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水上救生功能的雙肩背包。
背景技術:
傳統的背包功能較單一,僅能滿足人們攜帶普通物品的需要。在日常生活、出行旅游時,經常會遇到諸多突發狀況,如各種物品的缺失、天氣的突變、交通的堵塞等,常常會帶來各種不方便。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出游需求,解決各種突發狀況,背包設計突出以多功能、攜帶方便為目標,同時設計各種袋體,以方便零碎物品的攜帶和提供各種與背包一體的物品,如雨披等的容納空間。
在出行中我們除了要考慮上述問題,還要特別考慮安全問題,攜帶一些簡單安全的自救設備十分需要,如水上救生裝置,簡單的救生衣就是必須的,以備突發狀況下營救落水者或自救。如專利CN200910193863.4設計了一種多功能的背包,該背包集所需要的背包功能、遮雨功能、安全吊帶功能以及救生衣功能于一體。但是該背包的水上救生裝置一體縫接在背包帶上,這種設計使水上救生裝置暴露在環境中,不但不利于其中的氣囊袋體的長期保存,容易帶來氣囊袋體的磨損或其中的充氣裝置的損壞,導致救生裝置在緊急狀況時無法使用,并且將氣囊袋體設置在背包肩帶上,增加了背包肩帶的厚度和負重感。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水救生背包。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水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體,所述背包本體由防水布料、密封拉鏈、防水背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體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容納三個獨立柱狀氣囊的氣囊室,所述氣囊室內填充有防撞緩沖物,所述背包本體的底部設有底部充氣氣囊,所述底部充氣氣囊分別設有延伸管連通到獨立柱狀氣囊,所述獨立柱狀氣囊內設有與延伸管配合的防漏氣口,所述防漏氣口為喇叭狀,在喇叭口設有內塞。
進一步的,所述背包本體內通過密封拉鏈封有用于儲存物品的儲存室。
進一步的,所述防撞緩沖物為EPX泡棉。
進一步的,所述底部充氣氣囊連通到手動充氣棒。
進一步的,所述儲存室的體積為背包總體積的三分之一。
原理:通過手動充氣棒對其中一個柱狀氣囊進行充氣,充氣后通過防漏氣口逐一對其他氣囊進行充氣,這樣能防止使用過程中某個氣囊破損后仍能繼續使用該救生背包。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用力于海上救援,既能保障救生的浮力,又能提供食物水源,大大的增加救援效率和生存幾率,適合旅行者,海上作業人員,救援人員、軍人等使用。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倉救生背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倉救生背包的工作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倉救生背包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倉救生背包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倉救生背包的防漏氣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參考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防水救生背包,包括背包本體,背包本體由防水布料、密封拉鏈、防水背帶構成,其特征在于:背包本體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容納三個獨立柱狀氣囊1的氣囊室2,氣囊室2內填充有防撞緩沖物3,背包本體的底部設有底部充氣氣囊4,底部充氣氣囊4 分別設有延伸管5連通到獨立柱狀氣囊1,獨立柱狀氣囊1內設有與延伸管配合的防漏氣口6,防漏氣口6為喇叭狀,在喇叭口設有內塞7。
背包本體內通過密封拉鏈封有用于儲存物品的儲存室9。
防撞緩沖物3為EPX泡棉。
底部充氣氣囊4連通到手動充氣棒8。
儲存室的體積為背包總體積的三分之一。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