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安全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氣囊式安全帽。
背景技術:
安全帽作為一種個人頭部防護用品,能有效地防止和減輕操作人員在生產作業中遭受墜落物體或自己墜落時對人體頭部的傷害。在沖擊過程中,從墜落物接觸頭部開始的瞬間,到墜落物離開貌殼,安全帽的各個部件(帽殼、帽襯、插口、拴繩、緩沖墊等)首先將沖擊力分解,然后通過各個部分的變形作用將大部分沖擊力吸收,使最終作用在人體頭部的沖擊力減弱,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一般地,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頰帶和后箍組成。其中帽殼呈半球形,堅固、光滑并有一定彈性,打擊物的沖擊和穿刺動能主要由帽殼承受,帽殼和帽襯之間留有一定空間,可緩沖、分散瞬時沖擊力,從而避免或減輕對頭部的直接傷害。沖擊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側向剛性、電絕緣性、阻燃性是對安全帽的基本技術性能的要求。但是,普遍使用的安全帽為一層硬質防護層,并且安全帽內層內護套大多為泡沫等,當安全帽遭受沖擊時防護性不強,尤其對于穿刺防護不強,并且對于沖擊的緩沖效果不好。
如公開號為CN10623549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建筑用安全帽,包括帽殼、緩沖墊、安全氣囊裝置、彈簧和下顎帶,帽殼分為頂殼和下殼,頂殼與下殼粘合連接;下顎帶設置在帽殼的底部;下殼的底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內凸臺,緩沖墊的底部設置有向外延伸的外凸臺,內凸臺與外凸臺之間通過若干個彈簧連接; 緩沖墊的頂部設置有安全氣囊裝置,安全氣囊裝置與頂殼之間設置有彈簧。該技術方案的安全帽在帽殼與緩沖墊之間設置了兩重緩沖保護,解決了現有安全帽安全性不高的問題。
但是,該技術方案中的安全氣囊只有在發生撞擊時才會觸發氣囊充氣,很有可能出現當工人自己墜落時,撞擊力已經使得工人受傷的情況下,觸發后的氣囊瞬間膨脹對工人造成二次傷害,不僅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反而對工人造成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安全帽對高空墜落的工作人員起不到大的保護作用,加氣囊之后的安全帽因撞擊之后再充氣膨脹,甚至會對工作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的問題,實現一種當工人發生墜落時,能提前打開氣囊起到保護作用的氣囊式安全帽。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氣囊式安全帽,包括帽體和帽體內的緩沖架,所述帽體上設有電源、重力感應器和氣囊槽,所述氣囊槽開口朝外,所述氣囊槽內設有氣囊,所述氣囊槽上設有氣囊蓋,所述氣囊的充氣口連接氣體發生器,所述氣體發生器連接于重力感應器,所述重力感應器連接電源。當工作人員一旦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會感應到失重,繼而觸發氣體發生器工作,產生大量氣體,瞬間實現對氣囊的充氣,在頭部撞擊地面之前,氣囊已經完成充氣步驟,能夠真正意義上對頭部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傷亡事故。
作為優選,所述緩沖架上設有感應開關,所述感應開關串聯于所述重力感應器和所述氣體發生器之間的線路上。為了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將安全帽隨意丟置,觸發重力感應器,造成氣體發生器對氣囊進行充氣,導致出現氣囊不必要浪費的問題,因此,增加了感應開關。感應開關能夠識別工作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帽,只有在感應開關打開的情況下(人體佩戴時,感應開關打開),同時,重力感應器感應到失重,兩者都滿足時,才會觸發氣體發生器工作,確保了氣囊式安全帽能在真正需要的時機打開。
作為優選,所述氣囊槽和所述氣囊均為環形結構,所述氣囊蓋由若干個帶弧度的蓋板構成環形結構。氣囊設為環形結構,可以全方位的保護頭部,為了方便氣囊在充氣時能夠順利彈出,氣囊蓋必須由多個帶弧度的蓋板構成,如果整體的氣囊蓋也為環形,則會使得氣囊無法彈出。
作為優選,所述氣囊槽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于帽體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氣囊槽也可以為若干個,均勻分布于帽體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從而氣囊也均勻的分布在帽體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當氣囊充氣膨脹時,同樣可以全面保護頭部。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為壓力感應裝置。壓力感應裝置只有在人體佩戴安全帽時才會感應到有壓力,才會確保在佩戴的情況下,并且發生失重情況,氣體發生器才會觸發。能夠準確感應是否是人體佩戴安全帽,更具可靠性。
有益效果:本發明實現了一種當工人發生墜落時,能提前打開氣囊起到保護作用的氣囊式安全帽,通過紅外線感應裝置感應安全帽是否被人體佩戴,只有在佩戴的前提下,當工作人員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感應到失重就會觸發氣體發生器,使得氣囊瞬間膨脹,能在人體頭部發生碰撞前完成氣囊打開,真正起到保護作用,本發明效果明顯,可實施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氣囊式安全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氣囊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氣囊蓋的結構示意圖。
1、帽體;2、緩沖架;3、氣囊槽;4、氣體發生器;5、氣囊;6、重力感應器;7、氣囊蓋;8、感應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圖2中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氣囊式安全帽,包括帽體1和帽體1內的緩沖架2,所述帽體1設有電源、重力反應器6和氣囊槽3,所述氣囊槽3開口朝外,所述氣囊槽3內設有氣囊5,所述氣囊槽3上設有氣囊蓋7。為了保護氣囊5不在平時工作時出現損壞,在氣囊槽3上設置氣囊蓋7,保護了氣囊5。所述氣囊槽3和所述氣囊5均為環形結構,所述氣囊蓋7由若干個帶弧度的蓋板構成環形結構。氣囊5設為環形結構,可以全方位的保護頭部,為了方便氣囊5在充氣時能夠順利彈出,氣囊蓋7必須由多個帶弧度的蓋板構成,如果整體的氣囊蓋7也為環形,則會使得氣囊5無法彈出。
所述氣囊5充氣口連接于氣體發生器4,所述氣體發生器4連接設于帽體1上的重力感應器6,所述重力感應器6連接于電源。當工作人員一旦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6會感應到失重,繼而觸發氣體發生器4工作,產生大量氣體,瞬間實現對氣囊5的充氣,在頭部撞擊地面之前,氣囊5已經完成充氣步驟,能夠真正意義上對頭部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傷亡事故。
所述緩沖架2上設有感應開關8,所述感應開關8為壓力感應裝置。壓力感應裝置只有在人體佩戴安全帽時才會感應到有壓力,才會確保在佩戴的情況下,并且發生失重情況,氣體發生器4才會觸發。能夠準確感應是否是人體佩戴安全帽,而非被其他物體遮擋了,更具可靠性。
所述感應開關8串聯在重力感應器6和氣體發生器4之間的線路上。為了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將安全帽隨意丟置,觸發重力感應器6,造成氣體發生器4對氣囊5進行充氣,導致出現氣囊5不必要浪費的問題,因此,增加了感應開關8。感應開關8能夠識別工作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帽,只有在感應開關8打開的情況下(人體佩戴時,感應開關8打開),同時,重力感應器6感應到失重,兩者都滿足時,才會觸發氣體發生器4工作,確保了氣囊式安全帽能在真正需要的時機打開。
有益效果:本發明實現了一種當工人發生墜落時,能提前打開氣囊5起到保護作用的氣囊式安全帽,通過紅外線感應裝置感應安全帽是否被人體佩戴,只有在佩戴的前提下,當工作人員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6感應到失重就會觸發氣體發生器4,使得氣囊5瞬間膨脹,能在人體頭部發生碰撞前完成氣囊5打開,真正起到保護作用,本發明效果明顯,可實施性強。
實施例二:如圖1、圖3中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氣囊式安全帽,包括帽體1和帽體1內的緩沖架2,所述帽體1設有電源、重力反應器6和氣囊槽3,所述氣囊槽3開口朝外,所述氣囊槽3內設有氣囊5,所述氣囊槽3上設有氣囊蓋7。為了保護氣囊5不在平時工作時出現損壞,在氣囊槽3上設置氣囊蓋7,保護了氣囊5。
所述氣囊槽3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于帽體1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氣囊槽3也可以為若干個,均勻分布于帽體1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從而氣囊5也均勻的分布在帽體1外側同一高度的弧面上,當氣囊5充氣膨脹時,同樣可以全面保護頭部。
所述氣囊5充氣口連接于氣體發生器4,所述氣體發生器4連接設于帽體1上的重力感應器6,所述重力感應器6連接于電源。當工作人員一旦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6會感應到失重,繼而觸發氣體發生器4工作,產生大量氣體,瞬間實現對氣囊5的充氣,在頭部撞擊地面之前,氣囊5已經完成充氣步驟,能夠真正意義上對頭部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傷亡事故。
所述緩沖架2上設有感應開關8,所述感應開關8為壓力感應裝置。壓力感應裝置只有在人體佩戴安全帽時才會感應到有壓力,才會確保在佩戴的情況下,并且發生失重情況,氣體發生器4才會觸發。能夠準確感應是否是人體佩戴安全帽,而非被其他物體遮擋了,更具可靠性。
所述感應開關8串聯在重力感應器6和氣體發生器4之間的線路上。為了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將安全帽隨意丟置,觸發重力感應器6,造成氣體發生器4對氣囊5進行充氣,導致出現氣囊5不必要浪費的問題,因此,增加了感應開關8。感應開關8能夠識別工作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帽,只有在感應開關8打開的情況下(人體佩戴時,感應開關8打開),同時,重力感應器6感應到失重,兩者都滿足時,才會觸發氣體發生器4工作,確保了氣囊式安全帽能在真正需要的時機打開。
有益效果:本發明實現了一種當工人發生墜落時,能提前打開氣囊5起到保護作用的氣囊式安全帽,通過紅外線感應裝置感應安全帽是否被人體佩戴,只有在佩戴的前提下,當工作人員發生跌落事故時,重力感應器6感應到失重就會觸發氣體發生器4,使得氣囊5瞬間膨脹,能在人體頭部發生碰撞前完成氣囊5打開,真正起到保護作用,本發明效果明顯,可實施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