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旅行箱,尤其涉及旅行箱的塑料框體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塑料框體旅行箱,其框體的上框體和下框體自身是同一厚度的,由于下框體上需要安裝手把和鎖體等其它組件,因此下框體通常需要制成較厚以保護足夠的空間去安裝箱包的手把和鎖體等其它組件,這樣就會造成整個下框體用料多重量重的后果,對于生產成本以及整箱的自重都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強度高、生產成本低、結構牢固的旅行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旅行箱,包括框體、箱蓋和手把,所述框體為塑料框體,包括上框體和下框體,所述手把設置在下框體的手把安裝部上,所述手把安裝部的厚度大于下框體的其它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旅行箱的有益效果是:通常手把和鎖體都是安裝在塑料框體的下框體上,為了手把和鎖體的安裝牢固性以及安裝空間,必須保持下框體上手把安裝部的厚度,即下框體沿打開箱體方向上的高度要達到足夠的標準,而下框體的其它位置并不需要與手把安裝部的厚度相一致的標準,為了能夠節約材料以及減輕整體旅行箱的重量,在保證下框體的其它位置足夠強度的基礎上,減少下框體的其它位置的厚度,使下框體的手把安裝部的厚度大于下框體的其它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下框體上還設有鎖體安裝部,下框體的手把安裝部和鎖體安裝部的厚度均大于下框體的其它位置,除了在手把安裝部需要保持原來強度的厚度以外,有些采用邊鎖結構的旅行箱在鎖體安裝部也同樣需要保持足夠的厚度,以達到足夠的強度和安裝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下框體的手把安裝和鎖體安裝部向著框體中心位置向內凹陷,所述上框體對應下框體的相應位置也同樣向著框體中心位置向內凹陷,即安裝在框體較長邊上的手把安裝和鎖體安裝部沿框體的寬度方向向內凹陷,安裝在框體較短邊上的手把安裝和鎖體安裝部沿框體的長度方向向內凹陷,從而使得安裝后的手把以及鎖體不凸出在框體外側,使旅行箱整體外側相對較為平整,有利于提高旅行箱的有效容積和整體美觀度,由于一般旅行箱的手把安裝和鎖體安裝部都露出在旅行箱邊緣,會造成手把和鎖體凸出在旅行箱外側,對旅行箱的美觀度以及有效容積都造成不良影響,尤其在過安檢時對旅行箱整體長寬高有一定限制,凸出的部分就容易造成麻煩,只能將整體旅行箱做小,從而影響容積。
進一步的,所述手把安裝部上設有兩個定位柱和兩個手把安裝槽,所述定位柱和手把安裝槽與下框體為一體成型結構,定位柱一端固定在下框體上,另一端懸空,所述手把兩端各設有一個連接部,所述兩個連接部上各設有一個連接槽孔,所述兩個連接槽孔裝入手把安裝槽后分別與相對應的定位柱配合,定位柱插入連接槽孔,并且連接槽孔相對定位柱有活動空間,提起手把時,手把兩端向中間收縮,使定位柱與連接槽孔的遠端邊緣抵接配合,放下壓平手把時,定位柱脫離與連接槽孔遠端邊緣的抵接配合,通過兩個定位柱分別與手把兩端的連接槽孔的配合,實現手把在使用時手把兩端向中間移動,手把中間位置可以凸出旅行箱外側,便于提起旅行箱,而當不需要使用手把時,手把兩端向兩側移動,手把的中間位置向下躺平與手把安裝部貼合,使得手把在不使用時不會凸出在旅行箱外側,影響旅行箱的美觀度和旅行箱的尺寸容積比。
進一步的,所述上框體和下框體上均設有箱蓋插槽,所述箱蓋安裝在箱蓋插槽內,所述箱蓋插槽將上框體和下框體沿箱蓋插槽分成框體內部和框體外部,所述下框體的框體內部對應手把安裝槽位置設有安裝預留槽,所述定位柱一端固定在下框體的框體外部上,另一端懸空并靠近箱蓋插槽,在下框體的框體內部設置安裝預留槽是為了安裝手把時,可以先將手把兩端的連接部向內穿過安裝預留槽,使手把連接部外側繞過定位柱,并且連接槽孔對準定位柱后,再向外反向拉動手把,使連接槽孔套在連接柱上形成配合,安裝好手把之后再將箱蓋安裝在箱蓋插槽內,使箱蓋將框體內部和框體外部相隔開,并將下框體的框體內部的安裝預留槽封死,使得手把連接部無法從定位柱上脫出,達到固定手把的目的,并且這種結構簡單,安裝十分方便快捷。
進一步的,所述手把的連接部上設有限位凸塊,所述上框體上設有掛鉤,當提起手把時,所述連接部上的限位凸塊移動到與掛鉤相配合位置,限制掛鉤沿垂直提起手把時限位凸塊的移動方向向外脫離與限位凸塊的配合,手把連接部上設置限位凸塊與上框體上的掛鉤相配合,在提起手把時,手把兩端向中間移動,此時限位凸塊移動到與掛鉤相配合的位置,防止旅行箱在手把提起使用時的晃動造成的旅行箱意外打開,而需要打開旅行箱時,一般都是旅行箱放置在固定位置,并且不需要提起手把的狀態下,此時手把連接部已經向兩側移動,使手把中間與旅行箱貼合,并且限位凸塊也移動到脫離與掛鉤相配合的位置,對打開旅行箱不會形成障礙。
進一步的,所述每個連接部上均設有兩個限位凸塊,位于同一個連接部上的兩個限位凸塊沿手把長度方向中線對稱設置,并且只有其中靠近上框體的限位凸塊與掛鉤相配合,而在每個連接部上均設置兩個相對稱的限位凸塊,卻只有一個靠近上框體的限位凸塊與掛鉤相配合,是為了方便手把安裝,這樣手把就不需要找對方向再去安裝了,手把兩個方向隨意掉轉都可以直接安裝。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旅行箱作進一步詳細介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旅行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上框體和下框體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下框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6是手把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7是手把與下框體的配合示意圖。
圖8是手把與上框體的配合示意圖。
圖9是圖8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旅行箱的具體實施例,包括框體1、箱蓋2和手把3,所述框體1為塑料框體,包括上框體1-1和下框體1-2,所述手把3設置在下框體1-2的手把安裝部1-3上,下框體1-2上還設有鎖體安裝部1-4,下框體1-2的手把安裝部1-3和鎖體安裝部1-4的厚度均大于下框體1-2的其它位置,下框體1-2的手把安裝1-3和鎖體安裝部1-4向著框體1中心位置向內凹陷,所述上框體1-1對應下框體1-2的相應位置也同樣向著框體1中心位置向內凹陷,所述手把安裝部1-3上設有兩個定位柱4和兩個手把安裝槽5,所述定位柱4和手把安裝槽5與下框體1-2為一體成型結構,定位柱4一端固定在下框體1-2上,另一端懸空,所述手把3兩端各設有一個連接部3-1,所述兩個連接部3-1上各設有一個連接槽孔6,所述兩個連接槽孔6裝入手把安裝槽5后分別與相對應的定位柱4配合,定位柱4插入連接槽孔6,并且連接槽孔6相對定位柱4有活動空間,提起手把3時,手把3兩端向中間收縮,使定位柱4與連接槽孔6的遠端邊緣抵接配合,放下壓平手把3時,定位柱4脫離與連接槽孔6遠端邊緣的抵接配合,所述上框體1-1和下框體1-2上均設有箱蓋插槽7,所述箱蓋2安裝在箱蓋插槽7內,所述箱蓋插槽7將上框體1-1和下框體1-2沿箱蓋插槽7分成框體內部8和框體外部9,所述下框體1-2的框體內部8對應手把安裝槽5位置設有安裝預留槽10,所述定位柱4一端固定在下框體1-2的框體外部9上,另一端懸空并靠近箱蓋插槽7,所述手把3的連接部3-1上設有限位凸塊11,所述上框體1-1上設有掛鉤12,當提起手把3時,所述連接部3-1上的限位凸塊11移動到與掛鉤12相配合位置,限制掛鉤12沿垂直提起手把3時限位凸塊11的移動方向向外脫離與限位凸塊11的配合,所述每個連接部3-1上均設有兩個限位凸塊11,位于同一個連接部3-1上的兩個限位凸塊11沿手把長度方向中線對稱設置,并且只有其中靠近上框體1-1的限位凸塊11與掛鉤12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