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滾輪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
背景技術:
拉桿箱是指具有拉桿和滾輪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攜帶衣物等成為旅行,出門而受到廣泛使用。拉桿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動,我們平時所用的拉桿箱的輪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拉桿箱的配件種類決定了拉桿箱的品質和用途,目前常見的拉桿箱輪子分為單向輪和萬向輪,分別適用于凹凸路面和平整路面。
為了實現輕松傾斜箱體即可拉動拉桿箱,目前拉桿箱的輪子均突兀在箱體外側,但這中拉桿箱的輪子結構設計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凸起的輪子占用的空間寬度大于箱體本身的寬度,致使箱體無法貼緊放置腔室的內壁,或多個拉桿箱緊貼放置時之間留有間隙,導致拉桿箱的放置很不穩定;其次,很多四輪拉桿箱在豎放時,輪子會在晃動的車板或機艙內滾動,缺少足夠的摩擦力使得箱體保持相對靜止;還有,暴露在外的輪子在托運或轉移過程中,輪子極易與外界物體碰撞導致輪子掉落。
因此,亟需一種新型的輪子可收起彈出的拉桿箱,當拖動箱子前行時輪子彈出,當箱體靜止時輪子收起,克服傳統輪子外露式拉桿箱的缺陷。拉桿箱已經成為了人們外出旅行或出差等必備用品,這種輪子可收起彈出的拉桿箱可以讓人們的旅行工作輕松自如事半功倍,對于提高人們生活舒適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具備較大的市場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為了實現拉桿箱的輪子可收起彈出,提供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在需要拖動拉桿箱前行時,通過啟動某零件來彈出輪子,當拉桿箱要靜止放置時,用腳輕推輪子即可完成收起動作。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驅動撥片、撥片彈簧、鎖扣、鎖扣彈簧、活塞銷釘、活塞外殼、活塞彈簧、活塞后蓋、輪叉、支撐桿、輪子、輪叉轉軸、框架后蓋。
按照功能整體劃分為五個子裝配體:框架、框架后蓋組成框架裝配體,其功能是為整個裝配體提供支撐基體;驅動撥片、撥片彈簧組成驅動撥片裝配體,其功能是為輪子彈出提供初始啟動動作;鎖扣、鎖扣彈簧組成鎖扣裝配體,其功能是在輪子收起時鎖住輪子;活塞銷釘、活塞外殼、活塞彈簧、活塞后蓋組成活塞裝配體,為輪子的彈出提供扭矩;輪叉、支撐桿、輪子、輪叉轉軸組成輪子裝配體,是最終執行機構。
所述驅動撥片裝配體安裝在框架的背面靠進內側區域;所述鎖扣裝配體安裝在驅動撥片裝配體的外側,與驅動撥片裝配體相卡扣,鎖扣裝配體從框架的背面穿到前面,在輪子收起時鎖住輪子裝配體;所述活塞裝配體安裝在框架的背面最外端,與驅動撥片裝配體的活塞限定片相接觸,同時活塞裝配體中的活塞銷釘嵌入輪子裝配體中的螺旋槽中;所述輪子裝配體安裝在框架的前面兩端;所述框架裝配體中框架后蓋將驅動撥片裝配體壓在框架和框架后蓋之間。
所述框架、框架后蓋本身為左右對稱結構體,各有一件;所述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活塞裝配體、輪子裝配體均有結構左右對稱的兩套,并且左右對稱分布在框架裝配體中,左右各組成獨立的輪子收起彈出控制結構。
為方便描述,各結構以裝配體的中間對稱面的同一側結構進行說明。
所述框架為橫向放置的長方體,在長方體背面靠近內側區域處,設有兩個圓形凸起形狀的撥片限位柱;在撥片限位柱的內側,設有一個水平長條框形的撥片彈簧放置腔,撥片彈簧放置腔的外側無阻擋,內側的條框上開設有開口孔;所述撥片彈簧水平放置在撥片彈簧放置腔內;所述驅動撥片為橫向放置的長條片狀,在長條片的中央區域開設有兩個水平直槽口形的撥片限位孔,分別套在兩個撥片限位柱上,長條片的內側設有水平細圓柱形的彈簧安裝軸,彈簧安裝軸穿過撥片彈簧,最內端穿過撥片彈簧放置腔內側的開口孔。上述結構為驅動撥片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所述框架的撥片限位柱外側,由框架背面向前開設有矩形的鎖扣插孔,所述鎖扣插孔的開口處上下均設有半圓叉形的鎖扣轉軸孔,在鎖扣插孔開口處內側,設有向后凸起的片狀的鎖扣彈簧限定片;所述鎖扣為矩形塊狀,放置在鎖扣插孔中,兩個鎖扣推桿的頂面和底面均設有圓柱形的鎖扣轉軸,外部的鎖扣轉軸的靠在鎖扣轉軸孔內,內部的鎖扣轉軸上套有鎖扣彈簧,鎖扣彈簧的外端抵在鎖扣彈簧限定片上;所述鎖扣的前端設有向內側彎曲的倒鉤,所述鎖扣的背面設有兩個向后凸起的鎖扣推桿;所述驅動撥片的靠近外端開設有上下兩個相同的推桿插孔,套在鎖扣推桿上。上述結構為鎖扣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驅動撥片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所述框架的背面外邊緣處設有豎直的活塞放置腔,所述活塞放置腔壁上開設有豎直槽口形的銷釘豎槽孔;所述活塞外殼為豎直圓柱形,放置在活塞放置腔中,活塞外殼前后開設有直槽口通孔,活塞外殼內裝有殼內彈簧,殼內彈簧底部壓在銷釘固定柱上,所述活塞銷釘的后端嵌在銷釘固定柱中,前端向前經過活塞外殼上的直槽口通孔,一直向前穿過銷釘豎槽孔,伸出到框架的前面,嵌在輪叉的螺旋槽中;所述活塞殼體的底部安裝有殼外彈簧,殼外彈簧底部抵在活塞后蓋上;所述活塞外殼的內側設有梯形的外殼凸起,所述驅動撥片的最外端設有三角形的活塞限定片,外殼凸起與活塞限定片位于同一豎直方向上;所述活塞后蓋為半圓柱形殼形,與框架通過螺紋連接,將活塞外殼、殼外彈簧固定在框架和活塞后蓋間的腔體內。上述結構為活塞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驅動撥片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所述輪叉由輪叉內殼和輪叉外殼通過螺釘連接,所述輪叉內殼的內側面上凹陷成鎖扣殼放置腔,鎖扣殼放置腔的靠近輪子側面上開設有鎖扣鎖孔,當輪子收起時鎖扣的倒鉤扣進鎖扣鎖孔內;所述輪叉的尾部的圓柱面上開設有螺旋槽,所述輪叉轉軸豎直穿過輪叉尾端將輪叉安裝在框架前面的輪叉轉軸孔中;輪叉內殼上設有環狀的鉸接凸起,所述支撐桿的外端與鉸接凸起通過鉸接銷釘連接,支撐桿的內端安裝有滾輪,滾輪軸向下延伸出一段夾在框架和框架后蓋之間的縫隙中;所述框架的前面中部設有向內凹陷成輪子放置凹腔,當輪子收起時,輪子裝配體環繞輪叉轉軸向內轉動,最后隱藏在輪子放置凹腔中。上述結構為輪子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活塞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本發明的原理為:當需要將輪子收起時,人體用腳將輪子向輪子放置凹腔內推動,最終鎖扣插孔殼伸入鎖扣殼放置腔中,鎖扣彈簧迫使鎖扣上的倒鉤伸入鎖扣鎖孔中,輪子被鎖定;在輪子收起過程中,輪叉水平轉動,輪叉上的螺旋槽將鉸接銷釘下壓,由于活塞彈簧的彈力作用,人體會感覺到一定阻力,直到外殼凸起滑到活塞限定片下方;由于撥片彈簧的作用,最終驅動撥片向外側運動,直到活塞限定片回到外殼凸起的上方,將外殼凸起鎖死。
當需要將輪子彈出時,向內側推動驅動撥片上的驅動推片,在此過程中,推桿插孔帶動鎖扣推桿移動,鎖扣圍繞鎖扣轉軸轉動,鎖扣的倒鉤縮進鎖扣插孔殼內,從鎖扣鎖孔中脫離,鎖扣不再約束輪叉;同時活塞限定片不再阻擋外殼凸起,殼外彈簧將活塞外殼向上頂起,活塞銷釘在螺旋槽中上移,帶動輪叉向外轉動,輪子離開輪子放置凹腔,直到活塞銷釘到達螺旋槽頂部,此時輪叉與框架垂直,輪子完全彈出。
當輪子彈出后,由于撥片彈簧的推力,驅動撥片上的活塞限定片重新回到外殼凸起下方;由于鎖扣彈簧的彈力,鎖扣上的倒鉤重新從鎖扣插孔殼的內側露出。
本發明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具有如下優點:
(1)利用螺旋槽和活塞銷釘結構,實現水平轉動和豎直移動的轉換;
(2)利用鎖扣彈簧和驅動撥片,實現倒鉤的露出和隱藏;
(3)利用外殼凸起和活塞限定片,實現輪子收起和彈出的雙重鎖定。
所以,這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在需要拖動拉桿箱前行時,通過啟動驅動撥片來彈出輪子,當拉桿箱要靜止放置時,用腳輕推輪子即可完成收起動作;讓人們的旅行工作輕松自如事半功倍,對于提高人們生活舒適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具備較大的市場價值。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
附圖說明
附圖僅用于示出具體實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整個附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
圖1是輪子收起狀態的正面視角的整體裝配示意圖。
圖2是輪子彈出狀態的正面視角的整體裝配示意圖。
圖3是輪子彈出狀態的背面視角的整體裝配示意圖。
圖4是輪子彈出狀態的背面視角的整體拆解示意圖。
圖5是輪子裝配體在收起狀態的結構裝配示意圖。
圖6是輪子裝配體在彈出狀態的結構裝配示意圖。
圖7是輪子裝配體在彈出狀態的背面視角的結構裝配示意圖。
圖8是輪子裝配體的各零件拆解圖。
圖9是框架的正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框架的鎖扣插孔處的正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框架的銷釘豎槽孔處的正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框架的背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框架的鎖扣插孔處的背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框架的鎖扣插孔處的背面視角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撥片限位柱和撥片彈簧放置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未安裝鎖扣時的框架和輪叉的裝配示意圖。
圖17是安裝鎖扣后的框架和輪叉的裝配示意圖。
圖18是鎖扣和鎖扣彈簧的背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19是鎖扣裝配體和框架的背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0是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和框架的背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1是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的背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2是活塞裝配體的背面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活塞裝配體的各零件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活塞裝配體和框架的正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5是活塞裝配體和框架的背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6是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活塞裝配體、輪叉的正面視角的裝配示意圖。
圖27是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活塞裝配體在輪子彈出狀態時的裝配示意圖。
圖28是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活塞裝配體在輪子收起狀態時的裝配示意圖。
圖中標號:1-框架、101-撥片限位柱、102-撥片彈簧放置腔、103-鎖扣插孔殼、104-鎖扣插孔、105-鎖扣轉軸孔、106-鎖扣彈簧限定片、107-活塞放置腔、108-銷釘豎槽孔、109-輪叉轉軸孔、110-輪子放置凹腔、2-驅動撥片、201-撥片限位孔、202-彈簧安裝軸、203-推桿插孔、204-活塞限定片、205-驅動推片、3-撥片彈簧、4-鎖扣、401-鎖扣推桿、402-鎖扣轉軸、403-倒鉤、5-鎖扣彈簧、6-活塞銷釘、7-活塞外殼、701-外殼凸起、702-銷釘固定柱、703-頂部蓋、8-活塞彈簧、801-殼內彈簧、802-殼外彈簧、9-活塞后蓋、10-輪叉、1001-輪叉內殼、1002-輪叉外殼、1003-鎖扣殼放置腔、1004-鎖扣鎖孔、1005-螺旋槽、1006-鉸接凸起、1007-鉸接銷釘、1008-輪子轉軸、1009-螺釘、11-支撐桿、1101-滾輪、1102-滾輪軸、1103-輪轂、12-輪子、13-輪叉轉軸、14-框架后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一種拉桿箱輪子收起彈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驅動撥片2、撥片彈簧3、鎖扣4、鎖扣彈簧5、活塞銷釘6、活塞外殼7、活塞彈簧8、活塞后蓋9、輪叉10、支撐桿11、輪子12、輪叉轉軸13、框架后蓋14。
按照功能整體劃分為五個子裝配體:框架1、框架后蓋14組成框架裝配體,其功能是為整個裝配體提供支撐基體;驅動撥片2、撥片彈簧3組成驅動撥片裝配體,其功能是為輪子彈出提供初始啟動動作;鎖扣4、鎖扣彈簧5組成鎖扣裝配體,其功能是在輪子收起時鎖住輪子;活塞銷釘6、活塞外殼7、活塞彈簧8、活塞后蓋9組成活塞裝配體,為輪子的彈出提供扭矩;輪叉10、支撐桿11、輪子12、輪叉轉軸13組成輪子裝配體,是最終執行機構。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所述驅動撥片裝配體安裝在框架1的背面靠進內側區域;所述鎖扣裝配體安裝在驅動撥片裝配體的外側,與驅動撥片裝配體相卡扣,鎖扣裝配體從框架1的背面穿到前面,在輪子收起時鎖住輪子裝配體;所述活塞裝配體安裝在框架1的背面最外端,與驅動撥片裝配體的活塞限定片204相接觸,活塞裝配體中的活塞銷釘6嵌入輪子裝配體中的螺旋槽1005中;所述輪子裝配體安裝在框架1的前面兩端;所述框架裝配體中框架后蓋14將驅動撥片裝配體壓在框架1和框架后蓋14之間。
所述框架1、框架后蓋14本身為左右對稱結構體,各有一件;所述驅動撥片裝配體、鎖扣裝配體、活塞裝配體、輪子裝配體均有結構左右對稱的兩套,并且左右對稱分布在框架裝配體中,左右各組成獨立的輪子收起彈出控制結構。
為方便描述,各結構以裝配體的中間對稱面的同一側結構進行說明,中間對稱面處為內側,裝配體兩端為外側,輪子裝配體安裝側為前,驅動撥片裝配體安裝側為后。
如圖12、圖13、圖15、圖20、圖21所示,所述框架1為橫向放置的長方體,在長方體背面靠近內側區域處,設有兩個圓形凸起形狀的撥片限位柱101;在撥片限位柱101的內側,設有一個水平長條框形的撥片彈簧放置腔102,撥片彈簧放置腔102的外側無阻擋,內側的條框上開設有開口孔;所述撥片彈簧3水平放置在撥片彈簧放置腔102內;所述驅動撥片2為橫向放置的長條片狀,在長條片的中央區域開設有兩個水平直槽口形的撥片限位孔201,分別套在兩個撥片限位柱101上,長條片的內側朝內設有水平細圓柱形的彈簧安裝軸202,彈簧安裝軸202穿過撥片彈簧3,最內端穿過撥片彈簧放置腔102內側的開口孔。上述結構為驅動撥片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進一步講,如圖20、圖21所示,彈簧安裝軸202的外徑稍小于彈簧放置腔102內側的開口孔的孔徑,撥片彈簧3外徑大于彈簧放置腔102內側的開口孔的孔徑,所以撥片彈簧3不能向內滑出彈簧放置腔102,而彈簧安裝軸202可以向內滑出彈簧放置腔102。
如圖13、圖14、圖15、圖18、圖19、圖20所示,所述框架1的撥片限位柱101外側,由框架1背面向前開設有矩形的鎖扣插孔104,所述鎖扣插孔104的開口處上下均設有半圓叉形的鎖扣轉軸孔105,在鎖扣插孔104開口處內側,設有向后凸起的片狀的鎖扣彈簧限定片106;所述鎖扣4為矩形塊狀,放置在鎖扣插孔104中,所述鎖扣4的前端設有向內側彎曲的倒鉤403,所述鎖扣4的背面設有兩個向后凸起的鎖扣推桿401;所述驅動撥片2的靠近外端開設有上下兩個相同的推桿插孔203,套在鎖扣推桿401上;兩個鎖扣推桿401的頂面和底面均設有圓柱形的鎖扣轉軸402,外部的鎖扣轉軸402的靠在鎖扣轉軸孔105上,內部的鎖扣轉軸402上套有鎖扣彈簧5,鎖扣彈簧5的外端抵在鎖扣彈簧限定片106上。上述結構為鎖扣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驅動撥片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進一步講,如圖10、圖11、圖17所示,所述框架1的前面,對應鎖扣插孔104位置,設有凸起的鎖扣插孔殼103,鎖扣插孔104從框架背面一直延伸至鎖扣插孔殼103內,鎖扣插孔殼103的內側面無遮擋面,所以鎖扣4的倒鉤403會從鎖扣插孔殼103內側露出。
進一步講,如圖20所示,所述驅動撥片2將鎖扣4封鎖在鎖扣插孔104內,所以鎖扣4不會脫出框架1。
如圖13、圖14、圖22、圖23、圖24、圖25、圖26所示,所述框架1的背面外邊緣處設有豎直的活塞放置腔107,所述活塞放置腔107壁上開設有豎直槽口形的銷釘豎槽孔108;所述活塞外殼7為豎直圓柱形,放置在活塞放置腔107中,活塞外殼7前后開設有直槽口通孔,活塞外殼7內裝有殼內彈簧801,殼內彈簧801底部壓在銷釘固定柱702上,所述活塞銷釘6的后端嵌在銷釘固定柱702中,前端向前經過活塞外殼7上的直槽口通孔,一直向前穿過銷釘豎槽孔108,伸出到框架1的前面,嵌在輪叉10的螺旋槽1005中;所述活塞殼體7的底部安裝有殼外彈簧802,殼外彈簧802底部抵在活塞后蓋9內底上;所述活塞外殼7的內側設有梯形的外殼凸起701,所述驅動撥片2的最外端設有三角形的活塞限定片204,外殼凸起701與活塞限定片204位于同一豎直方向上;所述活塞后蓋9為半圓柱形殼形,與框架1通過螺紋連接,將活塞外殼7、殼外彈簧802固定在框架1和活塞后蓋9間的腔體內。上述結構為活塞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驅動撥片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進一步講,如圖23所示,活塞外殼7的頂部安裝有頂部蓋703,將殼內彈簧801限定在活塞外殼7內。
進一步講,如圖23所示,所述活塞彈簧8有相同的兩個,一個放置在活塞外殼7內,另一個放置在活塞外殼7底部,活塞外殼7內的殼內彈簧801始終處于壓縮狀態,將銷釘固定柱702將下壓制。
如圖5、圖6、圖7、圖8、圖9、圖17、圖26所示,所述輪叉10由輪叉內殼1001和輪叉外殼1002通過螺釘連接,所述輪叉內殼1001的內側面上凹陷成鎖扣殼放置腔1004,鎖扣殼放置腔1003的靠近輪子的側面開設有鎖扣鎖孔1004,當輪子收起時鎖扣4的倒鉤403扣進鎖扣鎖孔1004內;所述輪叉10的尾部的圓柱面上開設有螺旋槽1005,所述輪叉轉軸13豎直穿過輪叉10尾端將輪叉10安裝在框架1前面的輪叉轉軸孔109中;輪叉內殼1001上設有環狀的鉸接凸起1006,所述支撐桿11的外端與鉸接凸起1006通過鉸接銷釘1007連接,支撐桿11的內端安裝有滾輪1101,滾輪軸1102向下延伸出一段夾在框架1和框架后蓋14之間的縫隙中;所述框架1的前面中部設有向內凹陷成輪子放置凹腔110,當輪子收起時,輪子裝配體環繞輪叉轉軸13向內轉動,最后隱藏在輪子放置凹腔110中。上述結構為輪子裝配體和框架裝配體、活塞裝配體的裝配方式。
進一步講,如圖8所示,所述支撐桿11的內端上,滾輪軸1102穿過輪轂1103將其固定在支撐桿11內端,所述滾輪1101為圓環形,套在輪轂1103上,抵在框架后蓋14的前面上,當輪子收起和彈開時,滾輪1101在框架后蓋14的前面上滾動。
如圖1、圖7、圖17、圖28所示,當需要將輪子收起時,人體用腳將輪子向輪子放置凹腔110內推動,最終鎖扣插孔殼103伸入鎖扣殼放置腔1003中,鎖扣彈簧5迫使鎖扣4上的倒鉤403伸入鎖扣鎖孔1004中,輪子被鎖定;在輪子收起過程中,輪叉10水平轉動,輪叉10上的螺旋槽1005將鉸接銷釘6下壓,由于活塞彈簧8的彈力作用,人體會感覺到一定阻力,直到外殼凸起701擠開驅動撥片2向內運動,滑到活塞限定片204下方;由于撥片彈簧3的彈力作用,最終驅動撥片2又向外側運動,直到活塞限定片204回到外殼凸起701的上方,將外殼凸起701鎖死。
如圖2、圖18、圖19、圖20、圖21、圖27所示,當需要將輪子彈出時,向內側推動驅動撥片2上的驅動推片205,在此過程中,推桿插孔203帶動鎖扣推桿401移動,鎖扣4圍繞鎖扣轉軸402轉動,鎖扣4的倒鉤403縮進鎖扣插孔殼103內,從鎖扣鎖孔1004中脫離,鎖扣4不再約束輪叉10;同時活塞限定片204不再阻擋外殼凸起701,殼外彈簧802將活塞外殼7向上頂起,活塞銷釘6在螺旋槽1005中上移,帶動輪叉10向外轉動,輪子離開輪子放置凹腔110,直到活塞銷釘6到達螺旋槽1005頂部,此時輪叉10與框架1垂直,輪子完全彈出。
當輪子彈出后,由于撥片彈簧3的推力,驅動撥片2上的活塞限定片204重新回到外殼凸起701下方;由于鎖扣彈簧5的彈力,鎖扣4上的倒鉤403重新從鎖扣插孔殼103的內側露出。
進一步講,所述驅動推片205垂直設立在驅動撥片2的背面,在需要將輪子打開時,無需人體用手去推動,通過拉桿上的其它控制機構控制實現,避免人體彎腰,其它機構不在本發明的表述范圍內,故不再詳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