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皮箱曲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一種皮箱箱蓋開啟的支撐曲柄結構。
現有的皮箱箱蓋打開時支撐結構一般均為二段式(如
圖1,圖2所述)A段曲臂與B段曲壁2用鉚釘將頭部連接,二段的另端11和22各自分別與箱體和箱蓋連接,在A段曲臂1的末端呈尖V形并向外彎折一角度,形成卡止塊12跨置于B段曲臂2卡止槽21,打開箱蓋時須使箱蓋與箱體呈垂直角度時方能使卡止塊卡入卡止槽,使箱蓋定位,關箱蓋時需用手作反向力使卡止塊脫出卡止槽。這種已有結構的缺點是箱蓋打開的角度不能變換,無論從箱中取大小物品都須首先將箱子放平才能開蓋,否則要以手作為支撐,使用不便,特別是對一些小型的文件箱這種結構更為不便,且常易出現曲臂卡止不到位而使箱蓋突然關閉壓傷手指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結構存在的問題,設計一種使箱蓋可按需打開一定角度而適時定位,并不會使箱蓋隨意關閉壓傷手指的箱蓋開啟支撐曲柄新結構。
本實用新型包括上、下旋轉臂,陰、陽卡掣彈片及結合元件,上、下旋轉臂的末端分別與箱蓋和箱體的邊側相接,另一端均呈圓盤凹陷狀,其內部都分別設有兩個陷位槽,其外周邊還設有一嵌合部,并在兩圓盤的凹陷中心開有安裝結合元件的穿孔,所述陰、陽卡掣彈片為兩片相對的彈性片材,其兩端都分別延伸出兩個卡定片,其中心開有通孔,在陽卡掣彈片表面設有數個凸體,而在陰卡掣彈片表面開有數個小圓孔。
圖1、圖2是已知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4、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動作示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一上旋轉臂11末端111與箱蓋側緣相接,其另一端112呈圓盤形,該圓盤形向外凹陷一適當深度,以容置陽卡掣彈片14,圓盤中央設有穿孔114,圓盤外周邊設有嵌合部115,圓肋內緣上、下位置設有一陷位槽113,以配合陽卡掣彈片14所延伸出的一卡定片141,陽卡掣彈片14表面分布有數個凸體142,中心設有一貫孔143;下旋轉臂12的末端121與箱體側緣活接,下旋轉臂12另一端122與上旋轉臂11的另一端112相對應亦呈圓盤狀,并向外凹陷有一適當深度,以承置一陰卡掣彈片13,圓盤中央設有穿孔124,其外周邊亦凸設有嵌合部125,當然下旋轉臂12另一端122圓盤內上、下處亦設有陷位槽123,以配合由陰卡掣彈片13眨伸而出的卡定片131,陰卡掣彈片13表面相對於上述陽卡掣彈片14凸體142部位,設有數個小圓孔132,陰卡掣彈片13中心設有一貫孔133。
組合時,先將陽卡掣彈片14裝于上旋轉臂11的圓盤內緣上,并利用陷位槽13限制陽卡掣彈片14的兩卡定片141;將陰卡掣彈片13也同樣裝於下旋轉臂12的圓盤中,并讓陰卡掣彈片13的卡定片131陷入下旋轉臂12的圓盤上的陷位槽123內,然后以相互對合方式,使陰卡掣彈片13的小圓孔132恰好對著陽卡掣彈片14的凸體142,產生卡扣結合,然后再用一結合元件如鉚釘15,依序穿入上旋轉臂11圓盤中心的穿孔114,再穿進陽卡掣彈片14貫孔143,陰卡掣彈片13貫孔133,最后穿入下旋轉臂12圓盤中心的穿孔124,用結合元件如鉚釘15尾部結合固定成一體;將上旋轉臂11的末端樞接在箱蓋側緣上,而將下旋轉臂12的末端121樞接於皮箱本體邊緣,當打開箱蓋時,則該上、下旋轉臂11、12,以放置於其內部的陰陽卡掣彈片13、14旋轉而轉使凸體142與小圓孔132相對卡合位置的變換,而使箱蓋打開成所需角度時,能獲得一卡合定位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實用,使箱蓋開啟角度可隨意定位,使用更為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皮箱曲柄結構,包括上、下旋轉臂,陰、陽卡掣彈片及結合元件,其特征在于上、下旋轉臂的末端分別與箱蓋和箱體的邊側相接,另一端均呈圓盤凹陷狀,其內部都分別設有兩個陷位槽,其外周邊還設有一嵌合部,并在兩圓盤的凹陷中心開有安裝結合元件的穿孔,所述陰、陽卡掣彈片為兩片相對的彈性片材,其兩端都分別延伸出兩個卡定片,其中心開有通孔,在陽卡掣彈片表面設有數個凸體,而在陰卡掣彈片表面開有數個小圓孔。
專利摘要皮箱曲柄結構,其上、下旋轉臂的末端分別與箱蓋和箱體的邊側相接,另一端均呈圓盤凹陷狀,圓盤內都分別設有兩個陷位槽,外周邊設有嵌合部,其中心開有安裝結合元件的通孔圓盤內分別裝有陰陽卡掣彈片,在陽卡掣彈片的表面設有數個凸體,而在陰卡掣彈片表面相對應開有數個小圓孔,本實用新型使箱蓋開啟角度可隨意定位,使用更為方便。
文檔編號A45C13/34GK2218473SQ9423967
公開日1996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16日
發明者盧三賓 申請人:盧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