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的輔助用具,具體涉及一種教學用具收納盒。
背景技術:
教室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粉筆、書本、直尺、三角尺、圓規尺等教學用具都是零散的放置,既不便于取放,也影響講臺的整潔,從而影響授課的流暢性,目前,收納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用的東西,因此對于教學方面,老師更加需要用到收納盒,方便老師進行收納整理教學用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教學用具收納盒,以解決技術問題,本教學用具收納盒能夠實現不同用途的教學用具的收納功能,還便于取用教學用具,易于保管。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教學用具收納盒,包括底座、第一盒本體、第二盒本體和第三盒本體,所述第一盒本體的底部與底座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盒本體的右側面通過彈簧連接件與第二盒本體的左側面連接,所述第二盒本體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盒本體通過隔板分為上腔體和下腔體,所述上腔體的左側面內壁和右側面內壁的中部均設有限位塊,所述第三盒本體通過限位塊放置在上腔體內的中上部,所述第三盒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有活動面板,所述活動面板的端部與安裝槽鉸接,所述活動面板的下表面設有可伸縮的支撐桿,所述活動面板的下表面設有條形槽,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活動面板的下表面的條形槽鉸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可支撐在安裝槽中從而使活動面板形成斜坡,所述支撐桿可旋轉收納到條形槽內,所述活動面板的上表面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沿所述活動面板的頂部向所述活動面板的底部的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活動面板之間形成用于夾持書本的凹槽,所述第二盒本體內設有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每個所述長方體空腔均由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相互連接構成,所述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和左面板為一體固定結構,所述右面板與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滑動連接,所述后面板的表面設有多個孔洞,所述孔洞內設有防塵網罩,所述前面板為透明材質。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方案,所述上面板右端的下表面設有上導軌,所述下面板右端的上表面設有下導軌,所述右面板的一端設有與上導軌滑動連接有上滑塊,所述右面板的另一端設有與下導軌滑動連接有下滑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盒本體的右側面設有凹孔,所述第二盒本體的左側面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插入凹孔內從而實現所述第一盒本體的右側面與所述第二盒本體的左側面連接,所述連接桿的長度大于所述彈簧連接件的自由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盒本體包括相互連接的盒蓋和盒體,所述安裝槽設置在所述盒蓋的上表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方案,所述下腔體通過隔板分為多個正方體空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為長方形,所述底座的四個拐角處均設有圓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盒本體內的上腔體的中下部和第三盒本體的內部均可盛裝書本、試卷等大件教學用具,第一盒本體的下腔體內的正方體空腔可用于放置整塊粉筆、碎塊粉筆、鋼筆、鉛筆、橡皮擦或標簽紙等教學用具,第二盒本體的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可以分類的存放直尺、三角尺、圓規尺等多種尺子種類的教學用具;第二盒本體內的后面板的表面設有多個孔洞,在清洗第二盒本體的時候孔洞的設置防止了第二盒本體內積存未流干凈的水分,防塵網罩的設置防止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時候,灰塵通過孔洞進入第二盒本體;活動面板可根據用戶需要傾斜的位于第三盒本體的安裝槽內,活動面板的上表面的左右兩側設有的凸起與活動面板之間形成用于夾持書本的凹槽,因此在上課的時候,用戶可將書本夾持在凹槽內從而防止書本自動合上,書本傾斜的放置在活動面板上也方便了用戶觀看書本;由于第二盒本體內設有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扁平的長方體空腔內盛裝的尺子等教學用具不方便直接用手拿出,因此設置了如下結構:第一盒本體能在底座的上表面旋轉從而使第二盒本體離開底座的上表面,再將第二盒本體的連接桿拔出第一盒本體右側面的凹孔,第二盒本體由于彈簧連接件的彈性可以相對于第一盒本體發生向下旋轉,再通過滑動右面板且通過利用重力原理倒出長方體空腔內盛裝的尺子等教學用具;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不同用途的教學用具的收納功能,還便于取用教學用具,易于保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活動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右面板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一種教學用具收納盒,包括底座1、第一盒本體2、第二盒本體3和第三盒本體4,第一盒本體2的底部與底座1的上表面轉動連接,第一盒本體2的右側面通過彈簧連接件5與第二盒本體3的左側面連接,第二盒本體3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盒本體2通過隔板分為上腔體6和下腔體7,上腔體6的左側面內壁和右側面內壁的中部均設有限位塊8,第三盒本體4通過限位塊8活動的放置在上腔體6內的中上部,第三盒本體4的上表面設有安裝槽9,安裝槽9內設有活動面板10;參見圖2,活動面板10的端部與安裝槽9鉸接,所述活動面板10的下表面設有可伸縮的支撐桿11,支撐桿11的一端與活動面板10的下表面旋轉連接,支撐桿11的另一端可支撐在安裝槽9中從而使活動面板10形成斜坡,活動面板10的下表面設有條形槽24,支撐桿11的一端與活動面板10的下表面的條形槽24鉸接,支撐桿11可旋轉收納到條形槽24內;參見圖1,活動面板10的上表面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沿活動面板10的頂部向活動面板10的底部的方向延伸的凸起12,凸起12與活動面板10之間形成用于夾持書本的凹槽,第二盒本體3內設有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13,每個長方體空腔13均由上面板14、下面板15、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16和右面板17相互連接構成,上面板14、下面板15、前面板、后面板和左面板16為一體固定結構,右面板17與上面板14和下面板15滑動連接,后面板的表面設有多個孔洞31,孔洞31內設有防塵網罩,前面板為透明材質。
進一步地,參見圖3,上面板14右端的下表面設有上導軌18,下面板15右端的上表面設有下導軌19,右面板17的一端設有與上導軌18滑動連接有上滑塊20,右面板17的另一端設有與下導軌19滑動連接有下滑塊21。
進一步地,參見圖1,第一盒本體2的右側面設有凹孔22,第二盒本體3的左側面設有連接桿23,連接桿23的一端插入凹孔22內從而實現第一盒本體2的右側面與第二盒本體3的左側面連接,連接桿23的長度大于彈簧連接件5的自由長度。
進一步地,參見圖1,第三盒本體4包括相互連接的盒蓋和盒體,安裝槽9和活動面板10均設置在盒蓋的上表面。
進一步地,參見圖1,下腔體7通過隔板分為多個正方體空腔。
進一步地,參見圖1,底座1為長方形,底座1的四個拐角處均設有圓孔25。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的時候,第一盒本體2內的上腔體6的中下部和第三盒本體4的內部均可盛裝書本、試卷等大件教學用具,第一盒本體2的下腔體7內的正方體空腔可用于放置整塊粉筆、碎塊粉筆、鋼筆、鉛筆、橡皮擦或標簽紙等教學用具,第二盒本體3的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13可以分類的存放直尺、三角尺、圓規尺等多種尺子種類的教學用具;第二盒本體3內的后面板的表面設有多個孔洞31,在清洗第二盒本體3的時候,孔洞31的設置防止了第二盒本體3內積存未流干凈的水分,防塵網罩的設置防止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時候,灰塵通過孔洞31進入第二盒本體3;活動面板10可根據用戶需要傾斜的位于第三盒本體4的安裝槽9內,活動面板10的上表面的左右兩側設有的凸起12與活動面板10之間形成用于夾持書本的凹槽,因此在上課的時候,用戶可將書本夾持在凹槽內從而防止書本自動合上,書本傾斜的放置在活動面板10上也方便了用戶觀看書本;由于第二盒本體3內設有多個扁平的長方體空腔13,扁平的長方體空腔13內盛裝的尺子等教學用具不方便直接用手拿出,因此設置了如下結構:第一盒本體2能在底座1的上表面旋轉從而使第二盒本體3離開底座1的上表面,再將第二盒本體3的連接桿23拔出第一盒本體2右側面的凹孔22,第二盒本體3由于彈簧連接件5的彈性可以相對于第一盒本體2發生向下旋轉,再通過滑動右面板17且通過利用重力原理倒出長方體空腔13內盛裝的尺子等教學用具;用戶通過螺釘穿過底座1的圓孔25從而可將底座1固定在課桌的四個拐角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不同用途的教學用具的收納功能,還便于取用教學用具,易于保管。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