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蒽環類抗生素在制備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藥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系列傳統意義的抗腫瘤藥物蒽環類抗生素的新的藥物用途,該新用途涉及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背景技術: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種增齡性、致盲性眼病,是老年人不可逆性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干性和濕性兩種AMD病變類型中,濕性AMD,也被稱作新生血管性AMD,是較為嚴重的情況,能夠導致2/3的中心視力的喪失。濕性AMD致盲的主要原因是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它可以導致血管滲漏。這個無痛性過程迅速發展并能導致相應區域視網膜功能的完全喪失,最終導致視覺損傷甚至致盲。目前,治療AMD病癥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1.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目前,治療AMD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有哌加他尼鈉(pegaptanib)、蘭尼單抗(ranibizumab, lucentis)和貝伐單抗(bevacizumab, avastin)等。雖然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目前療效尚可,但要維持療效有賴于持續重復用藥,昂貴的費用成為它們推廣的障礙。2.干擾素。盡管實驗室結果和早期臨床研究結果提示干擾素對黃斑下新生血管有治療作用,但一項多國家多眼科中心 參與的臨床雙盲、隨機、匹配、對照實驗表明干擾素對治療由AMD引起的CNV不僅無效,反而有使視力惡化的趨勢。3.皮質類固醇藥物。此類藥物通過改變細胞外基質的降解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國內報告使用該類藥物治療AMD出現玻璃體混濁、高眼壓等并發癥,也有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可能。大多學者認為,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抗血管生長效應對比其抗炎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單獨使用引發的副作用超過了其有效性。4.曲安萘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與PDT的聯合使用。兩者聯合使用可降低PDT使用次數,提高視力改善率和視力穩定率,但目前缺乏隨機對照研究,注射時間確定的證據不足,注射間隔無明確標準,這些均有待進一步研究。5.視黃醇類化合物。這類藥物通過調節內皮細胞外基質成分來發揮強有力的抗血管形成作用。一項II期臨床試驗中觀察異維甲酸對17眼CNV無效。6.抗氧化劑和鋅劑。美國多中心“年齡相關性眼病研究”(Age-related eyedis-ease study, AREDS)表明,同時補充鋅和抗氧化劑能使中、晚期AMD病情進展降低25%,視力喪失減少19%,但不能減緩早期AMD的進展。7.其它。1101110180行&¥&1101^是杜鵑蘭的一種提取物,其有效成分為5,7-二羥基-3-羥基-4甲氧基甲醇。是中西醫藥結合治療AMD的藥物。由于,目前AMD病因并未完全明確,僅發現老化與循環障礙、代謝失調、氧化損傷、光損害、炎癥反應及相關的分子遺傳學改變等,可能與AMD發病有關。因此,迄今為止尚未找到安全有效,又經濟的治療方法來提高視力或防止視力惡化,也未找到有效的預防措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內容如下:蒽環類抗生素及其可藥用鹽在制備治療眼部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部疾病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優選,所述的蒽環類抗生素包括結構如下的化合物及其立體異構體:
權利要求
1.環類抗生素及其可藥用鹽在制備治療眼部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部疾病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2.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的蒽環類抗生素包括如下結構的化合物及其立體異構體:
3.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的蒽環類抗生素選自:多柔比星、表多柔比星、吡喃多柔比星、米托蒽醌、柔紅霉素、道諾紅霉素、伊達比星、阿柔比星、正定霉素、阿克拉霉素、或洋紅霉素中的一種或多種。
4.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將蒽環類抗生素制備成各種常用的制齊IJ,包括:普通粉針劑、長效緩釋注射劑。
5.利要求4的用途,所述的長效緩釋注射劑為納米粒制劑、微球制劑、水凝膠制劑或脂質體形式的制劑。
6.利要求5的用途,所述的納米粒、微球、水凝膠制劑中包括高聚物和天然產物,所述高聚物選自:聚酸酐、聚氧化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酸樹脂、聚醚、聚磷腈或聚糖中的一種或多種,或選自所述高聚物的不同單體之間的共聚物;所述的脂質體采用天然或合成的磷脂和類脂構成。
7.利要求6的用途,所述的高聚物和天然產物選自:聚馬來酸酐、聚癸二酸酐、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癸二酸酐-乙二醇共聚物、N-異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乳酸、十八烷二酸酐一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乳酸一羥基乙酸共聚物、乳酸一羥基乙酸一乙二醇共聚物、聚乙交酯、聚3-羥基丁酸酯、乙交酯丙交酯-乙二醇-乙交酯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物、聚醚砜、明膠、聚β_羥基丁酯、泊洛沙姆、膠原蛋白、纖維蛋白原、白蛋白、纖維素、葡聚糖、海藻酸鹽、右旋糖酐、透明質酸或殼聚糖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8.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蒽環類抗生素對于人體的眼內給藥劑量是5-700 μ g/kg。
9.利要求8,其特征在于蒽環類抗生素對于人體的眼內給藥劑量是20-500μ g/kg。
10.利要求8,其特征在于蒽環類抗生素對于人體的眼內給藥劑量是30-300μ g/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系列蒽環類抗生素及其可藥用鹽的新用途,所述新用途為在制備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的藥物中的用途。本研究發現蒽環類抗生素的普通粉針劑的小劑量多次眼內給藥、高聚物制備的長效微球或納米制劑和水凝膠長效制劑一次眼內給藥后,其通過抑制HIF-1可以發揮治療AMD病癥的作用,且不會造成視網膜病變等副作用,由于可應用緩釋給藥的作用方式,藥物可以持續作用兩個月之久。
文檔編號A61K31/704GK103083341SQ2011103359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雅珍, 李鐵力, 白毅 申請人:張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