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及其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

文檔序號:910699閱讀:2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及其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血液透析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血液透析和血液凈化儀器中的血液透析系統及其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
背景技術
血液透析是利用溶質由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流動的原理,將血液和透析液這兩種溶液同時引入具有中空纖維半透膜的透析器,讓血液位于中空纖維半透膜的一側,透析液位于中空纖維半透膜的另一側,使膜兩側的溶液通過彌散和滲透作用,來清除人體血液內的中、小分子毒素,同時,血液中的電解質也可以通過滲透作用達到平衡,從而達到實現血液凈化的目的。現有的血液透析儀器工作原理和主要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血液回路和透析液回路這兩個循環回路組成,兩個循環回路中的溶液在透析器中通過中空纖維半透膜完成溶質交換,并于透析廢液在即將排入下水道之前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現有的血液透析儀器主要包括透析器17、血泵22、肝素泵23、液位阻流夾M、廢液腔19、平衡裝置15、加熱配液裝置123液腔3鄺液混合腔、漏血檢測器21、熱交換器10、電導溫度控頭16、超濾泵 18、透前泵11、透后泵20、A液泵13、B液泵14等部件以及若干管件。血液回路是指用血泵22從患者的動脈將血液引出,并經肝素泵23、透析器17、動靜脈壓監控和液位阻流夾M后,返回患者靜脈的循環回路。透析液回路由標準透析液部分和透析廢液部分組成,是指把標準透析液引入透析器17,與同時引入透析器17的患者血液交換溶質,進行透析治療后形成透析廢液,并把透析廢液引出的回路。標準透析液部分將引入的反滲透水(R0水)與透析廢液在熱交換器10進行熱交換后,由透前泵11壓入加熱配液裝置12中加熱,與除過氣的濃縮A液、B液按比例在加熱配液裝置12內配置成標準的透析液之后,流入平衡裝置15,標準透析液在平衡裝置15內進行平衡,經電導溫度控頭16確認安全后,進入透析器17。透析廢液部分在透析器17中與患者血液進行溶質交換后的透析廢液從透析器 17中流出,流入廢液腔19中存儲并除氣后,經透后泵20進入平衡裝置15,在平衡裝置15 的作用下,確保進、出透析器17的標準透析液和透析廢液量的平衡;而從透析器17流出的透析廢液,從平衡裝置15流出之后,進入漏血檢測器21,最后在排入下水道之前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患者血液通過中空纖維半透膜與標準透析液進行有效的等滲離子交換后,變成帶有毒素的透析廢液流出透析器17,從而帶走患者體內的毒素,同時,超濾泵18超濾出患者體內多余的水份,以免患者出現水腫等現象,達到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現有的血液透析、血液凈化設備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率低,當反滲透水溫度比較低時,為確保配制的標準透析液的電導能滿足要求,主要依靠大功率加熱棒來提高反滲透水的溫度,其缺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有技術對于反滲透水與廢液進行熱交換的處理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熱交換率低下,導致透析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有可能引發醫療事故;廢液是經廢液腔、透后泵、平衡裝置、漏血檢測器等部件以及與其連接的管件之后,在即將排出機器或即將排入下水道之前才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廢液在經過諸多部件之后,熱能已經大量耗散,這直接導致廢液的溫度下降,熱交換很不充分,達不到有效提高反滲水溫度的作用。特別是在冬天, 氣溫低導致反滲透水水溫下降,當反滲水的溫度在5°C -6°C左右時,會因熱量交換不夠充分,使水溫達不到預熱的效果,從而造成儀器中的透析液溫度不穩定,影響正常治療工作, 還有,臨床透析液溫度偏低,會引起患者寒顫,透析液溫度不穩定會導致設備頻繁報警和旁路,直接影響透析治療效果;此外,血液透析設備的最高安全指標是透析液中的離子濃度必須與人體所需的相符合,而溫度又會直接影響離子濃度,如果外界溫度下降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反滲透水的溫度降低到5°C _6°C左右時,會使透析液的溫度值上下波動很大,導致透析液中的離子濃度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很容易引發醫療事故。2、操作難度比較大,特別是對單獨的廢液儲存裝置,如果操作稍有不當便很容易引發醫療事故,機器維修的難度也比較大,導致維護成本比較高;現有的熱交換裝置和廢液存儲裝置是兩個獨立的部件,并且兩個部件中都有廢液流動,這給儀器消毒和操作增加了相應的難度,特別是單獨的廢液存儲裝置不好操作,只有廢液存儲裝置內液體注滿、排氣完全后,才能保證沒有空氣或氣、水混合物進入平衡腔,否則,造成平衡腔起不到平衡的作用, 出現脫水不準或者反超的現象,導致患者水腫,直接引發醫療事故;還有,由于熱交換裝置和廢液存儲裝置是兩個部件,所以其體積也會相應大些,儀器占用的空間比較大,增加了維修的難度和維護成本。3、機器的使用壽命偏短;現有技術的廢液中未交換給反滲透水的熱量幾乎全部耗散在機器內部,機器長時間地如此運行會使其溫度升高,縮短其使用壽命。4、未能充分利用廢液中的余熱來提高反滲透水的溫度,反滲透水的溫度主要依靠大功率加熱棒加熱來提高,能耗比較大。例如專利號為ZL2006100M209. 1的醫用血液透析過濾機,便是用如上所述的技術,即廢液在即將排出機器時才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的方法實現的,因而存在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讓廢液在流出透析器后最先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再流入其他部件的血液透析系統;該系統可充分利用廢液中的熱能,使用安全、舒適,治療效果好。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上述血液透析系統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該熱交換方法的熱能交換率高,安全節能,可靠性高,透析治療效果好。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包括平衡裝置、加熱配液裝置、透析器、熱交換裝置、超濾泵、若干管件以及安裝在管件上的輸送泵,所述輸送泵包括透前泵和透后泵,所述平衡裝置分別與透析器和加熱配液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所述加熱配液裝置與熱交換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所述平衡裝置內的廢液通過管件排出所述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與透析器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與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超濾泵通過三通接口連接于透析器的廢液出口和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或者連接于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和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所述熱交換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至少一個反滲透水腔,該反滲透水腔具有反滲透水進水口和反滲透水出水口 ;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至少一個廢液腔,所述廢液腔具有廢液進液口和廢液出液口,所述反滲透水腔與廢液腔由導熱材料隔開;所述反滲透水進水口設于殼體的下部或殼體側面的下部,所述反滲透水出水口設于殼體的上部或殼體側面的上部;所述廢液進液口設于殼體的下部或殼體側面的下部,廢液出液口設于殼體的上部或殼體側面的上部;所述殼體上設有可打開殼體內所有腔體或某些腔體的蓋子,所述蓋子至少有一個。所述廢液腔還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內設置液位控制器;所述凸起部還包括排氣口,所述凸起部上還設有氣閥,所述氣閥與排氣口連接。上述結構可控制廢液腔中的廢液達到滿腔時,將腔內的空氣排出廢液腔之外,便于廢液流入廢液腔。所述反滲透水腔可為螺旋狀金屬管。所述反滲透水腔也可為金屬毛細管。所述熱交換裝置也可為以下結構形式包括兩塊蓋板及中隔板,所述兩塊蓋板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由薄壁金屬板分隔成的流道空間,所述中隔板為傳熱性能良好的薄壁金屬板,所述兩塊蓋板將中隔板夾在中間,三者連接形成兩個密閉的空間,兩個空間分別設有進口、出口,其中一個空間是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另一個空間是供反滲透水流動的流道空間,兩個空間通過中隔板互相進行傳熱,由薄壁金屬板組成的所述中隔板厚度在0. 05mm 至5mm之間;所述供廢液流通的流道空間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設有排氣口,所述凸起部內還設有液位控制器,上述結構可控制廢液腔中的廢液達到滿腔時,將腔體內的空氣排出廢液腔外,便于廢液流入廢液腔。所述殼體上設有可打開殼體內所有腔體或某些腔體的蓋子,所述蓋子至少有一個。所述流道空間為蜿蜒曲折的形狀或形成多條平行的流道,以增加流道面積,提高換熱效率。除了上述熱交換裝置的形式,其它只要能實現廢液與反滲透水熱交換的裝置、結構或者其它形式,均屬于本血液透析系統中熱交換裝置的等效替換形式,同屬于本發明構思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于上述血液透析系統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引入熱交換裝置;步驟2、將從透析器的廢液出口流出的廢液用管件引入熱交換裝置;步驟3、所述反滲透水與廢液在熱交換裝置中進行熱交換;步驟4、熱交換完成后的反滲透水從熱交換裝置的反滲透水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加熱配液裝置;步驟5、熱交換完成后的廢液從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平衡裝置。上述步驟3具體可為反滲透水位于反滲透水腔中,反滲透水腔浸泡在廢液腔內的廢液中,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各自的流道中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反滲透水腔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上述步驟3具體也可為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由中隔板分隔開的兩側密閉空間內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中隔板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本發明的作用原理是一方面,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引入熱交換裝置中的反滲透水腔,另一方面,帶有體溫的廢液從透析器廢液出口通過管件直接引入熱交換裝置中的廢液腔,并把余熱充分交換到位于反滲透水腔內的反滲透水中,由于廢液是在熱量幾乎沒被消耗之前首先與反滲透水進行了熱交換,因此,本發明中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熱能交換率高, 余熱回收率非常高。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1)熱能交換率高,安全可靠,透析治療效果好;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在治療過程中因反滲透水與透析廢液因熱交換不充分而導致醫療事故的缺點,提供一種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從透析器流出的廢液,在熱能基本上未損耗之前,直接引入熱交換裝置與反滲透水進行熱交換,避免了反滲透水在冬天或氣溫下降時,引起水溫過低從而影響治療設備的穩定性,有效改善了透析治療效果。(2)體積小,操作和維護比較方便;本發明利用一個裝置實現了廢液與反滲透水熱交換、廢液存儲除氣和確保廢液起到使供液平衡的透析儀器的三大功能,改進了現有技術中因熱交換裝置與廢液儲液裝置設為兩個獨立的裝置造成的維護操作不便、浪費空間等缺點,節省了空間,方便操作和維護。(3)維護成本低;本發明的廢液存儲和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是在單一設備內進行,克服了使用后對儀器消毒滅菌難度大的缺點,同時也節省了消毒液的用量,降低了維護成本。(4)使用壽命長,結構簡單,儀器的制造成本低,綠色節能;本發明廢液中的熱量充分交換到反滲透水中,消除了溫度過高對儀器使用壽命的影響,延長了儀器的使用壽命, 同時,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廢液中的余熱來提高反滲透水的溫度,減少了為提高反滲透水溫度所消耗的能量。


圖1是現有技術的血液透析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血液透析系統中一種熱交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血液透析系統中另一種熱交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血液透析系統中又一種熱交換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供反滲透水流動的流道空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的另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包括透前泵11a、平衡裝置15a、加熱配液裝置 12a、透析器17a、熱交換裝置10a、透后泵19a、超濾泵18a、A液泵13a、B液泵14a、電導溫度控頭16a、漏血檢測裝置20a、血泵21a、肝素泵22a、液位阻流夾23a以及若干管件,熱交換裝置IOa的反滲透水出口與加熱配液裝置12a的反滲透水入水口通過管件連通,流經所述平衡裝置1 的透析液出口的透析液經過電導溫度控頭16a后進入透析器17a,熱交換裝置 IOa的反滲透水入口與透前泵1 Ia通過管件連接,加熱配液裝置1 的透析液出口與平衡裝置15a的透析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流經所述平衡裝置15a的廢液出口的廢液經過漏血檢測裝置20a后通過管件排出血液透析系統,所述血泵21a與肝素泵2 通過管件連通,所述肝素泵2 與透析器17a的血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液位阻流夾23a通過管件與透析器17a的血液出口連通,所述透后泵19a安裝在平衡裝置1 的廢液入口處的管件上,所述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入口與透析器17a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連通,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出口與平衡裝置15a的廢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超濾泵18a通過三通接口與透析器 17a的廢液出口和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入口連接。所述血液透析系統還包括若干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均安裝在管件上,安裝位置分別為第一電磁閥31a和第二電磁閥33a分別設于所述透析器17a的透析液入口和透析器 17a的廢液出口,連接第一電磁閥31a和第二電磁閥33a的管道上設有第三電磁閥32a ;第四電磁閥37a、第五電磁閥35a、第四電磁閥36a和第六電磁閥3 分別設于所述平衡裝置 15a的透析液入口、平衡裝置15a的透析液出口、平衡裝置15a的廢液入口和平衡裝置1 的廢液出口。如圖3所示,所述血液透析系統中的熱交換裝置10a,包括殼體la,所述殼體Ia內設有一個反滲透水腔7a,該反滲透水腔7a具有反滲透水進水口和反滲透水出水口,該反滲透水腔7a為螺旋狀鋼管;所述殼體Ia內還設有一個廢液腔6a,該廢液腔6a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廢液腔6a還包括凸起部加;還包括排氣口 5a,所述排氣口 fe與廢液腔6a連通
所述熱交換裝置IOa還包括用以控制廢液腔6a液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如,所述液位控制器如設于凸起部加。所述反滲透水腔7a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于殼體Ia的下部和上部。所述排氣口 fe設于殼體Ia的上部;所述廢液腔6a的進液口設于殼體Ia側面的下部,該廢液腔6a的出液口設于殼體Ia側面的上部,所述殼體Ia上部還設有氣閥3a,所述排氣口 fe與氣閥3a連接。所述殼體Ia上設有一個可打開殼體Ia內所有腔體的蓋子(圖中未標示)。如圖2所示,所述血液透析系統中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Ila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2、將從透析器17a的廢液出口流出的廢液用管件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3、所述反滲透水與廢液在熱交換裝置IOa中進行熱交換;步驟4、熱交換完成后的反滲透水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反滲透水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加熱配液裝置12a ;
步驟5、熱交換完成后的廢液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平衡裝置 15a。如圖3所示,上述步驟3具體為反滲透水位于反滲透水腔7a中,反滲透水腔7a 浸泡在廢液腔6a內的廢液中,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各自的腔體內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反滲透水腔7a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實施例2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同實施例1 如圖4所示,所述熱交換裝置10a,包括殼體 lb,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Ib內設有一個反滲透水腔7b,該反滲透水腔7b具有反滲透水進水口和反滲透水出水口,該反滲透水腔7b為金屬毛細管;所述殼體Ib內還設有一個廢液腔 6b,該廢液腔6b具有進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廢液腔6b還包括凸起部2b ;還包括排氣口 5b, 所述排氣口恥與廢液腔6b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IOa還包括用以控制廢液腔液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4b,所述液位控制器4b設于凸起部2b。所述反滲透水腔7b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于殼體的下部和上部。所述排氣口恥設于殼體的上部;所述廢液腔6b的進液口設于殼體側面的下部,廢液腔6b的出液口設于殼體側面的上部,所述殼體上部還設有氣閥北,所述排氣口恥與氣閥 3b連接。所述殼體上設有一個可打開殼體內所有腔體的蓋子(圖中未標示)。利用所述熱交換裝置IOa實現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Ila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2、將從透析器17a的廢液出口流出的廢液用管件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3、所述反滲透水與廢液在熱交換裝置IOa中進行熱交換;步驟4、熱交換完成后的反滲透水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反滲透水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加熱配液裝置IOa ;步驟5、熱交換完成后的廢液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平衡裝置 15a。如圖4所示,上述步驟3具體為反滲透水位于反滲透水腔7b中,反滲透水腔浸泡在廢液腔6b內的廢液中,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各自的腔體內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反滲透水腔7b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實施例3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同實施例1 如圖5、圖6以及圖7所示,所述熱交換裝置 10a,包括兩塊蓋板(圖中未標示)及中隔板8c,所述兩塊蓋板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由薄壁金屬板分隔成的流道空間,所述中隔板8c為傳熱性能良好的薄壁金屬板,所述兩塊蓋板將中隔板8c夾在中間,三者連接形成兩個密閉的空間,兩個空間分別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其中一個空間是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6c,另一個空間是供反滲透水流動的流道空間7c,兩個空間通過中隔板互相進行傳熱,由薄壁金屬板組成的中隔板厚度在0. 05mm至5mm之間。所述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6c為蜿蜒曲折的形狀(見圖6),所述供反滲透水流動的流道空間7c為多條平行流道的形狀(見圖7),這種流道設計可以增加流道面積,提高熱換交換率。
9
所述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6c的一端還設有凸起部2c,所述凸起部2c內設有液位控制器4c,所述凸起部2c還設有排氣口 5c,以便廢液流入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6c。利用所述熱交換裝置IOa實現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Ila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2、將從透析器17a的廢液出口流出的廢液用管件引入熱交換裝置IOa ;步驟3、所述反滲透水與廢液在熱交換裝置IOa中進行熱交換;步驟4、熱交換完成后的反滲透水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反滲透水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加熱配液裝置12a ;步驟5、熱交換完成后的廢液從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平衡裝置 15a。如圖5所示,上述步驟3具體為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由中隔板8c分隔開的兩側密閉空間內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中隔板8c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實施例4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同實施例1 如圖8所示,所述超濾泵18a通過三通接口連接于熱交換裝置IOa的廢液出口和平衡裝置15a的廢液入口之間。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 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包括平衡裝置、加熱配液裝置、透析器、熱交換裝置、超濾泵、若干管件以及安裝在管件上的輸送泵,所述平衡裝置分別與透析器和加熱配液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所述加熱配液裝置與熱交換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所述平衡裝置內的廢液通過管件排出所述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與透析器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與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超濾泵通過三通接口連接于透析器的廢液出口和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或者連接于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和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至少一個反滲透水腔,該反滲透水腔具有反滲透水進水口和反滲透水出水口 ;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至少一個廢液腔,所述廢液腔具有廢液進液口和廢液出液口,所述反滲透水腔與廢液腔由導熱材料隔開;所述反滲透水進水口設于殼體的下部或殼體側面的下部,所述反滲透水出水口設于殼體的上部或殼體側面的上部;所述廢液進液口設于殼體的下部或殼體側面的下部,廢液出液口設于殼體的上部或殼體側面的上部;所述殼體上設有可打開殼體內所有腔體或某些腔體的蓋子,所述蓋子至少有一個;所述輸送泵包括透前泵和透后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腔還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內設置液位控制器;所述凸起部還包括排氣口,所述凸起部上還設有氣閥,所述氣閥與排氣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水腔為螺旋狀金屬管或金屬毛細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裝置為以下結構形式包括兩塊蓋板及中隔板,所述兩塊蓋板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由薄壁金屬板分隔成的流道空間,所述中隔板為傳熱性能良好的薄壁金屬板,所述兩塊蓋板將中隔板夾在中間,三者連接形成兩個密閉的空間,兩個空間分別設有進口、出口,其中一個空間是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另一個空間是供反滲透水流動的流道空間,兩個空間通過中隔板互相進行傳熱。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廢液流動的流道空間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排氣口,所述凸起部內還設有液位控制器,上述結構控制廢液腔中的廢液達到滿腔時,將腔內的空氣排出廢液腔之外,便于廢液流入廢液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空間為蜿蜒曲折的形狀或形成多條平行的流道。
8.一種應用于血液透析系統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反滲透水通過透前泵引入熱交換裝置;步驟2、將從透析器的廢液出口流出的廢液用管件引入熱交換裝置;步驟3、所述反滲透水與廢液在熱交換裝置中進行熱交換;步驟4、熱交換完成后的反滲透水從熱交換裝置的反滲透水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加熱配液裝置;步驟5、熱交換完成后的廢液從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流入平衡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為反滲透水位于反滲透水腔中,反滲透水腔浸泡在廢液腔內的廢液中,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各自的流道中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反滲透水腔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液與反滲透水的熱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為反滲透水與廢液分別在由中隔板分隔開的兩側密閉空間內流動,使廢液中的熱能通過中隔板傳遞至反滲透水中進行熱交換。
全文摘要
一種血液透析系統,包括平衡裝置、加熱配液裝置、透析器、熱交換裝置、超濾泵、若干管件以及安裝在管件上的輸送泵,所述平衡裝置分別與透析器和加熱配液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所述加熱配液裝置與熱交換裝置通過管件連通,流經所述平衡裝置內的廢液通過管件排出所述血液透析系統,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與透析器的廢液出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與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通過管件連通,所述超濾泵通過三通接口連接于透析器的廢液出口和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或者連接于熱交換裝置的廢液出口和平衡裝置的廢液入口之間。本發明具有熱能交換率高,安全節能,可靠性高,透析治療效果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M1/18GK102526822SQ2012100187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9日
發明者云琛 申請人:廣州奧柏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红河县| 通城县| 沂南县| 拜城县| 连州市| 通榆县| 峨山| 白朗县| 梅州市| 赤峰市| 陇西县| 襄樊市| 青河县| 山东省| 永州市| 葵青区| 桐乡市| 巩留县| 古丈县| 陆河县| 苍梧县| 金堂县| 陇川县| 呼和浩特市| 邯郸县| 尚义县| 天台县| 修武县| 陇川县| 达州市| 封开县| 布拖县| 吐鲁番市| 荆门市| 临邑县| 苏尼特左旗| 宜都市| 玉山县| 五常市|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