙色效果。2)附圖2為該電鍍鑲嵌雙色章產品印花前的外環和內芯坯餅組合剖面結構示意 圖,外環坯餅外徑Φ = 25. 78mm,外環坯餅孔徑Φ = 17. 56mm,外環坯餅邊厚=1. 85mm,內 芯坯餅外徑Φ = 17. 44mm,內芯坯餅邊厚=2. 1mm,外環與內芯組合配合間隙=0. 12mm。外 環內孔徑向電鍍包覆層值=0. 07mm,內芯外徑徑向電鍍包覆層值=0. 10mm。外環4、內芯5均為造幣BZB鋼并經自身二級套裁落料,已完成外環滾邊和電鍍包 覆、已完成內芯第一次增量滾邊和電鍍包覆后的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加工,標記6為外 環銅錫合金鍍層、7為內芯純鎳鍍層,9為內芯側面滾制的整圈結合凹槽。3)附圖3為該內芯第一次增量滾邊及外環滾邊加工剖面示意圖,其中10為第一 對內芯滾邊模塊或外環滾邊模塊、11為滾邊前的內芯或外環。外環的滾邊模塊槽形夾角為 70°、內芯的滾邊模塊槽形夾角為90°。滾邊前內芯外徑Φ = 17. 7mm,滾邊前外環外徑Φ=26mm。內芯第一次增量滾邊及外環滾邊速度均為3200枚/分鐘。本工序施加的內芯實際滾邊量=內芯增量滾邊量+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的滾邊量/2 =(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2+內芯與外 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的滾邊量Λ = (0. 07X2+0. IX 2)/2+0. 12mm/2 = 0. 17mm+0. 06mm =0. 23mm。滾邊后內芯坯餅外徑Φ = 17. 47mm。4)圖4為該內芯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加工剖面圖。其中20為第二對內芯滾槽 模塊,滾槽模塊夾角為40°,21為鍍后進行滾槽加工的內芯。在本工序中,經電鍍后的內芯 外徑Φ = 17. 67mm。內芯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速度為3200枚/分鐘。本工序施加的實際內芯滾邊量=內芯增量滾邊量+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 隙值的滾邊量/2 =(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2+內芯與外 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的滾邊量Λ = (0. 07X2+0. IX2)/2+0. 12mm/2 = 0. 17mm+0. 06mm =0. 23mm。內芯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后,內芯坯餅外徑Φ = 17. 44mm。圖5顯示經過該工序加工后,內芯坯餅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半徑r剖面圖,內芯邊部 凸緣內側圓角r = 2. 8mm,具有適合后續坯餅工藝拋光處理的圓角半徑。5)圖6為對內芯坯餅進行拋光處理的碟形鋼珠剖面圖,該碟形鋼珠22的碟形圈直 徑Φ = 6mm、鋼珠體直徑d = 4mm。碟形鋼珠半徑d/2 = 2mm <內芯坯餅邊部凸緣內側圓 角半徑r = 2. 8mm。本內芯坯餅在臥式轉桶拋光機內進行拋光、清洗,拋光清洗液由SW-100拋光劑、 工業酒精與浸漬脫水劑組成,每次拋光處理內芯坯餅重量為10kg,碟形鋼珠30kg,拋光清 洗時間為25分鐘。達到對內芯特別邊部凸緣內側圓角部分的拋光與內芯整體表面一致。6)本產品在高速沖床的上沖餅落料速度為400沖次/分鐘,利用13組沖模,落料 坯餅數量為13枚/沖次,經滾制的坯餅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沖芯落料,沖 芯落料速度為420枚/分鐘,外環和內芯的不同軸度< Φ0. 08mm。7)外環進行鋼芯鍍銅錫合金包覆加工,電鍍后的外環坯餅在740°C、30分鐘進行 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進行保護。內芯進行鋼芯鍍鎳包覆加工,電鍍 后的內芯坯餅在900°C、30分鐘進行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CO進行 保護,使基體金屬材料與電鍍包覆材料之間經燒結形成合金擴散層,增加結合力并不產生 分層,同時軟化外環坯餅的硬度分別達到HR30T < 50。7)通過專用造幣壓印設備,實現外環與內芯的高速輸送和相嵌組合并進入壓印模 腔印花,印花速度450枚/分鐘,壓印力為70KN。印花過程使得外環與內芯之間的金屬充分 流動,紀念章的浮雕飽滿,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到內芯的凹槽中并使內芯和外環緊 密地連為一體。
權利要求
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它主要包括內芯和外環,其特征在于內芯和外環表面分別設有電鍍包覆外層,內芯圓柱面中部制有整圈或間斷的凹槽,內芯和外環連為一體且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在內芯的凹槽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其特征在于內芯與外環坯餅徑向 單面電鍍包覆層值為0. 07mm-0. 20mm,電鍍包覆內芯與外環坯餅組合印花前的徑向間隙值 為 0. 10mm-0. 15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其特征在于電鍍包覆外層采用單 金屬電鍍、合金電鍍或多層電鍍,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同種合金材料或特殊復合材料,電鍍 包覆外層與內芯和外環經燒結處理后緊密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其特征在于電鍍包覆外層采用純 鎳單金屬電鍍;電鍍包覆外層采用銅錫合金電鍍;電鍍包覆外層打底鍍層為純銅和外表鍍 層為銅錫合金,或者外層打底鍍層為鎳鐵合金和外表鍍層為純鎳這種多層電鍍方式。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其特征在于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 造幣鋼材;內芯和外環基體采用中間夾芯層為純鎳、上下層為造幣鋼材的三明治結構的復 合板材。
6.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裁制作工藝包 括如下步驟a、將造幣(章)的基體材料,在高速沖床的上實現沖餅落料;b、根據板材厚度 制作一對外環滾邊模塊,落料后的坯餅通過該對外環滾邊模塊的擠壓通道,使坯餅的邊緣 受滾動擠壓后形成隆起凸緣;c、將上述經滾制的坯餅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 沖芯落料,形成外環和內芯兩部分,實現外環、內芯基體材料自身套裁全利用;d、對外環進 行去毛刺、電鍍和熱處理工藝;e、對內芯進行去毛刺、第一次增量滾邊、電鍍和熱處理工藝; f、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g、對外環和內芯分別進行工藝拋光處理;h、通過造 幣專用設備,實現外環和內芯的高速組合和印花。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a步 驟中,在高速沖床上沖餅落料速度為> 400沖次/分鐘,每沖次落料坯餅數量> 13枚/沖 次;b步驟中,外環滾邊模塊槽型夾角為70° 士5°,滾邊速度> 3000枚/分鐘;c步驟中, 在專用造幣設備上逐枚進行自身套裁沖芯落料速度為> 400枚/分鐘,并且外環和內芯的 不同軸度< 0 0. 10mm ;d步驟中,外環電鍍包覆鍍層徑向厚度在0.07-0. 20mm之間,根據基 體材料和電鍍包覆材料的不同對電鍍后的外環坯餅在700°C -95010-40分鐘范圍進行 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CO進行保護,使基體金屬材料與電鍍包覆 材料之間形成合金擴散層經燒結增加結合力并不產生分層,同時軟化外環坯餅的硬度達到 HR30T彡50 ;e步驟中,內芯進行電鍍包覆加工,鍍層徑向厚度在0. 07-0. 20mm之間,電鍍后 的內芯根據基體材料和電鍍包覆材料的不同,對電鍍后的內芯坯餅在700°C -950°C, 10-40 分鐘范圍進行高溫燒結處理,并同時使用還原性氣氛N2、H2、CO進行保護,使基體金屬材料 與電鍍包覆材料之間經燒結形成合金擴散層,增加結合力并不產生分層,同時軟化外環坯 餅的硬度達到HR30T彡5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e步 驟中,內芯進行第一次增量滾邊時,根據內芯厚度制作第一對內芯滾邊模塊,其槽型夾角為 90° 士2°,滾邊速度> 3000枚/分鐘。內芯通過該對滾邊模塊的擠壓通道形成整圈的邊部凸緣,內芯的第一次增量滾邊量=(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 值)/2+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2,其中,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和內芯外徑電 鍍徑向厚度值分別為0. 07mm-0. 20mm,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為0. 10mm-0. 15mm。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f步 驟中,對內芯進行滾槽和第二次增量滾邊,根據內芯滾邊后的邊厚制作第二對內芯滾槽模 塊,其槽型夾角為40° 士5°,滾槽速度> 3000枚/分鐘,內芯通過滾槽模塊的擠壓通道, 使內芯邊緣的中部被滾動擠壓形成整圈的或間斷的凹槽,同時邊緣形成隆起凸緣,該凸緣 內側圓角半徑r > 1.8毫米,確保后續拋光處理時磨料與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半徑充分 接觸,在滾槽擠壓同時對內芯進行第二次增量滾邊,內芯的第二次增量滾邊量=(外環內 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2+內芯與外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2,其 中,外環內孔電鍍徑向厚度值和內芯外徑電鍍徑向厚度值分別為0. 07mm-0. 20mm,內芯與外 環正常組合配合間隙值為0. 10mm-0. 15mm ;g步驟中,外環在臥式轉桶拋光機內進行拋光、 清洗,拋光介質為①4mm的不銹鋼珠,清洗液為SW-100拋光劑、工業酒精與浸漬脫水劑,拋 光清洗時間> 15分鐘,特別采用碟形鋼珠介質對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半徑處進行充分 接觸拋光處理,使內芯邊部凸緣內側圓角部分的拋光與內芯整體表面均勻一致,碟形鋼珠 碟形圈直徑①^ 6毫米,拋光清洗液由SW-100拋光劑、工業酒精與浸漬脫水劑組成,在臥 式轉桶拋光機內進行拋光、清洗,時間> 20分鐘。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的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h 步驟中,通過專用造幣壓印設備,實現外環與內芯的高速輸送和相嵌組合并進入壓印模腔 印花,印花速度彡400枚/分鐘,壓印力在60-100KN,外環與內芯之間的金屬充分流動,外環 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到內芯的凹槽中并使內芯和外環緊密地連為一體,印花過程中內芯 與外環坯餅達到徑向配合間隙值0. 10-0. 15mm,確保高速輸送鑲嵌組合和印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鍍鑲嵌雙色幣(章)及其套裁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內芯和外環表面分別設有電鍍包覆外層,內芯圓柱面中部制有整圈或間斷的凹槽,外環內圓柱面處的金屬嵌入在該凹槽中。外環與內芯使用同種材料進行自身二級套裁,基體材料完全充分利用,并克服由于基體材料套裁以及電鍍雙色產品制作中外環和內芯電鍍層厚度所產生的尺寸增量對硬幣成品表面質量的影響。外環與內芯分別進行兩種電鍍材料包覆,電鍍包覆外層與基體材料經燒結處理后結合牢固。利用不同種類的電鍍方法及電鍍材料對環、芯進行電鍍,按需形成各種環、芯色澤搭配的電鍍鑲嵌雙色硬幣(章)產品。達到外觀色澤明亮、公眾易于識別,提高硬幣(章)大眾防偽性能的目的。
文檔編號A44C21/00GK101856166SQ20091004890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7日
發明者周建棟, 宋金華, 張勃, 徐峰 申請人:上海造幣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