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養心益腎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ー種養心益腎的中藥配方,涉及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忙碌著,對自己的身體不注意,久而久之,身體就會每況愈下,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造成腎虛,心臟也會因為緊張的節奏而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設計ー種可以調理身體的ー種養心益腎的中藥配方。本發明ー種養心益腎的中藥配方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玉竹10、麥冬10、五味子10、獲茶15:陳皮10 法夏10、枳實10:大貝10、 百合10、烏梅15、炒內金10、遠志10、夜交藤15、沙苑子15、菟絲子15。本原料藥的性味、功效如下:
玉竹
性味:味甘,性平。歸肺;胃經。功效主治:滋陰潤肺;養胃生律。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ロ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麥冬
性味:性微寒,味甘、微苦。歸心、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火。用于肺燥干咳、津傷ロ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五味子
性味:酸,溫。人肝、心。功用主治: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治肺虛喘咳,ロ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痩,夢遺滑精,久瀉久痢
炒內金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
茯苓
性味: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陳皮
性味:性溫,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多痰。法夏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主治: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枳實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酸。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化痰散痞,破氣消積。用于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大貝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開郁散結。百合
性味:味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功能主治:具有養陰潤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陰虛的燥熱咳嗽,痰中帶血,如百花膏。治肺虛久咳,勞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湯。烏梅
性味: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遠志
性味:苦辛,溫。無毒。入心、腎經。功用主治: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夜交藤
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脾、腎、肝經。功效主治: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癥,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沙苑子
藥性:甘,溫。歸肝、腎經。功用主治:補肝,益腎,明目,固精。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泄,小便頻數,遺尿,尿血,白帯。菟絲子
性味:性溫,味甘。歸肝、腎、脾經。功能主治: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浙、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
本發明ー種養心益腎的中藥的優點為:以天然中藥為原料,對人體無副作用,價格低,能使人養心益腎,滋補健康。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玉竹10、麥冬10、五味子10、獲茶15:陳皮10:法夏10、枳實10:大貝10、百合10、烏梅15、炒內金10、遠志10、夜交藤15、沙苑子15、
菟絲子15。
權利要求
1.ー種養心益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玉竹10、麥冬10、五味子10、茯苓15:陳皮10:法夏10、枳實10:大貝10、百合10、烏梅15、炒內金10、遠志·10、夜交藤15、沙苑 子15、菟絲子15。
全文摘要
一種養心益腎的中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玉竹10、麥冬10、五味子10、茯苓15陳皮10法夏10、枳實10大貝10、百合10、烏梅15、炒內金10、遠志10、夜交藤15、沙苑子15、菟絲子15。優點為以天然中藥為原料,對人體無副作用,價格低,能使人養心益腎,滋補健康。
文檔編號A61K36/8969GK103120755SQ20111036872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李曉婷 申請人:武漢卡倍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