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脛骨內用假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膝關節內用假體,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人體的脛骨假體。
技術背景通常所說的膝關節內用假體包括股骨假體和脛骨假體兩大部分。其中,股 骨假體通過股骨安裝莖或螺釘與股骨遠端連接,具有內骨髁和外骨髁。脛骨假 體分為脛骨襯墊和脛骨支座兩部分,脛骨支座固定在脛骨近端,脛骨襯墊位于 股骨假體和脛骨支座之間,可以在脛骨支座上平移或旋轉,其內外骨髁關節面 分別與股骨假體內外骨髁關節面相匹配,以模擬正常的人體自然膝關節運動過 程。對于人體自然膝關節而言,由于周圍軟組織和韌帶的共同作用,使得膝關 節在過伸位、完全伸膝位和深度屈膝位三種情況下始終是穩定的,脛骨平臺沿 前后方向的平移受到前后十字韌帶的限制。但是,由于膝關節病變或損傷等原 因引起韌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喪失時,就需要通過整形外科手術置入膝關節內 用假體,其中,脛骨假體的合理設計對于實現膝假體的穩定性起重要作用,設 計前后平移距離受限的脛骨假體可有效防止膝關節前后側軟組織受到損傷,避 免軟組織發炎,同時,保證脛骨襯墊在膝關節深度屈曲時前側不被抬起,可有效防止膝假體脫位。在美國專利US5935173中,脛骨襯墊后側部分加長,實現 了脛骨襯墊在膝關節深度屈曲時前側不被抬起,有效防止了膝假體脫位,但該 專利未限制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上的前后平移距離。在美國專利US6797005中, 設計止動針限制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上的前后平移距離,有效防止了膝關節前 后側軟組織受到損傷,但該專利無法保證脛骨襯墊在膝關節深度屈曲時前側不 被抬起。在美國專利US7014660中,只設計了止動塊限制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 上的前移距離,但卻沒有限制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上的后移距離,并且也無法 保證脛骨襯墊在膝關節深度屈曲時前側不被抬起。發明內容針對以上技術和專利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脛骨假體,目的在于 首先,當膝關節為過伸位時,脛骨襯墊前側定位面與脛骨支座上前側定位塊內 面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前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前側軟組織。其 次,當膝關節為深度屈膝位時,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 上的斜面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后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后側軟組 織。最后,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相配合,以防止膝關節深度屈膝時脛骨襯墊前側被抬起而造成膝假體脫位。 該裝置的具體構成脛骨襯墊,該襯墊可在脛骨支座上沿前后方向平移,具有內外骨髁,同時, 該襯墊后側具有定位斜面;脛骨支座,該支座與脛骨近端連接,同時,該支座上后側定位塊內面為斜 面。'該裝置實施的技術方案當膝關節為完全伸膝位時,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上沿前后方向為自由狀態。當膝關節為過伸位時,脛骨襯墊前側定位面與脛骨支座上前側定位塊內面 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前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前側軟組織。當膝關節為深度屈膝位時,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 上的斜面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后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后側軟組 織。同時,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相配合,以 防止膝關節深度屈膝時脛骨襯墊前側被抬起而造成膝假體脫位。本發明的優點是首先,可避免損傷膝關節前側軟組織。其次,可避免損 傷膝關節后側軟組織。最后,膝關節在深度屈膝位時,脛骨襯墊前側與脛骨支 座上表面良好接觸,從而避免了膝假體脫位的后果。這不僅保證了膝關節內用 假體的運動穩定性,也加快了病人的康復時間。
圖1 、膝關節完全伸膝位脛骨假體剖面圖 圖2膝關節過伸位脛骨假體剖面圖 圖3膝關節深度屈膝位脛骨假體剖面圖 圖中序號,1.脛骨襯墊,2.脛骨支座A.膝關節前側,P.膝關節后側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l,圖2和圖3中,脛骨支座2通過脛骨安裝莖(圖中未示出)或骨水 泥與脛骨近端連接,脛骨襯墊1位于股骨假體(圖中未示出)和脛骨支座2之 間,脛骨襯墊1可在脛骨支座2上沿A-P方向(前一后方向)平移,具有與股 骨假體內外骨髁關節面相匹配的內外骨髁la和lb,以模擬正常的人體自然膝關 節運動過程。在圖1中,膝關節為完全伸膝位,此時,脛骨襯墊1在脛骨支座2上沿A-P方向(前一后方向)為自由狀態。在圖2中,膝關節為過伸位,此時,脛骨襯墊1前側定位面lc與脛骨支座2上前側定位塊2a的內面2d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1前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 損傷膝關節前側軟組織。在圖3中,膝關節為深度屈膝位,此時,脛骨襯墊1后側定位斜面ld與脛 骨支座2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2c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1后移距離受到限制, 避免損傷膝關節后側軟組織。在圖3中,脛骨襯墊1后側定位斜面ld與脛骨支座2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 2c相配合,以保證脛骨襯墊l的前側與脛骨支座2的上表面良好接觸,于是, 可防止膝關節深度屈膝時脛骨襯墊1前側被抬起而造成膝假體脫位。
權利要求
1.一種脛骨假體,包括脛骨襯墊,該襯墊可在脛骨支座上沿前后方向平移,具有內外骨髁,同時,該襯墊后側具有定位斜面;脛骨支座,該支座與脛骨近端連接,同時,該支座上后側定位塊內面為斜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相配合,以防止膝關節深度屈膝時脛骨襯墊前側被 抬起而造成膝假體脫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脛骨假體,該假體包括在脛骨支座上沿前后方向平移的脛骨襯墊,與脛骨近端連接的脛骨支座。當膝關節為完全伸膝位時,脛骨襯墊在脛骨支座上沿前后方向為自由狀態。當膝關節為過伸位時,脛骨襯墊前側定位面與脛骨支座上前側定位塊內面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前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前側軟組織。當膝關節為深度屈膝位時,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接觸,以保證脛骨襯墊后移距離受到限制,避免損傷膝關節后側軟組織。同時,脛骨襯墊后側定位斜面與脛骨支座后側定位塊上的斜面相配合,以防止膝關節深度屈膝時脛骨襯墊前側被抬起而造成膝假體脫位。
文檔編號A61F2/38GK101214174SQ20081004520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7日
發明者周宗科, 進 姚, 張國亮, 彬 沈, 裴福興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