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克氏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型克氏針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外科醫療器材,具體涉及骨科常用鉆孔及固定的 克氏針。
背景技術:
克氏針是臨床骨科手術中用于定位、鉆孔及固定的常用器材。目前使用的克氏針包括細長而直的針桿和針尖,因為針尖呈切削扁平狀,沒有開 刃,鉆孔時定位不確切,開孔難度大,鉆孔所需時間較長,增大了創面,增加 了患者的創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位準確、開孔容易、能夠縮短 手術時間、大大減少患者創傷的新型克氏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克氏針,包括細長而直的針桿和針尖,其特征是在所述針尖的 正反兩個切削面的非對稱半面上加工有切削刃。為確保定位及鉆孔理想效果,所述針尖切削刃的后角a控制在40 45°之間。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克氏針,由于針尖處加工了切削刃,能夠準確 定位、迅速開孔,使定位及鉆孔操作更簡單,且能大大減少對周圍軟組織和局 部骨質的損害,節省了手術時間,大大減輕了患者術中痛苦。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克氏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A-A旋轉后切削刃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 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克氏針實施例是在現 有克氏針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包括細長而直的針桿1和針尖2,仍采用醫用不 銹鋼制成,它對現有技術所做出的貢獻在于在針尖的正反兩個切削面3的非對稱半面上加工有切削刃4。磨削時,保證刃口銳角鋒利,針尖切削刃4的后角a控制在40 45。之間。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啟示下,還可以做出其它等同變型和 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克氏針,包括細長而直的針桿和針尖,其特征是在所述針尖的正反兩個切削面的非對稱半面上加工有切削刃。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克氏針,其特征是所述的針尖切削刃的后角a控制在40 45。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克氏針,它包括細長而直的針桿和針尖,其特征是在所述針尖的正反兩個切削面的非對稱半面上加工有切削刃。所述的針尖切削刃的后角α控制在40~45°之間。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克氏針,由于針尖處加工了切削刃,能夠準確定位、迅速開孔,使定位及鉆孔操作更簡單,且能大大減少對周圍軟組織和局部骨質的損害,節省了手術時間,大大減輕了患者術中痛苦。
文檔編號A61B17/16GK201088621SQ20072019462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1日
發明者付友蘭, 劉麗華, 文益民, 王艷開, 楠 鄭, 鄭忠堂 申請人:鄭忠堂;付友蘭;王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