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療看護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中使用的看護儀器,尤其涉及一種對患者輸液 過程中剩余藥液的液位情況進行監測的看護儀。
技術背景目前,醫院在治療就診患者的過程中,多采用將藥液直接輸入患者體內 并快速發揮作用的輸液方式進行治療。具體使用的輸液器如圖l所示,它包括藥瓶l、支架2、輸液管3、限流器4和針頭5等幾部分,使用時將裝有藥液 的藥瓶1的瓶口朝下吊掛在支架2上,輸液管3—端插入到藥瓶2的內部與藥液 連通,輸液管3的另一端帶有一個針頭5,輸液時將針頭5扎到患者的靜脈內, 通過重力的作用使藥瓶2內的藥液經輸液管3滴入患者體內。輸液管3上還設有 一個限流器4,來控制輸液時的藥液流量,避免了由于輸送藥液流量過大、速 度過快使患者的心臟負擔過重而導致的不適和危險。用上述的輸液器給患者輸液時,如藥瓶中的藥液輸完后,不及時更換下 一瓶藥液或將患者身上與輸液管連接的針頭拔出來,則有可能在患者身體上 的針頭處產生氣包,進而導致空氣進入患者體內,這種情況對輸液的患者而 言是非常危險的,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常常在輸液時要求患者或陪護人 員對藥液的剩余情況進行監查,輸液完成應拔出針頭或需要更換下一瓶藥液 時,可通過醫院在病房內提供的報警開關按鈕,使設在值班室內的報警器報 警,呼叫醫護人員到病房進行處理。從上述現有輸液器的具體結構及使用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 存在下述問題' 由于輸液的滴出速度較慢或一次需輸送多瓶藥液,導致輸液的時間較長,很多患者及陪護人員由于疲勞、困倦等多種原因,無法及時監查藥瓶中 剩余藥液的情況,且一個醫護人員要看護多個患者也無法同時全部顧及,經 常出現藥液已輸完,未及時發現并更換下一瓶藥液或將輸液針頭從患者身體 上拔出,導致患者的身體在針頭處出現氣包等危險情況,即使出現這種情況 后立即發現并按下了呼叫醫護人員的報警開關按鈕,醫護人員趕到時也耽誤 了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對被治療患者有很大的危害,若不能及時發現并處 理,則后果非常嚴重,有可能引起醫療事故,因此,對患者輸液時的藥液剩 余情況的監查并及時提醒陪護人員、醫護人員是十分重要的,但現有的情況 只能靠人進行監查,準確性和及時性常常不能保證,而現在沒有一種可以進 行自動監查并根據藥瓶中藥液的剩余情況及時提醒報警的儀器。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醫療看護儀,該看護儀根據監測到正在 輸液的藥液剩余情況,若達到更換或拔出針頭的條件時立即報警。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療看護儀,包括探測部件,與主控電路單元連接,檢測藥液的剩余液面位置并轉換成電 信號后傳送至主控電路單元;主控電路單元,接收探測部件傳送的電信號,并根據該電信號觸發進行 報警。所述的探測部件包括發射電場的兩個電極,兩電極設在藥瓶瓶口部位 的瓶體上或藥瓶瓶口至針頭之間的輸液管上。 所述的主控電路單元包括接收處理單元,與探測部件的輸出端連接,接收探測部件傳送的電信 號,并根據該電信號發出觸發信號;報警單元,接收從接收處理單元傳來的觸發信號,并根據該觸發信號觸 發后進行報警。所述的報警單元包括主報警模塊,根據從接收處理單元傳來的觸發信號的觸發進行聲音、發 光或振動報警;輔助報警模塊,根據從接收處理單元傳來的觸發信號或主報警模塊的觸 發,發出醫護報警開關的觸發信號。所述的輔助報警模塊輸出端連接有信號輸出線,用于與醫護報警器的報 警開關連接。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所述的醫療看護儀 利用探測部件與主控電路單元配合,通過探測部件對藥液的液面進行監測, 當液面超出探測部件的監測面時,探測部件發出觸發信號使主控電路單元進 行報警,便可以及時提醒患者本人、陪護人員及醫護人員進行拔出針頭或更 換下一瓶藥液的處理,避免出現輸液管內沒有藥液使空氣進入患者體內造成 的危害,該看護儀結構簡單,可免去輸液過程中需要人員進行剩余藥液看護的麻煩。
圖1為現有技術的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醫療看護儀的結構框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輔助報警模塊與報警開關連接的結構框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探測部件設置在藥瓶瓶口部位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探測部件設置在輸液管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一種用在給患者輸液的輸液器上的醫療看護儀,該 看護儀通過探測部件與主機機體內的主控電路單元相配合,當探測部件監測 到藥瓶內或輸液管內的剩余藥液的液面超出其監測面,即說明藥瓶內已沒有 藥液,則發出報警觸發信號,主控電路單元接收該觸發信號,并根據觸發信 號的觸發,啟動聲音、發光、振動等報警方式的一種或多種來提醒患者、陪 護人員及醫護人員,及時對輸液的情況進行換藥或拔針等后續處理。這種看 護儀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影響患者的正常輸液,具有安全準確的特點, 可替代人員進行輸液看護,避免了因人員疏忽而未能對輸液結束進行及時處 理給患者造成的危害。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 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醫療看護儀,具體包括與主機28內主控電路單元32連接的探測部件31 ,該探測部件31用于檢 測藥液的液面位置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后傳送至主控電路單元32;所述的探 測部件31為發射電場的兩個電極,探測部件31兩電極間的電場形成一個監 測面,如果該監測面內凈皮監測液面發生變化,由于液體和空氣的導電性不同 則使監測面內的電場發生變化,使探測部件31發出電信號,實際使用中可將 探測部件31設在藥瓶22瓶口部位的瓶體上或藥瓶22瓶口至針頭25之間的 輸液管27上,以便對藥液的液面進行準確的監測。主控電路單元32,用于接收探測部件31傳送來的電信號,并根據該電信 號觸發進行報警,報警由主機28內的語音報警器實現,如發出"藥要滴完 了,該換藥了"等提示語,提醒患者及相關看護人員的注意。報警也可以采 用其它的多種形式或它們的組合,如發光、鳴笛、音樂、振動等,只要采 用相應的報警器即可實現。其中所述的主控電路單元具體包括接收處理單元33,與探測部件31的輸出端連接,接收探測部件33傳送 的電信號,并對該信息進行處理后產生并發出觸發信號;報警單元34,接收從接收處理單元33的傳來的觸發信號,并根據該觸發 信號的觸發使報警器工作進行報警;其中報警單元34由兩部分模塊構成主報警模塊35,根據從接收處理單元33傳來的觸發信號的觸發進行聲 音、發光或振動報警;實際應用中主報警模塊可采用報警器,如聲音報警 器、音樂報警器、語音報警器、閃光報警器、振動報警器等。輔助報警模塊36,其輸出端接有信號輸出線38,該信號輸出線用于與輸 液室內的醫護報警器的報警開關37連接。當主報警模塊被觸發報警時,輔助 報警模塊36同時也被觸發,并發出醫護報警信號,將病房內的報警開關37接 通,使與該報警開關37相連的值班室內的報警器報警,呼叫醫護人員。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醫療看護儀,既可以根據剩余藥液的情況提供多種 方式的直接報警,又可以通過與輔助報警模塊連接的信號輸出線觸發醫護報 警器,及時呼叫醫護人員對輸液的后續情況進行處理。這種看護儀結構簡 單,使用方便,不影響患者的正常輸液,具有安全準確的特點,可替代人員 進行輸液看護,節省人力,免去了對輸液后續情況處理不及時給患者造成的 危害。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 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所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1. 一種醫療看護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測部件(31),與主控電路單元(32)連接,檢測藥液的剩余液面位置并轉換成電信號后傳送至主控電路單元;主控電路單元(32),接收探測部件(31)傳送的電信號,并根據該電信號觸發進行報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療看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測部件 (31)包括發射電場的兩個電極,兩電極設在藥瓶(22)瓶口部位的瓶體上或藥瓶瓶口至針頭之間的輸液管(27)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療看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電路單 元(32 )包括接收處理單元(33),與探測部件(31)的輸出端連接,接收探測部件 傳送的電信號,并才艮據該電信號發出觸發信號;報警單元(34),接收從接收處理單元(33)傳來的觸發信號,并根據 該觸發信號觸發后進行^t艮警。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療看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報警單元 (34 )包括主報警模塊(35),根據從接收處翠單元(33)傳來的觸發信號的觸發 進行聲音、發光或振動報警;輔助報警模塊(36 ),根據從接收處理單元(33 )傳來的觸發信號或主 報警模塊的觸發,發出醫護報警開關的觸發信號。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療看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助報警模 塊(36)輸出端連接有信號輸出線(38),用于與醫護報警器的報警開關(37 )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療看護儀,包括探測部件,其與主控電路單元連接,檢測藥液的液面位置并轉換為電信號后傳送至主控電路單元;主控電路單元,接收探測部件傳送的電信號,并根據該電信號觸發進行報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醫療看護儀利用探測部件與主控電路單元配合,通過探測部件對藥液的液面進行監測,當液面超出探測部件的監測面時,探測部件發出觸發信號使主控電路單元進行報警,便可以及時提醒患者本人、陪護人員及醫護人員進行拔出針頭或更換下一瓶藥液的處理,避免出現輸液管內沒有藥液使空氣進入患者體內造成的危害,該看護儀結構簡單,可免去輸液過程中需要人員進行剩余藥液看護的麻煩。
文檔編號A61M5/14GK201091714SQ20072017008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7日
發明者龔云云 申請人:龔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