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鞋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同進同出PLC旋轉式急速冷凍機。
背景技術:
在制鞋工序中,一般需要對鞋子進行定型處理,傳統自然風干定型的效率太低,因此出現了冷凍定型機。而現有技術的冷凍定型機結構包括機架、冷凍定型箱、風機等,其將進料口設于機架的前側,出料口設于機架的后側,需要安排兩個人作業,一個工人在進料口放入物料,另一個人從出料口取出物料。藉此,這種機器需要讓位出空間供前后兩側的工人行走,不能靠墻擺設,導致占用廠地空間大,此外,工人們在機器的前面和后面工作,不利于交流和管理。因此,應對現有冷凍定型機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同進同出PLC旋轉式急速冷凍機,通過將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位于機架同一側,使機器可以靠墻擺放,節省占地空間,工人位于機械同一側作業,便于管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同進同出PLC旋轉式急速冷凍機,包括
一機架,該機架上設有U形定型腔體,該定型腔體具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該進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機架的同一側;
一回轉式傳輸帶,包括驅動電機、傳輸機構、鏈條和置物膠板,該驅動電機安裝于機架底部,驅動電機軸端與傳輸機構相連,鏈條套于傳輸機構上,并于上述定型腔體中回轉式運轉,置物膠板安裝于鏈條上表面;
一冷凍機組,包括有壓縮機、冷凝器、兩組蒸發器和用于將冷凝器制冷產生的熱量及蒸發器產生的轉換熱能排出機體外部的復數個散熱風扇和用于將蒸發器產生的冷氣吹向置物膠板的復數個冷風風扇,該壓縮機和冷凝器均設置于上述機架底部,該兩組蒸發器設置于定型腔體內部兩側,且位于鏈條下方,并冷凝器和蒸發器分別與壓縮機相連;該復數個散熱風扇設置于機架底部后方,散熱風扇進風口正對連通于冷凝器,出風口與機體外部相通;該復數個冷風風扇位于對應側蒸發器上方,上述回轉式傳輸帶之鏈條位于蒸發器和冷風風扇之間,冷風風扇進風口與蒸發器相連通,出風口朝向于鏈條上置物膠板。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型腔體上方對應兩側的復數個冷風風扇設置有固定板,冷風風扇安裝于固定板下方。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架后部設置有一風斗,上述復數個散熱風扇位于該風斗中,散熱風扇之進風口正對連通于冷凝器上,出風口與風斗出口相連通。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架底部具有一容置腔,上述驅動電機、壓縮機和冷凝器均安裝于該容置腔中。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容置腔兩側分別具有側板,于兩側板上分別設置有復數個冷風出風孔。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鏈條朝向進料口和出料口一端向下回旋相接,鏈條中部及另一端于定型腔體中形成U形回旋傳輸軌道。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架上設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具有顯示屏、電源開關、剎車開關、電源指示燈、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通過將進料口和出料口設于機架的同一側,同時配備回轉式傳輸帶,將物料從進料口送入U形定型腔體后,經過傳輸后,再從同一側的出料口送出,這樣,使機器的背部可以靠墻擺設,節省設備的占地空間,工人們均在機架的同一側作業,便于管理,此外,回轉式傳輸帶延長了物料在機器內的冷凍時間。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定型機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定型機分解及冷風風向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定型機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定型機后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定型機內部結構剖視及冷熱空氣流向軌跡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機架 11、頂板
12、左封板 13、右封板
14、前封板 15、風斗
16、定型腔體 161、進料口
162、出料口 17、容置腔
171、側板 172、冷風出風孔
18、固定板 20、控制面板
30、回轉式傳輸帶 31、驅動電機
32、傳輸機構 33、鏈條
34、置物膠板 40、冷凍機組
41、壓縮機 42、冷凝器
43、蒸發器 44、散熱風扇
45、冷風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同進同出PLC旋轉式急速冷凍機,包括有機架10、回轉式傳輸帶30和冷凍機組40,其中:
該機架10由頂板11、左封板12、右封板13、前封板14和風斗15圍構形成,機架10內部設有U形定型腔體16,該定型腔體16具有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該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位于機架10的同一側;因此配合回轉式傳輸帶30,可以使物料(例如鞋子)從進料口161放入,從出料口162輸出。相對于傳統將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設于機架10背向兩側的設計,傳統加熱定型機需要安排兩個人作業,一個工人在進料口放入物料,另一個人從出料口取出物料,而本實用新型的加熱定型機由于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均位于機架10的同一側,使機器的背部可以靠墻擺設,節省設備的占地空間,工人們均在機架的同一側作業,便于管理。另外,于機架10底部設有一容置腔17,該容置腔17兩側具有側板171,于側板171上設置有復數個冷風出風孔172;并于機架10上設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上具有顯示屏、電源開關、剎車開關、電源指示燈和報警器;電源開關啟動后,電源指示燈亮起。當機器發生故障時,報警器亮起并發出聲音警報。
該回轉式傳輸帶30包括驅動電機31、傳輸機構32、鏈條33和置物膠板34,該驅動電機31安裝于上述容置腔17中,驅動電機31軸端與傳輸機構32相連,鏈條33套于傳輸機構32上,該鏈條33朝向上述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一端向下回旋相接,鏈條33朝向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一端向下回旋相接,鏈條33中部及另一端于定型腔體16中形成U形回旋傳輸軌道,如圖3所示。該鏈條33在傳輸機構32帶動下于上述定型腔體16中回轉式運轉,置物膠板34安裝于鏈條33上表面,鏈條33拖動置物膠板34沿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之間設定軌跡回轉式運轉。本實施例中,該鏈條33的傳輸軌跡為U形,從而實現物料的進料口161和出料口162位于機架10的同一側的設計。
該冷凍機組40,包括有壓縮機41、冷凝器42、兩蒸發器43、復數個散熱風扇44和復數個冷風風扇45,該壓縮機41和冷凝器42分別設置于上述容置腔17中,該兩蒸發器43設置于定型腔體16內部兩側,且位于上述鏈條33下方,并冷凝器42和蒸發器43分別與壓縮機41相連;該復數個散熱風扇44位于上述風斗15中,散熱風扇44進風口正對連通于冷凝器42,散熱風扇44出風口與風斗15出口相連通;該復數個冷風風扇45設置于兩蒸發器43上方,并于上述定型腔體16上方對應兩側的復數個冷風風扇45設置有固定板18,復數個冷風風扇45安裝于固定板18下方,回轉式傳輸帶30之鏈條33位于蒸發器43和冷風風扇45之間,該復數個冷風風扇45進風口與同側的蒸發器43相連通,出風口朝向于鏈條33上的置物膠板34;冷風風扇45將蒸發器43產生的冷氣吸出,再吹向回轉式傳輸帶30上的置物膠板34,達到最佳的冷凍定型效果,冷氣經過置物膠板34后,變為熱空氣,透過置物膠板34進入機架10底部,部分由上述冷風出風孔172排出;此時,散熱風扇44將冷凝器42制冷過程中冷熱交換產生的熱量及蒸發器43產生的轉換熱能(即上述蒸發器43產生的冷氣吹向置物膠板34后形成的熱氣)抽出,經風斗15排出機體外部,機體內部即形成循環風結構,該循環風結構冷氣不會外泄,節能環保。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將進料口和出料口設于機架的同一側,同時配備回轉式傳輸帶,將物料從進料口送入U形定型腔體后,經過傳輸后,再從同一側的出料口送出,這樣,使機器的背部可以靠墻擺設,節省設備的占地空間,工人們均在機架的同一側作業,便于管理,此外,回轉式傳輸帶延長了物料在機器內的冷凍時間。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