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紅參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紅參的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P"ww g/似朋g C,力,A/e;;的干燥根。是傳統 名貴中藥,始載于我國第一部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其栽培者稱為 "園參",野生者稱為"山參"鮮參洗凈后干燥者稱為"生曬參",蒸 制后干燥者稱為"紅參"。其中白參藥性偏涼,適用于氣陰不足,表 現為潮熱、自汗、盜汗、咽干口燥、神疲乏力、呼吸氣短、聲低語懶、 舌紅無苔脈細無力之陰虛諸證。紅參藥性偏溫,適用于氣虛陽虛者, 凡五臟氣不足心虛心悸不寐,脾虛泄瀉腹冷、脾虛氣斷喘息,肝虛驚 悸不寧,腎虛骨弱痿軟, 一切虛弱或大吐瀉、大流血的虛癥皆可用之。 紅參的作用較生曬人參緩和。所以,中醫臨床上廣泛應用紅參對虛脫 病人進行補益而不用生曬人參。(參考文獻陳桂云,陳衛平。 HPLC—ELSD測定紅參中人參皂苷Rgl、 Re、 Rbl含量。藥物分析 雜志,2007, 27 (5): 754 756)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紅參的加工方法。 人參主要成分為人參皂苷,人參多糖,揮發油。其中人參皂苷為 其主要成分,也為人參主要藥理成分。實驗表明,人參經蒸制后總皂 苷含量降低,主要是因為大分子量皂苷發生了水解反應,轉化為分子量較小的皂苷,但其藥性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人參經過不同的炮制方 法,當炮制因素的各個水平發生改變與外表是否涂以輔料時,人參的 炮制品的外觀與皂苷含量也會發生變化。實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將鮮參刷洗干凈,人參頭部向下傾斜擺放在鋪以屜布的籠屜中, 再放入蒸參箱蒸,在40分鐘 80分鐘內將溫度從20。C提升至10(TC, 在100'C的條件下蒸制4小時 7小時,自然冷卻至60'C,將人參蒸制 品放入烘干箱內烘干;或者,將所述的人參蒸制品從蒸參箱中取出,用軟毛刷蘸取相對 密度為1.4的蜂蜜,涂抹在人參蒸制品上,人參蒸制品從蘆頭部到人 參須根部每個接觸面積均均勻地涂抹兩次,涂抹結束后再將該人參蒸 制品放入烘干箱內烘干4天;在烘干4天的時間內進行周期性的操作, 所述的周期性的操作為當烘制過程中溫度達到50'C 6(TC時,把溫 度從5(TC 6(TC進行降溫至38t: 41-C,在38。C 4rC持續時間為7 小時;之后再將溫度升至50。C 6(TC,在50'C 6(TC持續8小時;所 述的降溫與升溫均在10分鐘至60分鐘之內完成;周而復始;或者,將所述的人參蒸制品從烘干箱內取出,直接日曬,冷卻至 室溫;得到一種中藥紅參。有益效果本發明中,蒸參時間設定4小時 7小時,并不是傳 統的2小時 3小時,因為蒸參時間過短會導致人參藥性轉化不完全, 色澤不美觀,透明度不好。提溫時間設定為40分鐘 80分鐘,不是 傳統的或文獻報道的自然升溫。因為迅速升溫導致人參裂瓣。而長時間提溫浪費能源與時間。烘干溫度設定為50°C 60°C,因為低于50 'C 60'C導致烘干時間長,而傳統上的文獻中報道的7(TC以上的烘 干溫度導致人參炮制品迅速失水,以至表面顏色晦暗,有深縱皺紋, 呈現烤焦狀。在蒸參結束時讓參繼續在蒸參箱中不拿出來而讓其自然 將溫度將至7(TC是保證人參炮制品顏色,外觀,防止裂瓣。實施例 10中在人參放入烘箱前將參表面涂以稀釋后的蜂蜜可使口感增強, 顏色鮮艷有光澤,而皂苷含量并沒有下降。Re、 Rgl、 Rf、 Rbl、 Rg2、 Rc、 Rb2、 Rd、 Ro減少5% 20%, 20S-Rg3增加30% 40%。并產生了 人參中不含有的人參皂苷Rhl、 Rg6、 F4、 Rk3、 Rh4、 20R-Rg3、 20S-Rs3、 120R-Rs3、 Rkl、 Rg5
圖l為人參樣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圖2為紅參樣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圖1與圖2高效液相色譜圖中色譜峰1 21分別為l:Re、 2:Rgl、 3:Rf、 4:Rbl、 5:Rg2、 6:Rc、 7:Rb2、 8:Rd、 9:Ro、 IO:未知、ll:Rhl、 12:Rg6、 13:F4、 14:Rk3、 15:Rh4、 16:20S-Rg3、 17:20R-Rg3、 18:20S-Rs3、 19: 20R-Rs3、 20: Rkl、 21:Rg5。從色譜圖中可以看出, 加工的紅參11-21號色譜峰面積明顯增大,即炮制紅參過程中產生了紅參中特有的成分。圖3為本方法加工的紅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直徑為2厘米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40分鐘 內溫度由20攝氏度提升至100攝氏度,在100攝氏度條件下蒸制4小時。 蒸制結束后讓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60攝氏度,取出后放入烘 箱中以50攝氏度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后干燥即得。高效液相色譜測定Re+Rgl含量為0. 575%, Rbl含量為O. 2262%。外 觀為紅參主體飽滿,呈現紅褐色,須根呈現紅棕色,無深縱皺紋, 內堅實,淺棕色。實施例2:將直徑為2厘米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60分鐘 內溫度由20攝氏度提升至100攝氏度,在100攝氏度條件下蒸制5小時。 蒸制結束后讓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60攝氏度,取出后放入烘 箱中以55攝氏度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后干燥即得。通 過顯色比色測量總皂苷含量為2. 925%。 Re+Rgl含量為0. 601%, Rbl含 量為0.221%。外觀為參主體飽滿,呈現淺紅棕色,近黃褐色,蒸透, 呈半透明狀。有光澤。實施例3:將直徑為2.5厘米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80分 鐘內溫度由2(TC提升至10(TC,在10(TC條件下蒸制6小時。蒸制結束 后讓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6(TC,取出后放入烘箱中以60攝氏 度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后干燥即得。高效液相色譜測 定Re+Rgl含量為0. 477%, Rbl含量為O. 204%。外觀為參主體飽滿,呈現 紅棕色,蒸透,呈半透明狀,有光澤。實施例4:將直徑為2.8厘米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60分 鐘內溫度由20攝氏度提升至100'C,在100。C條件下蒸制7小時。蒸制 結束后讓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6(TC,取出后放入烘箱中以55 。C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后干燥即得。高效液相色譜測 定Re+Rgl含量為0. 649%, Rbl含量為O. 384%。外觀為參主體飽滿,紅 棕色,有輕微縱皺紋,內實,有光澤。實施例5:將直徑為2.5厘米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60分 鐘內溫度由2(TC提升至10(TC,在100攝氏度條件下蒸制7小時。蒸制 結束后讓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60'C,取出后表面涂以相對密 度為1.4的蜂蜜放入烘箱中以55'C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 后干燥即得。高效液相色譜測定Re+Rgl含量為0.750n/。,Rbl含量為 0.246%。外觀為參主體不飽滿,呈現棕黑色,有許多縱鈹紋,內空 心。顏色晦暗無光澤。實施例6:將人參清洗干凈,放入帶屜布的籠屜中,在60分鐘內 溫度由2(TC提升至10(TC,在10(TC條件下蒸制2小時。蒸制結束后讓 人參在蒸參機內自然降溫降至7(TC,取出后表面涂以相對密度為1.4 的蜂蜜放入烘箱中以5(TC進行烘干。烘至全干(4天)。取出后干燥 即得。高效液相色譜測定Re+Rgl含量為0. 743。/。,Rbl含量為0. 250%。外 觀為參體飽滿,淺紅棕色,有很明顯光澤,內紅棕色,堅實。
權利要求
1.一種紅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鮮參刷洗干凈,人參頭部向下傾斜擺放在鋪以屜布的籠屜中,再放入蒸參箱蒸,在40分鐘~80分鐘內將溫度從20℃提升至100℃,在100℃的條件下蒸制4小時~7小時,自然冷卻至60℃,將人參蒸制品放入烘干箱內烘干;或者,將所述的人參蒸制品從蒸參箱中取出,用軟毛刷蘸取相對密度為1.4的蜂蜜,涂抹在人參蒸制品上,人參蒸制品從蘆頭部到人參須根部每個接觸面積均均勻地涂抹兩次,涂抹結束后再將該人參蒸制品放入烘干箱內烘干4天;在烘干4天的時間內進行周期性的操作,所述的周期性的操作為當烘制過程中溫度達到50℃~60℃時,把溫度從50℃~60℃進行降溫至38℃~41℃,在38℃~41℃持續時間為7小時;之后再將溫度升至50℃~60℃,在50℃~60℃持續8小時;所述的降溫與升溫均在10分鐘至60分鐘之內完成;周而復始;或者,將所述的人參蒸制品從烘干箱內取出,直接日曬,冷卻至室溫;得到一種中藥紅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屬于紅參的加工方法,該方法為將鮮參清洗干凈,擺放蒸參箱內,蒸制4至7小時。蒸制后將人參取出,外表涂抹輔料,放入烘干箱內以50℃~60℃。大約烘干4天后取出,得到的紅參顏色鮮艷有光澤。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HPLC)對經本方法炮制加工的紅參進行人參皂苷指標性成分的含量檢測,皂苷含量并沒有下降。Re、Rg1、Rf、Rb1、Rg2、Rc、Rb2、Rd、Ro減少5%~20%,20S-Rg3增加30%~40%。并產生了人參中不含有的人參皂苷Rh1、Rg6、F4、Rk3、Rh4、20R-Rg3、20S-Rs3、120R-Rs3、Rk1、Rg5。
文檔編號A61K125/00GK101244103SQ20081005053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24日
發明者劉志強, 劉淑瑩, 宋鳳瑞, 張語遲, 王淑敏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