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用取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用取骨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在臨床治療中經常需要進行植骨術,有的需要多次的植骨才能使骨折 愈合,特別是一些小的植骨,目前所采用的取骨一般都是在自體取骨和取骨區 做長切口,然后進行骨膜脫離,用骨刀取骨,再到植骨面進行切開植骨,或者 用骨鑿取骨,損傷較大,可能導致血管神經的損傷,而且出血量大,影響骨折 的愈合,而且操作很不方便,手術后恢復較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損傷小,取骨方便,結構簡單, 可縮短治療時間的醫用取骨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醫用取骨裝置,包括帶 有手柄的中空的管體,所述管體的下端設有鋸齒,所述管體內設有與所述管體 內徑相適配并可抽吸骨髓的吸桿,所述吸桿內部設有沖桿.。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管體的管壁上設有透明的長條狀觀察窗,所述觀察窗 上設有刻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醫用取骨裝置,包括帶有手柄的中空的管體, 所述管體的下端設有鋸齒,所述管體內設有與所述管體內徑相適配并可抽吸骨 髓的吸桿,所述吸桿內部設有沖桿,這樣可以通過鋸齒旋入骨內,根據取骨的 用量,通過吸桿將其吸出,然后通過沖桿將其打入需要的部位,結構比較簡單, 而且使用方便,在臨床中損傷較小,手術后恢復快。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醫用取骨裝置,包括帶有手柄1的中空的管體2,所述管體2的下端設有鋸齒3,所述管體2內設有與所述管體2內徑相適配并可抽吸骨髓 的吸桿4,所述吸桿4內部設有沖桿5,所述管體2的管壁上設有透明的長條狀 觀察窗6,所述觀察窗6上設有刻度7。在使用時,先將皮膚切開露出骨面,然后手握手柄1帶動鋸齒3將其旋入 骨內,可以根據所需骨量的多少,根據觀察窗6上的刻度決定深淺,從而確定 骨量,然后通過與所述管體2內徑相適配的吸桿4將骨組織吸出,到所需的部 位,然后通過沖桿5從手柄1端的孔內打入,操作簡單方便,而且在臨床中相 對損傷較小,術后恢復快。
權利要求1.醫用取骨裝置,包括帶有手柄(1)的中空的管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2)的下端設有鋸齒(3),所述管體(2)內設有與所述管體(2)內徑相適配并可抽吸骨髓的吸桿(4),所述吸桿(4)內部設有沖桿(5)。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醫用取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2)的管 壁上設有透明的長條狀觀察窗(6),所述觀察窗(6)上設有刻度(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取骨裝置,包括帶有手柄的中空的管體,所述管體的下端設有鋸齒,所述管體內設有與所述管體內徑相適配并可抽吸骨髓的吸桿,所述吸桿內部設有沖桿,結構比較簡單,而且使用方便,在臨床中損傷較小,手術后恢復快。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115676SQ20072015766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力 張, 范永紅 申請人:力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