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箱子,特別涉及一種可折疊式手風琴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大部分手風琴箱子為塑料或木制的固定結構,在空置時占用的面積和空間較大,尤其是外出時攜帶及其不便。因此現在人們都開始考慮怎樣可以把放置手風琴的箱子在不使用的時候折疊起來,從而有效地減少對空間的占用,方便人們的出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折疊式手風琴箱,能夠在不使用手風琴箱子的時候方便快捷的將其折疊起來,方便人們的使用和放置。
一種可折疊式手風琴箱,包括上邊框、下邊框、底板、左側板、右側板,前側板、后側板和頂板,所述底板的各邊沿與所述下邊框的下邊沿固定連接,所述頂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提手,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與所述上邊框的下邊沿通過轉軸連接,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均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間通過轉軸連接,所述上半部分與所述上邊框的下邊沿通過轉軸連接,所述下半部分與所述下邊框的上邊沿通過轉軸連接,所述頂板后邊沿與所述上邊框的上邊沿后側通過轉軸連接,所述頂板前邊沿搭接在所述上邊框的上邊沿前側上。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手風琴箱,各個側壁之間通過轉軸連接,當不需要使用箱子時,只需將左右兩側板抬起后然后輕輕按壓頂板,就能方便的將箱子整體折疊起來,大大的節省了箱子所占用的空間;需要使用時,提起頂板上的提手,在重力的作用下,箱子會自動展開,打開頂板就能將手風琴放置進去,方便人們使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邊框的上邊沿前側上設有可旋轉的卡扣,所述頂板上設有與所述卡扣位于豎直位置時相對應的通孔,所述卡扣通過所述通孔并旋轉90°將所述頂板和上邊框連接在一起,采取此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占用空間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的高度為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長度的一半,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寬度,依照此尺寸設計的箱體,各側板折疊后,箱體折疊的效果最好,同時又能取得較大的箱體內部空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頂板后邊沿與所述上邊框的上邊沿后側通過阻尼轉軸連接,能夠實現頂板在任意角度停止的目的,避免頂板打開后自動向后翻轉撞擊箱體的情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處均設有支座,方便箱體放置和保護底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左端設有兩個滾輪,所述底板右端設有可伸縮的拉桿,方便箱體的移動,大大的節省了使用者體力的支出。
本實用新型所取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風琴箱,各個側面通過轉軸連接在一起,同時頂板上設置提手,底板上設置滾輪和可伸縮的拉桿,當不需要使用箱子時,只需將左右兩側板抬起后然后輕輕按壓頂板,就能方便的將箱子整體折疊起來,大大的節省了箱子所占用的空間;需要使用時,提起頂板上的提手,在重力的作用下,箱子會自動展開,打開頂板就能將手風琴放置進去,方便人們使用,同時,滾輪和可伸縮的拉桿搭配使用,方便了箱體的移動,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負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折疊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可折疊式手風琴箱,包括上邊框4、下邊框7、底板12、左側板、右側板,前側板、后側板和頂板3,底板12的各邊沿與下邊框7的下邊沿固定連接,頂板3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提手1,左側板和右側板與上邊框4的下邊沿通過轉軸連接,前側板和后側板均包括上半部分5和下半部分6,上半部分5和下半部分6之間通過轉軸連接,上半部分5與上邊框4的下邊沿通過轉軸連接,下半部分6與下邊框7的上邊沿通過轉軸連接,頂板3的后邊沿與上邊框4的上邊沿后側通過轉軸連接,頂板3前邊沿搭接在上邊框4的上邊沿前側上。
具體的,上邊框4的上邊沿前側上設有可旋轉的卡扣8,頂板3上設有與卡扣8位于豎直位置時相對應的通孔9,卡扣8通過通孔9并旋轉90°將頂板3和上邊框4連接在一起,采取此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占用空間小。
優選的,左側板和右側板的高度為前側板和后側板長度的一半,前側板和后側板的高度等于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寬度,依照此尺寸設計的箱體,各側板折疊后,箱體折疊的效果最好,同時又能取得較大的箱體內部空間。
優選的,頂板3后邊沿與4上邊框的上邊沿后側通過阻尼轉軸連接,能夠實現頂板3在任意角度停止的目的,避免頂板3打開后自動向后翻轉撞擊箱體的情況。
優選的,底板12下表面四角處均設有支座10,方便箱體放置和保護底板12。
優選的,底板12左端設有兩個滾輪11,底板12右端設有可伸縮的拉桿13,方便箱體的移動,大大的節省了使用者體力的支出。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