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用于脊柱后路微創手術。
背景技術:
在脊柱后路微創手術中,通過椎弓根螺釘和矯形棒的配合作用使脊柱復位,通常采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將椎弓根螺釘安裝在脊柱相應位置上,再將矯形棒插入到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中,通過內鎖釘將矯形棒固定在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中,由于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尺寸有限,在微創手術中要求醫生能準確地將矯形棒直接插入到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中,對醫生的要求很高,而且操作困難。為了解決這個 問題,部分專利上披露了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上開設一個開口的來解決這個技術問題,例如美國專利US2011/0040328A1就披露了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附圖17為美國專利US2011/0040328A1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示意圖,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夾持部設置有內螺紋17,內螺紋17與內鎖釘16的外螺紋相匹配,依靠推壓裝置8轉動內鎖釘16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引導下,將矯形棒11放置在椎弓根螺釘19中。椎弓根螺釘19頂部具有U形槽20,該U形槽20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開口相匹配。其中,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夾持椎弓根螺釘19后,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與椎弓根螺釘19的內螺紋18形成一個連續的螺紋集,以便于內鎖釘16順利將矯形棒11壓入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中。該技術的主要缺陷在于矯形棒11的推壓是依靠內鎖釘16的外螺紋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引導推壓,因此該技術必須要求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位于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夾持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與椎弓根螺釘19的內螺紋18形成一個連續的螺紋集,一種椎弓根螺釘必須配合一種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使用,使得通用性差,并且如果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17太長,則安裝矯形棒11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如果內螺紋17太短,則留給矯形棒11穿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開口的可手術空間就會變得太小。基于上述客觀事實,一種在手術中通用性好、便于操作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手術中便于操作的、通用性良好的脊椎矯形棒放
M-LJ \J—f- M-LJ
直裝直。本發明提供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以及螺紋加壓裝置。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一端為夾持部,另一端為握持部,夾持部向握持部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用以穿過矯形棒,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具有內螺紋部;螺紋加壓裝置具有外螺紋部;其中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內螺紋部和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互相配合,將矯形棒壓入椎弓根螺釘中鎖定。根據上述構思,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U形大開口的開口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開口尺寸。根據上述構思,內螺紋部和所述的外螺紋部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內螺紋部剛配合時,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下端的內鎖釘鄰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U形大開口的上端,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剛剛脫離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內螺紋部時,內鎖釘距離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的螺紋還有一段距離。根據上述構思,該一段距離為1mm。根據上述構思,U形大開口底部遠離所述的夾持部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根據上述構思,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內螺紋部位于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握持部端。根據上述構思,內螺紋部和外螺紋部為單線螺紋或多線螺紋。本發明提供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螺紋套筒以及螺紋加壓裝置;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一端為夾持部,而另一端為握持部,夾持部向握持部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用以穿過矯形棒,握持部上端具有與螺紋套筒鎖合的安裝部;螺紋套筒一端具有與握持部鎖合的結合部,螺紋套筒內部具有內螺紋部;螺紋加壓裝置具有外螺紋部;其中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與螺紋套筒以可拆卸方式鎖合安裝,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與螺紋套筒的內螺紋部互相配合,將矯形棒壓入椎弓根螺釘中鎖定。 根據上述構思,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U形大開口的開口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開口尺寸。根據上述構思,內螺紋部和外螺紋部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與螺紋套筒的內螺紋部剛配合時,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下端的內鎖釘鄰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U形大開口的上端,螺紋加壓裝置的外螺紋部剛剛脫離螺紋套筒的內螺紋部時,內鎖釘距離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的螺紋還有一段距離。根據上述構思,該一段距離為1mm。根據上述構思,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與螺紋套筒為可拆卸方式連接。根據上述構思,U形大開口底部遠離夾持部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根據上述構思,內螺紋部和外螺紋部為單線螺紋或多線螺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包括:(I)本發明中在螺紋加壓裝置上設置外螺紋部,和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或者螺紋套筒的內螺紋部相配合來將矯形棒壓入椎弓根螺釘的U形槽中,解決了因椎弓根螺釘型號不同而需要更換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缺陷,提高了手術器械的通用性;(2)穿棒位置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位置,穿棒位置比較容易找至IJ,對醫生手術操作技能要求較低。
圖1a為本發明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立體圖;圖1b為本發明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正視圖;圖2a為本發明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另一結構的立體圖;圖2b為本發明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另一結構的正視圖3為本發明的螺紋加壓裝置;圖4為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螺紋部剛嚙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螺紋部剛脫離狀態的結構示意7為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放置矯形棒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完成矯形棒放置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完成后的效果圖;圖1O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立體圖;圖1O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正視圖;圖1l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另一結構的立體圖;圖1l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另一結構的正視圖;圖12a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螺紋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12b為本發明螺紋套筒的剖視圖;圖1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螺紋部剛嚙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螺紋部剛脫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完成矯形棒放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現有技術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I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11 矯形棒2內螺紋部12 螺紋套筒3夾持部13 安裝部4 U形大開口14 內螺紋部5延長槽15 結合部6握持部16 內鎖釘7螺紋加壓裝置17 內螺紋8推壓裝置18 螺紋9外螺紋部19椎弓根螺釘10操作部20 U形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所涉及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具體結構。本發明中對于各種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方法和結構不在進行詳述,本發明中與現有技術結構的結構采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包括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 (如圖1a至2b所示)以及螺紋加壓裝置7 (如圖3所示)。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一端為夾持部3,而另一端為握持部6,所述的夾持部3向握持部6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 4,U形大開口 4的開口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開口尺寸,以便于醫生穿過矯形棒11時易于找到穿棒位置。也可根據實際操作情況在形U形大開口 4的底部遠離夾持部3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5 (如圖2a、2b所示),該延長槽5可作為矯形棒11穿過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時的引導槽。握持部6內部具有內螺紋部2,此內螺紋部2可在握持部6的內部任何位置,優選在握持部6的上端位置。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具有操作部10、推壓裝置8以及外螺紋部9。其中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部2與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互相嚙合,旋轉下壓將矯形棒11推壓入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中鎖定,配合加壓的螺紋可以是單線螺紋,也可以是多線螺紋。所述的內螺紋部2和外螺紋部9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部2剛配合時(如圖5所示),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鄰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 4的上端,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部2剛開始脫離時(如圖6所示),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距離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內螺紋18還有一段微小的距離,該距離例如可以為1_。以下結合手術操作步驟介紹本發明的此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工作過程,具有如下步驟:步驟一: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夾持椎弓根螺釘19由脊柱后路經椎弓根打入到椎體內。步驟二:使用夾持矯形棒的裝置將矯形棒11穿透皮膚,放置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位置4,如圖4所不。
步驟三:使用螺紋加壓裝置7將矯形棒11壓入到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內。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和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部2配合將矯形棒11壓下,如圖5所示。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剛剛脫離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內螺紋時2,位于螺紋加壓裝置7的推壓裝置8的頂端的內鎖釘16距離椎弓根螺釘U形槽20的螺紋18還有非常小的距離,如圖6所示,此時手動垂直加壓將內鎖釘16的外螺紋與椎弓根螺釘U形槽20的內螺紋18嚙合上,再通過內鎖釘16的外螺紋和椎弓根螺釘U形槽20的內螺紋18配合將矯形棒11鎖緊在椎弓根螺釘U形槽20中,如圖7、8所示。步驟四:取出螺紋加壓裝置7、夾持矯形棒的裝置及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1,完成脊椎矯形棒放置工作,如圖9所示。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包括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1(如圖1Oa至Ilb所示)、螺紋套筒12(如圖12a、12b所示)以及螺紋加壓裝置7 (如圖3所示)。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一端為夾持部3,另一端為握持部6,所述的夾持部3向握持部6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 4,U形大開口 4的開口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開口尺寸,以便于醫生穿過矯形棒11時易于找到穿棒位置。也可根據實際操作情況在U形大開口 4的底部遠離夾持部3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5 (如圖1laUlb所示),該延長槽5可作為矯形棒11穿過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時的引導槽。握持部6上端具有與螺紋套筒12鎖合的安裝部13。螺紋套筒12 —端具有與安裝部13鎖合的結合部15,螺紋套筒內具有內螺紋部14,該內螺紋部可以在螺紋套筒12內部任何位置,優選在螺紋套筒12的上端。螺紋加壓裝置7具有操作部10、推壓裝置8以及外螺紋部9。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互相嚙合,將矯形棒11壓入椎弓根螺釘19中鎖定,配合加壓的螺紋可以是單線螺紋,也可以是多線螺紋。安裝部13為在握持部6的端壁上對稱地形成的兩個橫向缺口,結合部15為在螺紋套筒12的壁上對稱地安裝的兩個橫向柱銷。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安裝部13與螺紋套筒12的結合部15以可拆卸方式鎖合安裝。該可拆卸方式可以為現有技術所常用其它連接方式,如螺紋連接、卡合等。所述的內螺紋部14和外螺紋部9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剛配合時(如圖5所示),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鄰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 4的上端,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剛開始脫離時,連接在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距離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內螺紋18還有一段微小的距離,該距離例如可以為1mm。以下結合手術操作步驟介紹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的工作過程,具有如下步驟:步驟一: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夾持椎弓根螺釘19由脊柱后路經椎弓根打入到椎體內。步驟二:使用夾持矯形棒的裝置將矯形棒11穿透皮膚,放置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 4的位置。步驟三:使用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和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配合將矯形棒11壓入到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內。先將螺紋套筒12通過結合部15安裝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上端,再將螺紋加壓裝置7伸入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中推壓矯形棒
11。圖14是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和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剛剛嚙合位置,通過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和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嚙合實現加壓過程,圖15是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9和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嚙合剛剛脫離的位置,此時,位于螺紋加壓裝置7的推壓裝置8的頂端的內鎖釘16距離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螺紋18還有非常小的距離,該距離例如可以為1mm。此時手動垂直加壓將內鎖釘16與椎弓根螺釘U形槽20的螺紋18嚙合上,再通過內鎖釘16的外螺紋和椎弓根螺釘U形槽20的螺紋18配合將矯形棒11鎖緊在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中,如圖16所示。步驟四:取出螺紋加壓裝置7、夾持矯形棒的裝置及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1,完成脊椎矯形棒放置工作,如圖9所示。根據上述可知,本發明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中利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夾緊椎弓根螺釘19,穿棒位置在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U形大開口 4的位置,此位置U形大開口4的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的開口尺寸,由此不僅實現穿棒位置比較容易找至IJ,對醫生手術操作技能要求較低的目的。由于穿棒位置不是直接穿到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中,本發明通過螺紋加壓裝置7的外螺紋部9與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上的內螺紋2或者螺紋套筒12的內螺紋部14配合的方式將矯形棒11壓入到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底部并鎖緊。整套裝置的螺紋不需要和椎弓根螺釘19的螺紋相配合,可以適應于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椎弓根螺釘19, 使裝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申請專利范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于本案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
權利要求
1.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以及螺紋加壓裝置(7); 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一端為夾持部(3),另一端為握持部¢),所述的夾持部⑶向握持部(6)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4),用以穿過矯形棒(11),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⑴具有內螺紋部⑵; 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具有外螺紋部(9);其中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內螺紋部(2)和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外螺紋部(9)互相配合,將所述的矯形棒(11)壓入椎弓根螺釘(19)中鎖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U形大開口⑷的開口尺寸大于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開口尺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螺紋部(2)和所述的外螺紋部(9)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的外螺紋部(9)與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的內螺紋部(2)剛配合時,連接在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鄰接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U形大開口(4)的上端,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外螺紋部(9)剛剛脫離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內螺紋部⑵時,所述的內鎖釘(16)距離所述的椎弓根螺釘(19)的螺紋(18)還有一段距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距離為1_。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大開口(4)底部遠離所述的夾持部(3)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螺紋部(2)位于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握持部(6)端。
7.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螺紋部(2)和所述的外螺紋部(9)為單線螺紋或多線螺紋。
8.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螺紋套筒(12)以及螺紋加壓裝置(7); 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一端為夾持部(3),而另一端為握持部¢),所述的夾持部⑶向所述的握持部(6)方向延伸一個U形大開口(4),用以穿過矯形棒(11),所述的握持部(6)上端具有與所述的螺紋套筒鎖合的安裝部(13); 所述的螺紋套筒(12) —端具有與所述握持部¢)的安裝部(13)鎖合的結合部(15),所述的螺紋套筒(12)內部具有內螺紋部(14); 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具有外螺紋部(9); 其中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與所述的螺紋套筒(12)以可拆卸方式鎖合安裝,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外螺紋部(9)與所述的螺紋套筒(12)的所述內螺紋部(14)互相配合,將所述的矯形棒(11)壓入所述的椎弓根螺釘(19)中鎖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⑴的所述U形大開口⑷的開口尺寸大于所述的椎弓根螺釘(19)的U形槽(20)開口尺寸。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螺紋部(14)和所述的外螺紋部(9)的長度這樣設計,即在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外螺紋部(9)與所述的螺紋套筒(12)的所述內螺紋部(14)剛配合時,連接在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下端的內鎖釘(16)鄰接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的所述U形大開口(4)的上端,在所述的螺紋加壓裝置(7)的所述外螺紋部(9)剛剛脫離所述的螺紋套筒(12)的所述內螺紋部(14)時,所述的內鎖釘(16)距離所述椎弓根螺釘(19)的所述U形槽(20)的螺紋(18)還有一段距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距離為1mm。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I)與所述的螺紋套筒(12)為可拆卸方式連接。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大開口(4)底部遠離所述的夾持部(3)的方向上設置延長槽(5)。
14.如權利要求8-13之一所述的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螺紋部(14)和所述的外螺紋部 (9)為單線螺紋或多線螺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脊椎矯形棒放置裝置,具有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以及螺紋加壓裝置。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一端為夾持部,而另一端為握持部,握持部一端具有內螺紋部。螺紋加壓裝置具有外螺紋部。其中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內螺紋部(2)和螺紋加壓裝置外螺紋部(9)相結合,將矯形棒壓入椎弓根螺釘中鎖定。本發明解決了因椎弓根螺釘型號不同而需要更換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的缺陷,并且本發明的椎弓根螺釘夾持裝置上具有U型大開口,穿棒位置容易找到,便于醫生穿棒作業。
文檔編號A61B17/70GK103120598SQ20111036991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周躍, 鄭誠功, 張勛, 趙富強, 閆寒冰, 趙軍 申請人: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