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針機,具體涉及一種假發加工用高針機。
背景技術:
假發屬于輕工業制造業中屬于發制品行業,發制品行業中分:工藝發條、男士發塊、女裝假發、教習頭、化纖發等,假發從用料上分:人發,化纖,人發摻化纖;按材料分為化纖絲和真人發?;w絲的假發是用化纖制成,逼真度差,佩戴后有癢的感覺,容易與頭皮起反應。不過價錢便宜、定型效果持久;真人發做的假發是選用經過處理的純真人頭發制作而成的,其逼真度高、不易打結、可以焗、染、燙,方便變換發型,價格較高、定性效果并不是太好?,F有的假發不方便進行加工,尤其是不方便對假發進行弧形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方便對電熱片進行牢固安裝,溫控器通過電纜線可以對電熱片實現電加熱,通過電熱片可以方便對假發進行弧形形狀加工的假發加工用高針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假發加工用高針機,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電熱片,電熱片為弧面形狀;底板上設有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支撐片,第一支撐片的端部與第一支撐板的端部重合,第一支撐片的端部與第一支撐板的端部上設有限位片,限位片設置在電熱片的上端下部;第二支撐板的端部上設有第二支撐片,第二支撐片的端部與電熱片的上部連接,第二支撐片的端部與電熱片的上部之間設有對接管;底板上設有裝夾板,裝夾板上設有第一裝夾片與第二裝夾片,第一裝夾片與第二裝夾片之間為裝夾槽,電熱片的下側設置在第一裝夾片與第二裝夾片之間;底板上設有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呈豎直布置,裝夾板設置在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的端部;底板上設有溫控器,溫控器與電熱片之間設有電纜線。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片為弧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設有第一對接板與第二對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對接板與第二對接板呈平行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裝夾片與第二裝夾片均為弧面形狀。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通過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可以方便對第二支撐片與第一支撐片進行支撐,從而方便對限位片進行支撐,通過限位片可以方便對電熱片的上部進行支撐,通過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可以方便對裝夾板進行支撐,通過裝夾板可以方便對第一裝夾片與第二裝夾片進行支撐,從而方便對電熱片的下部進行裝夾,方便對電熱片進行牢固安裝,溫控器通過電纜線可以對電熱片實現電加熱,通過電熱片可以方便對假發進行弧形形狀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底板11、電熱片12、第一支撐板13、第二支撐板14、第一支撐片15、限位片16、第二支撐片17、第一對接板18、第二對接板19、對接管20、裝夾板21、第一裝夾片22、第二裝夾片23、第一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25、溫控器26、電纜線2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假發加工用高針機,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有電熱片12,電熱片12為弧面形狀;底板11上設有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支撐片15,第一支撐片15的端部與第一支撐板13的端部重合,第一支撐片15的端部與第一支撐板13的端部上設有限位片16,限位片16設置在電熱片12的上端下部;第二支撐板14的端部上設有第二支撐片17,第二支撐片17的端部與電熱片12的上部連接,第二支撐片17的端部與電熱片12的上部之間設有對接管20;底板11上設有裝夾板21,裝夾板21上設有第一裝夾片22與第二裝夾片23,第一裝夾片22與第二裝夾片23之間為裝夾槽,電熱片12的下側設置在第一裝夾片22與第二裝夾片23之間;底板11上設有第一固定板24與第二固定板25,第一固定板24與第二固定板25呈豎直布置,裝夾板21設置在第一固定板24與第二固定板25的端部;底板11上設有溫控器26,溫控器26與電熱片12之間設有電纜線27;限位片16為弧面形狀;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之間設有第一對接板18與第二對接板19;第一對接板18與第二對接板19呈平行布置;第一裝夾片22與第二裝夾片23均為弧面形狀。
本實用新型假發加工用高針機,通過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可以方便對第二支撐片17與第一支撐片15進行支撐,從而方便對限位片16進行支撐,通過限位片16可以方便對電熱片12的上部進行支撐,通過第一固定板24與第二固定板25可以方便對裝夾板21進行支撐,通過裝夾板21可以方便對第一裝夾片22與第二裝夾片23進行支撐,從而方便對電熱片12的下部進行裝夾,方便對電熱片12進行牢固安裝,溫控器26通過電纜線27可以對電熱片12實現電加熱,通過電熱片12可以方便對假發進行弧形形狀加工。
其中,第一支撐板13與第二支撐板14之間設有第一對接板18與第二對接板19;第一對接板18與第二對接板19呈平行布置;所以方便對第一對接板18與第二對接板19進行牢固對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