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內窺鏡灌注和鏡頭清洗的流體供應源的混合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文中的實施方式一般涉及的是內窺鏡灌注系統和步驟。更具體地,實施方式涉及的是從單個流體源供應與內窺鏡相結合的流體以使得能同時實現對內窺鏡鏡頭的清洗和內窺鏡的灌洗(灌注)。
背景技術:
經由光導管器械可以看到活的人體內部的期望能追溯到19世紀早期。在接著的幾十年內光導管器械取得了很多進步,且Dr. Rudolph Kussmaul (德)在1868年首次可以成功地看到活人的胃內部,緊隨其后的進步則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的柔性纖維鏡。今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超出診斷估計和治療干預范圍的許多組織構造現在都能被內窺鏡醫師(endoscopist)看到并進行處置。例如,不使用“開放式”外科技術,內窺鏡醫師就能對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膽和胰臟系統進行診斷估計和治療干預。對許多胃腸(GI)失調的診斷和治療,諸如異物清除、膽石清除、息肉切除、組織活檢、組織構造擴張、支架置入(用于通暢和排液)、出血和止血,需要進行目測、到達胃腸道內部部位的通路/檢視、內窺鏡灌洗(灌注)和鏡頭清洗。由于與內窺鏡療程相關聯的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低,而與“高”危患者人群相關聯的實用性不斷增高,使得內窺鏡診斷和治療干預,特別是結腸鏡檢查成為在美國最廣泛地實施的醫療程序之一。每年所實施的結腸鏡檢查程序數以千萬計,并且有希望在未來幾年內繼續增加,這使得已經很脆弱的醫療系統遭遇到運營開支的指數式激增。在常規診斷性結腸鏡檢查或更復雜的急性下胃腸道出血治療過程中,遇到粘液分泌、排便、和或出血這些限制內窺鏡醫師觀察和治療能力的情況并不罕見。為了維持清晰的手術視野并使觀察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一種典型的內窺鏡系統(例如FujinoruOlympus、 或Pentax)提供了一種以高流率傳送無菌水進行內窺鏡灌洗(灌注)的方法和一種以相對較低的流率傳送無菌水進行光學透鏡鏡頭清洗的方法。為了傳送進行內窺鏡灌洗所需的較高流率的無菌水,典型地用到了一種機械蠕動泵以傳送來自敞口式流體供應源(vented fluid supply)的無菌水,而同時,用于低流率鏡頭清洗功能的無菌水從單獨加壓(非敞開式)流體供應源處供應。傳統地,由于灌洗和鏡頭清洗功能利用了不同的機構來傳送無菌水,則用到的是單獨的流體供應源(分別為1,OOOml和500ml)。流體供應源可以是能反復使用的瓶子,它們每隔M小時就被重新消毒一次。然而,由于嚴格的感染控制程序,一些機構/機關已經決定為灌洗(灌注)和鏡頭清洗功能都使用單獨的一次性流體系統。雖然這種實踐解決了一部分感染控制建議/感染控制維護規則(infection control recommendation),但是全國范圍內的醫療機構日益加重的財政負擔并沒有得到解決,瀕臨每年度療程數目方面的指數式暴增的危機。因此有必要存在與內窺鏡相結合的流體供應以使得能同時實現從單個流體對內窺鏡鏡頭的清洗和內窺鏡的灌洗(灌注)。
發明內容
本文中描述的是一種為內窺鏡灌洗和鏡頭清洗進行流體供應的混合設備和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混合設備包括連接器(此處還被稱之為“帽”),其適配于柔性或剛性容器,所述容器限定出一種被構造成包含/容納流體的腔室。該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一內腔;第二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二內腔;第三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三內腔。第一管與氣體源以及流體源的腔室成流體聯接,以便向流體腔室中提供氣體(例如,大氣、氧氣、0)2等)。第二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以由內窺鏡指定的任意合適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上。第二管的第二端被接收穿過連接器內的第一開口并被構造成布置在流體內以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例如內窺鏡鏡頭清洗。第三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以由內窺鏡和/或蠕動泵指定的任意合適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和/或蠕動泵上。第三管的第二端聯接到連接器上, 從而使得第二端的至少一部分被安置在流體內、并被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的灌洗。
圖1是常見內窺鏡系統的部分橫截面示意圖。圖2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的橫截面側視圖。圖3是根據圖2的實施方式,用在內窺鏡系統中的混合設備的橫截面示意圖。圖4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的橫截面側視圖。圖5是根據圖4的實施方式,用在內窺鏡系統中的混合設備的橫截面示意圖。圖6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一部分的透視圖。圖7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橫截面側視圖。圖8A是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透視圖。圖8B是根據圖8A實施方式的混合設備一部分的橫截面放大視圖。圖9是圖解用流體供應源的混合設備進行內窺鏡灌洗和鏡頭清洗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披露的混合設備包括連接器,其適配于柔性或剛性的容器,所述容器限定出被構造成包含/容納流體的腔室。該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管,其限定了貫穿過其中的第一內腔; 第二管,其限定了貫穿過其中的第二內腔;第三管,其限定了貫穿過其中的第三內腔。第一管與一種氣體源以及所述流體源的腔室成流體聯接,以向流體腔室中供氣(例如,空氣、氧氣、CO2等)。第二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用以由特定內窺鏡酌情而定的任意合適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上。第二管的第二端被接收穿過連接器內的第一開口,并被構造成安置在流體內以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鏡頭清洗。流體可以是任何用于內窺鏡頭清洗和/或灌洗的適合的流體。第三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以任意適用于該特別的內窺鏡和/或蠕動泵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和/或蠕動泵上。第三管的第二端聯接到連接器上,從而使得第二端的至少一部分被安置在流體中、并被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的灌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設備被構造成通過任意合適的方式提供來自流體源的流體。 例如,第二管在第一時間段中將流體輸送到內窺鏡上,且第三管在第二時間段中將流體輸送到內窺鏡上。第一和第二時間段可以是,例如,至少部分地同時發生的/并發的(即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或獨立的。另外,第二管可包括至少一個閥,其被構造成防止第二管內腔中的流體流動進入流體源的腔室中。相似地,第三管可包括至少一個閥,其被構造成防止流體從內窺鏡和/或靠近內窺鏡的灌洗位點流入流體源的腔室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用于傳送與內窺鏡灌注和鏡頭清洗有關的流體的混合設備包括連接器,,其適配于柔性或剛性的容器,所述容器限定出被構造成包含/容納流體的腔室。該混合設備包括第一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一內腔;第二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二內腔;第三管,其限定了穿過其中的第三內腔。第一管與一種氣體源以及所述流體源的腔室成流體聯接,以向流體腔室中供氣、并增加流體腔室內的壓力。第二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以任意對該特定內窺鏡適合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上。第二管的至少一部分被構造成安置在由第一管限定出的內腔中。第二管的第二端被接收穿過連接器內的第一開口、并被構造成安置在流體內。第二端可包括閥,其被構造成防止第二管的內腔中的流體流動進入流體源的腔室中。第二管被構造成響應于氣體在腔室中所產生的壓力增量而以第一流率輸送流體,并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鏡頭清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管的第一端被構造成以任意適合該特定的內窺鏡和/或蠕動泵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和/或蠕動泵上。第三管的第二端聯接到連接器上,從而使得第二端的至少一部分被安置在流體內。第三管被構造成響應于由氣體和/或蠕動泵在腔室中所產生的壓力增量而輸送流體、并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運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的灌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種方法包括用帽密封住流體源,并將氣體從氣體源輸送到流體源的腔室中以增加腔室內的壓力。方法還包括響應于壓力的增量將第一體積的流體輸送出腔室。第一體積的流體經由第一管以第一流率被輸送到內窺鏡上用于內窺鏡鏡頭的清洗。該方法包括將第二體積的流體輸送出腔室。第二體積的流體以基本上大于第一流率的第二流率經由第二管而被輸送到內窺鏡上以用于內窺鏡的灌注。此外,氣體從氣體源被輸送到流體源的腔室所用的速率足以抵消掉由對于第一體積的流體或第二體積的流體的至少一部分進行的輸送所產生的壓力變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體積的流體可在第一時間段期間被輸送,而第二體積的流體可在第二時間段期間被輸送。第一和第二時間段可以是,例如,至少部分地同時發生的(即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或獨立的。圖1是示例性的常規內窺鏡系統的實例的圖解。內窺鏡60被連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3上,控制單元3將來自光源北的光和來自空氣泵3a的空氣供應給內窺鏡60??諝鈴目諝獗?a經連接器5行進到空氣管3c,對流體源6進行加壓、并迫使流體以低流率流出鏡頭清洗管加。當流體源6中的壓力開始下降時,內窺鏡控制單元3將減少的氣體供應源重新加滿/補滿。在需要的時候,內窺鏡醫師可以選擇通過完全按下控制按鈕61a的方式來清洗鏡頭(未示出),由此使得流體能夠流動以清洗鏡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過濾器(未示出)被安置在介于空氣泵3a和內窺鏡60之間的位置處以防止空氣傳播的傳染物質進入 /穿過內窺鏡中。如上所述,高流率典型地是內窺鏡灌洗(灌注)所需,其中基本的功能是保持手術視野(operative field)沒有碎片(例如排便、出血)。該功能傳統上是通過使用蠕動泵 4來完成的。灌洗管道如被插入蠕動泵頭部如中,并且當需要流體時,通過踩壓腳踏開關 (未示出)來排出流體。為了防止在流體源1和灌洗管道4c中形成負壓,通氣孔(未示出) 被包括在流體源1的帽Ia中。該通氣特征允許室內空氣流動進入流體源1,這平衡了壓力并防止了負壓。如果產生了負壓的話,那么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是因為傳染物可從患者流回到流體源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與通氣口成流體相連地放置過濾器來防止傳染物質進入流體源。圖2和3畫出了混合設備10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用于內窺鏡灌洗(灌注)和鏡頭清洗的供應導管都被連接到單個流體源16、并從單個流體源16抽出流體。混合設備10 包括帽16a、空氣供應管13c、鏡頭清洗管12a、和灌洗管14c,如圖2中所示。帽16a被構造成以由流體源指定的任意合適的布置形式聯接到流體源16(圖幻。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帽16a可包括一系列螺紋,其被構造成與流體源16的接收部分上的一系列螺紋相匹配。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帽16a包括突起和/或一系列的突起,以與流體源16的接收部分形成卡扣配合。如圖2中所示,帽16a包括膜16b、第一開口 16c、第二開口 16d、和第三開口 16e。 膜16b接合流體源16提供了液密式密封并且可以是任意合適的密封機構。例如,膜可以是 0形圈/環、法蘭/凸緣、套箍、和/或其它類似結構,并可由任意合適的材料形成。空氣供應管13c包括第一端13d和第二端13e,并在其間限定出內腔??諝夤?13c可提供從空氣泵13a(圖3)到流體源16的空氣供應。更具體地,空氣供應管13c的第一端13d經由連接器15而聯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13上,如圖3中所示。內窺鏡控制單元包括空氣泵13a、光源13b、和用于內窺鏡療程的任意其它合適的機構??諝夤?3c的第一端13d可按照由控制單元指定的任意合適的方式聯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即,第一端13d 可被聯接到任何合適的配件,其被構造成聯接到特定的內窺鏡控制單元,比如Fujinon、 Olympus、或Pentax)。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過濾器(未示出)可被安置在空氣泵13a和流體源16之間。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空氣過濾器可被直接地聯接到空氣泵13a??諝夤?3c的第二端1 被構造成接收一種配件和/或連接器13f。配件13f 被構造成將空氣供應管13c的第二端1 聯接到帽16a上,如圖2中所示。更具體地,配件 13f可被插入到空氣供應管的第二端1 上并生成摩擦配合。相似地,配件13f可被插入到帽16a的第一開口 16c內。單向止回閥13g可被安置在配件13f中以防回流到空氣供應管 13c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單向止回閥可被安置在第一端13d的配件中。通過這種方式,空氣供應管13c被構造成將空氣供應到流體源16并防止空氣回流到空氣供應管13c 中。因此,在使用中,壓力在流體源16內建立,并且在流體源和空氣供應管13c之間可形成壓力差。壓力差有助于即便在高流率灌洗(灌注)過程中從流體源16中移走大量流體時也維持住流體源16中的正壓。換種說法,閥13g可防止當為了灌洗將大量流體移走時,由于空氣從空氣泵13a被傳送通過空氣供應管13c的時間延遲而在流體源中形成負壓。如上所述,空氣供應管13c限定出內腔??諝夤?3c的內腔被構造成接收鏡頭清洗管12a的至少一部分,如圖2中所示。通過該方式,由空氣供應管13c限定的內腔足夠大以包容/容納鏡頭清洗管12a,以及向流體源16提供空氣。鏡頭清洗管1 被構造成以任意合適的氣密方式退出由空氣供應管13c限定的內腔,比如小孔、配件、套箍、和/或類似物。鏡頭清洗管1 包括第一端12b和第二端12c,并在其間限定出內腔。鏡頭清洗管 1 被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16輸運到內窺鏡上用于內窺鏡鏡頭的清洗。與空氣供應管 13c的第一端13d相似地,鏡頭清洗管12a的第一端12b經由連接器15聯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13上,如圖3中所示。鏡頭清洗管12a的一部分被構造成安置在流體源16中。更具體地,由帽16a限定的第二開口 16d接收鏡頭清洗管12a的一部分。鏡頭清洗管12a的第二端12c構造成安置在被容納于流體源16中的流體內。另外,第二端12c包括的單向止回閥12d,位于安置在流體源16的流體中的一端處。通過該方式,閥12d允許流體通過鏡頭清洗管12a行進到流體源16以外并且,并且,如果當例如在進行內窺鏡醫師所需要的高流率灌洗(灌注)時流體供應源中形成了負壓,則該閥還防止流體被抽吸出鏡頭清洗管12a。灌洗管Hc包括第一端He和第二端14f,并且在其間限定出內腔。灌洗管Hc可將流體從流體源16輸運到蠕動泵14。如圖3中所示,第二灌洗管14b可用于將流體從蠕動泵提供給內窺鏡控制單元13,特別是內窺鏡60。灌洗管Hc的第一端He被構造成以由特定的蠕動泵指定的任何合適的方式(即,特定配件、套箍、或聯接器)聯接到蠕動泵14上。 此外,灌洗管14c的第一端He包括單向止回閥,其被構造成允許流體流出流體源16通過灌洗管14c并防止流體的從蠕動泵14的任何回流進入到灌洗管14c。由帽16a限定的第三開口 16e(圖幻被構造成接收灌洗管Hc的一部分。灌洗管14c的第二端14f被安置在容納于流體源16中的流體內。灌洗管14c的第二端14f包括配重14g,其被構造成維持灌洗管14c的第二端14f處于容納在流體源16中的流體內。在手術期間,鏡頭清洗管12a的閥12d和空氣供應管13c的閥13g估計了將多種不同的壓力維持于系統中。例如,內窺鏡醫師可踩壓腳踏開關(未示出)以激活用于內窺鏡灌洗的流體流動,和/或按壓控制按鈕61a以激活用于內窺鏡鏡頭清洗的流體流動。隨著流體無論經由鏡頭清洗管1 還是經由灌洗管14c從流體源16中被移走,流體源16中的壓力會下降到第二壓力,低于原始壓力,該壓力可與空氣供應管13c中的壓力相同。即使流體源16中的壓力已經發生改變,但閥13g構造成維持鏡頭清洗管1 中的壓力基本處于其原始壓力。由于在管12a中原始壓力仍然存在,因此可以使用鏡頭清洗功能。當通過使用無論是光學觀察鏡頭清洗功能、高流率灌洗(灌注)功能、或兩種功能同時使用而使得流體源16中的壓力減小時,則減小的壓力會通過空氣泵13a經由空氣供應管12b而得以被補償。管道和閥的這種組合提供了安全同步地使用來自單一流體源的內窺鏡灌洗(灌注)和光學觀察鏡頭清洗。圖4和5圖示出了混合設備20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用于內窺鏡灌洗(灌注)和鏡頭清洗的供應導管被連接到單一的流體源上、并從該單一的流體源中抽出流體?;旌显O備20包括帽^a、空氣供應管23c、鏡頭清洗管22a、和灌洗管Mc,如圖4中所示。帽26a構造成以由流體源指定的任意合適的布置形式而聯接到流體源沈(圖幻。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帽26a可包括一系列螺紋,其構造成與流體源沈的接收部分上的一系列螺紋相匹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帽26a包括突起和/或一系列的突起,以與流體源沈的接收部分產生卡扣配合。如圖4中所示,帽26a包括膜^b、第一開口 ^c、和第二開口 ^d。膜沈匕接合著流體源以提供氣/液密式密封,并且可以是任意合適的密封機構,例如是關于圖2所介紹的那些??諝夤?3c包括第一端23d和第二端23e,并在其間限定出內腔。空氣供應管 23c可從空氣泵23乂圖幻為流體源沈供氣。更具體地,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一端23d經由連接器25聯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23,如圖5中所示。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一端23d在形式上和功能上與關于圖2和3描繪的空氣供應管13c的第一端13d相似,且因此此處不做詳細描述??諝夤?3c構造成接收鏡頭清洗管22a的至少一個部分,如圖4中所示。 通過這種方式,由空氣供應管23c限定的內腔足夠大以容納鏡頭清洗管22a,并且向流體源沈提供空氣。類似地陳述的是,同軸的構造產生了環狀空間,空氣在其中可以從空氣泵23a 被運送到流體源26。如上所述,空氣過濾器(未示出)可被安置在空氣泵23a和流體源沈之間。鏡頭清洗管2 構造成經由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二端23e限定的開口退出由空氣供應管23c限定的內腔。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二端2 構造成接收住限定出第一開口 26c的配件^f。舉例來說,配件26f與帽26a整體地形成并從帽^a的頂表面延伸。配件26f構造成使得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二端2 聯接在帽26a上,如圖4中所示。更具體地,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二端2 可被插入越過該配件26f并生成摩擦配合。由配件^f限定的第一開口 26c構造成接收貫通過其中的鏡頭清洗管22a的至少一部分。配件26f構造成使得第一開口 26c具有足夠大的直徑來接收鏡頭清洗管22a、并允許足夠的空氣按照內窺鏡醫師可能需要的方式而進入和/或離開流體源16 (參見圖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單向止回閥可被安置在第一端23d的配件中。通過這種方式, 空氣供應管23c構造成將空氣供應到流體源沈并防止空氣的回流。因此,在使用中,壓力在流體源沈中建立,并且在流體源和空氣供應管23c之間可形成壓力差。壓力差有助于即便當高流率灌洗(灌注)過程中從流體源沈中移走大量流體時也能維持住流體源沈中的正壓。如上所述,鏡頭清洗管2 至少部分地安置在由空氣供應管23c限定的內腔中。鏡頭清洗管2 包括第一端22b和第二端22c,并在其間限定出內腔。鏡頭清洗管2 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26輸運到內窺鏡上以用于內窺鏡鏡頭的清洗。與空氣供應管23c的第一端23d相似地,鏡頭清洗管22a的第一端22b經由連接器25聯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23上, 如圖5中所示。鏡頭清洗管22a的一部分構造成穿過由配件^f限定的第一開口 26c并被安置在流體源26中。鏡頭清洗管22a的第二端22c在形式上和功能上與關于圖2和3描述的鏡頭清洗管12a的第二端12c相似,且因此此處不做詳細描述。灌洗管2 包括第一端2 和第二端Mf,并且在其間限定出內腔。灌洗管2 可將流體從流體源26輸運到蠕動泵24。如圖5中所示,第二灌洗管24b可用于將流體從蠕動泵提供給內窺鏡控制單元23。灌洗管2 的第一端2 構造成以由特定的蠕動泵指定的任何合適的方式(即,特定配件、套箍、或聯接器)聯接到蠕動泵M上。更進一步說,灌洗管 24c的第一端2 包括單向止回閥,其被構造成允許流體通過灌洗管2 流出流體源沈并防止任何從蠕動泵M逆流/回流的流體進入到灌洗管Mc。帽26a包括配件^g,其構造成接收灌洗管2 的至少一部分。更具體地,配件26g與帽26a整體地形成,從而使得配件 26g的一部分在與配件26f相似的方向上遠離帽26a的頂表面延伸。相反地,配件26g的第二部分在大體相反的方向上遠離帽的頂表面延伸。類似地陳述的是,配件26g構造成在帽^a的頂表面上方和下方延伸,并在其間限定出第二開口沈(1。灌洗管Mc的第二端 24f構造成插入越過配件26g并生成摩擦配合。第三灌洗管Md可安置在容納/包含于流體源沈中的流體內。第三灌洗管24d的第一端24h構造成插入越過配件^g的第二部分,由此生成摩擦配合。第三灌洗管Md的第二端24i包括配重Mg,其構造成維持灌洗管2 的第二端24f處于容納在流體源中的流體內。手術過程中,鏡頭清洗管22a的閥22d和空氣供應管23c顧及了將多種不同的壓力維持于系統中。例如,內窺鏡醫師可踩壓腳踏開關(未示出)來激活用于內窺鏡灌洗的流體流動,和/或按壓控制按鈕61a來激活用于內窺鏡鏡頭清洗的流體流動。隨著流體無論經由鏡頭清洗管2 還是經由灌洗管2 從流體源沈中被移走,流體源沈中的壓力會下降第二壓力,低于原始壓力,其可與空氣供應管23c中的壓力相同。即使流體源沈中的壓力已經發生改變,但空氣供應管23c構造成維持鏡頭清洗管22a中的壓力基本處于其原始壓力。由于在管22a中原始的壓力仍然存在,因此可以使用鏡頭清洗功能。當通過使用無論是光學觀察鏡頭清洗功能、高流率灌洗(灌注)功能、或兩種功能同時使用而使得流體源26中的壓力減小時,減小的壓力會通過空氣泵23a經由空氣供應管22b而得以被補償。 管道和閥的這種組合提供了同步地使用來自單一流體源的內窺鏡灌洗(灌注)和光學觀察鏡頭清洗的用法。如圖6中所示,流體源36經由管3 與內窺鏡60成直接流體連通,所述管同時容納鏡頭清洗管3 和空氣供應管33c。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管3 是多內腔管。在一端處, 管3 終止于連接器35處。連接器35構造成分別經由管33c和3 聯接到來自內窺鏡60 的空氣和水連接件上,并且還被連接到內窺鏡控制單元33。在管32e的相對端處,水供應管32a穿過帽36a中的第二開口 36d并向下朝著流體源36的底部(或大體接近底部)延伸,而空氣供應管33c終止于帽36a的第一開口 36c處(或延伸略微超過帽36a)以向流體源36供應空氣。灌洗管3 可從管32c上獨立分開、或被附加于管32c上,并且被連接到蠕動泵上(在圖6中未示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管3 和3 是一體構造的多內腔管。 灌洗管3 也穿過帽36a并向下朝著流體源36的底部(或大體接近于底部)延伸。在一些內窺鏡系統中,內窺鏡、蠕動泵、和/或內窺鏡控制單元(包括空氣泵)能夠以布置成需要使管呈不同的構造。如圖7中所示的例子,混合設備40包括帽46a、空氣供應管43c、鏡頭清洗管42a、和灌洗管44c。與關于圖2描繪的帽16a相似,帽46a包括第一開口 46c、第二開口 46d、和第三開口 46e,其被構造成分別接收空氣供應管43c、鏡頭清洗管42a、和灌洗管44c的至少一部分。帽46a、流體源(在圖7中未示出)、和供應導管的交互作用實質上與關于圖2描繪的混合設備10的帽、流體源、和供應導管的交互作用相似,因此帽46a、空氣供應管43c、鏡頭清洗管42a、和灌洗管Mc的一些特征在此不進行描述。與關于圖2描繪的混合設備10相比較,空氣供應管43c和鏡頭清洗管4 并未被構造成是同軸的。類似地陳述的是,內窺鏡、蠕動泵、和內窺鏡控制單元的布置形式可需要供應導管呈非同軸的構造。通過這種方式,鏡頭清洗管4 沒有安置在空氣供應管43c的任何部分中。因此,鏡頭清洗管42a、空氣供應管43c、和灌洗管Mc可被獨立地構造,并且就此而言可包括任意合適的閥、配件、套箍、或連接器,用于聯接到各自設備的接收端口。圖8A和8B圖示出了混合設備50的實施方式,其中用于內窺鏡灌洗(灌注)和鏡頭清洗的供應導管被連接到單一的流體源上并從單一的流體源58中抽出流體?;旌显O備 50包括空氣供應管53c、鏡頭清洗管52a、和灌洗管Mc??諝夤?3c、鏡頭清洗管52a、 和灌洗管Mc的部分可以與空氣供應管33c、鏡頭清洗管32a、和灌洗管34c的部分大體上相似。因此,混合設備50的一些特征將不參照圖8A和8B進行詳細描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供應管53c和鏡頭清洗管5 可被部分地安置在多內腔管52e中。在一端處,管5 終止于連接器55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另一端,多內腔管 52e劈分開,分支成空氣供應管53c和鏡頭清洗管52a。混合設備50包括流體刺突(fluid spike) 57,其構造成聯接到空氣供應管53c、鏡頭清洗管52a、和灌洗管Mc。流體刺突被構造成刺穿包括在柔性流體源58中的隔膜端口(s印turn port)58a。流體刺突57可由任意合適的能夠刺穿隔膜端口 58a的材料形成。流體刺突57可包括密封部件57a,其被構造成接合隔膜端口 58a并提供不漏流體的密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流體刺突57可包括鎖定機構和/或突起,其能夠選擇性接合隔膜端口 58a和/或流體源58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將流體刺突57牢固固定到流體源58。空氣供應管53c構造成終止于流體刺突57處并向流體源58提供空氣,由此調節其內的壓力。鏡頭清洗管5 和灌洗管5 構造成延伸通過流體刺突57并安置在容納/ 包含于流體源58中的流體內。盡管未示出,混合設備50可包括與上面描述那些相似的閥。 通過這種方式,混合設備50可以與此處描述的混合設備相似地運行。例如,混合設備50可響應流體供應源58中壓力的增加而將流體的一部分經由鏡頭清洗管5 輸運到內窺鏡以進行內窺鏡鏡頭的清洗。相似地,混合設備50可響應于蠕動泵(未示出)而將流體的一部分經由灌洗管5 輸運到內窺鏡以進行內窺鏡灌洗。圖9是圖解了用于流體供應的混合設備進行內窺鏡灌注和鏡頭清洗的方法100的流程圖。如此處所描述的那樣,方法100可以通過包括在內窺鏡系統中的任意混合設備而實現。方法100包括了在110處將氣體(例如,大氣、氧氣、CO2和/或類似物)從氣體源輸送到流體源的腔室。流體源可以是此處描述過的任意合適的流體源,比如柔性或剛性的容器。在120處,氣體可輸送到流體源腔室從而用以控制(即,增加或保持)腔室內的壓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氣體流進腔室中是由包括在空氣供應管中的閥進行控制的,例如關于圖2所描繪的空氣供應管13c。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空氣泵可包括閥。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空氣泵防止空氣從腔室中穿過泵逆流/回流。方法100進一步包括在130處經由第一管將第一體積的流體輸送出腔室并送到內窺鏡進行內窺鏡鏡頭的清洗。第一管可以是此處描述過的任意合適的管,例如,關于圖4描繪的空氣管23c。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響應于流體源的腔室中壓力的增加來輸送第一體積的流體。第一體積的流體可以按照適合進行內窺鏡鏡頭清洗的第一流率進行輸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管包括閥。通過這種方式,空氣供應管可將氣體輸送到流體源的腔室,由此增加壓力從而使得第一管的閥打開來以第一流率輸送第一體積的流體。方法100還包括在140處經由第二管將第二體積的流體輸送出腔室并送到內窺鏡進行內窺鏡的灌洗。與第一管相似,第二管可以是此處描述過的任意合適的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體積的流動可以響應于蠕動泵。通過這種方式,蠕動泵可以按照第二流率來將第二體積的流體輸送到內窺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流率大于第一體積的第一流率。 第二流率可以是適合內窺鏡灌洗的任意流率。另外,氣體源可以響應于由第一體積和/或第二體積的流動所產生的流體源的腔室內的壓力變化而經由空氣供應管來輸送氣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體積和第二體積可以響應于包括在內窺鏡系統中的手動控制按鈕而得以被輸送。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內窺鏡醫師可以按壓控制按鈕以在第一時間啟動第一體積的流動/流量,以及按壓控制按鈕以在第二時間啟動第二體積的流動/流量。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可以是在大致不同的時間,相同的時間,或包括任意部分同步發生的情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體積和第二體積的流動/流量可以是自動的。在這樣的實施方式中,內窺鏡可以向內窺鏡控制單元和/或蠕動泵提供信號來輸送第一體積和/或第二體積的流動/流量。混合設備的零件可被包裝/封裝在一起或者分開包裝/封裝。例如,帽和供應導管可以在一個包裝中,而各種配件、連接器、閥、和/或類似物可被獨立分裝。此處所討論的每種零件可以是整體構成的或可以是部件的組合。例如,參照圖4,帽26a和配件26f和^g 是整體構成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配件26f和26g可以獨立于帽26a形成并被構造成聯接在帽26a上(例如,作為螺紋插入件和/或類似物)。所示的和所描述的設備的其它方面可以修改從而影響設備的性能表現。例如,此處介紹的閥可被構造成為給定的內窺鏡設備以給定的體積流速提供流體和/或氣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體積流率可基于特定品牌的內窺鏡設備(例如Fujinon、Olympus、或Pentax)所需的設置而改變。盡管已經在上面描述過了各種各樣的實施方式,但是應當理解到的是它們僅作為實施例的方式出現,并且不起限定作用。在上面介紹過的方法和/或示意圖指示的是按特定順序發生的特定事件和/或流程模式,特定事件和/或流程模式的順序是可以修改的。另外,特定事件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是在并行進程中以同時發生的方式執行,也可以順次執行。例如,盡管在方法100中示出了第二體積的流體在第一體積之后進行輸送,但是第二體積的流體可以在第一體積之前或與第一體積同時進行輸送。盡管各種各樣的實施方式已經描述為具有特定的特征和/或零件組合,但是其它實施方式有可能具有來自上面討論過的任意實施方式的任意特征和/或零件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設備,包括帽,能夠以可去除的方式聯接到流體源,所述流體源限定了構造成用以包容流體的腔室;第一管,聯接到所述帽從而使得當所述帽聯接到所述流體源時,由所述第一管限定的內腔與所述流體源的腔室成流體相通,所述第一管構造成通過流體形式將氣體源聯接到流體源的腔室;第二管,構造成延伸通過帽中的第一開口從而使得當所述帽聯接到流體源時,所述第二管的至少一部分接收于流體源的腔室中,并且所述第二管的一端布置在其中的流體中, 所述第二管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的腔室輸送出來并運到內窺鏡;以及第三管,構造成延伸通過帽中的第二開口從而使得當所述帽聯接到流體源時,所述第三管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流體源的腔室中,并且所述第三管的一端布置在其中的流體中, 所述第三管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的腔室輸送出來并運到內窺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管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以進行內窺鏡鏡頭清洗,并且所述第三管被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以進行內窺鏡灌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帽沒有通氣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管構造成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所述第三管構造成在第二時間段期間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所述第二時間段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第一時間段的至少一部分是同時發生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還包括閥,被聯接到所述第二管的端部,所述閥構造成防止流體從所述第二管的內腔流進流體源的腔室中。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還包括閥,被聯接到所述第三管,所述閥構造成防止流體從所述內窺鏡或靠近內窺鏡的灌洗位的至少之一流進流體源的腔室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管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所述第一管的內腔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管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管的至少一部分是同軸的。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管終止于流體源的腔室外。
10.用于將流體傳遞到內窺鏡的設備,包括帽組件,包括能夠以可去除的方式聯接到流體源的帽,帽組件限定了第一內腔、第二內腔和第三內腔,第一內腔構造成將足以增加流體源的腔室內的壓力的氣體從氣體源輸送進流體源的腔室內,第二內腔構造成響應于流體源的腔室中增加的壓力而將流體輸送出流體源的腔室,第三內腔構造成響應于流體源的腔室中增加的壓力而將流體輸送出流體源的腔室;以及閥組件,包括至少一種第一閥,其構造成用以防止流體從帽組件的第二內腔流進流體源的腔室內。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內腔構造成以第一流率輸送來自流體源的流體,所述第三內腔構造成以大于第一流率的第二流率輸送來自流體源的流體。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流體可從流體源的腔室中實質上同時地輸送通過所述第二內腔和第三內腔中的每一個。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內腔是由通過帽聯接的管限定成的,并且所述第一閥聯接到所述管的構造成用以接收于流體源的腔室中的一端上。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內腔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所述第一內腔的至少一部分中。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內腔構造成響應于由蠕動泵產生的泵送壓力而將流體輸送出流體源的腔室。
16.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帽構造成使流體源的腔室與大氣密封隔絕。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閥組件包括第二閥,其構造成用以防止流體從所述內窺鏡或靠近內窺鏡的灌洗位中的至少之一流進流體源的腔室中。
18.一種方法,包括將氣體從氣體源輸送進流體源的腔室;經由聯接到帽的第一管而將第一體積的流體輸送出所述流體源的腔室,所述流體源的腔室由帽密封,所述第一管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用于清洗內窺鏡的鏡頭; 以及經由聯接到帽的第二管而將第二體積的流體輸送出所述流體源的腔室,所述流體源的腔室由帽密封,所述第二管構造成將流體從流體源輸送到內窺鏡用于內窺鏡灌洗。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氣體輸送進流體源的腔室增加了流體源的腔室內的壓力,第一體積的流體響應于該腔室中增加的壓力而經由第一管從流體源中輸送出去。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氣體從氣體源輸送進流體源的腔室所用的速率足以抵消由第一體積的流體或第二體積的流體的至少一部分輸送出流體源的腔室所引起的流體源的腔室中壓力的改變。
21.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第一流率輸送第一體積的流體,以大于第一流率的第二流率輸送第二體積的流體。
22.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時間段期間輸送第一體積的流體,而在第二時間段期間輸送第二體積的流體,所述第二時間段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第一時間段的至少一部分是同時發生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到用于內窺鏡灌注和鏡頭清洗的流體供應源的混合設備,特別是一種用于運送與內窺鏡灌注和鏡頭清洗有關的流體的混合設備,包括適配于柔性或剛性容器的連接器、布置于其端部處并經由管路系統而連接到流體、空氣和/或氣體源以及在手術過程中連接到內窺鏡上的連接器。
文檔編號A61B1/015GK102551644SQ2011104032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8日
發明者D·G·莫里斯 申請人:厄比-美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