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手術托盤的改進,具體地說是一種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所用的手術器械一般都放置于托盤中,其托盤的結構包括盤體、支架和滾輪構成,支架為一根,垂直固定于托盤的一端,使用時,將支架推至手術床邊,盤體伸至手術床的上面。這種托盤的缺點是重心偏離,穩定性差,盤體小,容量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而且容量大、穩定性好的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由盤體、支架和滾輪構成,盤體分為兩節組成,以增加盤體的容量,可有規律的放置多種手術器械,支架設兩根,其支架的上端分別垂直焊接固定在盤體的兩端,兩根支架的下部焊接上橫支撐桿,使支架和盤體固定為一整體,在兩根支架的底部焊接上滾輪柄的插入桿,滾輪通過轉動軸固定在滾輪柄的底部,在滾輪柄的管腔內還設制動器,這樣可便于推動盤體的移動,并可固定位置。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盤體為長方形,其長度與手術床的寬度相同,用不銹鋼板制作;所述的兩根支架均為二節不銹鋼管套裝而成,上節插在下節內,并用螺栓固定,以便調節盤體的高度;所述的制動器由彈簧、齒條、摩擦墊、腳踏桿構成,彈簧裝在滾輪柄的管腔內,在滾輪柄的腳踏桿伸出的口的側壁上設齒條,腳踏桿在滾輪柄管腔內的一端下面還設摩擦墊,通過腳向下壓動腳踏桿,摩擦墊壓緊滾輪,實現制動,并固定位置。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病人體位擺好,固定牢固,調整好盤體高度,將手術器械按操作方便的要求有規律的放入盤體內,從手術床頭或床尾的一端推入在床中部適當位置,不影響顯露手術部位,定好位置后,腳踏滾輪上的腳踏桿使滾輪制動,托盤架即原地固定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使用的單支架或支架固定于床邊的托盤相比,穩定性好,放置器械的容量大,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另外,在無菌條件下,護士還可以用其支撐手臂稍作歇息,以減輕長期站立帶來的痙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制動器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制作本實用新型。該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由盤體1、支架2和滾輪3構成,盤體1分為兩節組成,支架2設兩根,其支架2的上端分別垂直焊接固定在盤體1的兩端,兩根支架2的下部焊接上橫支撐桿4,在兩根支架2的底部焊接上滾輪柄5的插入桿6,滾輪3通過轉動軸8固定在滾輪柄5的底部,在滾輪柄5的管腔內還設制動器7。所述的盤體1為長方形,其長度與手術床的寬度相同,用不銹鋼板制作;所述的兩根支架2均為二節不銹鋼管套裝而成,上節插在下節內,并用螺栓8固定;所述的制動器7由彈簧7a、齒條7b、摩擦墊7c、腳踏桿7d構成,彈簧7a裝在滾輪柄5的管腔內,在滾輪柄5的腳踏桿7d伸出的口的側壁上設齒條7b,腳踏桿7d在滾輪柄5管腔內的一端下面還設摩擦墊7c。
權利要求1.一種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由盤體(1)、支架(2)和滾輪(3)構成,其特征在于盤體(1)分為兩節組成,支架(2)設兩根,其支架(2)的上端分別垂直焊接固定在盤體(1)的兩端,兩根支架(2)的下部焊接上橫支撐桿(4),在兩根支架(2)的底部焊接上滾輪柄(5)的插入桿(6),滾輪(3)通過轉動軸(8)固定在滾輪柄(5)的底部,在滾輪柄(5)的管腔內還設制動器(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體(1)為長方形,其長度與手術床的寬度相同,用不銹鋼板制作;所述的兩根支架(2)均為二節不銹鋼管套裝而成,并用螺栓(8)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器(7)由彈簧(7a)、齒條(7b)、摩擦墊(7c)、腳踏桿(7d)構成,彈簧(7a)裝在滾輪柄(5)的管腔內,在滾輪柄(5)的腳踏桿(7d)伸出的口的側壁上設齒條(7b),腳踏桿(7d)在滾輪柄(5)管腔內的一端下面還設摩擦墊(7c)。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由盤體1、支架2和滾輪3構成,盤體1分為兩節組成,支架2設兩根,其支架2的上端分別垂直焊接固定在盤體1的兩端,兩根支架2的下部焊接上橫支撐桿4,在兩根支架2的底部焊接上滾輪柄5的插入桿6,滾輪3通過轉動軸8固定在滾輪柄5的底部,在滾輪柄5的管腔內還設制動器7。該推車式手術器械托盤,穩定性好,放置器械的容量大,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另外,在無菌條件下,護士還可以用其支撐手臂稍作歇息,以減輕長期站立帶來的痙攣,可廣泛用于外科手術中。
文檔編號A61G13/00GK2683098SQ20032012097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春玲, 王紅梅, 畢淑華, 賀玉榮, 牛桂霞 申請人:李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