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氨酯制品,尤其是一種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結構層。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聚氨酯的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生產了全世界60%的鞋子。另外,我國人口眾多,鞋的需求量很大,出口量逐年增加,制鞋行業的潛在市場很大。穿著輕便、舒適、美觀大方的鞋子已成為當今人們的一種新時尚。近年來生產高級運動鞋的廠商把中底( 也叫中底楔) 作為一個獨立元件來生產,且流行款式與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中底的成型密度在 0.3 g/cm3 左右,并要確保尺寸穩定,表面結皮好,無缺陷,這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很難做到的,特別是戶外運動的客戶,對于聚氨酯的輕質高撕裂高彈的物性要求,是目前在澆注聚氨酯領域中很難達到的。
目前市場上的一些高級運動品牌的中底為了輕質的要求,大部分采用EVA材料制作輕質中底,而不是完全PU作為中底。另外,在目前的PU中底的生產中,大多密度在0.4-0.5 g/cm3。雖然EVA中底有其材料自身的特性和優點,但是EVA材料的成品是完全不通氣的,對于消費者來說,鞋底的透氣是直接影響舒適程度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因此采用EVA為中底的鞋子,對于鞋面的材料的要求就相對高,鞋面必須是透氣性材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對于現有的PU中底而言,密度有些過大,對于消費者來說,太笨重,減少舒適感,在以上的闡述中,研發一種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是市場的緊迫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結構層,通過采用特種聚氨酯材料,可以做到密度在0.25-0.3D的輕質中底,并具有美觀大方、舒適透氣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結構層,包括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和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通過帆布層粘結為一體,所述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頂面為鋸齒狀結構,所述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底面為鋸齒狀結構,所述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頂面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底面頂面相互粘合成一體結構。
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在足跟部橫向設置有若干個彈性柱體。
所述彈性柱體為三個以上且截面積自后向前依次縮小。
所述彈性柱體為圓形、橢圓形或矩形的柱狀結構。
所述彈性柱體由聚氨酯泡棉或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制成。
所述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的表面粘結有帆布層。
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為采用若干個不同顏色、不同密度的單色材料層粘結為一體的復合結構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聚氨酯中底滿足輕質高彈的要求,在物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不但具有聚氨酯透氣舒適的特點,而且符合市場上消費者對于聚氨酯中底美觀耐用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結構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2-帆布層,3-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4-鋸齒狀結構,5-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6-彈性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輕質高彈性聚氨酯中底結構層,包括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1)、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3)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1)和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3)通過帆布層(2)粘結為一體,所述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3)頂面為鋸齒狀結構(4),所述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5)底面為鋸齒狀結構(4),所述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3)頂面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5)底面頂面相互粘合成一體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方案,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1)在足跟部橫向設置有若干個彈性柱體(6);所述彈性柱體(6)為三個以上且截面積自后向前依次縮小;所述彈性柱體(6)為圓形、橢圓形或矩形的柱狀結構;所述彈性柱體(6)由聚氨酯泡棉或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方案,所述下聚氨酯發泡材料層(1)、中聚氨酯發泡材料層(3)和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5)為采用若干個不同顏色、不同密度的單色材料層粘結為一體的復合結構層;所述上聚氨酯發泡材料層(5)的表面粘結有帆布層(2)。
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