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一種制鞋用真空式壓底機涉及一種制鞋機械設備,尤其是對各類鞋配底粘合時的加固壓合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壓底機采用全油壓系統設計,壓力大、貼合牢固,能使壓底壓邊及前后緊束,可一次完成或個別完成壓縮定型。但是在壓合過程中因鞋邊與鞋底之間的粘合過程中存有眾多細微的小氣泡,鞋邊與鞋底會產生相對位移,形成錯位,造成鞋邊不規則之輪廓,產生壓邊的均衡效果欠佳,并且貼底壓合產生間隙死角,也會使鞋面受損,從而產生質量問題。而且工效不穩定。本申請人與之前發明了真空式壓底機,采用氣囊斗與氣囊蓋的結構方式,使壓合過程中在真空中進行,有效地避免了鞋邊與鞋底的錯位問題。但是氣囊蓋與氣囊斗的開合密封控制不好,仍然影響抽真空的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氣囊蓋的開合問題,使抽真空達到理想的效果,使壓合過程可在一定的真空度中進行,切實避免鞋邊與鞋底壓合錯位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制鞋用真空式壓底機改進結構,包括氣囊蓋以及安裝于氣囊蓋上的液壓連桿,其特征在于在氣囊蓋的后端部固定有上連接板;在所述氣囊斗的上端緣的外圈設有固定圈,在所述固定圈上設有下連接板;所述上連接板與所述下連接板之間通過轉軸連接;在所屬液壓連桿上設有活動連桿。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氣囊蓋的開合問題,使抽真空達到理想的效果,使壓合過程可在一定的真空度中進行,切實避免鞋邊與鞋底壓合錯位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制鞋用真空式壓底機改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包括機架1,設于機架1上的液壓連桿機構2,與該液壓連桿機構2固定連接的氣囊蓋31,在氣囊蓋31的后端部固定有上連接板311,在氣囊蓋31下方的氣囊斗5的上端緣設有固定圈51,在所述固定圈51上設有下連接板(圖中未示出);所述上連接板311與所述下連接板之間通過轉軸連接;在所屬液壓連桿2上設有活動連桿21。如此,所述氣囊蓋31可以依所述上連接板311與所述下連接板之間的轉軸轉動,進行張合實現開啟閉合,此種結構方式省時省力,閉合嚴密,有效地解決了氣囊蓋的開合問題,使抽真空達到理想的效果,使壓合過程可在一定的真空度中進行,切實避免鞋邊與鞋底壓合錯位問題。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