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將拉鏈的滑塊加以組裝的滑塊組裝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滑塊組裝裝置,眾所周知有包括如下各部者:滑塊主體供給部,拉片供給部,將滑塊主體的毛邊加以去除的毛邊去除部,將滑塊主體的拉片安裝柱壓緊的安裝柱壓緊部,滑塊檢查部,滑塊排出部,及將滑塊主體依次搬送至各加工裝置(各裝配部)的滑塊搬送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而且,所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滑塊組裝裝置中,滑塊搬送部包括:搬送路形成構件;滑塊主體搬送板材,在由搬送路形成構件形成的滑塊搬送路內的鉛垂面內描繪矩形狀軌跡而作動;以及作動機構,使滑塊主體搬送板材作動。而且,在滑塊主體搬送板材的滑塊搬送引導片的上端緣,大致等間隔地形成著收容滑塊主體的收容凹部,所述收容凹部的長度尺寸設定得比滑塊主體的長度尺寸稍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270910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且說,所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滑塊組裝裝置中,滑塊搬送部的收容滑塊主體的收容凹部大致等間隔地形成,且收容凹部的長度尺寸設定得比滑塊主體的長度尺寸稍大,因而需要相應于所述收容凹部的間隔來配置各加工裝置,從而設計的自由度被抑制,且滑塊組裝裝置大型化。
本發明鑒于所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各加工裝置的配置的自由度且使滑塊組裝裝置小型化的滑塊組裝裝置。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所述目的由下述構成達成。
(1)一種滑塊組裝裝置,包括:將拉鏈用滑塊的滑塊主體呈直線狀排列而搬送的搬送裝置,對搬送裝置供給滑塊主體的主體供給裝置,以及對由搬送裝置搬送的滑塊主體實施加工的多個加工裝置,所述滑塊組裝裝置的特征在于:搬送裝置包括:一對主體引導構件,沿著滑塊主體的搬送方向設置,且對滑塊主體的搬送進行引導;以及主體搬送構件,以在一對主體引導構件間描繪軌道的方式作動,且搬送滑塊主體,主體搬送構件包括:搬送板,沿主體引導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多個主體收容凹部,隔開規定的間隔而形成于搬送板的上端緣且收容著滑塊主體,將能夠在嵌合狀態下收容滑塊主體的主體收容凹部的收容尺寸作為基準收容尺寸,多個主體收容凹部的至少一個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的收容尺寸。
(2)根據(1)所述的滑塊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設定為基準收容尺寸的主體收容凹部的前側或后側,設置著設定為大的收容尺寸的主體收容凹部。
(3)根據(1)所述的滑塊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收容凹部設定為大于大的收容尺寸的收容尺寸。
(4)根據(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滑塊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引導構件包括基底部、及沿著滑塊主體的搬送方向形成于基底部的內側面的主體引導片。
(5)根據(4)所述的滑塊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加工裝置為:修整裝置,將滑塊主體的毛邊加以去除;拉片供給裝置,對滑塊主體供給拉片;鎖針(lock pin)供給裝置,對滑塊主體供給鎖針;裝配裝置,在滑塊主體裝配鎖針;以及鎖針檢查裝置,檢查鎖針對滑塊主體的裝配狀態。
(6)根據(5)所述的滑塊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修整裝置包括:一對側卡爪,將滑塊主體引導至主體引導片;爪孔沖頭,進行滑塊主體的爪孔的修整;以及爪孔卡爪(jaw),插入至一對側卡爪間。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主體搬送構件包括:搬送板,沿主體引導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多個主體收容凹部,隔開規定的間隔而形成于搬送板的上端緣且收容著滑塊主體,將能夠在嵌合狀態下收容滑塊主體的主體收容凹部的收容尺寸作為基準收容尺寸,多個主體收容凹部的至少一個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的收容尺寸,因此在設定為比基準收容尺寸大的收容尺寸的主體收容凹部中產生空轉,可減少滑塊主體的搬送距離。因此,能夠提高各加工裝置的配置的自由度且使滑塊組裝裝置小型化。
附圖說明
圖1是說明本發明的滑塊組裝裝置的一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2是說明圖1所示的搬送裝置的要部放大側視圖。
圖3是圖2的A-A線箭視剖面圖。
圖4是說明圖1所示的修整裝置的圖,(a)是修整裝置的要部放大立體圖,(b)是左右的側卡爪及爪孔卡爪的要部放大平面圖。
圖5是說明本發明的滑塊組裝裝置的一實施方式中組裝的滑塊的側視圖。
圖6是說明各加工裝置中組裝的滑塊主體的圖,(a)是修整裝置中去除毛邊后的滑塊主體,(b)是拉片供給裝置中供給拉片后的滑塊主體,(c)是鎖針供給裝置中供給鎖針后的滑塊主體,(d)是裝配裝置中固定鎖針后的滑塊主體。
圖7是說明圖2所示的搬送裝置的另一例的要部放大側視圖。
圖8是說明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變形例的圖,(a)是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第1變形例,(b)是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第2變形例,(c)是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第3變形例,(d)是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第4變形例,(e)是主體搬送構件的作動軌道的第5變形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滑塊組裝裝置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另外,以后的說明中,關于滑塊組裝裝置,上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上側,下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下側,前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左側,后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右側,左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近前側,右側為相對于圖1的紙面的內側。而且,滑塊組裝裝置的前側也稱作下游側,后側也稱作上游側。而且,滑塊組裝裝置的左右方向也稱作寬度方向。
本實施方式的滑塊組裝裝置10如圖1所示,包括:搬送裝置20,將滑塊11的滑塊主體12呈直線狀排列而搬送;主體供給裝置30,對搬送裝置20供給滑塊主體12;修整裝置(加工裝置)40,將滑塊主體12的毛邊加以去除;拉片供給裝置(加工裝置)50,對滑塊主體12供給拉片13;鎖針供給裝置(加工裝置)60,對滑塊主體12供給鎖針14;裝配裝置(加工裝置)70,在滑塊主體12裝配鎖針14;以及鎖針檢查裝置(加工裝置)80,檢查鎖針14對滑塊主體12的裝配狀態。
而且,本實施方式中,主體供給裝置30、修整裝置40、拉片供給裝置50、鎖針供給裝置60、裝配裝置70、及鎖針檢查裝置80依所述順序自搬送裝置20的上游側朝向下游側呈直線狀排列而配置,且分別安裝于基座16及豎立設置于基座16上的底板17。
此處,對由滑塊組裝裝置10組裝的滑塊11進行說明。所述滑塊11為具備自動停止功能的滑塊,且如圖5所示,包括滑塊主體12、拉片13、及鎖針14。
滑塊主體12如圖5所示包括:上翼板12a及下翼板12b,將上翼板12a及下翼板12b在前端部加以連結的引導柱12c,自上翼板12a的左右兩側緣朝向下方延伸設置的上側凸緣12d,自下翼板12b的左右兩側緣朝向上方延伸設置的下側凸緣12e,以及設置于上翼板12a上且固定著鎖針14的前側柱部12f及后側柱部12g。而且,上翼板12a上形成著供鎖針14的鎖定爪14a插通的爪孔12h。而且,上翼板12a與下翼板12b之間形成著供拉鏈的鏈牙插通的大致Y字狀的鏈牙引導路12m。而且,上側凸緣12d與下側凸緣12e之間形成著供拉鏈的帶插通的帶槽12n。而且,前側柱部12f與后側柱部12g之間配置著拉片13的連桿部13a。
搬送裝置20如圖2及圖3所示,包括:沿著滑塊主體12的搬送方向設置于基座16上的左右一對支承構件21,固定于左右一對支承構件21上的左右一對主體引導構件22,以及以在左右一對主體引導構件22間描繪矩形狀軌道的方式作動且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搬送構件23。
支承構件21包括:基底部21a,設置于基座16上;以及主體載置部21b,沿著滑塊主體12的搬送方向形成于基底部21a的上端部,且對滑塊主體12的下表面進行引導。
主體引導構件22包括:基底部22a,設置于支承構件21上;以及主體引導片22b,沿著滑塊主體12的搬送方向形成于基底部22a的內側面,且具有嵌合于滑塊主體12的鏈牙引導路12m及帶槽12n的剖面形狀。
主體搬送構件23包括:搬送板24,具有與主體引導構件22大致相等的長度,自主體引導構件22的后側(上游側)朝向前側(下游側)延伸;以及多個主體收容凹部25,隔著規定的間隔形成于搬送板24的上端緣,且收容著滑塊主體12的下部。而且,搬送板24的壁厚設定為比左右的主體載置部21b間及左右的主體引導片22b間稍小的尺寸,由此,搬送板24能夠自由地在左右的主體載置部21b間及左右的主體引導片22b間的鉛垂面內移動。
修整裝置40將滑塊主體12的爪孔12h及鏈牙引導路12m的毛邊加以去除,且如圖4所示包括:左右一對側卡爪41,將滑塊主體12引導至搬送裝置20的左右的主體引導片22b,并且進行滑塊主體12的鏈牙引導路12m的修整;爪孔沖頭42,進行滑塊主體12的爪孔12h的修整;爪孔卡爪43,插入至左右的側卡爪41間且進行爪孔12h的修整;以及推桿44,將滑塊主體12自主體供給裝置30的主體用滑槽31擠出至左右的側卡爪41。另外,圖4中,為了容易理解附圖,而省略了滑塊主體12的前側柱部12f及后側柱部12g。
拉片供給裝置50如圖6(a)及圖6(b)所示,是將拉片13載置于滑塊主體12的上表面的裝置,所載置的拉片13的連桿部13a配置于滑塊主體12的前側柱部12f及后側柱部12g間。而且,拉片供給裝置50包括拉片用滑槽51。
鎖針供給裝置60如圖6(c)所示,是將鎖針14載置于滑塊主體12的前側柱部12f及后側柱部12g內的裝置,所載置的鎖針14的鎖定爪14a插通至滑塊主體12的爪孔12h。而且,鎖針供給裝置60包括鎖針用滑槽61。
裝配裝置70如圖6(d)所示,是分別對滑塊主體12的前側柱部12f及后側柱部12g的上端緣進行壓緊,而將鎖針14固定于滑塊主體12的裝置。
而且,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將能夠在嵌合狀態(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下收容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的收容尺寸作為基準收容尺寸L1,多個主體收容凹部25的至少一個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L1的收容尺寸L2。更具體而言,例如,自修整裝置40向拉片供給裝置5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a設定為基準收容尺寸L1,自拉片供給裝置50向鎖針供給裝置6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b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L1的收容尺寸L2,自鎖針供給裝置60向裝配裝置7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c設定為基準收容尺寸L1。因此,設定為收容尺寸L2的主體收容凹部25b中,以自收容尺寸L2減去基準收容尺寸L1所得的量產生空轉,搬送距離DL減少。另外,主體收容凹部25的收容尺寸是與滑塊主體12的移送方向為相同方向的尺寸。
而且,作為另一例,也可如圖7所示,自修整裝置40向拉片供給裝置5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a設定為基準收容尺寸L1,自拉片供給裝置50向鎖針供給裝置6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b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L1的收容尺寸L2,自鎖針供給裝置60向裝配裝置70搬送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c設定為大于收容尺寸L2的收容尺寸L3。所述情況下,設定為收容尺寸L3的主體收容凹部25c中,以自收容尺寸L3減去基準收容尺寸L1所得的量產生空轉,搬送距離DL進一步減少。
另外,不限定于圖2及圖7的例,主體收容凹部25的收容尺寸L2、收容尺寸L3的設定值為任意,當然,也可將主體收容凹部25的收容尺寸設定得大于收容尺寸L3。而且,設定為基準收容尺寸L1的主體收容凹部25、設定為收容尺寸L2的主體收容凹部25、設定為收容尺寸L3的主體收容凹部25及設定為其他收容尺寸的主體收容凹部25的組合也為任意,可根據滑塊組裝裝置10的各加工裝置40、50、60、70、80的大小或設置位置等加以自由地組合。
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滑塊組裝裝置10,在主體搬送構件23的搬送板24的上端緣設置著收容滑塊主體12的多個主體收容凹部25,將能夠在嵌合狀態下收容滑塊主體12的主體收容凹部25的收容尺寸作為基準收容尺寸L1,多個主體收容凹部25的至少一個設定為大于基準收容尺寸L1的收容尺寸L2,因此在設定為比基準收容尺寸L1大的收容尺寸L2的主體收容凹部25中產生空轉,可減少滑塊主體12的搬送距離DL。因此,能夠提高各加工裝置40、50、60、70、80的配置的自由度,且使滑塊組裝裝置10小型化。
另外,本發明并不限定為所述實施方式中例示的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可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所述實施方式中,主體搬送構件23如圖2所示是以矩形狀的軌道作動,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圖8(a)~圖8(e)所示的軌道作動。具體而言,也可如圖8(a)那樣,在軌道的一部分加入在同一線上返回的移動,或如圖8(b)、圖8(c)那樣,在軌道的一部分加入斜直線狀的移動,或圖8(d)那樣,在軌道的一部分加入曲線狀的移動,而且,還可如圖8(e)那樣為橢圓形狀的軌道。
而且,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包括鎖針的具備自動停止功能的滑塊進行組裝的情況,但不限定于此,還可組裝不具備自動停止功能的滑塊。另外,不具備自動停止功能的滑塊是指未設置鎖針及爪孔而在上翼板設置拉片安裝柱,并將拉片安裝柱壓緊而安裝著拉片的滑塊。
[符號的說明]
10:滑塊組裝裝置
20:搬送裝置
21:支承構件
22:主體引導構件
22a:基底部
22b:主體引導片
23:主體搬送構件
24:搬送板
25:主體收容凹部
25a:主體收容凹部
25b:主體收容凹部
25c:主體收容凹部
30:主體供給裝置
40:修整裝置(加工裝置)
41:側卡爪
42:爪孔沖頭
43:爪孔卡爪
50:拉片供給裝置(加工裝置)
60:鎖針供給裝置(加工裝置)
70:裝配裝置(加工裝置)
80:鎖針檢查裝置(加工裝置)
11:滑塊
12:滑塊主體
12h:爪孔
13:拉片
14:鎖針
L1:基準收容尺寸
L2:收容尺寸
L3:收容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