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暖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
背景技術:
在寒冬或前往寒帶地區時,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保暖的需要,在衣物方面有很多天然材料被用來保暖,例如羊毛衣、羽絨衣等,除了天然材料外,有些化纖材料亦具有積極的保暖排汗功能,例如G-TEX。換言之,就保暖衣物而言,目前的技術已十分成熟。
但對于具有過冬經驗的人們來說,身體的保暖仍不足讓他們完全排除寒冷的感覺,原因在于活動量大的四肢末端(手腳掌)經常是保暖最不足的部位,充其量只能由戴手套、多穿襪來改善,但對于腳底而言,在嚴寒時即使多穿襪,仍然無法排除冰冷的感覺。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可以利用穿著行走時產生的動能進行發電,進而主動產生熱能,使穿著者的腳底得以取暖,而獲致積極有效的腳底保暖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包括一鞋體,具有一底端,該底端上設有一電熱組件;一鞋底,由一鞋前底及一中空的鞋后底組成,該鞋后底對應于鞋體的鞋跟部位;又鞋后底具有一側壁,該側壁可彈性伸縮;一發電模塊,設于所述鞋底的鞋后底,并利用鞋后底受壓時產生的往復動作進行發電,該發電模塊的輸出端與鞋體內的電熱組件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發電模塊由一固定架上分設有一發電機、一主動齒輪、一從動齒輪組組成;其中,該主動齒輪由斜齒輪構成,樞設于固定架的垂直端;主動齒輪于非軸心位置樞設有一連桿,連桿另端系樞設在鞋體的底部;從動齒輪組由一斜齒輪與一齒數多于斜齒輪且以同軸設置的大齒輪所組成,其中,斜齒輪與前主動齒輪嚙合,大齒輪則用以帶動發電機的軸心。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從動齒輪組與發電機軸心之間設有一棘輪組,該棘輪組由一上棘輪與一下棘輪組成,該上棘輪周邊形成有輪齒,而與大齒輪嚙合,下棘輪固設于發電機的軸心上;該上、下棘輪于接合面上分別形成一相互匹配的棘齒,當上棘輪順向旋轉時與下棘輪嚙合,逆轉時形成滑牙而脫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體底端的前、后位置分設有電熱組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熱組件為電熱絲。
本實用新型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一鞋體具有一鞋底,該鞋底主要由一鞋前底及一中空的鞋后底組成,該鞋后底對應于鞋體的鞋跟部位;該鞋后底的側壁可彈性伸縮,而在鞋體被穿著且行走時產生垂直方向的往復動作;又鞋后底內部設有一發電模塊,其利用用戶在行走時產生的往復動作進行發電,該鞋體的底面上設有一電熱組件,并與前述發電模塊連接,當發電模電發電時,即同步供電予電熱組件使其發熱,以對腳底產生積極的保暖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剖視示意圖;
圖2為發電模塊中主動齒輪的一運轉示意圖;
圖3為發電模塊中主動齒輪的又一運轉示意圖;
圖4為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5為鞋體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主動發熱功能的保暖鞋,一鞋體10的底部設有一鞋底20,該鞋底20可進一步區分為一鞋前底21及一鞋后底22,其中,鞋前底21對應腳掌部位,鞋后底22則對應腳跟部位,該鞋后底22呈中空狀,且于本實施例中,該鞋后底22的高度恒大于鞋前底21,且鞋后底22具有一側壁220,該側壁220由可伸縮的彈性材料構成,配合呈連續的曲折狀,可產生如同彈簧的往復效果,除此以外,可在鞋后底22的內頂面與內底面之間設置彈簧,以獲致相同的功效。
鞋后底22內部設有一發電模塊30,該發電模塊30主要由一固定架31上分設有一發電機32、一主動齒輪33、一從動齒輪組34組成;其中,主動齒輪33由斜齒輪構成,其樞設于固定架31的垂直端,主動齒輪33于非軸心位置樞設有一連桿35,連桿35的另端透過一固定片36樞設在鞋體10的底部,當鞋體10底部下壓時,連桿35下降而帶動主動齒輪33旋轉一角度(如圖2和圖3所示),而在行走狀態下,利用鞋后底22的彈性側壁220,將使鞋體10底部產生垂直方向的往復動作,由此,主動齒輪33將產生一角度的來回旋轉動作。
從動齒輪組34由一斜齒輪341與一齒數多于斜齒輪341且以同軸設置的大齒輪342所組成,其中,斜齒輪341與主動齒輪33嚙合,大齒輪342則透過一棘輪組37帶動發電機32的軸心;該斜齒輪341與主動齒輪33嚙合用以改變動能方向。
又如圖4所示,該棘輪組37主要由一上棘輪371與一下棘輪372組成,該上棘輪371周邊形成有輪齒,以便與大齒輪342嚙合,下棘輪372則固設于發電機32的軸心上,該上、下棘輪371、372于接合面上分別形成一相互嚙合的棘齒,由于主動齒輪33將帶動從動齒輪組34在一角度內來回的正反向旋轉,因此透過棘輪組37的作用,當從動齒輪組34為順向旋轉時,棘輪組37的上棘輪371與下棘輪372嚙合,并透過下棘輪372帶動發電機32軸心旋轉而進行發電,當從動齒輪組34逆向旋轉時,棘輪組37的上棘輪371與下棘輪372接合面上的棘齒將滑牙而暫時脫離,遂將逆轉的能量排除,使發電機32軸心在從動齒輪組34逆轉時不被帶動,而保持順向運轉并發電。
又圖1和圖5所示,該鞋體10內部具有一底端,該底端上至少具有一電熱組件,該電熱組件利用發電機32送出的電力而發熱,于本實施例中,鞋體10底端的前、后位置分設有一組電熱絲40,該電熱絲40的分布形狀及范圍不限于圖5所示,可視實際需要予以調整;而利用前述結構可透過前述發電模塊30的供電而產生熱能,以溫暖穿著者的腳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