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居用品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具有預防疾病的保健鞋。
背景技術:
:
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生產鞋子的廠家也非常眾多,各式各樣的鞋子應有盡有,而且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生產出不同款式的鞋,以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工作性質及男女的需要。以往的鞋不易透氣,易產生異味,穿久了腳部舒適感差。生物全息醫學證明,足底排列著人體的心、肺、肝、腎、胃腸等數十個器官的特定反射區,通過按摩刺激這些相應的反射區,就能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機能,促進氣血流暢,調整機體失調狀態,達到治療、防病、保健的目的。而市面所出售的拖鞋,對人體沒有按摩、保健作用。
隨著按摩鞋的改進,越來越多的按摩鞋進入人們的視野,在進行改進的同時,這些鞋子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而在市場針對全方位的腳底按摩鞋則穿戴不適,或穿戴久后會讓腳底磨損,容易引起感染。
現有的按摩鞋都是將按摩凸點分布在鞋面上,在傳帶時能夠按摩腳底,使得降低的穴位達到按摩,而對于心、肺、肝、腎、胃腸的穴位沒有特定的按摩鞋,且市場上的按摩鞋都是全面腳底的按摩,不能對心、肺、肝、腎、胃腸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且市場上的按摩鞋上的按摩凸點在穿戴時會很不舒適,且容易造成腳底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改善腳底微環境,治療腳氣的保健鞋。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具有預防疾病的保健鞋,包括鞋底,所述鞋底上設有鞋幫,在所述鞋底表面設置有向上凸起的按摩珠,而這些按摩珠分布在不同的穴位上有著不同的刺激效果,所述按摩珠為半圓形結構,所述鞋底上腳后跟部位設置有一圓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在0.2-0.5cm,主要能夠刺激腳后跟,所述按摩珠與鞋底為一體成型,且所述鞋底采用抗菌鞋底制成,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能夠改善鞋腔內部條件,預防、治療腳氣。
所述按摩珠呈不規則狀態分布在鞋底表面,主要起到刺激腳底穴位的作用,對人體進行調節。
所述按摩珠的直徑在0.5-1cm。
所述抗菌鞋底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熱塑性彈性體100g、聚乳酸20g、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15g、AKD乳液20g、增塑劑2g、銀離子0.3g、原花青素1g、納米稀土氧化物2g、表面活性劑1.5g、氧化鋅0.6g、納米竹炭粉3g、干牛皮膠粉2g;
所述納米稀土氧化物為二氧化鈰。
上述抗菌鞋底的制備方法如下:
(1)首先在熱塑性彈性體中加入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和納米竹炭粉,在捏合機中混煉均勻;
(2)將AKD乳液升溫至60℃左右,加入原花青素、干牛皮膠粉和銀離子,連續攪拌10分鐘左右,然后取出,放入步驟(1)中的捏合機中混煉15-20分鐘;
(3)在步驟(2)中混煉好的原料中加入聚乳酸、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和氧化鋅,在130-180℃下熱混2小時,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和增塑劑,配成膠料,注塑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采用熱塑性彈性體和聚乳酸進行配合,無刺激性、無毒副作用,對人體高度安全,對環境友好,可塑性好,穩定性強;一般認為抗菌材料只使用于材料表面,并沒考慮到有些抗菌材料具備相當強的滲透能力,也就是說,能穿透某些材質,其抗菌功效在被材質隔膜的情況下能透過材質在材質表面顯示出來,具備強大的滲透力。本申請加入AKD乳液、納米稀土氧化物和氧化鋅等原料,能夠緩慢的釋放其抗菌功效,滲透力強,能夠直接作用于腳底,達到抗菌、殺菌功效,滿足了人們對抗菌保健鞋靴的需求,擴大了抗菌劑在鞋材領域的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預防疾病的保健鞋,包括鞋底1,所述鞋底1上設有鞋幫2,在所述鞋底1表面設置有向上凸起的按摩珠3,而這些按摩珠3分布在不同的穴位上有著不同的刺激效果,所述按摩珠3為半圓形結構,所述鞋底1上腳后跟部位設置有一圓形凹槽4,所述凹槽4的深度在0.2-0.5cm,主要能夠刺激腳后跟,所述按摩珠3與鞋底1為一體成型,且所述鞋底1和按摩珠3均采用抗菌鞋底制成,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能夠改善鞋腔內部條件,預防、治療腳氣。所述按摩珠3呈不規則狀態分布在鞋底1表面,主要起到刺激腳底穴位的作用,對人體進行調節,所述按摩珠3的直徑在0.5-1cm。所述抗菌鞋底是由以下重量的組分制成:熱塑性彈性體100g、聚乳酸20g、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15g、AKD乳液20g、增塑劑2g、銀離子0.3g、原花青素1g、納米稀土氧化物2g、表面活性劑1.5g、氧化鋅0.6g、納米竹炭粉3g、干牛皮膠粉2g;
所述納米稀土氧化物為二氧化鈰。
上述抗菌鞋底的制備方法如下:
(1)首先在熱塑性彈性體中加入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和納米竹炭粉,在捏合機中混煉均勻;
(2)將AKD乳液升溫至60℃左右,加入原花青素、干牛皮膠粉和銀離子,連續攪拌10分鐘左右,然后取出,放入步驟(1)中的捏合機中混煉15-20分鐘;
(3)在步驟(2)中混煉好的原料中加入聚乳酸、聚酰胺聚環氧氯丙烷樹脂和氧化鋅,在130-180℃下熱混2小時,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和增塑劑,配成膠料,注塑成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