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療器械領域的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
背景技術:
血管支架術是一種微創傷介入治療方法,自應用于臨床以來發展很快,而血管支架則是 指用于血管內部,增加器官功能,并具有可伸張性的圓柱型金屬網。 一般講,血管支架主要 是用于打開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阻塞,在手術上,通常利用一個細小柔軟并帶有氣囊的導管 將血管支架通過動脈送入指定的位置,使氣囊充氣,支架和血管一起擴張,然后氣囊放氣并 連同導管一起抽出,最后留下金屬支架起到一個支撐和疏通血管的作用。
但是人體血管內病損的范圍程度千變萬化,支架應有良好的適應性來匹配病變段的血管, 支架太柔軟,則無法達到完成撐開病變血管的目的;太堅硬,則容易造成血管新的損傷;再 者,支架置入血管后其內壁如果不夠光滑,則容易誘發血管內血栓形成,使血管支架手術失 敗。因此,在支架設計制作中,對支架的整體撐張力、外觀的光滑程度要求都很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血管支架的不足,提供一種較強支撐力、較好柔順性、內壁 光滑均勻地網狀管體新型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通過將金屬合金和生物高分子 材料混合而成制備成絲,由此制備而成的若干條絲糾結在一起然后再編織成具有平滑狀網孔 的網管狀架體。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光滑均勻地網狀管體支架,有效地防止了擴張支架的金屬絲對血管壁的創傷;
2、 若干條絲糾結連續編織成網狀管體,增加強度,設計精妙而使得結構更加牢固,能夠 抵住血管內的壓力,不易斷裂,延長支架的使用壽命;
3、 網孔編織折疊的形式,使周向上撐擴力得到加強,既能完成撐開病變血管又不至于太 堅硬而造成血管內新的損傷。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2,圖l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圖中是新型血管支架的平面展開狀態,所述新型血管支架的網孔采用平滑狀 菱形(2),該網孔是編織成型的,呈相互交錯排列,將圖中展開片的兩個長對邊對接巻成管 狀,即構成產品的網管狀支架結構(參見圖2)。
支架在網管徑向具有均勻的彈性膨脹功能,所述網管狀支架是用若干條絲編織而成,除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無毒無殘留、內壁光滑外,更主要的是機械強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增強 了其在血管內的撐張力,不易斷裂。所述構成支架基架的絲采用符合醫用范圍內的金屬合金 和生物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備,該材料既具有金屬合金的力學性能有具有高分子材料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因此具有柔韌性強、耐抗壓、耐腐蝕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其特征在于網管狀的血管支架,編織成型的網孔是相互交錯排列,所述的網孔為平滑狀網孔,所述的網管狀架體由金屬合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混合組成的材料所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 金屬合金材料與生物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備成絲;(2) 由此制備而成的若干條絲糾結在一起增加強度;(3) 由糾結的若干條絲再連續編織成具有平滑狀網孔的網管狀架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血管支架的制備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同時具有良好支撐力、柔順性,內壁光滑,加工簡單并且工藝精度高的血管支架制備技術。它是通過將金屬合金和生物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制備成絲,由此若干個絲糾結在一起,然后編織成具有平滑狀網孔的網管狀架體,該發明制備出的血管支架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無毒無殘留、內壁光滑外,更主要的是使血管支架的機械強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增強了其在血管內的撐張力,不易斷裂,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絲的制備工藝比較簡單,降低了制造難度,提高了產品成品率。
文檔編號A61L31/02GK101513541SQ20081008060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4日
發明者紅 桂 申請人:東莞市迪凱精密管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