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血管支架,特別涉及一種能釋放治療性藥物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該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能有效防治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和血栓形成。
背景技術:
1969年Dotter在透視下將自制的不銹鋼密螺紋血管支架放在犬的周圍血管內,這個支架維持血管通暢達2年半之久,他首次證明了不銹鋼血管支架能與血管壁合為一體[DotlerCT.Transluminally placed coil springs and arterial tube graffs.Long-tern patency in the carinepopliteal artery.Invest Radiol,1969,4329-332]。1987年Sigwart等報道了在冠狀動脈內安放血管支架,主要用于經皮冠狀動脈成形(PTCA)術療效不滿意或術后并發內膜撕脫、夾層導致的急性血管閉塞及PTCA術后再狹窄[Sigwart U,et.al.Intravascular stents to prevent occlusion andrestenosis after tranaluminal angioplasty.N Engl J Med,1987;316701]。
目前,有近90%的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都包括了植入血管支架。冠狀動脈內安放血管支架具有成功率高、療效明顯、適應性強等特點,但由于血管支架本身作為一種金屬異物,有致血栓形成和異物反應性,術后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仍是兩大主要并發癥。為解決上述難題,人們不斷設計出新型的血管支架,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就是其中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drug-eluting stent)就是把某種藥物直接涂覆在金屬血管支架上,或者把某種多聚物涂覆在金屬血管支架表面,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一種或幾種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或抗體,將藥物運送到病變部位提高局部藥物濃度,達到治療目的。據測算,采用此法可使局部藥物濃度達到全身給藥的106倍,從而更有效的防止術后再狹窄和血栓形成的發生。
目前藥物洗脫性支架常用的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1、抑制細胞遷移的藥物支架植入后血管內膜的增生與血管平滑肌細胞(SMC)遷移至內膜生長有密切關系。因此,阻礙SMC的遷移也就降低了血管內膜的增生,減小了再狹窄的發生。如c-蛋白酶抑制劑(C-Proteinase inhibitors)、脯氨酰基3-羥化酶抑制劑(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halofuginone等。
2、抑制細胞增殖的藥物該類藥物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抑制再狹窄的支架洗脫性藥物。包括雷帕霉素(Rapamycn)、紫杉醇(Taxol)、長春新堿(Vincristine)、絲裂霉素(Mitomycin)、Paclitaxel等。
3、促進愈合及內皮化的藥物可選用BCP671、雌激素(Estrogen)和VEGF生長因子等來促進血管內皮化,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再狹窄率。
4、抑制炎癥反應的藥物常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甲基強地松龍(Methyl-prednisolone)等。
綜合上述藥物可以發現,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釋放的藥物可以從多個角度去防止再狹窄和血栓形成。盡管如此,支架植入術后血栓形成和再狹窄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為此,本發明不同于上述途徑,從抗血小板和抗凝的角度出發,選擇合適藥物制成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從而實現降低甚至消除支架植入術后血栓形成和再狹窄。
現有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均是將聚合物、藥物、溶劑共溶形成涂層溶液,再將此溶液涂于血管支架表面,蒸發溶劑后在血管支架表面形成含藥物的聚合物層,但是仍存在聚合物層易脫落等缺陷,而且對于蛋白質類藥物此方法根本行不通。
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在國外的研究、報道較多,但在國內僅有少數機構進行此項研究,且相關專利很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該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植入后,功能藥物釋放,在植入部位發揮高效的抗血小板和抗凝作用,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再狹窄和亞急性血栓形成以及聚合物層易脫落的問題。
本發明的新型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0.5~5)∶(10~30)∶(0.5~5)∶(1~10),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3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加熱爐中加熱到450~600℃,升溫速度為4~8℃/min,保溫0.5~5小時,取出并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1~0.5μm的二氧化鈦層;
(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乳酸、聚己內酯、聚酸酐、聚羥基乙酸中任意一種聚合物溶于氯仿、四氫呋喃、二甲苯、丙酮中任意一種溶劑中,配制成濃度為1~20%的聚合物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合物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30分鐘,取出并干燥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100μm的聚合物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0.1~10.0mg/ml的水蛭素或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或魚精蛋白任意一種藥物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5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45%。
本發明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上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1~0.5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5~11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4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以下技術效果本發明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在涂上聚合物藥物層前對血管支架進行表面粗糙化處理,在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均勻致密的二氧化鈦層,既增加了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又使聚合物與血管支架表面結合牢固,不易脫落。
本發明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先將聚合物溶液涂在血管支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上,干燥后形成聚合物層,再將此血管支架浸泡于藥物溶液中,藥物以被動吸附的方式結合到聚合物中。此方法不同于以往將聚合物、藥物、溶劑共溶形成涂層溶液,再將此溶液涂于血管支架表面,蒸發溶劑后在血管支架表面形成含藥物的聚合物層的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制備方法。由于蛋白質類藥物幾乎不溶于揮發性有機溶劑,因此這種將聚合物、藥物、溶劑共溶形成涂層溶液的方法最大的缺陷是不能用于蛋白質類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而本發明將聚合物和藥物分兩步涂附到血管支架上,克服了聚合物和藥物不能共溶于同一揮發性有機溶劑的缺陷,從而為蛋白質類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開辟了新天地。
本發明采用抗血小板物質和抗凝物質作為血管支架的洗脫性藥物,不同于以往的洗脫性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雷帕霉素(Rapamycin)對細胞有損傷作用,影響內皮的愈合,導致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在血栓形成特別是動脈血栓形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血管支架植入后的急性和亞急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介入操作激活了血液的凝血系統和血管支架本身的致血栓性以及植入部位血管內膜的損傷,同時血栓形成與再狹窄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本發明采用抗血小板物質和抗凝物質作為支架的洗脫性藥物,既能達到局部用藥高效、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出血并發癥的危險,同時也達到抗(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的雙重作用,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圖1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結構剖面示意2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實物3倒置顯微鏡下未粗糙化的血管支架圖4倒置顯微鏡下粗糙化的血管支架圖5不含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的血管支架的掃描電鏡6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的掃描電鏡1中1是血管支架;2是二氧化鈦層;3是藥物聚合物層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水蛭素洗脫性血管支架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0.5∶10∶0.5∶1,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60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8℃/min,保溫5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5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1g聚乳酸溶于5ml氯仿中,配制成濃度為20%的聚乳酸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乳酸溶液中,浸泡時間為3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0μm的聚乳酸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0.1mg/ml的水蛭素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5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
所得到的水蛭素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5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0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該水蛭素洗脫性血管支架具有抗(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的雙重作用,同時能達到局部用藥高效、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出血并發癥的危險,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實施例2一種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3∶30∶3∶10,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45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4℃/min,保溫0.5小時,取出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1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0.05g聚酸酐溶于5ml四氫呋喃中,配制成濃度為1%聚酸酐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酸酐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μm的聚酸酐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1mg/ml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8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20%。將此血管支架與檸檬酸抗凝的新鮮全血接觸30分鐘后,在掃描電鏡下觀察,觀察結果見附圖3、4。
所得到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1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20%。該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具有抗(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的雙重作用,同時能達到局部用藥高效、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出血并發癥的危險,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實施例3一種魚精蛋白洗脫性血管支架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2∶20∶2∶5,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2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55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6℃/min,保溫3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3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0.5g聚己內酯溶于5ml丙酮中,配制成濃度為10%聚己內酯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己內酯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40μm的聚己內酯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10.0mg/ml的魚精蛋白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45%。
所得到的魚精蛋白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3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4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45%。該魚精蛋白洗脫性血管支架具有抗(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的雙重作用,同時能達到局部用藥高效、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出血并發癥的危險,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實施例4一種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1∶20∶1∶3,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1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50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5℃/min,保溫2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4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0.25g聚羥基乙酸溶于5ml二甲苯中,配制成濃度為5%聚羥基乙酸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羥基乙酸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20μm的聚羥基乙酸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2mg/ml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溶液中,浸泡時間為3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30%。
所得到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4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30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30%。該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洗脫性血管支架具有抗(亞)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的雙重作用,同時能達到局部用藥高效、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出血并發癥的危險,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0.5~5)∶(10~30)∶(0.5~5)∶(1~10),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3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加熱爐中加熱到450~600℃,升溫速度為4~8℃/min,保溫0.5~5小時,取出并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1~0.5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乳酸、聚己內酯、聚酸酐、聚羥基乙酸中任意一種聚合物溶于氯仿、四氫呋喃、二甲苯、丙酮中任意一種溶劑中,配制成濃度為1~20%的聚合物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合物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30分鐘,取出并干燥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100μm的聚合物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0.1~10.0mg/ml的水蛭素或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或魚精蛋白任意一種藥物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5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45%。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0.5∶12∶0.5∶1,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60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8℃/min,保溫5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5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乳酸溶于氯仿中,配制成濃度為20%的聚乳酸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乳酸溶液中,浸泡時間為3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0μm的聚乳酸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0.1mg/ml的水蛭素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5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
3.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3∶30∶3∶10,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45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4℃/min,保溫0.5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1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酸酐溶于四氫呋喃中,配制成濃度為1%聚酸酐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酸酐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10μm的聚酸酐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1mg/ml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8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20%。
4.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2∶20∶2∶5,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2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55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6℃/min,保溫3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3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己內酯溶于丙酮中,配制成濃度為10%聚己內酯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己內酯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40μm的聚己內酯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10.0mg/ml的魚精蛋白水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45%。
5.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的操作步驟如下(1)配制鈦酸丁脂溶液鈦酸丁脂溶液按以下物質及摩爾濃度比配制,鈦酸丁脂∶乙二醇甲醚∶乙酰乙酸乙酯∶水=1∶20∶1∶3,先在乙二醇甲醚中加入鈦酸丁脂,混勻后再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水;(2)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進行處理將血管支架置于鈦酸丁脂溶液中浸泡10分鐘,取出后室溫干燥,再置于馬弗爐中于500℃進行熱處理,升溫速度為5℃/min,保溫2小時,取出并在室溫下冷卻該血管支架,使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一層表面粗糙度為0.4μm的二氧化鈦層;(3)配制聚合物溶液將聚羥基乙酸溶于二甲苯中,配制成濃度為5%聚羥基乙酸溶液;(4)將表面有二氧化鈦層的血管支架浸泡于聚羥基乙酸溶液中,浸泡時間為10分鐘,取出該血管支架,室溫干燥,使血管支架的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厚度為20μm的聚羥基乙酸層;(5)將上述處理后的血管支架浸泡于濃度為2mg/ml的抗血小板單克隆抗體溶液中,浸泡時間為30小時,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30%。
6.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1~0.5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5~11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45%。
7.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5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0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1%。
8.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1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1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20%。
9.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3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4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45%。
10.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是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二氧化鈦層的粗糙度為0.4μm,藥物聚合物層的總厚度為300μm,藥物占涂層總重量的30%。
全文摘要
一種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涉及血管支架的制備方法及血管支架。該藥物洗脫性血管支架由血管支架及其表面的二氧化鈦層和二氧化鈦層表面的藥物聚合物層組成。其制備方法是先對血管支架進行表面粗糙化處理在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二氧化鈦層,再將聚合物涂于二氧化鈦層表面形成聚合物層,最后將藥物與聚合物層結合形成藥物聚合物層。本發明在血管支架表面形成二氧化鈦層有利于藥物聚合物層的粘附,從而使藥物聚合物層不易脫落。同時利用聚合物實現了藥物在血管支架植入部位的緩釋,可有效的防止血管支架的再狹窄和支架源性血栓形成的發生率,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文檔編號A61L27/00GK1618472SQ200410040450
公開日2005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3日
發明者王貴學, 尹鐵英, 阮長耿, 羅貝爾·吉杜安, 沈陽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