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腰椎手術用的腰椎間融合器。
背景技術:
腰椎間融合術是治療脊柱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年越來越多的人群接受椎間融合術的治 療。椎間融合術包括自體骨移植融合和異體骨移植融合,由于自體骨來源有限,增加供區創傷、 不能提供即時的機械穩定等缺點使得椎間融合術得臨床應用受到限制;而異體骨移植不僅費用 高、數量有限而且由異體骨引起的病毒傳播和免疫排斥也是影響其在臨床廣泛應用的主要原 因。近年來,為提高骨移植融合率,減少外固定依賴性,改善和保持脊柱的曲度,椎間融合器 (interbody fusion Cage, Cage)應運而生。Cage較圓柱狀自體骼骨有更強的穩定性,能有效維持 脊柱前路穩定,保留椎間隙高度,符合脊柱的負重要求,病人可以早期離床活動,眾多臨床研 究報道Cage對于提高融合率和近期臨床療效具有積極的作用。椎間融合器按照外形、結構不同,主要分為三類①帶有螺紋的中空圓柱體狀,其設計類 似于界面螺釘,通過擰入椎間隙達到融合;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改良的螺紋狀融合器有BAK;Ray-TFC,TIBFD等。②垂直環形融合器,以鈦籠和環形融合器等為代表;它可在術中根據融合需 要剪切鈦籠調整高度 一般應用于前路融合,并需配合前路或后路的固定。③長立方體形,中 空,四周開孔,內部填充骨屑,平放于椎間隙內,融合面有不同形狀的鋸齒結構,以防前后滑 動并通過增加界面摩擦力從而加強與終板的固定;以1991年Brantigan和Steffee設計的I /FCage為代表。但是,上述椎間融合器均存在一個問題,因單個椎間融合器的體積太大,比較適用于開 放性手術中,不能同時適用于微創手術。在微創椎管內窺鏡下進行融合術對融合器有較高的要 求,它需要融合器既能保證生物力學強度和融合效果,同時又能夠適合內鏡植入。無論是前路 還是后路微創內窺鏡下腰椎融合術,手術工作通道都相對狹小,在工作通道狹小的空間內,既 要椎間融合器植入椎間的空間,又要操作器械的空間,已有的開放用腰椎融合器寬大的體積是難以滿足微創手術的要求的。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既適用于開放性手術,又同時適用于微創手術的組合式多 用腰椎間融合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由結構相同的A、 B兩部分卡接組成,A、 B部分均為半開口的 環形,分別在開口側兩端相對設置卡接結構。這樣的結構設計使A、 B兩部分可連接組合在一 起使用,也可以分開使用,分開時便具有更小的外形和體積,適合微創手術中的微小切口、內 窺鏡、腔鏡入路。當達到椎體中部,可在輔助推進器械的作用下推動融合器至椎體一側所需位 置,并進行翻轉,撐開狹窄的椎間隙,起到椎間撐開器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也能以同樣的方法 撐開復位狹窄椎間隙。融合器兩部分之間圍成的中空結構可以大量植入自體骨,在保證足夠強 度的同時,盡可能照顧到最大植骨容量,同時便于周圍骨質長入,提高融合率,更好的維持撐 開后的椎間隙高度,配合椎弓根螺釘,能更好的保持固定融合節段的穩定性。腰椎間融合器的 A、 B部分的上下表面設計有與腰椎終板自然曲度、椎間隙高度相匹配的弧形隆起,以符合脊 柱生物力學結構特征,保證其在椎間隙的最佳解剖位置。另外,還具有鋸齒狀防滑結構,可通 過增加界面摩擦力從而加強與終板接觸面積。而當腰椎間融合器的兩部分卡接在一起,就成為一個整體的椎間融合器,可在開放融合手 術中使用。可見,本組合式微創腰椎間融合器可拆分和組合,拆分后的單體可用于微創腰椎間融合, 起到椎間撐開器的作用,既能滿足微創手術工作通道狹小的要求,又能滿足椎間隙狹窄的要求, 能夠容易的進入椎間隙旋轉撐開并向兩側擴大空間,獲得充足的Cage間植骨量,促進椎間骨 性融合;組合后的整體作為一個完整的Cage,可用于開放手術的椎間融合,極大的擴大了使用 范圍,節約了器械應用的成本。
圖1是本腰椎間融合器一個部分從內側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腰椎間融合器一個部分從外側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腰椎間融合器兩部分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3,組合式微創腰椎間融合器由A、 B兩部分組成,中間由卡槽連接組合在一起, 可以分開。融合器的A、 B兩部分的結構是相同的,以一個部分為例,參見圖1和圖2,它為半開口 的環形結構,該部分的長22—25mm,寬6-8mm ,高8-10mm,壁厚2 3mm,分別在開口側 兩端相對設置卡接的凸起1和卡槽2,其上下表面有與腰椎終板自然曲度、椎間隙高度相匹配的 弧形隆起5,以符合脊柱生物力學結構特征,保證其在椎間隙的最佳解剖位置,并具有鋸齒狀 防滑結構3,齒間距2-3mm,齒深1-1. 5mm,可通過增加界面摩擦力從而加強與終板接觸面積。 另外,在每一部分的尾部內外側各有一配合抓持器抓持的橫槽4,槽深1-2mm,槽寬2. 5-3mm, 以便于抓持器抓持融合器,推入指定位置。本融合器可在微創手術中分開使用,分開時具有更小的外形和體積,適合微創手術中的微 小切口、內窺鏡、腔鏡入路,當達到椎體中部,可在輔助推進器械的作用下推動融合器至椎體 一側所需位置,并進行翻轉,撐開狹窄的椎間隙,起到椎間撐開器的作用。兩部分分開的中空 結構內填充自體骨質,在保證足夠強度的同時,盡可能照顧到最大植骨容量,,提高融合率,而在傳統手術中,兩部分由卡槽連接在一起,又可成為一個完整的融合器,方便一次性放入。
權利要求1、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結構相同的A、B兩部分卡接組成,A、B部分均為半開口的環形,分別在開口側兩端相對設置卡接結構;A、B部分的上下表面有與腰椎終板自然曲度、椎間隙高度相匹配的弧形隆起,并具有鋸齒狀防滑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A、 B兩部分的尾部內外側各有一配合抓持器抓持的橫槽。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A、 B部分長、寬、 高尺寸范圍為長22—25mm,寬6-8mm ,高8-10mm,壁厚2 3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表面鋸齒 間距2-3mm,齒深1-1. 5mm。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槽的槽深1-2 mm,槽寬2. 5-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一種組合式多用腰椎間融合器,它由結構相同的A、B兩部分卡接組成,A、B部分均為半開口的環形,分別在開口側兩端相對設置卡接結構;A、B部分的上下表面有與腰椎終板自然曲度、椎間隙高度相匹配的弧形隆起,并具有鋸齒狀防滑結構。A、B兩部分的尾部內外側各有一配合抓持器抓持的橫槽。本融合器可拆分和組合,拆分后的單體可用于微創腰椎間融合,起到椎間撐開器的作用,既滿足微創手術工作通道狹小的要求,又滿足椎間隙狹窄的要求,能夠容易的進入椎間隙旋轉撐開并向兩側擴大空間,獲得充足的Cage間植骨量,促進椎間骨性融合;組合后的整體作為一個完整的Cage,可用于開放手術的椎間融合,極大的擴大了使用范圍,節約了器械應用的成本。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1088619SQ20072012510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1日
發明者丁金勇, 躍 周 申請人:躍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