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包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商務智能背包。
背景技術:
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工作需要避免不了出差,尤其是IT從業者和媒體從業者要經常出差,因此,背包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用品。市場上的背包種類繁多,但是,這些背包只能用來收納電腦、辦公用品或者衣服等,功能單一。
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過程中,常常需要收發郵件或者查閱資料,則需要將電腦或者手機等數碼產品連接到wifi。但是人們在異地出差或者旅行時,不能隨時隨地連接到wifi,這就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
為了解決人們不能隨時隨地使用無線網的問題,現有技術中,有人開始使用一種無線路由器,該種路由器上設置有SIM卡槽,無線路由器只要插入SIM卡,就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實現共享上網,可供多個人使用。但是,該無線路由器會占用背包的容置空間,不便于收納管理,容易丟失,不方便人們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商務智能背包,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背包功能單一,人們使用無線網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包括背包本體和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與無線路由器通信連接,移動終端用于控制無線路由器的開關以及設置無線路由器的信息。
進一步地,背包本體上設置有顯示屏;顯示屏與無線路由器通訊連接,且與無線路由器的電池電連接。
進一步地,無線路由器上設置有輸入USB接口和輸出USB接口,輸入USB接口與無線路由器的電池電連接,用于給無線路由器的電池充電;輸出USB接口與無線路由器的電池電連接,用于連接外部用電單元。
進一步地,背包本體上靠近顯示屏的位置設置有電源開關;電源開關與無線路由器的電池電連接,用于接通或者斷開無線路由器的輸入USB接口、輸出USB接口以及顯示屏的供電電路。
進一步地,背包本體包括包蓋和包身,包身呈桶狀且一端開口;包蓋與包身的開口端連接,用于密封包身的開口端。
進一步地,包蓋上設置有第一容置口袋,無線路由器設置在第一容置口袋內。
進一步地,包身內部設置有用于放置電腦的海綿隔層。
進一步地,包身上,位于第一容置口袋的下方,設置有多個第二容置口袋。
進一步地,包身遠離第二容置口袋的一面設置有兩個背帶;每個背帶的一端與包身的開口端連接,另一端與包身遠離開口端的一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包括背包本體和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設置在背包本體上。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過程中,可通過該商務背包上的無線路由器連接到wifi信號,使生活工作更加便利。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將無線路由器和背包本體一體化,使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過程中,隨時隨地可以連接到wifi信號, 而且可以多個設備,多人一起連接,便于收納管理,方便人們工作和生活;提高了該商務智能背包的實用性,實現了該商務智能背包的多功能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商務智能背包中無線路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商務智能背包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背包本體; 2-無線路由器; 11-顯示屏;
12-電源開關; 13-包蓋; 14-包身;
21-輸入USB接口; 22-輸出USB接口; 131-第一容置口袋;
141-第二容置口袋; 142-背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商務智能背包中無線路由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包括背包本體1和無線路由器2;無線路由器2設置在所述背包本體1上。
其中,背包本體1的材質有多種,例如:真皮、PU、滌綸、帆布或者棉麻等。
背包本體1的結構形式有多種,例如:單肩包、雙肩包或者手提包等。
無線路由器2有較多種,例如:2g無線路由器、3g無線路由器或者4g無線路由器等,較佳地是采用3g或者4g無線路由器,無線網信號更快更強。
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中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時,可將筆記本、筆本等工作用品,或者衣物等隨身用品,收納放 置在背包本體1內;將無線流量卡插入該商務智能背包上的無線路由器2內,打開無線路由器2電源,則該無線路由器2可產生wifi信號,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上網共享;人們則可以將筆記本、手機等數碼產品連接wifi信號,還可以多人共同使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商務智能背包將無線路由器2和背包本體1一體化,使人們在出差或者旅行過程中,可以隨時隨地連接到wifi信號,而且可以多個設備,多人一起連接,方便人們工作和生活;提高了該商務智能背包的實用性,實現了該商務智能背包的多功能性。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還包括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與無線路由器2通信連接,移動終端用于控制無線路由器2的開關以及設置無線路由器2的信息。
其中,通訊連接的方式有多種,例如:通過數據線等有線連接方式,或者wifi、藍牙等無線連接方式;較佳地是采用藍牙連接,方便、快捷、靈活。
移動終端可以為手機還可以為平板等數碼產品。
使用者可以在移動終端上登錄或者退出wifi賬號,隨時隨地控制無線路由器2的使用情況;使用者還可以利用移動終端來設置無線路由器2的名稱或者可聯網設備的總數量等;該移動終端還可以記錄和顯示無線路由器2使用的情況,例如:wifi賬號登錄的時間和時長,聯網設備的數量和名稱,電量情況或者流量卡的流量使用情況等。
移動終端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控制和了解無線路由器2的使用情況,更加方便人們使用。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背包本體1上設置有顯示屏11;顯示屏11與無線路由器2通訊連接,且與無線路由器2的電池電連接。
其中,通訊連接方式有多種,例如:通過數據線等有線連接方式;或者通過wifi、藍牙等連接的無線連接方式。
顯示屏11可設置在背包本體1的上方,便于人們觀看的位置。顯示屏11上可顯示wifi的開關狀態,wifi信號的強弱,電量的使用情況等信息。使人們更直觀的了解無線路由器2的使用情況,更加方便人們使用。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無線路由器2上設置有輸入USB接口21和輸出USB接口22,輸入USB接口21與無線路由器2的電池電連接,用于給無線路由器2的電池充電;輸出USB接口22與無線路由器2的電池電連接,用于連接外部用電單元。
其中,輸出USB接口22的數量可以為1個、2個或者多個,可根據具體使用情況來設置。
外部用電單元的種類很多,例如:手機、平板或者ipod等數碼產品。
當人們的手機、平板等設備需要充電時,可將這類外部用電單元通過數據線與無線路由器2上的輸出USB接口22連接,從而得以充電。
當無線路由器2的電量虧損時,可將充電器插入輸入USB接口,對無線路由器2進行充電。
在無線路由器2上設置輸出USB接口22,方便使用者給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充電,增加了該無線路由器2的功能,提高了該商 務背包的實用性,減少了人們外出攜帶的物品,提高了人們使用該商務智能背包時的舒適感。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背包本體1上靠近顯示屏11的位置設置有電源開關12;電源開關12與無線路由器2的電池電連接,用于接通或者斷開無線路由器2的輸入USB接口21、輸出USB接口22以及顯示屏11的供電電路。
其中,電源開關12的結構形式有多種,例如:按壓開關或者推動開關等。
電源開關12的外形可以為方形、圓形、橢圓形或者多邊形等。
當人們需要聯網時,首先需要閉合電源開關12,使無線路由器2內的模塊以及輸入USB接口21、輸出USB接口22以及顯示屏11的供電電路連通,此時可在移動終端上登錄wifi賬號,連入無線網;同時,顯示屏11亮,且顯示有wifi信號,電池的電量等信息;當人們使用無線網絡完畢,將電源開關12關閉。
需要說明的是,當人們需要給手機、平板等充電,或者對無線路由器充電時,也需要閉合電源開關12。
將電源開關12設置在背包本體1上,方便人們開關電源開關12,從而避免了人們使用完無線路由器2后因忘記關閉電源而造成電能損失,從而影響人們的下一次使用。該結構,減少了無線路由器2的充電次數,延長了無線路由器2的使用壽命,方便人們的使用。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背包本體1包括包蓋13和包身14,包身14呈桶狀且一端開口;包蓋13與包身14的開口端連接,用于密封包身14的開口端。
其中,包蓋13與包身14的連接方式有多種,例如:在包蓋13和包身1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綁帶,將兩者綁在一起;又或者通過粘 扣、紐扣等扣合在一起;較佳地是,將包蓋13和包身14的一部分通過縫制固定連接在一起,未縫制部分設置拉鏈,當人們需要打開包蓋13時,直接拉開拉鏈即可,該連接方式方便,快接,牢靠。
包身14呈桶狀,桶狀使包身14的容納空間較大,可以使人們直接將衣服一層一層疊放到包身14內,避免將衣物卷起來或者疊成很小的體積擠放在包身14內,保障了衣物的平整,方便人們使用。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包蓋13上設置有第一容置口袋131,無線路由器2設置在第一容置口袋131內。
其中,較佳地是,將第一容置口袋131的一部分與包蓋13縫制在一起,另一部分通過拉鏈連接在一起,這樣當人們需要給外部用電元單元充電時,或者給無線路由器2充電時,將拉鏈拉開即可露出USB接口,人們直接使用即可。還可以將手機放入第一容置口袋131內充電,方便人們收納管理。
第一容置口袋131一方面方便人們給數碼產品充電,另一方面使得該商務智能背包外形美觀,結構規整。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包身14內部設置有用于放置電腦的海綿隔層。
其中,在包身14內設置海綿隔層用于放置電腦,保護了電腦,滿足了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增加了該商務智能背包的實用性。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包身14上,位于第一容置口袋131的下方,設置有多個第二容置口袋141。
其中,在包身14的前面設置多個第二容置口袋141,可方便人們收納管理本、筆、鑰匙等一些小物品。
第二容置口袋141增加了包身14的容納空間,使包身14的結構更加合理。
如圖1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之上,進一步地,包身14遠離第二容置口袋141的一面設置有兩個背帶142;每個背帶142的一端與包身14的開口端連接,另一端與包身14遠離開口端的一端連接。
其中,將該商務智能背包設置成雙肩包,可減少人們的疲勞感,減少包內物品給以使用者的壓力,不易滑落,方便人們使用。
較佳地是,在背帶142與使用者肩部接觸的位置設置海綿等軟質材料,可減少使用者的疲勞感;在包身14的背部設置海綿等墊襯,可減輕負重對人們背部的壓迫,使人們感到輕松。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