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公開了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0P)是以骨量減少,骨的脆性增加,以致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臨床尚沒有十分理想的治療藥物。激素類替代藥物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同時產生了許多副作用。近年來,有研究發現,中醫中藥在治療骨質疏松方面顯現出有一定的優勢。中醫學將骨質疏松癥歸屬于“骨痿” “骨痹”范疇,認為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根本原因,采用補腎的治療方法將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左歸丸出自明代名家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左歸丸為滋補腎陰的代表方劑。研究顯示,左歸丸是由六味地黃丸加減而來,具有滋補腎陰的代表方,意在“陽中求陰”。已有大量的臨床報道,用左歸丸治療骨質疏松癥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但在醫療實踐中仍存在如下不足:療效需鞏固,盡可能減少復發,中藥湯劑服用前需臨時煎煮,久置易霉敗變質及給患者帶來不便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中藥復方制劑。中醫學將骨質疏松癥歸屬于“骨痿” “骨痹”范疇,認為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根本原因,現有技術采用補腎的治療方法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發明基于溫補腎陽的代表方劑左歸丸在治療骨質疏松癥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的基礎上,采用補腎陰方在左歸丸原有方的基礎上進行加減改進,本發明采用中藥材:枸杞子,山萸肉,山藥,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大熟地,女貞子,制首烏其提取物為有效組分與藥物載體制成復方制劑。本發明所涉及的中藥藥材質量均應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相應藥材項下各有關規定。其中,枸杞子為爺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實。山萸肉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山藥為薯菌科植物薯菌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莖。
英絲子為旋花科植物南方英絲子CuscutaaustralisR.Br.或英絲子CuscutachinensisLam.的干燥成熟種子。鹿角膠為鹿角經水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龜板膠為龜甲經水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熟地黃為生地黃的炮制加工品。
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實。制首烏為何首烏的炮制加工品。具體而言,本發明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由有效成分與藥物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范圍的原料藥組分組成:枸杞子30 20、山萸肉30 20、山藥30 20、菟絲子30 20、鹿角膠30 20、龜板膠30 20、大熟地45 30、女貞子45 30、制首烏45 30。本發明中,所述的原料藥的優選重量份配比是:枸杞子25 15、山萸肉25 15、山藥25 15、菟絲子25 15、鹿角膠25 15、龜板膠25 15、大熟地38 22、女貞子38 22、制首烏38 22。本發明中,所述的原料藥的 更優選重量份配比是:枸杞子20 10、山萸肉20
10、山藥20 10、菟絲子20 10、鹿角膠20 10、龜板膠20 10、大熟地30 15、女貞子30 15、制首烏30 15。本發明復方制劑的有效成分經過乙醇或水溶劑提取和醇沉、濾過的方法純化,其中所采用的提取方法是根據藥物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選用醇沉、濾過的提取溶劑和提取條件;所采用的純化方法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選用乙醇沉淀法經行純化處理。本發明提供了上述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復方制劑通過下述方法和步驟制備:①按組方重量稱取各藥材,浸泡lh,煎煮I 3次,每次煎煮0.5 1.5h, 一煎加水10 14倍,二、三煎加水量6 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在60 70°C溫度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30的浸膏。其中,優選煎煮2次,每次煎煮lh,一煎加水14倍,二煎加水量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優選濾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07的浸膏液;②上述①浸膏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0% 80%,優選加乙醇至濃度為60% ;靜置過夜,醇沉。濾過,濾液在60 70°C溫度下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的濃浸膏;③上述②濃浸膏在70 80°C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60目篩,即得本發明藥物組分的浸膏粉;④按照:浸膏粉:填充劑:崩解劑=12: 5: I重量比例配比(浸膏粉,微晶纖維素101,交聯羧甲基纖維素納),取上述③值得的組分,加入上述比例的填充劑、崩解劑。混勻,采用干法制粒,壓制成片,包薄膜衣,制成成品片劑,即得。本發明所述的藥物活性組分的制備方法,采用了水提取法并優選了煎煮次數、時間和加水量,并優選了醇沉的密度和乙醇濃度經行醇沉純化,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成分并去除雜質,在減壓低溫條件下濃縮、干燥,同時對干燥方法及條件、制劑成型工藝的輔料、制粒方法及條件等經行考查、篩選,優選出適合于工業化的制備工藝。本發明復方制劑可按常規方法制成各種口服制劑,包括片劑、顆粒劑、膠囊、合劑、散劑等。本發明中,所述輔料為藥用規格輔料,包括糊精、乳糖、碳酸氫鈉、枸櫞酸、羥甲基淀粉鈉,微粉硅膠、淀粉、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或硬脂酸鎂。本發明復方制劑能避免中藥湯劑服用前臨時煎煮,久置易霉敗變質及給患者帶來很多不方便,根據臨床用藥特點、保存處方中主要藥味的理化性質,結合現代制劑技術,制成顆粒劑、片劑、膠囊劑、散劑等固體制劑,方便有效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本發明進行了動物實驗,30只6月齡ICR雌性小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補腎陰方治療組(后者為本發明制劑,也稱治療組)。經動物實驗的體內Micro-CT檢測結果表明,補腎陰方能使卵巢切除所造成的高水平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均降低,使之恢復到一種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骨量的增加;經動物實驗的體內HE染色檢測,結果與Micro-CT相一致,表明補腎陰方對大鼠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結果表明,補腎陰方有促進骨鈣素分泌的作用;體外原代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檢測結果表明,補腎陰方有抑制成脂肪細胞分化的能力。
圖1是動物實驗的體內Micro-CT檢測結果。圖2是動物實驗的體內HE染色檢測結果。圖3是動物實 驗的體內OC(Osteocalcin)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結果。圖4是動物實驗的體外原代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檢測結果。圖5是ALP活性檢測結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取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枸杞子30 20、山萸肉30 20、山藥30 20、菟絲子30 20、鹿角膠30 20、龜板膠30 20、大熟地45 30、女貞子45 30、制首烏45 30,浸泡lh,煎煮I 3次,每次煎煮0.5 1.5h,一煎加水10 14倍,二、三煎加水量6 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在60 70°C溫度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30的浸膏;②上述①浸膏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0% 80%,靜置過夜,醇沉。濾過,濾液在60 70°C溫度下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的濃浸膏;③上述②濃浸膏在70 80°C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60目篩,得藥物組分的
浸膏粉;④按照:浸膏粉:填充劑:崩解劑=12: 5: I重量比例配比(浸膏粉,微晶纖維素101,交聯羧甲基纖維素納),取上述③值得的組分,加入上述比例的填充劑、崩解劑。混勻,采用干法制粒,壓制成片,包薄膜衣,制成成品片劑,即得。或按常規方法制成各種口服制劑,包括片劑、顆粒劑、膠囊、合劑、散劑等。實施例2取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藥:枸杞子25 15、山萸肉25 15、山藥25 15、菟絲子25 15、鹿角膠25 15、龜板膠25 15、大熟地38 22、女貞子38 22、制首烏38 22。浸泡lh,煎煮2次,每次煎煮lh,一煎加水14倍,二煎加水量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濾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07的浸膏液;②上述①浸膏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60% ;靜置過夜,醇沉。濾過,濾液在60 70°C溫度下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的濃浸膏;③上述②濃浸膏在70 80°C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60目篩,得藥物組分的浸膏粉;④按照:浸膏粉:填充劑:崩解劑=12: 5: I重量比例配比(浸膏粉,微晶纖維素101,交聯羧甲基纖維素納),取上述③值得的組分,加入上述比例的填充劑、崩解劑。混勻,采用干法制粒,壓制成片,包薄膜衣,制成成品片劑,即得。實施例3取下述重量份配比原料藥:枸杞子20 10、山萸肉20 10、山藥20 10、菟絲子20 10、鹿角膠20 10、龜板膠20 10、大熟地30 15、女貞子30 15、制首烏30 15,浸泡lh,煎煮2次,每次煎煮lh,一煎加水14倍,二煎加水量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濾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07的浸膏液;②上述①浸膏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60% ;靜置過夜,醇沉。濾過,濾液在60 70°C溫度下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的濃浸膏;③上述②濃浸膏在7 0 80°C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60目篩,得藥物組分的
浸膏粉;④按照:浸膏粉:填充劑:崩解劑=12: 5: I重量比例配比(浸膏粉,微晶纖維素101,交聯羧甲基纖維素納),取上述③值得的組分,加入上述比例的填充劑、崩解劑。混勻,采用干法制粒,壓制成片,包薄膜衣,制成成品片劑,即得。實施例4動物實驗30只6月齡ICR雌性小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補腎陰方治療組(本發明制劑。也稱治療組)。模型組和治療組切除雙側卵巢,假手術組切除卵巢周圍部分脂肪組織。治療組在造模第4天開始按0.5ml/只灌胃給藥。連續灌藥2天后停藥一天,該方案持續到第90天。造模后90天處死小鼠,取第4腰椎進行Micro-CT掃描,評價骨量改變情況。采用全骨髓貼壁培養法培養原代BMSCs,觀察自發成脂分化數目。進行動物實驗的體內Micro-CT檢測:模型組與假手術組相比較,骨形態計量學參數骨密度(BMD),骨小梁的體積與樣本的體積的比值(BV/TV),骨小梁數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明顯減少,骨小梁間隙(Tb.Sp)明顯增加(ρ 均 < 0.01)。補腎陰方治療組與模型組相比較連接密度(Conn.D.),骨小梁厚度(Tb.Th)明顯增加,而骨小梁間隙(Tb.Sp)明顯減少(ρ均<0.01)。骨密度(BMD),骨小梁的體積與樣本的體積的比值(BV/TV),骨小梁數量(Tb.N)都有改善的趨勢,但沒有統計學差異。(如圖1所示),結果表明,補腎陰方能使卵巢切除所造成的高水平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均降低,使之恢復到一種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骨量的增加。進行動物實驗的體內HE染色檢測:假手術組骨小梁粗細一致,分布均勻,未見有斷裂現象,模型組與假手術組比較,骨皮質變薄,骨髓腔擴大,骨小梁變細分布稀疏,有斷裂現象,補腎陰方與模型組比較,骨小梁數目明顯增加,與假手術組骨小梁結構基本相同(如圖2所示),HE染色的結果與Micro-CT相一致,說明補腎陰方對大鼠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進行動物實驗的體內OC(Osteocalcin)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OC(Osteocalcin)骨鈣素,它是由成骨細胞分泌并蓄積在骨細胞外基質,被認為是與骨形成相關的最敏感指標之一。假手術組呈強陽性染色,模型組的陽性染色相對減弱,補腎陰方陽性染色增強,并且骨小梁染色較深(如圖3所示),說明補腎陰方有促進骨鈣素分泌的作用。進行動物實驗的體外原代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檢測:脂肪滴,被用來測定BMSCs的成脂細胞分化。在原代取材培養的第7天,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的模型組的脂肪滴數明顯增加,而補腎陰方的脂肪滴數顯著減少(如圖4所示);ALP活性是骨形成的早期的指示物,被用來測定BMSCs的成骨細胞分化。在原代取材培養的第9天,正常培養基中模型陽性表現很少,在補腎陰方治療組有陽性表現大大增加(如圖5所示)本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的成脂肪細胞增加而成骨細胞減少,基于骨量減少與脂肪增多與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的前體細胞MSC s向兩者分化的交互關系發生改變有關,因此,表明本發明復方制劑有抑制成脂肪細胞分化的能力。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由藥物有效成分與藥物載體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藥組分組成:枸杞子30 20、山萸肉30 20、山藥30 20、菟絲子30 20、鹿角膠30 20、龜板膠30 20、大熟地45 30、女貞子45 30、制首烏45 30。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份配比是:枸杞子25 15、山萸肉25 15、山藥25 15、菟絲子25 15、鹿角膠25 15、龜板膠25 15、大熟地38 22、女貞子38 22、制首烏38 22。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份配比是:枸杞子20 10、山萸肉20 10、山藥20 10、菟絲子20 10、鹿角膠20 10、龜板膠20 10、大熟地30 15、女貞子30 15、制首烏30 15。
4.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下述方法和步驟: ①按組方重量份稱取各藥材,浸泡Ih,煎煮I 3次,每次煎煮0.5 1.5h, 一煎加水10 14倍,二、三煎加水量6 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在60 70°C溫度下,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30的浸膏; ②上述①浸膏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50% 80%,靜置過夜,醇沉,濾過,濾液在60 70°C溫度下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的濃浸膏; ③上述②濃浸膏在70 80°C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60目篩,得浸膏粉; ④按浸膏粉:填充劑:崩解劑為12: 5:1重量比,取上述③制得的浸膏粉,加入填充劑、崩解劑,混勻,采用干法制粒,壓制成片;或包薄膜衣,制成成品片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劑為微晶纖維素101;所述崩解劑為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 。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①中,取各藥材,浸泡lh,煎煮2次,每次煎煮lh,一煎加水14倍,二煎加水量10倍,合并煎煮液,濾過,濾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 1.07的浸膏液。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②中,加乙醇至濃度為60%,回收乙醇后的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原發性老年骨質疏松癥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遵循滋補腎陰的治療法則,采用中藥材枸杞子、山萸肉、山藥、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大熟地、女貞子、制首烏的水提取物與輔料混合,制粒,壓片制成。本發明經動物實驗,結果表明,能使卵巢切除所造成的高水平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均降低,使之恢復到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平衡狀態,增加骨量;能促進骨鈣素分泌,抑制成脂肪細胞分化的能力。本制劑能改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癥狀,減少復發,鞏固療效;能避免中藥湯劑服用前臨時煎煮,久置易霉敗變質及給患者帶來的不便。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211948SQ2012100200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1日
發明者王擁軍, 楊鑄, 卞琴, 徐浩, 楊洲, 唐德志, 楊鋒, 趙永見, 劉書芬, 施杞 申請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