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及其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及其配方,涉及以中藥材為原料,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制劑及其配方。
背景技術:
由于獸醫臨床上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引起動物源性病原菌耐藥現象異常嚴重,導致病原菌的不斷傳播擴散,給養殖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耐藥菌在動物、環境和人類之間廣泛的傳遞和擴散可能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之一。仔豬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所引起的一種仔豬常發病,多發生于10 30日齡仔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隨著規?;B殖的發展,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腹瀉有明顯上升趨勢,仔豬死亡率增高,成活率降低,斷奶窩重降低,生長發育受阻,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目前,獸醫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如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磺胺類、氟喹諾酮類、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多粘菌素等的耐藥現象已經非常普遍而且耐藥率高,沒有一種獸用抗菌藥物對所有報道的豬源大腸桿菌均敏感。王紅寧采用青霉素鉀、阿莫西林、頭胞唑啉、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四環素、土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紅霉素、磺胺、吡哌酸、諾氟沙星等16種常用抗菌藥物對245株大揚 桿菌菌株測定了其藥物敏感性,結果表明大腸桿菌存在廣泛的耐藥性,以多重耐藥性為主,其中3耐及3耐以上的菌株占99.12%。沈憲文等采用Kirby-Bauei氏法(Κ_Β法)測定了臨床分離的132株致病性大腸桿菌對22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結果表明,132株大腸桿菌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耐藥,在這些耐藥株中,單耐藥株為2株,15耐、14耐、13耐菌株居多,分別占13.63%、12.13%、9.09%,說明動物源性大腸桿菌的耐藥性以多重耐藥為主,不再停留在對同一類中數種抗菌藥物的交叉耐藥。隨機挑選40株大腸桿菌對6種抗菌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測定,結果發現,對硫酸慶大霉素最低抑菌濃度為敏感株的10倍以上耐藥株已占62.5% ;對恩諾沙星、氯霉素、氟哌酸、復方新諾明、磺胺甲基異惡唑最低抑菌濃度為敏感株的數10倍的耐藥株分別占62.5%,30.0%,42.5%,60.5%、62.5%。李運龍等從患有白痢的仔豬糞便中分離出32株致病性大腸桿茵,用K-B法進行10種抗生素耐藥性檢測,結果發現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環丙沙星、青霉素耐藥率分別為65.6%,68.7%,71.8%,43.7%,43.7%,96.8%。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防治該病,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降低大腸桿菌的耐藥性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中藥以其低毒副作用,無耐藥性,低殘留,良好的治療效果逐漸受到世界的公認,在倡導“綠色養殖”和“生態養殖”的未來,必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市場上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多為散劑,吸收速度慢,生物利用度低,同時現在獸醫臨床上藥物同質化嚴重,非常不利于獸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中藥材為原料,對仔豬黃、白痢有確切療效的中藥散劑及其配方。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組成為:黃連10-40g,白頭翁10-40g,馬齒莧10-50g,辣寥10_30g,地榆炭5_50g,以及適量的賦形劑。本發明的中藥散劑還包括制備中藥散劑所用的賦形劑,選自微晶纖維素、可溶性淀粉和硬脂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其用量為各種藥材制備的浸膏粉的1-90%。本發明同時提出了上述中藥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將黃連、白頭翁、馬齒莧、辣寥粉碎過5(Γ300目篩得藥材粉末;
(2 )將藥材粉末與適量賦形劑,混勻,分裝,即得成品。其中,處方為按生藥量計的藥材配比為:黃連10_40g,白頭翁10_40g,馬齒莧10-50g,辣寥 10-30g,地榆炭 5-50g。其中,賦形劑加入量為浸膏粉的1_90%,賦形劑選自微晶纖維素、可溶性淀粉和硬脂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配方的各成分功效在于:
黃連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
馬齒莧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富含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于正常,并能促進潰瘍的愈合;
辣寥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有抗菌、止血作用;
地榆炭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功效,炒炭性存,增強其止血以及斂瘡作用,還能吸附腸道內毒素。以上組方各成分相輔相佐,具有清熱止痢,燥濕解毒功效,對仔豬黃、白痢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內容,應當理解,下面的實施例用來說明本發明內容,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1
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組成為:黃連30g,白頭翁30g,馬齒覓30g,辣寥20g,地榆炭IOg,微晶纖維素10g。中藥散劑的制備方法:將黃連、白頭翁、馬齒莧、辣寥粉碎過300目篩得藥材粉末,加入微晶纖維素,混勻,分裝,即得成品。實施例2
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配方, 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組成為:黃連30g,白頭翁30g,馬齒莧30g,辣寥20g,地榆炭20g,硬脂酸鎂10g。中藥散劑的制備方法:將黃連、白頭翁、馬齒莧、辣寥粉碎過300目篩得藥材粉末,加入微晶纖維素,混勻,分裝,即得成品。
實施例3
實施例1制得的散劑對仔豬黃痢的治療效果:
經80頭25 40日齡自然患白痢斷奶仔豬的治療觀察顯示,連翁止痢散和仔豬止痢散均按0.5g/Kg/d劑量,分2次(間隔l(Tl2h)拌飼給藥,連用3d,至試驗結束,2組均無仔豬死亡,其中連翁止痢散的治愈率為67.5%,略低于仔豬止痢散的70.0% ;而連翁止痢散的總有效率為85.0%,又略高于仔豬止痢散的82.5%,經方差分析,結果顯示,2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無顯著性差異0° > 0.05)。詳細結果見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散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組成為:黃連10-40g,白頭翁10-40g,馬齒莧10-50g,辣寥10-30g,地榆炭5_50g,以及適量的賦形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仔豬黃、白痢的散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賦形劑為微晶纖維素、可溶性淀粉和硬脂酸鎂中的一種或幾種。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散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賦形劑的用量為各種藥材制備的藥材粉末的廣90%。
4.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驟: (1)將黃連、白頭翁、馬齒莧、辣寥粉碎過5(Γ300目篩得藥材粉末; (2)將藥材粉末與適量賦形劑,混勻,分裝,即得成品。
5.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賦形劑加入量為各種藥材制備的藥材粉末的I 90%。
6.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賦形劑選自微晶纖維素、可溶性淀粉和硬脂酸鎂中的一種或 幾種。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中藥散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以中藥材為原料,治療仔豬黃、白痢的顆粒劑相關技術。本發明的配方組成為黃連10-40g,白頭翁10-40g,馬齒莧10-50g,辣蓼10-30g,地榆炭5-50g,和適量的賦形劑。其制備方法為將黃連、白頭翁、馬齒莧、辣蓼粉碎過50~300目篩,加入適量賦形劑,混勻,分裝,即得成品。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功效。主要用于防治仔豬黃、白痢。本發明可解決中藥散劑消化吸收速度慢,生物利用度低和極細粉散劑容易吸潮,流動性差等問題,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和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P1/12GK103083436SQ20111034285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明者郝智慧, 王春元, 龐云露 申請人:青島康地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