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
背景技術:
手是人類最方便的工具。但幾千年來,對手套的設計始終停留在保暖和防護的基本用途上。對于如何開發對手的功能性延伸上一直幾乎是空白。雖然已經有一些類似于,在手套上加上燈,或者控制件,傳感器之類的設計。但這類的手套設計在實用性和制作上都有巨大的缺陷,所以一直無法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這一類的產品設計主要的缺陷有:
制作困難:把主要是由塑料或金屬類的工具或配件縫制在主要是由一些皮革或面料之類的柔性材料縫制而成手套本體,現有的設計在制作上均非常復雜,費時費力。
使用上的困境:手套像衣服一樣,是需要經常清洗和更換的,而現有的設計把功能性的部件如燈,電池之類的部件直接制作在了手套上。導致產品非常難以清洗,完全無法更換。無法做到像穿衣一樣,隨著氣候或季節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變換。
手套本身是易耗品,在工業領域,一雙防護手套一般使用壽命只有1-3個月。日用領域也經常會因為丟失或破損的原因,一般不超過一季。這樣的使用體驗導致普通的功能性手套只能應用一些極其簡單廉價的功能組件,否則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功能單一:現有的功能性手套都是針對單一應用場景設計的僅有某種特定功能的特殊手套。完全不具有通用性,和在需求變化下的適應性。例如自帶小型照明燈的手套連照明的亮度和方向都無法變化。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及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的首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可拆卸地掛裝各種工具、物品,且制作簡單、通用性強的手套。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設置于手套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二固定件與第一固定件相連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通過兩個相互活動連接的固定件,實現了掛裝物品的隨時拆卸,同時可根據需要掛裝不同物品,使用快捷、方便。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設有卡件,所述卡件用于卡設或套設物品。通過卡件能夠更加牢固地固定需要掛裝的物品,防止其脫落。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卡件為彈性帶或具有剛性的彈性卡件。彈性帶能夠固定不同尺寸形狀的物品,且造價低;具有剛性的彈性卡件同樣能夠固定不同尺寸形狀的物品,同時由于其具有一定剛性,使得預掛裝物品的固定更加牢固,即使重量較重也不易松動、脫落,當有較大的力量作用在掛裝物品上時,物品不會發生較大晃動,使得使用者能夠更加穩定的使用物品。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為相互吸附的磁性體。磁吸附的連接方式使得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快捷。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為相互匹配連接的粘扣帶或紐扣。粘扣帶或紐扣的連接方式不僅方便、快捷、成本低,而且因其柔性的連接方式,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手套,及使用過程中更加舒適。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用于將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相互連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設有與連接件相匹配的卡槽。第二固定件通過連接件插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此種方式對手套本身的改造小,使得手套的生產更加方便,且佩戴的舒適度高,同時,通過卡槽的限定,使得連接件在卡槽內的活動范圍有限,進而較牢固的固定了第二固定件,被掛裝件不易晃動或脫落。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連接件的末端具有向內凸起或彎起的限位件。通過該限位件,防止了連接件從卡槽中沿其插入方向脫落,從而在第二固定件插接在第一固定件上后的起到進一步限位及固定的作用,進一步防止其意外脫落。
進一步改進為,設置于所述手套手背部的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相連接的區域位于手背食指與小指之間的相對應位置處。手在握拳或抓握等活動時,手背部不是平整的,而是向手心方向彎曲的,因此,手背部的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的連接位置設置在手背食指與小指之間的相對應位置處時,既能使得兩者連接,又不會影響手的活動,從而使得使用者手部活動更加自由而完全不會受到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的限制,使用者佩戴更加舒適。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為彈性帶,且所述手套手指背部的彈性帶形成一筒腔。此種方式的掛裝部使得手套的生產方便,且彈性帶成本低,通用性強,物品掛裝及脫卸方便,對被掛裝物品的限制小,可以直接掛裝很多常規的小型功能性物品。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彈性帶的筒腔一端封閉。彈性帶筒腔一端封閉,使得固定在筒腔內的物品不會因為受到外力而在彈性帶筒腔發生移位或從筒腔脫落。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為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卡設或掛設物品。手套的指背或手背部直接設置有固定物品的第三固定件,從而無需多個固定件既能完成物品的掛裝。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的第一指節和/或第二指節處。在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設置掛裝部,既不影響手 部活動,而且也不會對拇指與小指的活動造成障礙,同時,物品的掛裝與取用也更加方便。
進一步改進為,設置于所述手套手背部位的第二固定件內設有儲電設備。通過設置在第二固定件內的儲電設備,能夠很方便地對固定在第二固定件內的電子設備進行有線或者無線的充電,從而大大提升固定在第二固定件內的電子設備的續航,而無需手持外部的儲電設備對其充電,解放了雙手,使得使用者更加便捷、舒適。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1、徹底解決了功能性組件對手套使用上所帶來的結構復雜,不易清洗,無法更換等一系列缺陷。
2、在設計和生產上,讓手套和功能性組件的生產商能夠完全獨立的生產開發各自的產品,而不必在相互陌生的領域里進行跨界研發。使得該項應用在大規模市場應用時可以達到成本和效率的最優。
3、避免了手套本身的易損易耗,而帶來的功能性組件的應用限制。使得更強大更昂貴更專業的功能性組件的應用成為可能。
4、標準化和通用型設計使得功能性組件的效能可以達到最大化的發揮。同一個組件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產品上實現通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一中手套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四中手套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四中卡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四中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五中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實施例七中手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2,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掛裝部2包括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設置于手套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二固定件22與第一固定件21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掛設或固定工具或其他物品。通過兩個相互活動連接的固定件,實現了掛裝物品的隨時拆卸,同時可根據需要掛裝不同物品,使用快捷、方便。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2上設有卡件,所述卡件用于卡設或套設工具或其他物品。通過卡件能夠更加牢固地固定需要掛裝的物品,防止其意外脫落。
具體地,所述卡件為彈性帶或具有剛性的彈性卡件。彈性帶能夠固定不同尺寸形狀的物品,且造價低;具有剛性的彈性卡件同樣能夠固定不同尺寸形狀的物品,同時由于其具有一定剛性,使得預掛裝物品的固定更加牢固,及時重量較重也不易松動、脫落,當有較大的力量作用在掛裝物品上時,物品不會發生較大晃動,使得使用者能夠更加穩定的使用物品。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為相互匹配連接的粘扣帶或紐扣。粘扣帶或紐扣的連接方式不僅方便、快捷、成本低,而且因其柔性的 連接方式,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手套,及使用過程中更加舒適。具體本實施例中紐扣選用圖1中的按扣,按扣布設與手套的第一指節與第二直接處的指背部,手套的手背部同樣也可設置此按扣,第二固定件設有與此按扣相匹配的按扣(圖中未示出),相互扣合,將工具等物品掛裝在手套上。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為相互吸附的磁性體。磁吸附的連接方式使得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快捷。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設置于所述手套手背部的第一固定件21與第二固定件22相連接的區域位于手背食指與小指之間的相對應位置處。手在握拳或抓握等活動時,手背部不是平整的,而是向手心方向彎曲的,若第二固定件是具有剛性的部件,那么其與第一固定件連接的部位如果布滿手背部就會影響手部活動。因此,手背部的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的連接位置設置在手背食指與小指之間的相對應位置處時,既能使得兩者連接,又不會影響手的活動,從而使得使用者手部活動更加自由而完全不會受到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的限制,使用者佩戴更加舒適。
實施例三
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所述掛裝部2具體設置于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的第一指節和/或第二指節處。在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設置掛裝部,既不影響手部活動,而且也不會對拇指與小指的活動造成障礙,同時,物品的掛裝與取用也更加方便。
實施例四
如圖2所示,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2,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掛裝部2包括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設置于手套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二固定件22與第一固定件21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掛設或固定工具或其他物品。通過兩個相互活動連接的固定件,實現了掛裝物品的隨時拆卸,同時可根據需要掛裝不同物品,使用快捷、方便。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2上設有卡件221,所述卡件用于卡設或套設工具或其他物品。通過卡件能夠更加牢固地固定需要掛裝的物品,防止其意外脫落。具體地,卡件可以為兩個,兩個卡件對稱設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卡件還可以為四個,四個卡件對稱設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卡件為四個時,不僅固定物品時更加穩固,而且對被固定物品的形狀限制更少,使得第二固定件能夠固定掛裝更多種類的工具或其他物品。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2上設置有連接件222,所述連接件用于將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相互連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設有與連接件相匹配的卡槽211。第二固定件通過連接件插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此種方式對手套本身的改造小,使得手套的生產更加方便,且佩戴的舒適度高,同時,通過卡槽的限定,使得連接件在卡槽內的活動范圍有限,進而膠牢固的固定了第二固定件,被掛裝件不易晃動或脫落。具體地,第一固定件為固定在手套指背部和手背部的柔性部件(如布片),在柔性部件上縫制有與連接件相匹配的卡槽。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為平行設置的兩個,卡槽也為兩個,且卡槽寬度不小于連接件寬度。在其他實施例中,手背部的第一固定件上設有多個卡槽,這樣,第一固定件上可連接多個第二固定件,或者一個較大的第二固定件。連接件可以是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固定件上的分體件,也可以是在第二固定件上根據需要的形狀進行切割后彎折而成的,此種方式形成的連接件因只需對第二固定件進行少量改裝即可,因此工藝更加簡單,而且成本較低。
實施例五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四的不同之處為,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222的末端具有向內凸起或彎起的限位件2221。通過該限位件,防止了連接件 從卡槽中沿其插入方向脫落,從而在第二固定件插接在第一固定件上后的起到進一步限位及固定的作用,進一步防止其意外脫落。
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四的不同之處為,設置于所述手套手背部位的第二固定件22具有一定厚度,在其內部設有儲電設備。通過設置在第二固定件內的儲電設備,能夠很方便地對卡設在第二固定件內的電子設備進行有線或者無線的充電,從而大大提升固定在第二固定件內的電子設備的續航,而無需手持外部的儲電設備對其充電,解放了雙手,使得使用者更加便捷、舒適。
實施例七
如圖6所示,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2,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所述掛裝部2為彈性帶,所述彈性帶直接縫制在手套上,且所述手套手指背部的彈性帶形成一彈性筒腔,使用者可以將工具或其他物品放置在該彈性筒腔內,通過彈性帶的彈性收縮固定住,所述手套手背部的縫制有多條彈性帶,且多條彈性帶交錯編織形成一掛裝平臺,以掛裝各種形狀規則或不規則的工具或其他物品。此種方式的掛裝部使得手套的生產方便,且彈性帶成本低,通用性強,物品掛裝及脫卸方便,對被掛裝物品的限制小,可以直接掛裝很多常規的小型功能性物品。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2設置于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的第一指節和/或第二指節處。在手套食指、中指、無名指背部設置掛裝部,既不影響手部活動,而且也不會對拇指與小指的活動造成障礙,同時,物品的掛裝與取用也更加方便。
實施例八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七的不同之處為,所述彈性帶的筒腔一端封閉。彈性帶筒腔一端封閉,使得固定在筒腔內的物品不會因為受到外力而在彈性帶筒腔發生移位或從筒腔脫落。
實施例九
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2,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掛裝部2為第三固定件,該第三固定件直接固定在手套上,且該固定件具有定一剛性,與手部貼合的面具有向外彎曲的弧形,使得手套的配搭更加舒適,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卡設或掛設物品。手套的指背或手背部直接設置有固定物品的第三固定件,從而無需多個固定件既能完成物品的掛裝。
實施例十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掛裝功能的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手套本體上的掛裝部2,所述掛裝部用于掛設或固定物品,且所述掛裝部設置于手套手指的背部和/或手套手背部位。通過此掛裝部,不僅能夠可拆卸地掛裝物品,而且能夠掛裝各種不同物品,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為在手套上安裝某一特定物品而制作專用手套,通用性強,成本低,易于推廣使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掛裝部2包括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設置于手套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二固定件22與第一固定件21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掛設或固定工具或其他物品。通過兩個相互活動連接的固定件,實現了掛裝物品的隨時拆卸,同時可根據需要掛裝不同物品,使用快捷、方便。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為相互匹配連接的粘扣帶或紐扣。粘扣帶或紐扣的連接方式不僅方便、快捷、成本低,而且因其柔性的 連接方式,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手套,及使用過程中更加舒適。具體本實施例中紐扣選用圖1中的按扣,按扣布設與手套的第一指節與第二直接處的指背部,手套的手背部同樣也可設置此按扣,第二固定件設有與此按扣相匹配的按扣(圖中未示出),相互扣合,將工具等物品掛裝在手套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還可以為相互吸附的磁性體。磁吸附的連接方式使得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快捷。
同時,無論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為相互匹配連接的粘扣帶或紐扣,還是相互吸附的磁性體,都可以在被掛裝物品生產制造時,一并將第二固定件22直接固定設置在被掛裝物品上,這樣使得被掛裝工具或物品的掛裝更加方便,而不必考慮想要掛裝的物品是否符合掛裝要求。
應當理解,方位詞均是結合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日常操作習慣以及說明書附圖而設立的,它們的出現不應當影響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