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使用了拉鏈的產品,詳細而言,例如涉及使用了簡易分離型拉鏈的產品。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簡易分離型拉鏈而已知如下拉鏈,其具備:左右一對的拉鏈帶;左右一對的拉鏈鏈牙列,其分別安裝于左右的拉鏈帶的相對的帶側緣部上,且具有多個拉鏈鏈牙;以及拉頭,其用于使左右的拉鏈鏈牙列嚙合/分離,在左右的拉鏈鏈牙列上以保持規定間隔的方式設有多個非嚙合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并且,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拉鏈中,通過對左右的拉鏈鏈牙列的非嚙合部施加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的拉力(橫向拉力),能夠使處于嚙合狀態的左右的拉鏈鏈牙列從非嚙合部開始依次分離,從而使拉鏈分開(burst)。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4/103001號
技術實現要素:
可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簡易分離型拉鏈中,在對遠離非嚙合部的位置處的處于嚙合狀態的拉鏈施加拉力時,存在左右的拉鏈鏈牙列不會分離的情況。因此,在將該簡易分離型拉鏈使用在例如作為產品的包袋(pouch)的開口部(打開部)時,存在如上所述地即使對遠離非嚙合部的位置處的處于嚙合狀態的拉鏈施加拉力,拉鏈也不會分開從而無法打開包袋的開口部的情況。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將打開部打開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構成而實現。
(1)一種使用了拉鏈的產品,其中,拉鏈具備:一對拉鏈帶;一對拉鏈鏈牙列,其分別安裝于一對拉鏈帶的相對的帶側緣部上,并具有具備嚙合頭部的多個拉鏈鏈牙;以及拉頭,其用于使一對拉鏈鏈牙列嚙合/分離,該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特征在于,在產品的打開部安裝拉鏈,在一對拉鏈鏈牙列上設有至少1個非嚙合區域,在與非嚙合區域對應的位置設有操作部。
(2)如(1)所記載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其特征在于,非嚙合區域由多個拉鏈鏈牙中的、1~6個缺少嚙合頭部的拉鏈鏈牙構成。
(3)如(1)或(2)所記載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其特征在于,在一對拉鏈鏈牙列的長度方向上設有1個非嚙合區域,操作部是帶狀或繩狀的部件,并安裝在1個非嚙合區域的寬度方向單側或寬度方向兩側。
(4)如(1)或(2)所記載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其特征在于,在一對拉鏈鏈牙列的長度方向上設有2個非嚙合區域,操作部是帶狀或繩狀的部件,以跨越2個非嚙合區域的方式安裝。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在一對拉鏈鏈牙列上設有至少1個非嚙合區域,且在與非嚙合區域對應的位置設有操作部,因此通過操作操作部,能夠容易地將產品的打開部打開。
附圖說明
圖1是說明作為本發明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包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拉鏈周邊的放大表面圖。
圖3是圖2所示的把手周邊的放大表面圖。
圖4是使圖2所示的拉鏈分開后的狀態的放大表面圖。
圖5是說明拉鏈的第1變形例的放大表面圖。
圖6是說明拉鏈的第2變形例的放大表面圖。
圖7是說明拉鏈的第3變形例的放大表面圖。
圖8是說明拉鏈的第4變形例的放大表面圖。
圖9是說明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第1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10是說明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第2變形例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p包袋(使用了拉鏈的產品)
p1包袋主體
p2開口部(打開部)
wa上衣(使用了拉鏈的產品)
wa1打開部
wb上衣(使用了拉鏈的產品)
wb1衣領
wb2開口部(打開部)
wb3風帽
10拉鏈
20拉鏈帶
30拉鏈鏈牙列
31拉鏈鏈牙
32非嚙合區域
32a非嚙合拉鏈鏈牙
40拉頭
50把手(操作部)
r非嚙合拉鏈鏈牙的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一個實施方式。此外,在以后的說明中,關于拉鏈,表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近前側,背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背面側,上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上側,下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下側,左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左側,右側是指相對圖2紙面的右側。并且,左右方向也稱為寬度方向,上下方向也稱為長度方向。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使用了拉鏈的產品即包袋p具備布制的包袋主體p1和拉鏈10,該拉鏈10將從包袋主體p1的上表面pa跨越至兩側面pb而形成的開口部(打開部)p2封閉。拉鏈10縫制在開口部p2的緣部的布體p3上。
如圖2所示,拉鏈10具備:左右一對的拉鏈帶20;左右一對的拉鏈鏈牙列30,其分別安裝于左右的拉鏈帶20的相對的帶側緣部上;以及拉頭40,其用于使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嚙合/分離。而且,通過使拉頭40向拉鏈帶20的下側移動,能夠使處于分離狀態的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嚙合,通過使拉頭40向拉鏈帶20的上側移動,能夠使處于嚙合狀態的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分離。此外,圖2中的附圖標記41是拉頭40的拉攀。
如圖3所示,拉鏈鏈牙列30是通過將合成樹脂制的單根長絲(mono-filament)沿一定方向卷繞而形成的線圈狀的拉鏈鏈牙列,具有多個拉鏈鏈牙31。在拉鏈鏈牙31中的與對方側的拉鏈鏈牙31相對的部分設有向上下方向突出的嚙合頭部31a,通過使嚙合頭部31a與對方側的嚙合頭部31a嚙合,拉鏈鏈牙31成為嚙合狀態。
另外,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具備:嚙合區域,其能夠與對方側的相對的拉鏈鏈牙31嚙合;以及非嚙合區域32,其無法與對方側的相對的拉鏈鏈牙31嚙合。
非嚙合區域32是由多個拉鏈鏈牙31中的缺少嚙合頭部31a的區域構成的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拉鏈鏈牙列30的長度方向上以保持規定間隔的方式設有2個非嚙合區域3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1個非嚙合區域32由左右共4個不存在嚙合頭部31a的非嚙合拉鏈鏈牙32a構成。另外,2個非嚙合區域32配置于包袋p的上表面pa。
此外,1個非嚙合區域中的非嚙合拉鏈鏈牙32a的個數是任意的,其個數優選為1~6個的范圍。若在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上存在至少1個非嚙合拉鏈鏈牙32a,則如后所述,不需要拉頭就能夠使拉鏈鏈牙列30彼此分開。另一方面,若非嚙合拉鏈鏈牙32a為7個以上,則可能因非嚙合區域32變大而導致收納物品從包袋p中掉出。另外,由于容易因弱力而分開,因此有可能因意外的外力而分開。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的包袋p上,在與2個非嚙合區域32對應的位置安裝有左右一對的把手(操作部)50。該把手50是布制的帶狀部件,帶狀部件的一端安裝在一個非嚙合區域32側,帶狀部件的另一端安裝在另一個非嚙合區域32側。即,把手50在拉鏈帶20的長度方向上以跨過2個非嚙合區域32的方式安裝。另外,與非嚙合區域32對應的位置是指構成非嚙合區域32的非嚙合拉鏈鏈牙32a所存在的范圍r內的位置,把手50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該范圍r內即可。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把手50縫制在拉鏈帶20及包袋p的開口部p2緣部的布體p3這兩者上,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僅縫制在拉鏈帶20上或者僅縫制在包袋p的開口部p2緣部的布體p3上。即,只要是與非嚙合區域32對應的位置,則不限定供把手50安裝的部件。
在這樣構成的包袋p中,若向寬度方向外側拉拽左右的把手50,則拉鏈10的非嚙合區域32通過把手50的兩端部而以向寬度方向外側分離的方式被拉拽,處于嚙合狀態的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從非嚙合區域32開始依次分離,如圖4所示,拉鏈10分開,包袋p的開口部p2被打開。另外,對于將處于分開狀態的拉鏈10再次閉合,在使拉頭40在向將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分離的方向移動后,向使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嚙合的方向再次移動。
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包袋p,在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上設有2個非嚙合區域32,且在與2個非嚙合區域32對應的位置設有把手50,因此,通過對把手50進行拉拽,能夠容易地將包袋p的開口部p2打開。而且,例如,在包袋p中收納有醫療用品的情況下,無需操作拉頭40就能夠將包袋p的開口部p2打開,從而迅速地進行急救處理。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把手50安裝在隔著拉鏈鏈牙列30的左右兩側,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如圖5所示,把手50也可以僅安裝在左右的某一側。
另外,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第2變形例,如圖6所示,也可以在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上設置1個非嚙合區域32,并在與1個非嚙合區域32對應的位置安裝左右一對的標記(tag)(操作部)51。
另外,在上述第2變形例中,標記51安裝在隔著拉鏈鏈牙列30的左右兩側,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第3變形例,如圖7所示,標記51也可以僅安裝在左右的某一側。
另外,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第4變形例,如圖8所示,也可以將拉鏈10的拉頭40變更為2個,并將這2個拉頭40通過連結件60連結。在該情況下,2個拉頭40以其引導柱彼此相對的方式配置。此外,圖8中的附圖標記61是作為拉攀的繩部件,附圖標記60a是供繩部件61穿插的貫穿孔。
并且,根據本變形例,在使拉鏈10分開后的狀態下,僅通過使相連結的2個拉頭40向分開的一側移動,就能夠將處于分開狀態的拉鏈10再次閉合。因此,無需如上述的拉頭40為1個的情況那樣,為了將處于分開狀態的拉鏈10再次閉合而使拉頭40向將左右的拉鏈鏈牙列30分離的方向移動一次。
另外,作為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第1變形例,如圖9所示,產品也可以是前開式的上衣wa。在該情況下,在上衣wa的打開部wa1安裝上述拉鏈10。而且,根據本變形例,通過將左右的把手50向外側拉拽,能夠使拉鏈10分開,從而例如快速地從上衣wa內的口袋中取出物品。
另外,作為使用了拉鏈的產品的第2變形例,如圖10所示,產品也可以是帶有風帽(hood)的上衣wb。在該情況下,在形成于上衣wb的衣領wb1的后表面上的開口部(打開部)wb2上安裝上述第3變形例的拉鏈10,將其標記51安裝在開口部wb2的上側。另外,衣領wb1呈袋狀,在其中收納有風帽wb3。
并且,在使用者打算戴上風帽wb3時,通過將標記51向上拉拽而使拉鏈10分開,從衣領wb1中拉出風帽wb3戴上。因此,無需操作拉頭40,能夠快速戴上風帽wb3。
此外,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所例示的方案,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非嚙合區域也可以為3個以上,其個數以及配置間隔沒有限制。
另外,雖然本實施方式的拉鏈鏈牙是線圈狀的拉鏈鏈牙,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合成樹脂制的拉鏈鏈牙或者金屬制的拉鏈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