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鞋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手工鞋燙印設備,屬于制鞋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鞋墊燙印機是一種在鞋墊上將燙印標簽的圖案燙印在鞋墊上的的機械設備,在制鞋領域里廣泛的運用;目前很多鞋墊燙印機,大多采用手動加工,將鞋墊手工放置在燙印臺上,在啟動燙印機頭,燙印機頭將燙印標簽壓向鞋墊并將標簽圖案燙印在鞋墊上,燙印結束后,取出燙印好的鞋墊后放置,并進行下一個鞋墊的燙印;整個過程中,進行送料—放置—燙印—放料等工序都是人工完成,并需要一件一件的進行,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增加生產成本;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557604.2,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鞋墊燙印機;包括有機架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鞋墊送料臺裝置、自動送料裝置、鞋墊輸料裝置、燙印機頭、燙印標簽卷料機構、自動收料裝置、鞋墊收料臺裝置;工作時,將成疊的鞋墊放置在鞋墊送料臺裝置上,自動送料裝置拾取一片鞋墊后,放置在鞋墊輸料裝置上送至燙印機頭下方,燙印機頭將燙印標簽卷料機構的燙印標簽壓向鞋墊并進行燙印,完成燙印后鞋墊輸料裝置將鞋墊輸送到另一端,自動收料裝置將鞋墊拾取后放置在鞋墊收料臺裝置,成疊的鞋墊到一定的高度時,取出疊置鞋墊即可;本實用新型的鞋墊燙印機自動實現鞋墊的燙印,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降低生產成本;但其僅僅是加熱模頭進行熱壓,無法實現涂印。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手工鞋燙印設備,采用手工上料和下料,能夠一次性完成余熱、熱壓和熱印。
本實用新型的手工鞋燙印設備,包括燙印機構和鞋承載機構;所述鞋承載機構包括磁吸底板;所述磁吸底板上設置有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所述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邊側安裝有強磁壓板;燙印機構包括前側和頂部中空的方形腔體;所述方形腔體內側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底板、下層板和上層板;所述底板、下層板和上層板頂面兩側分別安裝有與磁吸底板兩側活動嵌合的滑軌;所述下層板底面中部安裝有加熱腔;所述加熱腔內側安裝有加熱管;所述上層板底面中部安裝有熱印氣缸;所述熱印氣缸底部安裝有熱印模頭;所述方形腔體一側于上層板頂部開設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內側頂部與其對立側的方形腔體頂部安裝有氣缸滑軌;所述氣缸滑軌底部安裝有涂層氣缸;所述涂層氣缸底部安裝有涂層模頭;所述氣缸滑軌底部遠離方形槽一側安裝有加料氣缸;所述加料氣缸與涂層氣缸固定安裝;所述方形槽外側安裝有料盤;所述方形腔體后側于滑軌之間安裝有接觸開關。
進一步地,所述料盤包括支撐盤;所述支撐盤頂部安裝有料槽;所述料槽頂部活動安裝有擋塊;所述擋塊遠離方形槽一側安裝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另一端安裝到支撐板。
進一步地,所述熱印模頭和涂層模頭其模紋一致。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手工鞋燙印設備,將鞋板或鞋體嵌入到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并通過強磁壓板壓緊,接著將強磁壓板嵌入到底板的滑軌,對要熱壓部位進行預熱,接著取出嵌入到下層板上的滑軌;當強磁壓板嵌入觸碰到接觸開關,通過熱印模頭完成熱壓后,取出嵌入到上層板上的滑軌;通過涂層模頭完成表面涂層;其通過進行手工下料,能夠一次性完成余熱、熱壓和熱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手工鞋燙印設備,包括燙印機構和鞋承載機構;所述鞋承載機構包括磁吸底板1;所述磁吸底板1上設置有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2;所述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2邊側安裝有強磁壓板3;燙印機構包括前側和頂部中空的方形腔體4;所述方形腔體4內側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底板5、下層板6和上層板7;所述底板5、下層板6和上層板7頂面兩側分別安裝有與磁吸底板兩側活動嵌合的滑軌8;所述下層板6底面中部安裝有加熱腔22;所述加熱腔22內側安裝有加熱管;所述上層板7底面中部安裝有熱印氣缸9;所述熱印氣缸9底部安裝有熱印模頭10;所述方形腔體4一側于上層板頂部開設有方形槽11;所述方形槽11內側頂部與其對立側的方形腔體4頂部安裝有氣缸滑軌12;所述氣缸滑軌12底部安裝有涂層氣缸13;所述涂層氣缸13底部安裝有涂層模頭14;所述氣缸滑軌12底部遠離方形槽11一側安裝有加料氣缸15;所述加料氣缸15與涂層氣缸13固定安裝;所述方形槽11外側安裝有料盤16;所述方形腔體4后側于滑軌8之間安裝有接觸開關(未圖示)。
所述料盤16包括支撐盤17;所述支撐盤17頂部安裝有料槽18;所述料槽18頂部活動安裝有擋塊19;所述擋塊19遠離方形槽一側安裝有彈性件20;所述彈性件20另一端安裝到支撐板21。
所述熱印模頭10和涂層模頭14其模紋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手工鞋燙印設備,將鞋板或鞋體嵌入到半弧形鞋頭限位擋條,并通過強磁壓板壓緊,接著將強磁壓板嵌入到底板的滑軌,對要熱壓部位進行預熱,接著取出嵌入到下層板上的滑軌;當強磁壓板嵌入觸碰到接觸開關,通過熱印模頭完成熱壓后,取出嵌入到上層板上的滑軌;通過涂層模頭完成表面涂層;其通過進行手工下料,能夠一次性完成余熱、熱壓和熱印。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