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及貼合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366203閱讀:465來源:國知局
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及貼合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制鞋成型貼合生產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及貼合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制鞋貼底普遍采用膠水將鞋底與鞋面粘合,在鞋底與鞋面粘合前,為使鞋面與鞋底之間結合緊密,一般是先在鞋底及鞋面的粘合處涂膠,再進行加熱烘干處理后,才能將兩者進行粘合。現有技術中,制鞋貼底生產效率低下、操作十分不方便,本專利申請中,申請人精心研究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制鞋成型貼合生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及貼合方法,其通過同進同出式設計,操作人員可以在機架的同側進行作業,可相互協助操作,便于管理,同時,置鞋托盤架的自動循環使用,使得整個流程操作更為簡便,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包括有機架、設置于機架前側的一個以上的雙層紅外線烘箱、設置于機架后側的工作臺;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左右延伸輸送的上層作業輸送線,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上設置有可沿上層作業輸送線被左右輸送位移的置鞋托盤架,對應前述雙層紅外線烘箱一一設置有拉料機構,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具有朝向相應拉料機構開設的進出料共用口,所述拉料機構聯動置鞋托盤架經進出料共用口往返于上層作業輸送線與相應雙層紅外線烘箱之間;

所述機架上對應上層作業輸送線的下方設置有下層回盤輸送線,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的左、右端分別與下層回盤輸送線之間相應銜接有上升機構、下降機構,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下降機構、下層回盤輸送線及上升機構依次銜接形成用于輸送置鞋托盤架的回形循環輸送線;

以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用于輸出貼合后成品的成品輸送線,所述成品輸送線設置于上層作業輸送線的右段位置側旁;還包括有主控單元,所述主控單元分別連接控制于前述雙層紅外線烘箱、上層作業輸送線、拉料機構、下層回盤輸送線、下降機構、上升機構及成品輸送線。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包括有兩個以上的輸送單元,所述輸送單元左右銜接布置,所述拉料機構位于相鄰輸送單元之間;所述成品輸送線位于最右端的雙層紅外線烘箱的右側位置,所述成品輸送線配置有保溫箱,所述保溫箱連接于前述主控單元。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具有上層加熱腔和下層加熱腔;所述置鞋托盤架具有用于置放鞋子大底的上層托盤和用于放置帶鞋楦鞋面的下層置鞋架;所述上層托盤、下層置鞋架在拉料機構作用下一同進出雙層紅外線烘箱,所述上層托盤適配于上層加熱腔,所述下層置鞋架適配于下層加熱腔;

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包括有第一主體支架,前述上層加熱腔和下層加熱腔位于第一主體支架內;所述上層加熱腔和下層加熱腔內分別裝設有各自獨立控制的加熱源,所述上層加熱腔和下層加熱腔之間隔設有用于確保上下溫度互不影響的隔溫毛刷;所述第一主體支架底部裝設有第一熱風循環風機、第二熱風循環風機,所述第一熱風循環風機通過第一連接管道與上層加熱腔相連,所述第二熱風循環風機通過第一連接管道與下層加熱腔相連;

所述第一主體支架內設置有用于帶動雙層紅外線烘箱內置鞋托盤架旋轉的轉盤機構,所述轉盤機構包括有運轉伺服電機、第一傳動皮帶輪、第二傳動皮帶輪、傳輸皮帶、傳動齒輪、傳動主齒輪及轉盤,所述運轉伺服電機驅動連接于第一傳動皮帶輪,傳輸皮帶傳動連接于第一傳動皮帶輪、第二傳動皮帶輪之間,傳動齒輪與第二傳動皮帶輪同軸連接,所述傳動齒輪嚙合傳動連接于傳動主齒輪。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升機構、下降機構均包括有第二主體支架、安裝于第二主體支架內的升降電機、由升降電機驅動的齒輪鏈條組件;所述上升機構、下降機構均配置有用于精準定位升降位置的上端限位近接開關、下端限位近接開關;所述齒輪鏈條組件包括有升降傳動齒輪、升降輔助傳動齒輪及連接于升降傳動齒輪、升降輔助傳動齒輪之間的升降傳動鏈條,所述升降傳動鏈條聯動連接有升降拉料板,所述升降拉料板連接有用于承載置鞋托盤架升降的推盤輸送機構,推盤輸送機構隨升降拉料板同步升降動作;所述推盤輸送機構包括有底座板及裝設于底座板上的輸送推動電機、輸送滾筒、輸送輔助滾筒、輸送皮帶,所述輸送推動電機驅動連接輸送滾筒,所述輸送皮帶連接于輸送滾筒、輸送輔助滾筒之間;所述輸送皮帶沿左右方向輸送延伸。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上對應每個雙層紅外線烘箱的進出料共用口的左側、右側位置分別設置有相應的左側定位擋板、右側定位擋板,所述左側定位擋板由左側定位氣缸聯動控制,所述右側定位擋板由右側定位氣缸聯動控制。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拉料機構配置有前端限位近接開關、后端限位近接開關。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拉料機構包括有拉料伺服電機、拉料驅動主輪、拉料驅動帶、拉料驅動輔輪、滑塊組件,所述拉料伺服電機驅動前述拉料驅動主輪,所述拉料驅動帶連接于拉料驅動主輪、拉料驅動輔輪之間;所述拉料驅動帶拉動前述滑塊組件,所述滑塊組件推拉相應的置鞋托盤架;所述滑塊組件沿滑軌位移,所述滑塊組件適配于滑軌上;以及,所述拉料機構配置有推拉料防過載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推拉料過載裝置包括有第一過載固定架、過載彈簧、第二過載固定架,所述拉料驅動輔輪裝設于第一過載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過載固定架通過過載彈簧連接于第二過載固定架上,所述過載彈簧前后延伸設置,所述第一過載固定架、第二過載固定架前后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置鞋托盤架包括有托盤底座板、連接于托盤底座板上的支撐立柱,前述上層托盤、下層置鞋架連接于支撐立柱上且位于托盤底座板上方;所述下層置鞋架包括有置鞋架支桿和套設于置鞋架支桿上的鞋架膠桿。

一種如前述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的貼合方法,于機架的后側進行刷膠作業,經刷膠后的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一同放置于置鞋托盤架上,由拉料機構經進出料共用口送入雙層紅外線烘箱內進行加熱烘干處理,經加熱烘干處理后再由拉料機構從進出料共用口拉出至上層作業輸送線上;

經一次以上加熱烘干處理后,在后側進行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之間的粘合,粘合好的成品經成品輸送線送出;

空置的置鞋托盤架則由上層作業輸送線的右端經下降機構送至下層回盤輸送線,再由上升機構返送至上層作業輸送線的左端,如此,形成對置鞋托盤架的回形循環輸送。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同進同出式設計,操作人員可以在機架的同側進行作業,可相互協助操作,便于管理,同時,置鞋托盤架的自動循環使用,使得整個流程操作更為簡便,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該設備的各功能部分在主控單元的智能控制下運行,其智能化及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可靠,可控性佳。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

圖2是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組裝立體示圖;

圖3是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5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雙層紅外線烘箱的分解結構示圖;

圖6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雙層紅外線烘箱的局部結構示圖;

圖7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升機構(或下降機構)的分解結構示圖;

圖8是圖7中推盤輸送機構的分解結構示圖;

圖9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層作業輸送線、下層回盤輸送線及拉料機構的結構示圖;

圖10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層作業輸送線及拉料機構的局部結構示圖;

圖11是圖10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圖;

圖12是圖10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圖;

圖13是圖10中d處的局部放大示圖;

圖14是圖10中e處的局部放大示圖;

圖15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拉料機構及置鞋托盤架的結構示圖;

圖16是圖15所示結構的分解結構示圖;

圖17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置鞋托盤架的分解結構示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機架11、人機界面

12、主顯示屏13、sop顯示屏

14、活性炭抽風結構20、雙層紅外線烘箱

201、進出料共用口21、上層加熱腔

22、下層加熱腔23、第一主體支架

25、隔溫毛刷

26、第一熱風循環風機27、第二熱風循環風機

281、運轉伺服電機282、第一傳動皮帶輪

283、第二傳動皮帶輪284、傳輸皮帶

285、傳動齒輪286、傳動主齒輪

287、轉盤2871、讓位孔

288、電機調整座289、電機固定座

30、工作臺

40、上層作業輸送線41、滾筒

411、滾筒皮帶驅動槽

42、驅動馬達43、左側定位擋板

431、左側定位氣缸44、右側定位擋板

441、右側定位氣缸45、驅動軸

46、驅動皮帶50、下層回盤輸送線

61、上升機構62、下降機構

601、第二主體支架602、升降電機

603、升降傳動齒輪604、升降輔助傳動齒輪

605、升降傳動鏈條606、升降拉料板

607、推盤輸送機構6071、底座板

6072、輸送推動電機6073、輸送滾筒

6074、輸送輔助滾筒6075、輸送皮帶

6076、安全防護蓋板6077、電機蓋板

70、置鞋托盤架71、托盤底座板

711、托盤架擋板

72、支撐立柱73、上層托盤

74、下層置鞋架741、置鞋架支桿

742、置鞋膠桿75、塑膠耐磨板

80、拉料機構

81、拉料伺服電機82、拉料驅動主輪

83、拉料驅動帶84、拉料驅動輔輪

85、滑塊組件86、滑軌

871、第一過載固定架872、過載彈簧

873、第二過載固定架90、成品輸送線

91、保溫箱。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17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文所指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包括有機架10、設置于機架10前側的一個以上的雙層紅外線烘箱20、設置于機架10后側的工作臺30(所述工作臺30優選設計為不銹鋼工作臺30);在設備運行作業時,操作人員位于機架10后側,所有操作人員可以在同側進行作業,可相互協助操作,便于管理。

所述機架10上設置有左右延伸輸送的上層作業輸送線40,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40上設置有可沿上層作業輸送線40被左右輸送位移的置鞋托盤架70,對應前述雙層紅外線烘箱20一一設置有拉料機構80,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具有朝向相應拉料機構80開設的進出料共用口201,所述拉料機構80聯動置鞋托盤架70經進出料共用口201往返于上層作業輸送線40與相應雙層紅外線烘箱20之間;對應進出料共用口201,配置有活性炭抽風結構14,其對刷膠水產生的異味進行有效過濾,保證環境空氣清新。當然,主控單元配置有人機界面11,便于操作,設備上通常也配置有攝像頭裝置等,這樣可以實現遠程實時查看,設備也可設計為遠程操作模式。主控單元可對各段溫度、產量、機器工作時間、故障情況等做相應記錄,同時可對之前生產的型體做存儲記錄,便于查詢及同一型體的再制作,為便于管理人員撐握生產產量、溫度及作業情況;所配置的主顯示屏12,用于顯示當前生產鞋型的作業要求、當前溫度情況、作業情況等。以及,一個雙層紅外線烘箱20對應一個工位,各工位段(包括成品輸送)操作均配有sop顯示屏13,以用于顯示當前的操作sop標準。

所述機架10上對應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下方設置有下層回盤輸送線50,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左、右端分別與下層回盤輸送線50之間相應銜接有上升機構61、下降機構62,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40、下降機構62、下層回盤輸送線50及上升機構61依次銜接形成用于輸送置鞋托盤架70的回形循環輸送線;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40包括有兩個以上的輸送單元,所述輸送單元左右銜接布置,所述拉料機構80位于相鄰輸送單元之間;所述輸送單元可以選用滾筒輸送機,滾筒輸送機包括有若干滾筒41,每支滾筒41上均設置有滾筒皮帶驅動槽411,由其驅動馬達42帶動相應的驅動軸45,再由驅動軸45帶動其驅動皮帶46,再由驅動皮帶46來帶動每一支滾筒41。

所述機架10上設置有用于輸出貼合后成品的成品輸送線90,所述成品輸送線90設置于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右段位置側旁;所述成品輸送線90位于最右端的雙層紅外線烘箱20的右側位置,所述成品輸送線90配置有保溫箱91,其有利于確保粘合品質,所述保溫箱91連接于前述主控單元。成品輸送線90將貼合后成品送至下一工位,無需人員傳遞,提高生產效率及節省人員。

還包括有主控單元,所述主控單元分別連接控制于前述雙層紅外線烘箱20、上層作業輸送線40、拉料機構80、下層回盤輸送線50、下降機構62、上升機構61及成品輸送線90。所述主控單元相當于智能控制系統,這樣,該設備的各功能部分在主控單元的智能控制下運行,其智能化及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可靠,可控性佳。

如圖5至圖6所示,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20為旋轉式雙層紅外線烘箱雙層紅外線烘箱,其具有雙層加熱結構,即:具有上層加熱腔21和下層加熱腔22;這樣,雙層紅外線烘箱20可對上層和下層的溫度分開獨立控制,以達到因不同材質而設定不同的溫度要求,其適用性強;當然,前述置鞋托盤架70具有用于置放鞋子大底的上層托盤73和用于放置帶鞋楦鞋面的下層置鞋架74;所述上層托盤73、下層置鞋架74在拉料機構80作用下一同進出雙層紅外線烘箱20,所述上層托盤73適配于上層加熱腔21,所述下層置鞋架74適配于下層加熱腔22。所述雙層紅外線烘箱20包括有第一主體支架23,前述上層加熱腔21和下層加熱腔22位于第一主體支架23內;所述上層加熱腔21和下層加熱腔22內分別裝設有各自獨立控制的加熱源(所述加熱源可以選用紅外線燈管,紅外線燈管是通過支架安裝于相應的上層加熱腔21、下層加熱腔22內),所述上層加熱腔21和下層加熱腔22之間隔設有用于確保上下溫度互不影響的隔溫毛刷25;所述第一主體支架23底部裝設有第一熱風循環風機26、第二熱風循環風機27,所述第一熱風循環風機26通過第一連接管道與上層加熱腔21相連,所述第二熱風循環風機27通過第一連接管道與下層加熱腔22相連;

所述第一主體支架23內設置有用于帶動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內置鞋托盤架70旋轉的轉盤機構,所述轉盤機構包括有運轉伺服電機281、第一傳動皮帶輪282、第二傳動皮帶輪283、傳輸皮帶284、傳動齒輪285、傳動主齒輪286及轉盤287,所述運轉伺服電機281驅動連接于第一傳動皮帶輪282,傳輸皮帶284傳動連接于第一傳動皮帶輪282、第二傳動皮帶輪283之間,傳動齒輪285與第二傳動皮帶輪283同軸連接,所述傳動齒輪285嚙合傳動連接于傳動主齒輪286;此處的運轉伺服電機281通過電機調整座288裝設于電機固定座289上;所述轉盤287上開設有讓位孔2871,傳動齒輪285的連接軸穿過讓位孔2871,傳動齒輪285、傳動主齒輪286位于轉盤287上方。

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上升機構61、下降機構62均包括有第二主體支架601、安裝于第二主體支架601內的升降電機602、由升降電機602驅動的齒輪鏈條組件;所述上升機構61、下降機構62均配置有用于精準定位升降位置的上端限位近接開關、下端限位近接開關;所述齒輪鏈條組件包括有升降傳動齒輪603、升降輔助傳動齒輪604及連接于升降傳動齒輪603、升降輔助傳動齒輪604之間的升降傳動鏈條605,所述升降傳動鏈條605聯動連接有升降拉料板606,所述升降拉料板606連接有用于承載置鞋托盤架70升降的推盤輸送機構607,推盤輸送機構607隨升降拉料板606同步升降動作;所述推盤輸送機構607包括有底座板6071及裝設于底座板6071上的輸送推動電機6072、輸送滾筒6073、輸送輔助滾筒6074、輸送皮帶6075,所述輸送推動電機6072驅動連接輸送滾筒6073,所述輸送皮帶6075連接于輸送滾筒6073、輸送輔助滾筒6074之間;所述輸送皮帶6075沿左右方向輸送延伸;這樣,利用輸送皮帶6075對上下后的置鞋托盤架70進行推送,以使置鞋托盤架70被推送至下一工序段(此處是指:利用上升機構61的輸送皮帶將置鞋托盤架70推送至上層作業輸送線40上,利用下降機構62的輸送皮帶將置鞋托盤架70推送至下層回盤輸送線50上)。此處,在推盤輸送機構607的傳動部分配置有安全防護蓋板6076、電機蓋板6077等,增加了運行安全性,也對傳動部分進行了保護。

如圖9至圖14所示,所述上層作業輸送線40上對應每個雙層紅外線烘箱20的進出料共用口的左側、右側位置分別設置有相應的左側定位擋板43、右側定位擋板44,所述左側定位擋板43由左側定位氣缸431聯動控制,所述右側定位擋板44由右側定位氣缸441聯動控制。此處,所述左側定位擋板43、右側定位擋板44布置在輸送單元與拉料機構80的對接處,左側定位擋板43、右側定位擋板44均為前后延伸設置,其前后端分別連接有相應氣缸。

當置鞋托盤架70被輸送單元(本實施例中指滾筒)輸送至左側定位擋板43處時,置鞋托盤架70被左側定位擋板43所定位,置鞋托盤架70無法繼續向右輸送;當拉料機構80將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內的置鞋托盤架70拉出后,右側定位擋板44受右側定位氣缸441聯動控制下沉(滾筒41之間有間隙,可供右側定位擋板44下沉讓位),拉出的置鞋托盤架70則被往右輸送;與此同時,左側定位擋板43受左側定位氣缸431聯動控制下沉,其相應置鞋托盤架70被往右輸送至拉料機構80處,由拉料機構80將此置鞋托盤架70推送至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內。所述拉料機構80配置有前端限位近接開關、后端限位近接開關,兩者對拉料機構80的前后進出動作進行限位,拉料機構80的前述進出動作,在設備運行時會一直依次循環。

如圖15至圖1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料機構80包括有拉料伺服電機81、拉料驅動主輪82、拉料驅動帶83、拉料驅動輔輪84、滑塊組件85,所述拉料伺服電機81驅動前述拉料驅動主輪82,所述拉料驅動帶83連接于拉料驅動主輪82、拉料驅動輔輪84之間;所述拉料驅動帶83拉動前述滑塊組件85,所述滑塊組件85推拉相應的置鞋托盤架70;所述滑塊組件85沿滑軌86位移,所述滑塊組件85適配于滑軌86上,這樣,有效確保拉料動作來回直線運動的穩定,不會出現偏離、移位現象,拉料動作結構前述前端限位近接開關、后端限位近接開關的配合,實現了位移精準性;以及,所述拉料機構80配置有推拉料防過載裝置,以確保拉料機構80動作安全、穩定。此處,所述推拉料過載裝置包括有第一過載固定架871、過載彈簧872、第二過載固定架873,所述拉料驅動輔輪84裝設于第一過載固定架871上,所述第一過載固定架871通過過載彈簧872連接于第二過載固定架873上,所述過載彈簧872前后延伸設置,所述第一過載固定架871、第二過載固定架873前后設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置鞋托盤架70主要是用作對帶鞋楦鞋面、鞋子大底的輸送,所述置鞋托盤架70相對于設備而言是一個獨立配件,也可依據不同產品需要,來設計調整所述置鞋托盤架70。此處,所述置鞋托盤架70包括有托盤底座板71、連接于托盤底座板71上的支撐立柱72,前述上層托盤73、下層置鞋架74連接于支撐立柱72上且位于托盤底座板71上方;所述下層置鞋架74包括有置鞋架支桿741和套設于置鞋架支桿741上的鞋架膠桿742;所述托盤底座板71一端連接有托盤架擋板711;前述上層托盤73優選設計為不銹鋼托盤,前述置鞋架支桿741及鞋架膠桿742優選設計為塑膠件,對于下層置鞋架74而言,其一般為可調節設計結構,可以依據鞋楦、鞋碼大小調節鞋架膠桿742之間的空間,以更適合鞋子的要求;以及,在托盤底座板71的底部設置有塑膠耐磨板75,有效增加了整個置鞋托盤架70的耐磨性、耐用性。

接下來,大致介紹一下本實施所述同進同出伺服旋轉式nir紅外線雙層貼底生產線的工作流程:

作業人員站在機架10的后側,對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進行刷膠作業,經刷膠后的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一同放置于置鞋托盤架70上(其中,鞋子大底放置于上層托盤73上,帶鞋楦鞋面放置于下層置鞋架74上);

放置有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的置鞋托盤架70被輸送單元自左往右輸送,當置鞋托盤架70被輸送單元輸送至第一個雙層紅外線烘箱20對應的左側定位擋板43處時,置鞋托盤架70被左側定位擋板43所定位,置鞋托盤架70無法繼續向右輸送,此時,需等拉料機構80將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內的已加熱烘干的置鞋托盤架70拉出后;右側定位擋板44受右側定位氣缸441聯動控制下沉,拉出的置鞋托盤架70則被上層作業輸送線40繼續往右輸送,與此同時,左側定位擋板43受左側定位氣缸431聯動控制下沉,其相應置鞋托盤架70被往右輸送至拉料機構80處;再由拉料機構80將此置鞋托盤架70推送至雙層紅外線烘箱20內;拉料機構80的前述進出動作,在設備運行時會一直依次循環;

根據產品所需加熱烘干次數要求,置鞋托盤架70繼續被往右輸送,同上述動作原理,在第二個雙層紅外線烘箱20重復第二次加熱烘干,更多次加熱烘干亦同理;在此,不再作贅述;

經過最后加熱烘干處理工序后,再由拉料機構80從進出料共用口拉出至上層作業輸送線40上,在后側進行鞋子大底、帶鞋楦鞋面之間的粘合,粘合好的成品經成品輸送線90送出,成品輸送過程中一直處理保溫環境下;

空置的置鞋托盤架70則由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右端經下降機構62送至下層回盤輸送線50,下層回盤輸送線50將空置的置鞋托盤架70自右往左輸送,再由上升機構61返送至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左端,如此,形成對置鞋托盤架70的回形循環輸送;在上層作業輸送線40的第一個刷膠工位,空置的置鞋托盤架70逐個被回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同進同出式設計,操作人員可以在機架的同側進行作業,可相互協助操作,便于管理,同時,置鞋托盤架的自動循環使用,使得整個流程操作更為簡便,節省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該設備的各功能部分在主控單元的智能控制下運行,其智能化及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可靠,可控性佳。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宝鸡市| 兴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虎林市| 延川县| 永昌县| 永胜县| 溧阳市| 义乌市| 海城市| 离岛区| 普洱| 宝山区| 南皮县| 蓝田县| 安平县| 玉溪市| 天峨县| 兰西县| 南开区| 大方县| 衡阳县| 绥芬河市| 博乐市| 老河口市| 富阳市| 台东市| 榆树市| 拜城县| 固安县| 新密市| 繁峙县| 古丈县| 榆树市| 枝江市| 武威市| 桐城市| 错那县| 和龙市|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