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羽絨松攪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羽絨制品用的充填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的羽絨松攪結構。
背景技術:
前述的羽絨制品并不限于地如羽絨服、羽絨被、羽絨墊、羽絨枕,等等,在制作此類制品時需要將羽絨充填到預制的筒子內,而后進行絎縫,形成產品。在專用的充絨機推出以前,羽絨制品生產廠商大都以手工操作方式向筒子內填充羽絨,這種作業方式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并且效率低下;二是填充量誤差大,影響羽絨制品的質量乃至損及商家聲譽,因為在手工充絨過程中由工人采用諸如電子稱或類似的計量器具計量,而判斷計量值全憑工人直觀加主觀把握,于是填充量的準確與否易受工人的經驗、責任心和/或情緒等因素的變化而出現波動;三是由于羽絨比重較輕,因而易出現飄逸飛揚,既影響作業環境,又造成羽絨浪費。隨著自動充絨機的出現,上述欠缺便自然地被彌補,關于自動充絨機的技術信息在公開的專利文獻中可見諸,略以例舉的如CN101779837B (自動定量充絨機)、CN202247079U (用于全自動充絨機上的充絨管的結構改進)、CN102808245A (一種充絨機)、CN202542832U (自動充絨機)和CN102795589A (充絨機),等等。在并不限于上述例舉的專利文獻中,雖然CN102808245A的說明書第0055欄中提及有攪拌軸以及CN202542832U的說明書第0008欄和0010欄提及有打絨葉輪,但是這兩項專利均未給出攪拌軸和打絨葉輪的整體結構的技術啟示。如業界所知,如果采用打絨葉輪,那么不免存在損及羽絨之虞。同樣,如果簡單地采用攪拌軸,往往會出現以下兩種均不希望出現的情形:一是有可能如同打絨葉輪那樣損及羽絨;二是難以起到期望的松絨效果。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積極的嘗試與有益的設計,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起到良好松絨效果而藉以避免羽絨在儲絨箱以及輸絨箱內集結而堵塞現象發生、有利于避免損及羽絨而藉以保障羽絨制品的質量和有益于簡化結構而藉以方便制造與使用及維護的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羽絨松攪結構。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羽絨松攪結構,所述的自動定量充絨機包括由箱架、固定于箱架上方的儲絨箱和固定于箱架下方的并且與儲絨箱構成為一體的輸絨箱組成的箱體,儲絨箱構成有儲絨箱腔,而輸絨箱構成有輸絨箱腔,所述的羽絨松攪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儲絨箱上的一第一松絨機構和設置在所述輸絨箱上的一對第二松絨機構,所述的第一松絨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電機支架、第一松絨軸和一組第一松絨桿,第一電機以水平狀態固定在第一電機支架上,并且與自動定量充絨機的電氣控制箱電氣控制連接,第一電機支架固定在所述儲絨箱的右箱壁上,第一松絨軸的兩端分別樞轉支承在儲絨箱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儲絨箱腔內,該第一松絨軸朝向第一電機的一端伸展到儲絨箱腔外,并且與第一電機的第一電機軸傳動連接,一組第一松絨桿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一松絨軸的所述中部,并且各相鄰的第一松絨桿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錯關系;所述的一對第二松絨機構各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電機支架、第二松絨軸和一組第二松絨桿,第二電機以水平狀態固定在第二電機支架上,并且與自動定量充絨機的電氣控制箱電氣控制連接,第二電機支架固定在所述輸絨箱的右箱壁上,第二松絨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地支承在輸絨箱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的輸絨箱腔內,該第二松絨軸朝向第二電機的一端伸展到輸絨箱腔外,并且與第二電機的第二電機軸傳動連接,一組第二松絨桿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二松絨軸的所述中部,并且相鄰第二松絨桿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錯關系,其中:所述的一組第一松絨桿和一組第二松絨桿均為矩形或橢圓形的環狀結構。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一組第一松絨桿對儲絨箱腔內的羽絨松攪,由一組第二松絨桿對輸絨箱腔內的羽絨松攪,從而可防止羽絨集結而發生淤塞情形,確保儲絨箱腔內的羽絨向輸絨箱腔輸送,并且確保輸絨箱腔內的羽絨向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稱重計量機構輸送;由于將一組第一、第二松絨桿的相鄰松絨桿設計為十字形交錯,因而具有優異的松絨效果;由于將第一、第二松絨桿設計成矩形或橢圓形,因而可避免括損羽絨。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1,給出了一箱體1,該箱體I在使用狀態下配備在羽絨制品生產廠商的充絨場所如充絨車間的地坪上,即配備在充絨現場,該箱體I由箱架11 (也可稱為框架)、儲絨箱12和輸絨箱13構成,其中:輸絨箱13位于儲絨箱12的下方,即位于箱架11下部,儲、輸絨箱12、13彼此形成一體結構,儲絨箱12的儲絨箱底板122實質上為輸絨箱13的箱頂板,儲絨箱12的儲絨箱腔121與輸絨箱13的輸絨箱腔131之間的貫通或阻斷由活門4保障,活門4對應于開設在儲絨箱底板122上的活門腔1221的部位,該活門4的開啟與關閉由活門氣缸41控制。在圖中還給出了自動定量充絨機的電氣控制箱5。本發明提供的第一松絨機構2,該第一松絨機構2包括第一電機21、第一電機支架22、第一松絨軸23和一組第一松絨桿24,第一電機21以水平狀態或者稱臥置狀態固定在第一電機支架22上,并且與前述的電氣控制箱5電氣控制連接,第一電機支架22用一組螺釘固定在儲絨箱12朝向電氣控制箱5的一側的箱壁上即右箱壁上,第一松絨軸23的兩端各通過第一軸座231轉動地支承在儲絨箱12的對應箱壁上,即轉動地支承在圖1所示位置狀態下的儲絨箱12的左、右箱壁上,第一松絨軸23的中部位于儲絨箱腔121內,并且該第一松絨軸23朝向第一電機21的一端伸展到儲絨箱腔131外,即伸展到第一軸座231外與前述第一電機21的第一電機軸211傳動連接。一組第一松絨桿24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一松絨軸2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兩相鄰的第一松絨桿24彼此形成十字形交錯。作為優選的方案,前述的第一松絨桿24的幾何形狀設計為矩形的環狀體,更具體地講設計成長方形的環狀體,如此結構不會對羽絨產生損傷影響,更積極的意義得以體現對輕若鴻毛的羽絨產生良好的松攪效果,避免在儲絨箱腔121內出現淤塞現象。第一松絨桿24還可采用橢圓形的構造。第一松絨桿24的這種形狀由于避免了鈍角,因而不會對羽絨產生損傷影響。一對彼此的結構相同的第二松絨機構3以水平狀態或者稱臥置狀態設置在前述輸絨箱13上,并且伸展到輸絨箱腔13內對輸絨箱腔13內的羽絨松攪。由于存在一對第二松絨機構3,因此將其中一個第二松絨機構3設置在輸絨箱13的長度方向的一側,而將另一個第二松絨機構3設置在輸絨箱13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前述的一對第二松絨機構3各包括第二電機31、第二電機支架32、第二松絨軸33和一組第二松絨桿34,第二電機31以水平狀態固定在第二電機支架32上,并且與電氣控制箱5電氣控制連接,第二電機支架32固定在輸絨箱13朝向電氣控制箱5的一側的箱壁上,即固定在圖1所示的輸絨箱13的右側箱壁上,第二松絨軸33的兩端各通過第二軸座331轉動地支承在輸絨箱13的對應箱壁即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前述的輸絨箱腔131內,并且第二松絨軸33朝向第二電機31的一端(圖1所示右端)在伸展到輸絨箱腔131外即伸展到第二軸座331外與第二電機31的第二電機軸311傳動連接。一組第二松絨桿34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二松絨軸3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并且相鄰第二松絨桿34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錯關系。第二松絨桿34的形狀及功用如同對第一松絨桿24的描述。當開啟活門4時,儲絨箱腔121內的羽絨在第一松絨軸23的旋轉下由第一松絨桿24朝著活門腔1221驅入輸絨箱腔131內,而輸絨箱腔131內的羽絨在第二松絨軸33的旋轉下由第二松絨桿34松攪,以便由設置在輸絨箱13的長度方向的一側以及另一側的各一對羽絨輸出接口 132引出。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彌補了已有技術中的欠缺,兌現了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所述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羽絨松攪結構,所述的自動定量充絨機包括由箱架(11)、固定于箱架(11)上方的儲絨箱(12)和固定于箱架(11)下方的并且與儲絨箱(12)構成為一體的輸絨箱(13)組成的箱體(1),儲絨箱(12)構成有儲絨箱腔(121),而輸絨箱(13)構成有輸絨箱腔(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絨松攪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儲絨箱(12)上的一第一松絨機構(2)和設置在所述輸絨箱(13)上的一對第二松絨機構(3),所述的第一松絨機構(2)包括第一電機(21)、第一電機支架(22)、第一松絨軸(23)和一組第一松絨桿(24),第一電機(21)以水平狀態固定在第一電機支架(22)上,并且與自動定量充絨機的電氣控制箱電氣控制連接,第一電機支架(22)固定在所述儲絨箱(12)的右箱壁上,第一松絨軸(23)的兩端分別樞轉支承在儲絨箱(12)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儲絨箱腔(121)內,該第一松絨軸(23)朝向第一電機(21)的一端伸展到儲絨箱腔(121)外,并且與第一電機(21)的第一電機軸(211)傳動連接,一組第一松絨桿(24)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一松絨軸(23)的所述中部,并且各相鄰的第一松絨桿(24)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錯關系;所述的一對第二松絨機構(3)各包括第二電機(31)、第二電機支架(32)、第二松絨軸(33)和一組第二松絨桿(34),第二電機(31)以水平狀態固定在第二電機支架(32)上,并且與自動定量充絨機的電氣控制箱電氣控制連接,第二電機支架(32)固定在所述輸絨箱(13)的右箱壁上,第二松絨軸(33)的兩端分別轉動地支承在輸絨箱(13)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的輸絨箱腔(131)內,該第二松絨軸(33)朝向第二電機(31)的一端伸展到輸絨箱腔(131)外,并且與第二電機(31)的第二電機軸(311)傳動連接,一組第二松絨桿(34)以間隔狀態固定在第二松絨軸(33)的所述中部,并且相鄰第二松絨桿(34)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錯關系,其中:所述的一組第一松絨桿(24)和一組第二松絨桿(34)均為矩形或橢圓形的環狀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羽絨松攪結構,屬于羽絨制品用的充填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由箱架、儲絨箱和輸絨箱組成的箱體,儲絨箱構成有儲絨箱腔,輸絨箱構成有輸絨箱腔,羽絨松攪結構包括第一松絨機構和第二松絨機構,第一松絨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電機支架、第一松絨軸和一組第一松絨桿;第二松絨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電機支架、第二松絨軸和一組第二松絨桿,一組第一松絨桿和一組第二松絨桿均為矩形或橢圓形的環狀結構。優點防止羽絨集結而發生淤塞情形,確保儲絨箱腔內的羽絨向輸絨箱腔輸送,并且確保輸絨箱腔內的羽絨向自動定量充絨機的稱重計量機構輸送;優異的松絨效果;避免括損羽絨。
文檔編號A41H43/00GK103101869SQ20131005243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徐建新 申請人:蘇州比陽特服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