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骨圓針導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骨圓針導向器。
背景技術:
醫學臨床中,四肢骨折時骨創傷常見的疾病之一。治療骨折常采用的方法是實施 骨牽引手術。進行骨牽引手術時,需要將骨圓針橫向打穿骨內質層,此手術的關鍵在于要使 骨圓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現有的骨圓針導向器包括一呈橫置U形的支架,支架的兩個支 臂上分別滑動安裝有壓針桿和托臺,該導向器在使用時存在如下缺點多次使用后,U形支 架的兩支臂難以保證平行度,從而導致壓針桿和托臺可能不處在同一軸線上,難以做到骨 圓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不但影響手術質量,而且會增加患者的負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骨圓針導向器,使用該導向器進行手術 時,容易做到骨圓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提高了手術成功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如下結構的骨圓針導向器該導向器包括支架,支架 上滑動連接有導向桿,其結構特點是支架由垂直相交的橫向支桿和豎向支桿組成,橫向支 桿和豎向支桿的連接處裝有角板,所述導向桿滑動連接在豎向支桿上,橫向支桿的端部設 有托臺,托臺設有通孔,導向桿的端部對應設有導向套,導向套內螺接有壓針桿,壓針桿的 端部設有盲孔,盲孔的中心線與所述通孔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采用上述結構后,當需要在患肢上植入骨圓針時,將骨圓針的后端放置在盲孔中, 患肢部位放置于壓針桿與托臺之間,通過旋擰壓針桿可將骨圓針穿過骨干,完成植入手術。 導向桿滑動連接在豎向支桿上,可以調整導向桿與橫向支桿之間的距離,即調整導向桿與 托臺之間的距離,使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不同部位的骨圓針植入,也適用于不同粗細的患肢 植入骨圓針;上述角板的設置有利于保證橫向支桿和豎向支桿的垂直度,從而保證了骨圓 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因而本實用新型在植入骨圓針時具有易保證骨 圓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的優點。導向桿是這樣滑動連接在支架上導向桿套裝在豎向支桿上,豎向支桿上設有限 位槽,導向桿上設有內凸與限位槽配合的凸起,導向桿上還設有頂緊螺栓,凸起與限位槽的 配合有利于保證導向桿與豎向支桿的垂直度。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中A-A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的骨圓針導向器,其包括包括支架1,支架1上滑動連接有導向桿2,支 架1由垂直相交的橫向支桿11和豎向支桿12組成,橫向支桿11和豎向支桿12的連接處 裝有角板4,橫向支桿11的端部設有托臺13,托臺13設有通孔14,導向桿2的端部對應設 有導向套3,導向套3內螺接有壓針桿5,壓針桿5的端部設有盲孔6,盲孔6的中心線與通 孔14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上述導向桿2滑動連接在豎向支桿12上,該滑動連接是這 樣實現的導向桿2套裝在豎向支桿12上,豎向支桿12上設有限位槽7,導向桿2上設有 內凸與限位槽7配合的凸起8,導向桿2上還設有頂緊螺栓9。
權利要求一種骨圓針導向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滑動連接有導向桿(2),其特征是支架(1)由垂直相交的橫向支桿(11)和豎向支桿(12)組成,橫向支桿(11)和豎向支桿(12)的連接處裝有角板(4),所述導向桿(2)滑動連接在豎向支桿(12)上,橫向支桿(11)的端部設有托臺(13),托臺(13)設有通孔(14),導向桿(2)的端部對應設有導向套(3),導向套(3)內螺接有壓針桿(5),壓針桿(5)的端部設有盲孔(6),盲孔(6)的中心線與所述通孔(14)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圓針導向器,其特征是所述導向桿(2)套裝在豎向支桿 (12)上,豎向支桿(12)上設有限位槽(7),導向桿(2)上設有內凸與限位槽(7)配合的凸起 (8 ),導向桿(2 )上還設有頂緊螺栓(9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骨圓針導向器,其包括支架,支架上滑動連接有導向桿,支架由垂直相交的橫向支桿和豎向支桿組成,橫向支桿和豎向支桿的連接處裝有角板,所述導向桿滑動連接在豎向支桿上,橫向支桿的端部設有托臺,托臺設有通孔,導向桿的端部對應設有導向套,導向套內螺接有壓針桿,壓針桿的端部設有盲孔,盲孔的中心線與所述通孔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導向桿套裝在豎向支桿上,豎向支桿上設有限位槽,導向桿上設有內凸與限位槽配合的凸起,導向桿上還設有頂緊螺栓。本實用新型在植入骨圓針時具有易保證骨圓針與骨干的縱軸垂直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701279SQ20102023144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楊世奎, 郭玉柱, 靳華軍 申請人:靳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