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以中藥材為原料,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配方和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據世界奶牛協會統計,全世界約有2.2億頭奶牛,約有1/3的奶牛患有各種類型的乳房炎,臨床型乳房炎患病率為2%,隱性乳房炎患病率高達50%。據推算,Iml乳汁內白細胞每增加20萬個,日產奶量就減少lKg。根據感染程度不同,病牛一天可少產2 4Kg鮮奶。美國全國乳房炎理事會估計在美國1100萬頭泌乳奶牛中有約50%患有乳房炎,每頭母牛因乳房炎的花費每年為225美元,每年因此引起的直接損失超過20億美元,世界范圍每年的牛奶生產損失達380萬噸。據報道,我國的臨床型乳房炎和隱性乳房炎的發病率均高于國外報道,臨床型乳房炎的平均發病率為33.41%,隱性乳房炎的陽性率在46.4% 85.7%之間。中國農科院中獸醫研究所對西北、華北、東北、華南地區22個城市32個奶牛場1037頭成年泌乳牛進行臨床型乳房炎病因及發病情況調查,并對其中5個地區20個奶牛場3384頭泌乳牛用蘭州乳房炎試驗(L.Μ.T)進行隱性乳房炎調查,結果表明臨床型乳房炎發病率為33.41%,隱性乳房炎奶牛陽性率為73.91%,陽性乳區檢出率為44.74%。王海梅等通過對貴州省某奶牛場的調查發現,該場隱性乳房炎的頭陽性率為76.8%,乳區陽性率為57.4%,臨床型乳房炎的發生率為33.1%。隱性乳房炎不僅能夠降低奶牛的產奶量和原奶的品質,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同時也影響奶牛的發情和妊娠,并且使重患奶牛因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增加牛群的管理費用,給奶牛飼養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到目前為止,抗生素仍然是治療奶牛乳腺炎的一個重要方法。理想的采用抗生素治療的方法是首先對患乳腺炎奶牛進行病原菌分離,然后進行藥敏試驗,從而選擇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目前大多數的牛場沒有開展藥敏試驗的條件和技術,這樣就使得抗生素使用的針對性不強,從而導致耐藥菌株的不斷出現。抗生素使用劑量不斷增加,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日益嚴重。從目前的研究表明氯霉素和紅霉素是治療奶牛乳腺炎的首選藥物,但紅霉素對乳腺有相對比較強的刺激作用。全身用藥藥物包括:紅霉素、大環內酯類、氟氯霉素、甲氧芐啶、氧四環素、某些氟喹諾酮和利福平,用藥后在乳房中有較高的分布;乳腺內用藥有:紅霉素、大環內酯類(壯觀霉素除外)、氨芐青霉素、海地西林、羥氨芐青霉素、新生霉素、利福霉素和氟喹諾酮等,在乳房內均有較好分布。但這些藥物的使用增加奶源的污染機會,同時由于停奶期的延長,造成很大的浪費。中藥以其整體觀念,低毒副作用,無耐藥性,低殘留,良好的治療效果逐漸受到世界的公認,在開展可持續養殖的要求下,在人們對“無抗奶”的強烈需求中,必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市場上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防治效果不佳,同時現在獸醫臨床上藥物同質化嚴重,非常不利于獸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據世界奶牛協會統計,全世界約有2.2億頭奶牛,約有1/3的奶牛患有各種類型的乳房炎,臨床型乳房炎患病率為2%,隱性乳房炎患病率高達50%。據推算,Iml乳汁內白細胞每增加20萬個,日產奶量就減少lKg。根據感染程度不同,病牛一天可少產2 4Kg鮮奶。美國全國乳房炎理事會估計在美國1100萬頭泌乳奶牛中有約50%患有乳房炎,每頭母牛因乳房炎的花費每年為225美元,每年因此引起的直接損失超過20億美元,世界范圍每年的牛奶生產損失達380萬噸。據報道,我國的臨床型乳房炎和隱性乳房炎的發病率均高于國外報道,臨床型乳房炎的平均發病率為33.41%,隱性乳房炎的陽性率在46.4% 85.7%之間。中國農科院中獸醫研究所對西北、華北、東北、華南地區22個城市32個奶牛場1037頭成年泌乳牛進行臨床型乳房炎病因及發病情況調查,并對其中5個地區20個奶牛場3384頭泌乳牛用蘭州乳房炎試驗(L.Μ.T)進行隱性乳房炎調查,結果表明臨床型乳房炎發病率為33.41%,隱性乳房炎奶牛陽性率為73.91%,陽性乳區檢出率為44.74%。王海梅等通過對貴州省某奶牛場的調查發現,該場隱性乳房炎的頭陽性率為76.8%,乳區陽性率為57.4%,臨床型乳房炎的發生率為33.1%。隱性乳房炎不僅能夠降低奶牛的產奶量和原奶的品質,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同時也影響奶牛的發情和妊娠,并且使重患奶牛因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增加牛群的管理費用,給奶牛飼養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到目前為止,抗生素仍然是治療奶牛乳腺炎的一個重要方法。理想的采用抗生素治療的方法是首先對患乳腺炎奶牛進行病原菌分離,然后進行藥敏試驗,從而選擇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目前大多數的牛場沒有開展藥敏試驗的條件和技術,這樣就使得抗生素使用的針對性不強,從而導致耐藥菌株的不斷出現。抗生素使用劑量不斷增加,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日益嚴重。從目前的研究表明氯霉素和紅霉素是治療奶牛乳腺炎的首選藥物,但紅霉素對乳腺有相對比較強的刺激作用。全身用藥藥物包括:紅霉素、大環內酯類、氟氯霉素、甲氧芐啶、氧四環素、某些氟喹諾酮和利福平,用藥后在乳房中有較高的分布;乳腺內用藥有:紅霉素、大環內酯類(壯觀霉素除外)、氨芐青霉素、海地西林、羥氨芐青霉素、新生霉素、利福霉素和氟喹諾酮等,在乳房內均有較好分布。但這些藥物的使用增加奶源的污染機會,同時由于停奶期的延長,造成很大的浪費。中藥以其整體觀念 ,低毒副作用,無耐藥性,低殘留,良好的治療效果逐漸受到世界的公認,在開展可持續養殖的要求下,在人們對“無抗奶”的強烈需求中,必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市場上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防治效果不佳,同時現在獸醫臨床上藥物同質化嚴重,非常不利于獸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中藥材為原料,對奶牛隱性乳房炎有確切防治效果的中藥顆粒配方和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藥材重量組成為:黃芪10-60份,當歸10-60份,益母草10-40份,王不留行10-40份,蒲公英10-60份,路路通10-50份,甘草10-40份,以及適量的賦形劑。本發明的中藥顆粒劑還包括制備中藥顆粒所用的賦形劑,選自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其用量為各種藥材制備的浸膏粉的10-90%。本發明同時提出了上述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黃芪、當歸、益母草、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甘草用水煎煮兩次,減壓濃縮,干燥得到干浸膏,粉碎過100目篩得浸膏粉;
(2)加如適量賦形劑,混勻;
(3)制粒,干燥,分裝,即得成品。其中,處方為按生藥量計的藥材配比為:黃芪10-60份,當歸10-60份,益母草10-40份,王不留行10-40份,蒲公英10-60份,路路通10-50份,甘草10-40份。其中,賦形劑加入量為浸膏粉的10-90%,賦形劑選自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采用濕法制粒,對于特定的中藥浸膏粉,采用濕法制粒所需的賦形劑各異,本發明提供一種適合上述藥材浸膏粉濕法制粒的配方。本發明配方的各成分功效在于:
黃芪能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
王不留行活血通經,下乳消腫;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路路通祛風活絡,利水通經;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以上組方各成分相輔相佐,具有補氣活血,散結消腫之效,對奶牛隱性乳房炎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內容,應當理解,下面的實施例用來說明本發明內容,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1
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組成為:黃芪30g,當歸20g,益母草20g,王不留行20g,蒲公英20g,路路通15g,甘草15g,以及適量的賦形劑。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將黃芪、當歸、益母草、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甘草加10倍藥材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2h,過濾,藥渣再加8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lh,過濾,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干浸膏,粉碎過100目篩得浸膏粉,加入浸膏重量的70%蔗糖和糊精,蔗糖與糊精的比例為1:1,混合均勻,加入85%的乙醇適量,混勻,采用濕法制粒機制粒,干燥,分裝,即得。實施例2
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組成為:黃芪30g,當歸30g,益母草20g,王不留行15g,蒲公英20g,路路通15g,甘草10g,以及適量的賦形劑。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將黃芪、當歸、益母草、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甘草加12倍藥材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lh,過濾,藥渣再加8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lh,過濾,合并兩次濾液,減壓濃縮,干 燥得到干浸膏,粉碎過100目篩得浸膏粉,加入浸膏重量的70%蔗糖和糊精,蔗糖與可溶性淀粉的比例為2:1,混合均勻,加入80%的乙醇適量,混勻,采用濕法制粒機制粒,干燥,分裝,即得。
實施例3
實施例1制得的顆粒劑對奶牛隱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
(I)治療試驗
選擇符合奶牛隱性乳房炎診斷標準和選擇標準的自然患隱性乳房炎奶牛60頭,經確認患牛最近I月內未用過任何藥物治療后,按存欄編號隨機分為2組,即中藥顆粒治療組和乳炎康藥物對照,每組各30頭,其中中藥顆粒根據上述實驗性治療試驗結果確定劑量,乳炎康按說明書劑量,于每天上午8、點間拌精料喂服給藥,I次/d,連用3d。按奶牛存欄編號建立病歷檔案,于用藥后O d、5 d,用HMT診斷液檢測各試驗牛患隱性乳房炎的乳區數及程度,分別統計各組治愈率、好轉率、總有效率和每頭牛治療期間的日均產奶量。結果顯示,中藥顆粒的治愈率為43.3%,高于乳炎康的33.3% ;而中藥顆粒的總有效率為80.0%,略高于乳炎康的76.7% ;治療后中藥顆粒組和乳炎康組的日均產奶量均提高約I Kg,經方差分析,結果顯示,2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無顯著性差。詳細結果見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組成為:黃芪10-60份,當歸10-60份,益母草10-40份,王不留行10-40份,蒲公英10-60份,路路通10-50份,甘草10-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賦形劑為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顆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賦形劑的用量為各種藥材制備的浸膏粉的10 90%。
4.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驟: (1)將黃芪、當歸、益母草、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甘草用水煎煮兩次,減壓濃縮,干燥得到干浸膏,粉碎過100目篩得浸膏粉; (2)加如適量賦形劑,混勻; (3)制粒,干燥,分裝,即得成品。
5.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賦形劑加入量為浸膏粉的10、0%。
6.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賦形劑選自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種或 幾種。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中藥顆粒劑配方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以中藥材為原料,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的顆粒劑相關技術。本發明的配方按重量組成為黃芪10-60份,當歸10-60份,益母草10-40份,王不留行10-40份,蒲公英10-60份,路路通10-50份,甘草10-40份。其制備方法為將黃芪、當歸、益母草、王不留行、蒲公英、路路通用水煎煮兩次,減壓濃縮,干燥得到干浸膏,粉碎過100目篩得浸膏粉,加適量賦形劑,制粒,干燥,分裝,即得成品。
文檔編號A61K36/533GK103083396SQ20111034287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明者郝智慧, 王春元, 龐云露 申請人:青島康地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