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多功能行李箱。
背景技術:
1、現有的行李箱結構常常會通過箱體變形的形式增加一個“騎行”位,使得行李箱既可以具有收納功能,同時還能夠兼具供兒童騎行(乘坐)的功能,以期可以休息,并具有較佳的娛樂趣味。
2、在現有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210539415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拆卸騎行式多功能行李箱,其包括母箱體、滾輪、拉桿、拉手、子箱體、第一拉鏈和第二拉鏈,其中母箱體呈l形,包括一體成型的推行部和騎行部,其中第一拉鏈設置于母箱體的周側中部,同時第二拉鏈設置于子箱體的周側中部,且母箱體與子箱體的形狀相適配,并相互扣合連接,以此形成整體的行李箱。
3、這種騎行式多功能行李箱在作為行李箱使用時,與一般的行李箱并無差異,但是,當其轉變為騎行狀態時,便會存在重心偏后的問題,在兒童騎行乘坐時容易后仰,存在較大的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功能行李箱,其同時兼具有收納功能和騎行功能,同時由于支撐座能夠相對母箱體運動,同時兩個后萬向輪安裝在支撐座的底部,在轉變為騎行狀態時,兩個后萬向輪會相對遠離兩個前萬向輪,由此可以解決行李箱在騎行狀態下重心偏后容易后仰的問題,使用更加安全。
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功能行李箱,包括母箱體和子箱體,所述子箱體鉸接設置在所述母箱體上,在所述母箱體的底部遠離所述子箱體的一端設有兩個前萬向輪,兩個所述前萬向輪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在所述母箱體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子箱體的一端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相對所述母箱體運動,所述支撐座的底部設有兩個后萬向輪,兩個所述后萬向輪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
3、所述多功能行李箱具有一騎行狀態和一收納狀態;其中,在騎行狀態,所述子箱體向下翻轉貼靠在所述母箱體的下部,且所述子箱體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支撐座上,其中,在收納狀態,所述子箱體向上翻轉貼靠在所述母箱體的上部。
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支撐座上設有控制按鈕,所述支撐座在靠近所述母箱體的一端設有兩個導向桿,兩個所述導向桿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并分別垂直連接所述控制按鈕的兩端,所述母箱體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配合的導向套,所述導向桿連接有鎖止結構,所述鎖止結構被配置為:在按壓所述控制按鈕時能夠解鎖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使得所述支撐座能夠相對所述母箱體定向移動;在松開所述控制按鈕時能夠鎖止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
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鎖止結構包括復位彈簧、兩個鎖止桿以及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按鈕和所述復位彈簧的型腔,所述控制按鈕遠離所述母箱體的一端設有按壓凸起,所述按壓凸起貫穿所述型腔的外側壁,所述復位彈簧連接在所述控制按鈕和所述型腔的內側壁之間,兩個所述鎖止桿分別同軸嵌設在兩個所述導向桿內,并與所述導向桿間隙配合,兩個所述鎖止桿的外側端分別垂直連接所述控制按鈕的兩端,所述鎖止桿的內側端沿徑向對稱設有兩個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以鉸接配合的方式連接有鎖止塊,所述導向桿上設有與所述鎖止塊相配合的避位孔;
6、在按壓所述控制按鈕時,所述鎖止桿朝內側移動,并通過所述限位槽帶動所述鎖止塊旋轉而遠離所述導向套,解鎖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在松開所述控制按鈕時,所述鎖止桿朝外側移動,并通過所述限位槽帶動所述鎖止塊旋轉而穿過所述避位孔抵接在所述導向套的內側壁,鎖止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鎖止塊為楔形塊,包括旋轉中部以及呈預定夾角由所述旋轉中部延伸出去的鉸接部和鎖止部,所述旋轉中部通過轉軸垂直連接所述導向桿,所述鉸接部鉸接設在所述限位槽內,所述鎖止部靠近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的側壁,所述避位孔沿所述導向桿的軸向延伸。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母箱體的上部設置有適于存放所述子箱體的缺口,所述子箱體的外輪廓與所述缺口的輪廓相適配。
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支撐座的側壁于靠近所述母箱體的一側對稱安裝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表面沿軸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凸起,所述母箱體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配合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或限位孔。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支撐座的頂部通過第一復位彈簧垂直連接有定向移動塊,在騎行狀態所述子箱體抵接在所述支撐座上時,所述定向移動塊正對所述子箱體,所述定向移動塊呈等腰梯形,且所述定向移動塊的大端位于頂部,所述定向移動塊的兩個斜側面分別正對兩個所述后萬向輪;
11、所述支撐座內在所述定向移動塊的兩側對稱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靠近所述定向移動塊的一端同軸連接有端頭,所述限位桿上套設有第二復位彈簧,所述支撐座內沿水平方向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桿間隙配合的導向通道,并在所述導向通道的內側端同軸設置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內徑大于所述導向通道的內徑,所述限位通道與所述端頭間隙配合,所述第二復位彈簧位于所述限位通道內,并在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端頭和所述限位通道的底壁;
12、所述支撐座通過輪桿連接所述后萬向輪,所述輪桿的內側面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桿相配合的限位空間。
1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定向移動塊在所述斜側面上設置有與所述端頭相配合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沿高度方向延伸。
1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端頭的頂端為球形結構。
1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限位桿靠近所述后萬向輪的一端連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限位空間為與所述弧形限位板抱合式配合的弧形槽。
16、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提供的多功能行李箱通過將后萬向輪設置在支撐座上,同時支撐座相對母箱體能夠運動,在騎行狀態時,支撐座帶動后萬向輪遠離前萬向輪,能夠有效解決騎行行李箱在騎行狀態下重心偏后容易后仰的問題;
17、其中在騎行狀態下可以通過定向移動塊和限位桿的配合固定輪桿,從而將后萬向輪轉變為定向輪,指向性強,便于控制行李箱的移動方向,騎行更加安全,使用更加方便,同時還可以通過子箱體提供額外的騎行乘坐面積,騎行更加舒適。
18、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得以充分體現。
1.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箱體和子箱體,所述子箱體鉸接設置在所述母箱體上,在所述母箱體的底部遠離所述子箱體的一端設有兩個前萬向輪,兩個所述前萬向輪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在所述母箱體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子箱體的一端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相對所述母箱體運動,所述支撐座的底部設有兩個后萬向輪,兩個所述后萬向輪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上設有控制按鈕,所述支撐座在靠近所述母箱體的一端設有兩個導向桿,兩個所述導向桿以所述母箱體底部的水平中軸線對稱,并分別垂直連接所述控制按鈕的兩端,所述母箱體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配合的導向套,所述導向桿連接有鎖止結構,所述鎖止結構被配置為:在按壓所述控制按鈕時能夠解鎖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使得所述支撐座能夠相對所述母箱體定向移動;在松開所述控制按鈕時能夠鎖止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結構包括復位彈簧、兩個鎖止桿以及用于放置所述控制按鈕和所述復位彈簧的型腔,所述控制按鈕遠離所述母箱體的一端設有按壓凸起,所述按壓凸起貫穿所述型腔的外側壁,所述復位彈簧連接在所述控制按鈕和所述型腔的內側壁之間,兩個所述鎖止桿分別同軸嵌設在兩個所述導向桿內,并與所述導向桿間隙配合,兩個所述鎖止桿的外側端分別垂直連接所述控制按鈕的兩端,所述鎖止桿的內側端沿徑向對稱設有兩個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以鉸接配合的方式連接有鎖止塊,所述導向桿上設有與所述鎖止塊相配合的避位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塊為楔形塊,包括旋轉中部以及呈預定夾角由所述旋轉中部延伸出去的鉸接部和鎖止部,所述旋轉中部通過轉軸垂直連接所述導向桿,所述鉸接部鉸接設在所述限位槽內,所述鎖止部靠近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導向套的側壁,所述避位孔沿所述導向桿的軸向延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箱體的上部設置有適于存放所述子箱體的缺口,所述子箱體的外輪廓與所述缺口的輪廓相適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的側壁于靠近所述母箱體的一側對稱安裝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表面沿軸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凸起,所述母箱體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滑動配合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或限位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的頂部通過第一復位彈簧垂直連接有定向移動塊,在騎行狀態所述子箱體抵接在所述支撐座上時,所述定向移動塊正對所述子箱體,所述定向移動塊呈等腰梯形,且所述定向移動塊的大端位于頂部,所述定向移動塊的兩個斜側面分別正對兩個所述后萬向輪;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移動塊在所述斜側面上設置有與所述端頭相配合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沿高度方向延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的頂端為球形結構。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桿靠近所述后萬向輪的一端連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限位空間為與所述弧形限位板抱合式配合的弧形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