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黃褐斑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的多發性疾病,發生于面部色素沉著病,非常影響美觀, 女性尤多,我國有超過70%的人群患有。發病與七情內傷,肝氣郁滯,飲食勞倦,肝腎虧損, 婦人經血不調等有關。目前,用于治療黃褐斑的內服藥、外用藥、都以維生素和激素為主,均沒有滿意的療效,有的在用藥期間有效果,停止用藥后容易復發,有的療效不顯著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療好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 所述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粉狀原料藥組成
當歸6. 5 9. 5份、丹參6 9. 5份、柴胡6. 5 9. 5份、茯等6. 5 15份、紫草6 9 份、澤瀉6. 5 15份、冬瓜仁6. 5 9. 5份、白芷6. 5 9. 5份、凌霄花6. 5 9. 5份、玫瑰花6. 5 9. 5份、芙蓉花6. 5 9. 5份、荷花6. 5 9. 5份、桃花6. 5 9. 5份、白芨6. 5
9.5份、淮山6. 5 15份、紅花3. 5 6. 5份、甘草3. 5 6. 5份;
所述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藥組成
白芨20 40份、白芷20 40份、紅花10 20份、丹參15 30份。所述內服藥的優選含量為
當歸8份、丹參8份、柴胡8份、茯苓10. 5份、紫草9份、澤瀉10. 5份、冬瓜仁8份、 白芷8份、凌霄花8份、玫瑰花8份、芙蓉花8份;荷花8份、桃花8份、白芨8份、淮山
10.5份、紅花5份、甘草5份。所述外用藥的優選含量為
白芨30份、白芷30份、紅花15份、丹參23份。所述外用藥為粉劑,主要用于面膜,可按常規方法制備。所述外用藥也可為膏劑,其制備方法為取所述原料藥的白芨、白芷、紅花、丹參, 晾干,切碎,按配比混合加水15-25份,濃煎久熬1. 5—2. 5小時,冷卻后取上清液藥液,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在上清液藥液中加入月桂基磷酸酯鉀(HR-Sl) 2. 5%、甘油6%、乙酯0. 1 %,加熱至75—85攝氏度待用,另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取單硬脂酸甘油脂洲、 十八十六醇4%、液體石蠟7%、棕櫚酸異丙酯(IPP>2%,肉豆蔻酸異丙酯(IPM)4%,加熱至沸騰后加入待用的上清液藥液攪拌至乳化凝結,即得本發明的膏劑外用藥。本發明的中藥中各成份的功能與主治
當歸其主要成份阿魏酸,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防止酪氨酸酶氧化形成色素。丹參、紅花可調整內分泌功能,促進皮膚代謝,活血調經。
云苓、澤瀉、淮山健脾益腎瀉濕。柴胡疏肝泄熱。紫草抑制黃體生成素。白芨含有白芨乙醇對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有抑制作用。白芷辛散祛風,芳香上達頭面,引藥直達病所,配冬瓜仁祛腎之濁氣。諸花調經消斑。藥效學原理
黃褐斑病因復雜,致病因素尚末完全明確,目前西醫認為與內分泌失調,遺傳、化妝品, 黑素代謝失調,精神緊張等多種因素相關。本病亦較頑固,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于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病機屬于虛實夾雜,實者多由肝郁氣滯,郁而化熱, 灼傷陰血,血瘀脈絡;虛者多由肝腎不足,沖任失調,水虧火旺,更加灼傷陰血,脈絡瘀阻,因此“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是病機關鍵,治療宜滋肝清肺,活血消斑為大法。同時配合外用藥, 促進其局部血液循環,以達脈絡瘀阻疏通、活血消斑之功能。內服與外用藥有滋補肝腎,祛風清熱、溫經通絡、疏肝解郁,健脾化濕之功。諸藥合用具有宣通百脈柔潤肌膚,以達補腎活血,舒肝消斑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徑主要限速酶,而內服與外用藥粉具有較強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 防止酪氨酸氧化形成黑素。同時又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吸收紫外線,共同發揮活血消斑美容的作用。綜上所述,本發明篩選出的中藥組合物優點在于采用內服藥和外用藥相結合治療黃褐斑,可行氣解郁,活血調經,平補肝腎,健脾泄熱,涼血消斑,上行頭面,外達肌膚,具有調節內分泌,促進皮膚代謝,抑制皮膚色素沉著的功效,并有修復表皮,緊致毛孔的功效, 比單一藥物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采用以下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藥
實施例1 內服藥
當歸6. 5份、丹參6份、柴胡6. 5份、茯苓6. 5份、紫草6份、澤瀉6. 5份、冬瓜仁6. 5份、 白芷6. 5份、凌霄花6. 5份、玫瑰花6. 5份、芙蓉花6. 5份、荷花6. 5份、桃花6. 5份、白芨 6. 5份、淮山6. 5份、紅花3. 5份、甘草3. 5份;
外用藥
白芨20份、白芷20份、紅花10份、丹參15份。實施例2 內服藥
當歸9. 5份、丹參9. 5份、柴胡9. 5份、茯苓15份、紫草9份、澤瀉15份、冬瓜仁9. 5份、 白芷9. 5份、凌霄花9. 5份、玫瑰花9. 5份、芙蓉花9. 5份、荷花9. 5份、桃花9. 5份、白芨 9. 5份、淮山15份、紅花6. 5份、甘草6. 5份;外用藥
白芨40份、白芷40份、紅花20份、丹參30份。實施例3 內服藥
當歸8份、丹參8份、柴胡8份、茯苓10. 5份、紫草9份、澤瀉10. 5份、冬瓜仁8份、 白芷8份、凌霄花8份、玫瑰花8份、芙蓉花8份;荷花8份、桃花8份、白芨8份、淮山 10. 5份、紅花5份、甘草5份; 外用藥
白芨30份、白芷30份、紅花15份、丹參23份。實施例4 內服藥
當歸6. 5份、丹參6份、柴胡6. 5份、茯苓6. 5份、紫草6份、澤瀉6. 5份、冬瓜仁6. 5份、 白芷6. 5份、凌霄花9. 5份、玫瑰花9. 5份、芙蓉花9. 5份、荷花9. 5份、桃花9. 5份、白芨 9. 5份、淮山15份、紅花6. 5份、甘草6. 5份;
外用藥
白芨20份、白芷20份、紅花20份、丹參30份。實施例5 內服藥
當歸9. 5份、丹參9. 5份、柴胡9. 5份、茯苓15份、紫草9份、澤瀉15份、冬瓜仁9. 5份、 白芷9. 5份、凌霄花6. 5份、玫瑰花6. 5份、芙蓉花6. 5份、荷花6. 5份、桃花6. 5份、白芨 6. 5份、淮山6. 5份、紅花3. 5份、甘草3. 5份;
外用藥
白芨40份、白芷40份、紅花10份、丹參15份。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內服藥和外用藥均采用粉劑。粉劑原料藥的制備方法采用常規方法將所述原料藥洗凈、干燥、粉碎至細末,經 120目篩網過篩,內服藥和外用藥分別按所述配比混合、消毒后用袋裝即可。粉劑外用藥用于面膜,使用時用蛋清調敷患處,兩日一次。內服藥139克/包,每次一包,用開水沖泡、服用,每天早、中、晚三次。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外用藥也可采用膏劑,其制備方法為取所述原料藥的白芨、白芷、紅花、丹參,晾干,切碎,按配比混合加水15-25份,濃煎久熬1. 5—2. 5小時,冷卻后取上清液藥液,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在上清液藥液中加入月桂基磷酸酯鉀(HR-S1)2. 5%、 甘油6%、乙酯0. 1 %,加熱至75—85攝氏度待用,另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取單硬脂酸甘油脂2%、十八十六醇4%、液體石蠟7%、棕櫚酸異丙酯(IPP)2%、肉豆蔻酸異丙酯(IPM)4%, 加熱至沸騰后加入待用的上清液藥液攪拌至乳化凝結,即得本發明的膏劑外用藥。膏劑外用藥可作為護膚霜使用,每日一次。療效判斷標準
用藥一月后,色素開始變淡為有效。用藥半年至一年后,色素斑消退,不復發為治愈。臨床資料
女性100例,年齡20至50歲,病史1年以內10例,1一3年內50例,3年以上者40例。
治療方法
內服藥用開水沖泡,服用,每天早、中、晚三次。粉劑外用藥用蛋清調制面膜,涂敷患處, 每次35— 45分鐘,兩日一次。膏劑外用藥,適量涂抹患處,每日一次,可當護膚霜。1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效果
1.用藥一個月后,100例均有不同程度色素淡化,有效率96%。2.用藥3個月后,60例皮損消退。3.用藥半年后,10例僅剩少量皮損,90例均無復發,治愈率9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 所述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粉狀原料藥組成當歸6. 5 9. 5份、丹參6 9. 5份、柴胡6. 5 9. 5份、茯等6. 5 15份、紫草6 9 份、澤瀉6. 5 15份、冬瓜仁6. 5 9. 5份、白芷6. 5 9. 5份、凌霄花6. 5 9. 5份、玫瑰花6. 5 9. 5份、芙蓉花6. 5 9. 5份、荷花6. 5 9. 5份、桃花6. 5 9. 5份、白芨6. 5 9. 5份、淮山6. 5 15份、紅花3. 5 6. 5份、甘草3. 5 6. 5份; 所述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藥組成 白芨20 40份、白芷20 40份、紅花10 20份、丹參15 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服藥的含量為當歸8份、丹參8份、柴胡8份、茯苓10. 5份、紫草9份、澤瀉10. 5份、冬瓜仁8份、白芷8份、凌霄花8份、玫瑰花8份、芙蓉花8份;荷花8份、桃花8份、白芨8份、淮山10.5 份、紅花5份、甘草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藥的含量為白芨30份、白芷30份、紅花15份、丹參23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藥為粉劑,主要用于面膜。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藥為膏劑,其制備方法為取所述原料藥的白芨、白芷、紅花、丹參,晾干,切碎,按配比混合加水 15-25份,濃煎久熬1. 5-2. 5小時,冷卻后取上清液藥液,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在上清液藥液中加入月桂基磷酸酯鉀(HR-S1)2. 5%、甘油6%、乙酯0. 1 %,加熱至75—85攝氏度待用,另按上清液藥液的重量百分比取單硬脂酸甘油脂2%、十八十六醇4%、液體石蠟7%、棕櫚酸異丙酯(IPP) 2%、肉豆蔻酸異丙酯(IPM) 4%,加熱至沸騰后加入待用的上清液藥液攪拌至乳化凝結,即得本發明的膏劑外用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黃褐斑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內服藥和外用藥,所述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粉狀原料藥組成當歸6.5~9.5份、丹參6~9.5份、柴胡6.5~9.5份、茯苓6.5~15份、紫草6~9份、澤瀉6.5~15份、冬瓜仁6.5~9.5份、白芷6.5~9.5份、凌霄花6.5~9.5份、玫瑰花6.5~9.5份、芙蓉花6.5~9.5份、荷花6.5~9.5份、桃花6.5~9.5份、白芨6.5~9.5份、淮山6.5~15份、紅花3.5~6.5份、甘草3.5~6.5份;所述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藥組成白芨20~40份、白芷20~40份、紅花10~20份、丹參15~30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內服藥和外用藥相結合治療黃褐斑,比單一藥物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335344SQ20111032180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黃細剛, 龔楊宇 申請人:黃細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