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①三七的收獲年齡與采挖季節:三七隨栽培年齡增加,產量也遞增,以3年七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84%~153%,4年七次之,5年七增長已很緩慢,且往往主要是根狀莖增長。②采收加工方法:已剪去支根和根狀莖的塊根,繼續在太陽下曬2~3天,進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輕,以免破皮。以后反復曬、揉,也可放在旋轉滾筒內使塊根相互碰撞摩擦,如此反復4~5次,直至塊根光滑圓整,干透為止;該發明不但能提高藥材的商品等級,還會多出產量,相應地提高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中藥材的產品加工也叫產地加工,藥材加工非常重要,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是把收獲來的鮮貨,通過不同方法干燥,加工成商品藥材,并不是只要曬干就可以了。藥材產品加工是藥材生產的最后一關,關系到藥材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如加工得巧,不但能提高藥材的商品等級,還會多出產量,相應地提高經濟效益。否則會把多年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大量投入,由于這一關沒把好,而損失摻重。所以最后這一關一定要把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0003]不同藥材的加工方法有很大差別,有的很簡單,只要曬干,陰干或烘干即可,如多數全草類、種子類果實類藥材。有的則很復雜,如多數根和根莖類藥材,有的在干燥前還要洗滌、去皮、整形、蒸煮燙、浸漂、硫磺熏等工序。如附子(祛風濕、治虛脫、腎虛水腫等)毒性較大需用鹵堿浸泡和高溫蒸煮等措施來降低毒性。每道工序都要掌握適度,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甚至影響產品質量。
[0004]藥材在日曬過程中,要注意經常翻動,防雨淋,有的先曬至5~6成干時進行短期集中堆放,把內部水分擴散出來,使藥材回軟,俗稱“發汗”,再曬到干。
[0005]有些含有揮發油的藥材如薄荷、紫蘇等,不宜暴曬,宜陰干,或先曬到7~8成干, 再放陰棚內陰干.以減少揮發油損失。
[0006]在進行人工加溫干燥時如炕干或烘干.除注意藥材鋪放厚度.常翻動外,還要嚴格控制火力.一般掌握先大火.后小火,以免炕焦或燒毀藥材,或發生火災,以前在湖北..四川黃連產區.炕黃連時.由于火力沒控制好,燒毀黃連,發生火災的事時有發生。所以.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0007]三七又名田七,明 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黃”, 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0008]三七起源于2億5千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三七對生長的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適宜于冬暖夏涼的氣候,不耐嚴寒與酷熱,喜半陰和潮濕的生態環境。故其分布范圍僅局限于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廣西與文山交界的幾個地方。云南省文山州為原產地和主產地。據有關文獻記載, 三七使用歷史近600年,栽培歷史近500年。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的中藥百合的加工方法;不但能提高藥材的商品等級,還會多出產量,相應地提高經濟效益。否則會把多年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大量投入,由于這一關沒把好,而損失摻重。所以最后這一關一定要把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0010]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是:
[0011]這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由如下步驟構成:
[0012]①三七的收獲年齡與采挖季節:三七隨栽培年齡增加,產量也遞增,以3年七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84%~153%,4年七次之,5年七增長已很緩慢,且往往主要是根狀莖增長。因此,三七栽培到4年即應收獲,同時4年后的三七表皮逐漸變粗糙,皺紋增加,加工后表皮不夠光滑。此外,三七棚架也大部腐朽,土壤板結,爛根率也隨之增加,故目前生產上三七均4年收獲。采挖季節則以開花期8~9月比收果后的11月較好。因8月開花期塊根養分豐富,產量高;主根折干率高,約25%~30%,質地重,加工的成品表皮光滑,內部組織菊花心明顯,11月收果后收獲的.由于養分消耗,不但產疑低,主根折干率也低,約18%~ 20%,同時產品表皮皺紋多,質地輕,內部空泡多,菊花心不明渺。因此,藥材上將開花期收獲的稱“春七”,而結果后收獲的稱“冬七”,價格也不同。應用摘花蕞措施者,收獲期應推遲, 因摘花薹后,減少了養分向花果的輸送,而葉片繼續合成新的養分,致使產量仍逐月提高。 因此,應推遲至11月收較好,12月以后新芽已萌動,養分隨之轉化,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
[0013]②采收加工方法:采挖時用鋤頭挖起,注意不要挖斷主根,去掉莖葉,洗凈泥土,剪除須根,將其分別曬干;將已剪去須根的三七,分別大小,在陽光下曝曬2~3天,約六成干時,再將支根和根狀莖分別剪下,剪時應在離塊根表面I毫米處剪下,待干燥收縮后,剪口正好與塊根表面相平,成品表面平滑美觀。已剪去支根和根狀莖的塊根,繼續在太陽下曬 2~3天,-進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輕,以免破皮。以后反復曬、揉,也可放在旋轉滾筒內使塊根相互碰撞摩擦,如此反復4~5次,直至塊根光滑圓整,干透為止;
[0014]如遇陰雨天氣,需在室內建烤爐烘烤,用火烤三七;掌握溫度在36~38°C;火力必須均勻,不能忽高忽低,烤時勤翮動,層與層之問也經常調換,使之均勻干燥,產品堅實.防止發生烤焦或產品內部出現空泡現象。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6]該發明是一種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的中藥百合的加工方法;不但能提高藥材的商品等級,還會多出產量,相應地提高經濟效益。否則會把多年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大量投入,由于這一關沒把好,而損失摻重。所以最后這一關一定要把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
[0018]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由如下步驟構成:
[0019]①三七的收獲年齡與采挖季節:三七隨栽培年齡增加,產量也遞增,以3年七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84%~153%,4年七次之,5年七增長已很緩慢,且往往主要是根狀莖增長。因此,三七栽培到4年即應收獲,同時4年后的三七表皮逐漸變粗糙,皺紋增加,加工后表皮不夠光滑。此外,三七棚架也大部腐朽,土壤板結,爛根率也隨之增加,故目前生產上三七均4年收獲。采挖季節則以開花期8~9月比收果后的11月較好。因8月開花期塊根養分豐富,產量高;主根折干率高,約25%~30%,質地重,加工的成品表皮光滑,內部組織菊花心明顯,11月收果后收獲的.由于養分消耗,不但產疑低,主根折干率也低,約18%~ 20%,同時產品表皮皺紋多,質地輕,內部空泡多,菊花心不明渺。因此,藥材上將開花期收獲的稱“春七”,而結果后收獲的稱“冬七”,價格也不同。應用摘花蕞措施者,收獲期應推遲, 因摘花薹后,減少了養分向花果的輸送,而葉片繼續合成新的養分,致使產量仍逐月提高。 因此,應推遲至11月收較好,12月以后新芽已萌動,養分隨之轉化,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
[0020]②采收加工方法:采挖時用鋤頭挖起,注意不要挖斷主根,去掉莖葉,洗凈泥土,剪除須根,將其分別曬干;將已剪去須根的三七,分別大小,在陽光下曝曬2~3天,約六成干時,再將支根和根狀莖分別剪下,剪時應在離塊根表面I毫米處剪下,待干燥收縮后,剪口正好與塊根表面相平,成品表面平滑美觀。已剪去支根和根狀莖的塊根,繼續在太陽下曬 2~3天,-進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輕,以免破皮。以后反復曬、揉,也可放在旋轉滾筒內使塊根相互碰撞摩擦,如此反復4~5次,直至塊根光滑圓整,干透為止;
[0021]如遇陰雨天氣,需在室內建烤爐烘烤,用火烤三七;掌握溫度在36~38°C;火力必須均勻,不能忽高忽低,烤時勤翮動,層與層之問也經常調換,使之·均勻干燥,產品堅實.防止發生烤焦或產品內部出現空泡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三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由如下步驟構成:①三七的收獲年齡與采挖季節:三七隨栽培年齡增加,產量也遞增,以3年七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84%~153%,4年七次之,5年七增長已很緩慢,且往往主要是根狀莖增長; 因此,三七栽培到4年即應收獲,同時4年后的三七表皮逐漸變粗糙,皺紋增加,加工后表皮不夠光滑;此外,三七棚架也大部腐朽,土壤板結,爛根率也隨之增加,故目前生產上三七均4年收獲;采挖季節則以開花期8~9月比收果后的11月較好。因8月開花期塊根養分豐富,產量高;主根折干率高,約25%~30%,質地重,加工的成品表皮光滑,內部組織菊花心明顯,11月收果后收獲的;由于養分消耗,不但產疑低,主根折干率也低,約18%~20%, 同時產品表皮皺紋多,質地輕,內部空泡多,菊花心不明渺;因此,藥材上將開花期收獲的稱 “春七”,而結果后收獲的稱“冬七”,價格也不同;應用摘花蕞措施者,收獲期應推遲,因摘花薹后,減少了養分向花果的輸送,而葉片繼續合成新的養分,致使產量仍逐月提高;因此,應推遲至11月收較好,12月以后新芽已萌動,養分隨之轉化,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②采收加工方法:采挖時用鋤頭挖起,注意不要挖斷主根,去掉莖葉,洗凈泥土,剪除須根,將其分別曬干;將已剪去須根的三七,分別大小,在陽光下曝曬2~3天,約六成干時, 再將支根和根狀莖分別剪下,剪時應在離塊根表面I毫米處剪下,待干燥收縮后,剪口正好與塊根表面相平,成品表面平滑美觀。已剪去支根和根狀莖的塊根,繼續在太陽下曬2~3 天,-進行第一次揉搓,用力要輕,以免破皮。以后反復曬、揉,也可放在旋轉滾筒內使塊根相互碰撞摩擦,如此反復4~5次,直至塊根光滑圓整,干透為止;如遇陰雨天氣,需在室內建烤爐烘烤,用火烤三七;掌握溫度在36~38°C ;火力必須均勻,不能忽高忽低,烤時勤翮動,層與層之問也經常調換,使之均勻干燥,產品堅實.防止發生烤焦或產品內部出現空泡現象。
【文檔編號】A61K36/258GK103565865SQ20121026213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岑星華 申請人:岑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