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治療頸、腰椎等骨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治療頸椎、腰椎等骨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它包括 外用熱敷用中藥組合和外用藥墊中藥組合兩部分,屬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頸椎、腰椎等骨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病、多發(fā)病,給人們的早常生活帶來不 便和痛苦,常用的物理治療及手術(shù)治療,不但治療期間患者非常痛苦,而且治療效果也并不 特別理想,甚至產(chǎn)生一定的不良后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根據(jù)申請(qǐng)人祖?zhèn)鞯尿?yàn)方,進(jìn)一步研究開發(fā),提供一種用于 治療頸、腰椎及等骨病的中藥制劑(外用熱敷藥劑、外用藥墊)及制備方法,對(duì)該類疾病有 確切的治療效果。本發(fā)明是由外用熱敷中藥劑及外用藥墊配合組成。本發(fā)明外用熱敷中藥劑 是這樣構(gòu)成的用于治療頸椎'、腰椎及勞累過度引起的駝背等骨病的熱敷中藥組合物,按照
:重量組份計(jì)算它由通草咀30-320、白芷10-120、紅花10-120、菊花20-220、佩蘭10-120、 川芎片10-120 g、桂枝6-80、厚樸10-120 g、石菖蒲6-80、炒蒼術(shù)6-80、稀薟草10-120、 辛夷6-80、粉葛6-80、麻黃咀5-70、桑枝10-120、防風(fēng)10-120、羌活10-120、甲珠3-50、 炙鱉甲4-60、威靈仙咀5-70制備而成。準(zhǔn)確的說它由通草咀300 g (每種縮小100倍)、 白芷100g、紅花100g、菊祐200 g、佩蘭100g、川芎片100g、桂枝60g、厚樸100 g 、 石菖蒲60g、炒蒼術(shù)60g、稀薟草100g、辛夷60g、粉葛60g、麻黃咀50 g 、桑枝100 g、防風(fēng)100g、羌活100g、甲珠30g、炙鱉甲40g、威靈仙咀50g制備而成;
藥墊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組份計(jì)算它由當(dāng)歸6 — 20、紅花6_20、 土鱉蟲15 — 50、 防風(fēng)6_20、透骨草6 — 20、制骨碎補(bǔ)6—30、伸筋草6_20、炙川烏6—20、川椒5 — 30g、 艾葉5_30、甘草片5 — 30、五靈脂6—50、(白)芥子6 — 50、炙草烏6 — 50、三棱6_50、 威靈仙咀30—80、楮實(shí)子30^80、馬鞭草咀30—80、蘇木30—80、昆布30—80、皂角刺片 30—80、浦黃30 — 80、制碎延胡索30_80、防已30—80、川山甲6 — 50:制備而成。準(zhǔn)確的
.說它是由當(dāng)歸12 g 、紅花12 g 、 土鱉蟲30 g 、防風(fēng)12 g 、透骨草12 g 、制骨碎補(bǔ)12 g 、伸
筋草12g、炙川烏12g、川椒10g、艾葉10g、甘草片9g、五靈脂30g、(白)芥子30
g 、炙草烏30 g 、三棱30 g 、,威靈仙咀60 g 、楮實(shí)子60 g 、馬鞭草咀60 g 、蘇木60 g 、昆
布60g、皂角刺片60g、浦黃60g、制碎延胡索60g、防已60g、川山甲30g制備而成。
所述的制劑為醫(yī)學(xué)允許使用的外用制劑,用于治療頸椎、腰椎等骨病。中藥外用熱敷藥
劑的制備方法將全部藥物粉碎、混合均勻,用1000至5000重量份釀制食醋煮沸半小時(shí)即
可;外用藥墊的制備方法將藥物粉碎、混合均勻,取純棉質(zhì)的材料制成口袋,將混合均勻
的藥末裝入,制成藥墊、藥枕即可。
本發(fā)明合理利用了各味中藥的綜合治療原則,吸收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果,從祖國醫(yī)藥寶庫
中篩選出活血、袪風(fēng)、通經(jīng)絡(luò)、散瘀止痛的中藥,按中醫(yī)理論科學(xué)配伍,具有具有正骨位、消骨刺,通經(jīng)活絡(luò)、化瘀止痛的功效,對(duì)頸椎、腰椎等骨病的治療效果顯著、療程短、藥物 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無副作用。
具體實(shí)施方式
-
本發(fā)明實(shí)施例熱敷中藥fe合,它由通草咀300 g、白芷100g、紅花100g、菊花200 g、佩蘭100g、川芎片100g、桂枝60g、厚樸100g、石菖蒲60g、炒蒼術(shù)60g、稀薟 草100 g 、辛夷60 g 、粉葛60 g 、麻黃咀50 g 、桑枝100 g 、防風(fēng)100 g 、羌活100 g 、甲 珠30 g 、炙鱉甲40 g 、威靈仙咀50 g制備藥包,稱量出以上20味藥材后混勻制成10 g —包 '的藥包,使用時(shí)以每10g藥包配以1200 g配制食醋煮沸后恒溫半小時(shí)后用毛巾吸取藥液汁熱 犖于患處,以皮膚能接受溫度為準(zhǔn),毛巾涼后更換,期間可用手壓幾次,患者可能會(huì)有癢的 感覺,半小時(shí)后停止熱敷,用手按摩患處,目的是通經(jīng)排毒、正骨位。本發(fā)明藥墊中藥組合, 它由當(dāng)歸12 g 、紅花12 g 、 土鱉蟲30 g 、防風(fēng)12 g 、透骨草12 g 、制骨碎補(bǔ)12 g 、伸筋草 12 g、炙川烏12 g、川椒10g、艾葉10g、甘草片9g、五靈脂30g、(白)芥子30g、炙 草烏30g、三棱30g、威靈仙咀60g、楮實(shí)子60g、馬鞭草咀60g、蘇木60 g 、昆布60 g、皂角刺片60g、浦黃60g、制碎延胡索60g、防已60g、川山甲30g制備藥墊,稱量 以上25味藥材粉碎混勻,以160g每份包成藥墊或藥枕,自首次使用墊敷藥劑治療后每晚將 藥墊或藥枕墊于患處,通過皮膚吸收配合治療。
目前為止,本發(fā)明治療不,同程度的頸椎、腰椎、駝背、胸椎疾病患者70余人,治愈率
95%。
病例一
劉XX,女,33歲,頸椎病患者,治療前頸部有拳頭大小的包,熱敷治療4次后癥狀消失。
病例二
范XX,女,37歲,頸椎僵直,4次熱敷治療后痊愈。 病例三
尹XX,男,17歲,因摔倒致頸椎、腰椎、胸椎疼痛,頭暈嚴(yán)重,不能上學(xué),熱敷后輔 以藥墊治療15日,疼痛消失,患者感覺身上很輕松,頭也不痛了,已能正常上學(xué)。 病例四
姜XX,女,40歲,頸椎病,伴有頭暈癥狀,已不能上班,熱敷后縛以藥墊治療7R, '頭暈消失,頸椎也好了,現(xiàn)在又能上班了。 '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頸椎、腰椎及勞累過度引起的駝背等骨病的中藥組合物,包括熱敷用中藥組合物和藥墊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組份計(jì)算,熱敷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通草咀30-320、白芷10-120、紅花10-120、菊花20-220、佩蘭10-120、川芎片10-120g、桂枝6-80、厚樸10-120g、石菖蒲6-80、炒蒼術(shù)6-80、稀薟草10-120、辛夷6-80、粉葛6-80、麻黃咀5-70、桑枝10-120、防風(fēng)10-120、羌活10-120、甲珠3-50、炙鱉甲4-60、威靈仙咀5-70。藥墊所用中藥組合物由下列原料藥制成當(dāng)歸6-20、紅花6-20、土鱉蟲15-50、防風(fēng)6-20、透骨草6-20、制骨碎補(bǔ)6-30、伸筋草6-20、炙川烏6-20、川椒5-30g、艾葉5-30、甘草片5-30、五靈脂6-50、(白)芥子6-50、炙草烏6-50、三棱6-50、威靈仙咀30-80、楮實(shí)子30-80、馬鞭草咀30-80、蘇木30-80、昆布30-80、皂角刺片30-80、浦黃30-80、制碎延胡索30-80、防己30-80、川山甲6-50。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敷中藥組合物和藥墊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熱敷中藥組 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通草咀300 g 、白芷100 g 、紅花100 g 、菊花200 g 、佩蘭100 g 、川芎片100 g 、桂枝 60 g 、厚樸100 g 、石菖蒲60 g 、炒蒼術(shù)60 g 、稀薟草100 g 、辛夷60 g 、粉葛60 g 、麻黃 咀50g、桑枝100g、防風(fēng)100g、羌活100g、甲珠30g、炙鱉甲40g、威靈仙咀50 g ;藥墊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當(dāng)歸12 g 、紅花12 g 、 土鱉蟲30 g 、防風(fēng)12 g 、透骨草12 g 、制骨碎補(bǔ)12 g 、伸筋草 12 g 、炙川烏12 g 、川椒10 g 、艾葉10 g 、甘草片9 g 、五靈脂30 g 、(白)芥子30 g 、炙 草烏30 g 、三棱30 g 、威靈仙咀60 g 、楮實(shí)子60 g 、馬鞭草咀60 g 、蘇木60 g 、昆布60 g、皂角刺片60g、浦黃60g、制碎延胡索60g、防已60g、川山甲30g。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加入輔料,制備成外用熱敷的湯 劑和藥墊、藥枕。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敷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為 將全部藥物粉碎、混合均勻,用1000至5000重量份釀制食醋煮沸半小時(shí)即可。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墊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藥物粉碎、混 合均勻,取純棉質(zhì)的材料制成口袋,將混合均勻的藥末裝入,制成藥墊、藥枕即可。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熱敷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為將上 述藥物粉碎,混合均勻,取10g藥粉,用1200克釀制食醋煮沸30分鐘即可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藥墊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為將上述藥 物粉碎,混合均勻,取160克藥粉制成一個(gè)藥枕或藥墊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治療頸椎、腰椎等骨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它包括外用熱敷用中藥組合和外用藥墊中藥組合兩部分,它由通草咀、白芷、紅花、菊花、佩蘭、川芎片、桂枝、厚樸等20味藥材制成熱敷藥劑;它由當(dāng)歸、紅花、防風(fēng)、透骨草等25味中藥材制成藥墊、藥枕。本發(fā)明具有正骨位、消骨刺,通經(jīng)活絡(luò)、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對(duì)頸椎、腰椎等骨病的治療。
文檔編號(hào)A61K35/24GK101554448SQ20081009142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qǐng)日期2008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紅 羅 申請(qǐng)人:紅 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