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芯留置導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空芯留置導尿管。
背景技術:
臨床上,在給手術病人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病人進行導尿或需留置導尿管時,常采用一般橡膠導尿管先插入尿道、膀胱后,再加以膠布固定,或采用帶氣囊的導尿管,囊內注入無菌水加以固定,這種方法在實踐中對引流尿液雖有效,但由于管質較軟,對前列腺增生癥或尿道狹窄等患者的操作帶來一定困難;同時,當導尿管進入尿道、膀胱后,尿液外流容易污染無菌導尿包。
發明內容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方便、實用、無菌的空芯留置導尿管。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空芯留置導尿管,包括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以及位于其內的空芯內導管,空芯內導管前端開口與乳膠導尿管前端開口相吻合,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空芯內導管末端連接有一球囊,硅化乳膠導尿管的后端安裝有一控制卡。
本發明的空芯留置導尿管,所述乳膠導尿管前端開口后端設有一氣囊,控制卡后端、乳膠導尿管上開有一分叉的注水口,注水口通過空芯內導管與乳膠導尿管之間的空腔通向氣囊。
本發明中一是在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中加一空芯內導管,其空芯內導管前端開口與乳膠導管前端開口相吻合,它能有效、快捷地將尿管置入尿道、膀胱而無損害;二是在空芯內導管末端連接有一球囊,當帶空芯內導管的尿管進入尿道、膀胱后,尿液可順空芯內導管直接進入其末端的氣囊,以減少污染;三是在硅化乳膠導尿管的后端放置一控制卡,即可控制尿液外流,也為需夾管觀察的病人提供便利。
本發明能有效地避免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尿液的外溢而造成的無菌包污染。結構簡單、合理、方便實用,可供患者一次性使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乳膠導尿管,2空芯內導管,3開口,4球囊,5控制卡,6注水口,7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1以及位于其內的空芯內導管2,空芯內導管2前端開口3與乳膠導尿管1前端開口相吻合,空芯內導管2末端連接有一透明球囊4,硅化乳膠導尿管1的后端安裝有一控制卡5。所述乳膠導尿管1前端開口后端設有一氣囊7,控制卡5后端、乳膠導尿管1上開有一分叉的注水口6,注水口6通過空芯內導管2與乳膠導尿管1之間的空腔通向氣囊7。
在使用時,當尿管進入尿道、膀胱后,尿可順空芯內導管2流至其末端的透明球囊4內,然后,緩緩抽出空芯內導管2,當拔至外三分之一處時,用控制卡5卡住乳膠導尿管1,阻止尿液繼續外流后,再抽出剩余部分的空芯內導管2,然后連接儲尿袋,松開控制卡5;通過注水口6向氣囊7內注入無菌水使氣囊膨脹,以固定導尿管,即可更無菌、快捷、有效地完成留置導尿。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芯留置導尿管,包括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1)以及位于其內的空芯內導管(2),空芯內導管(2)前端開口(3)與乳膠導尿管(1)前端開口相吻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內導管(2)末端連接有一球囊(4),硅化乳膠導尿管(1)的后端安裝有一控制卡(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芯留置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膠導尿管(1)前端開口后端設有一氣囊(7),控制卡(5)后端、乳膠導尿管(1)上開有一分叉的注水口(6),注水口(6)通過空芯內導管(2)與乳膠導尿管(1)之間的空腔通向氣囊(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療器械,特別公開了一種空芯留置導尿管。該空芯留置導尿管,包括氣囊硅化乳膠導尿管以及位于其內的空芯內導管,空芯內導管前端開口與乳膠導尿管前端開口相吻合,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空芯內導管末端連接有一球囊,硅化乳膠導尿管的后端安裝有一控制卡。所述乳膠導尿管前端開口后端設有一氣囊,控制卡后端開有一分叉的注水口,注水口通向氣囊。本發明能有效地避免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尿液的外溢而造成的無菌包污染。結構簡單、合理、方便實用,可供患者一次性使用。
文檔編號A61M25/14GK101041099SQ20071001541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0日
發明者何冉 申請人: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