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醫療器械中的肘部結構設計用于連接醫用彈簧臂上部的豎直延長臂和下部的水平延長臂,起承上啟下作用;另外該結構可以根據終端的負載變化調節彈簧的力臂,從而實現操作人員拉力的相對穩定。由于該結構內部需容納一定數量的醫用氣管和電纜,原來的氣彈簧布置占據了路徑的大部分空間,加上肘部寬度的狹小,遠不能滿足客戶對容量的需求。原來的結構在布置氣管和電纜時很困難,且容易損壞;力臂調節結構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優化臂肘內部結構,提高產品的穿管數量,且易于操作人員布置氣管和電纜等管道,并降低了在調節力臂時的安全隱患。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包括上連接法蘭、側連接板、橫梁、下連接法蘭、力臂調解板和氣彈簧,所述上連接法蘭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上部,所述力臂調解板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下部,所述橫梁貫穿固定于側連接板的沿邊;所述側連接板下部設置有限位孔,所述下連接法蘭兩端設置有轉角限位柱,所述轉角限位柱套接在限位孔內,所述氣彈簧下端設置有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所述氣彈簧通過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與側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氣彈簧的活動端部設置有剎車線。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為加強力臂調解板的連接強度,所述力臂調解板的上部設置有上壓板,力臂調解板的下部設置有下墊板,所述上壓板和下墊板與下連接法蘭的連接為螺栓連接,在所述螺栓的上部設置有保護螺帽,力臂調解板的端面開設有一組長圓孑L。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為使下連接法蘭和側連接板的連接在旋轉動作中靈活調節,所述下連接法蘭和側連接板之間設置有旋轉軸、固定螺母和銅襯套,所述旋轉軸通過固定螺母和銅襯套使下連接法蘭和側連接板貼合固定。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為避免氣彈簧的安裝碰觸到側連接板,影響其工作性能,所述側連接板和氣彈簧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和定位調節墊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擴大了產品內部使用空間,方便安裝人員的布線或管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其容量,節約了裝配時間,提高了安全性。
圖I是本發明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的后視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3是圖2所示E處的局部放大示意 圖4是本發明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工作狀態結構示意 圖5是圖4所示的局部俯視 圖6是圖5所示D—D處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上連接法蘭;2、側連接板;3、橫梁;4、下連接法蘭;
5、力臂調解板;6、氣彈簧;7、緊定螺釘;8、定位調節墊片;20、限位孔;40、轉角限位柱;60、氣彈簧連接軸;61、氣彈簧連接軸卡箍;62、剎車線;50、上壓板;51、下墊板;52、螺栓;53、保護螺帽;54、長圓孔;41、旋轉軸;42、固定螺母;43、銅襯套;A、上部延長臂;B、肘部結構;C、下部延長臂。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圖2和圖3,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包括上連接法蘭I、側連接板2、橫梁3、下連接法蘭4、力臂調解板5和氣彈簧6,上連接法蘭I固定在側連接板2的上部,力臂調解板5固定在側連接板2的下部,橫梁3貫穿固定于側連接板2的沿邊;側連接板2下部設置有限位孔20,下連接法蘭4兩端設置有轉角限位柱40,轉角限位柱40套接在限位孔20內,氣彈簧6的下端設置有氣彈簧連接軸60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61,氣彈簧6通過氣彈簧連接軸60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61與側連接板2固定連接,所述氣彈簧6的活動端部設置有剎車線62。進一步,所述下連接法蘭4和側連接板2之間設置有旋轉軸41、固定螺母42和銅襯套43,旋轉軸41通過固定螺母42和銅襯套43使下連接法蘭4和側連接板2貼合固定;側連接板2和氣彈簧6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7和定位調節墊片8。請參閱圖5和圖6,力臂調解板5的上部設置有上壓板50,力臂調解板5的下部設置有下墊板51,上壓板50和下墊板51與力臂調解板5的連接采用螺栓52連接,在螺栓52的上部設置有保護螺帽53,力臂調解板5的端面開設有一組長圓孔54。請再次參閱圖I、圖2、圖4、圖5和圖6,本發明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其工作原理上連接法蘭I作為內系統而言,不僅給側連接板2提供基準和固定,而且是氣彈簧6上部連接軸的支撐,其肘部結構(C)內腔的形狀與上部延長臂(A)的內腔吻合,一方面使得截面積最大化,另一方面可防止刮傷氣管或電纜;側連接板2分為左右兩塊,采用橫梁3加強穩固,這樣不僅空出了肘部結構(B)內部的空間,而且減輕了結構的重量。側連接板2上的限位孔20與轉角限位柱40配合,可防止過操作而損壞產品,也保證了使用者的安全;氣彈簧6采用兩側極限位置的布置方式,主要是為了空出肘部結構(C)的內腔空間,保證容量的最大化和安裝的方便;側連接板2的下端各固定有一個旋轉軸41,用于夾持與其相配合的下連接法蘭4上的軸孔,為其提供旋轉支撐;氣彈簧6下端與力臂調節板5上的左右分叉分別連 接,而力臂調節板5處于下部延長臂(C)的連接,由于下部延長臂(C)為擠出鋁型材,且該部分壁厚較薄,因此在力臂調節板5與下部延長臂(C)鋁型材的中間增加了下墊板51 ;其力臂調解板5的中部設置有一組長圓孔,其上壓板50和下墊板51通過螺栓52將力臂調節板5與下部延長臂(C)夾持在中間,松開螺栓52后可沿長圓孔前后伸縮其下部延長臂(C)的位置,實現調節功能。在力臂調節結構的設計中,考慮了操作者對螺栓52的過操作(過分的松開螺栓)的可能性后,增加了保護螺帽53,這樣,當松開螺栓52的行程達到保護螺帽53和上壓板50之間的間隙時,便不可再擰。該結構中剎車線62的路徑是可控的,通過扎帶或其他固定件將其固定在橫梁3上,通過力臂調節板5下方的矩形空腔穿入到下部延長臂(C)的內腔,并沿下部延長臂(C)底部繼續延伸至操作把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 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包括上連接法蘭、側連接板、橫梁、下連接法蘭、力臂調解板和氣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法蘭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上部,所述力臂調解板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下部,所述橫梁貫穿固定于側連接板的沿邊;所述側連接板下部設置有限位孔,所述下連接法蘭兩端設置有轉角限位柱,所述轉角限位柱套接在限位孔內,所述氣彈簧下端設置有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所述氣彈簧通過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與側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氣彈簧的活動端部設置有剎車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調解板的上部設置有上壓板,力臂調解板的下部設置有下墊板,所述上壓板和下墊板與下連接法蘭的連接為螺栓連接,在所述螺栓的上部設置有保護螺帽,力臂調解板的端面開設有一組長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法蘭和側連接板之間設置有旋轉軸、固定螺母和銅襯套,所述旋轉軸通過固定螺母和銅襯套使下連接法蘭和側連接板貼合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連接板和氣彈簧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和定位調節墊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彈簧臂肘部連接結構,包括上連接法蘭、側連接板、橫梁、下連接法蘭、力臂調解板和氣彈簧,所述上連接法蘭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上部,所述力臂調解板固定在側連接板的下部,所述橫梁貫穿固定于側連接板的沿邊;所述側連接板下部設置有限位孔,所述下連接法蘭兩端設置有轉角限位柱,所述轉角限位柱套接在限位孔內,所述氣彈簧下端設置有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所述氣彈簧通過氣彈簧連接軸和氣彈簧連接軸卡箍與側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氣彈簧的活動端部設置有剎車線。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優化臂肘內部結構,提高產品的穿管數量,且易于操作人員布置氣管和電纜等管道,并降低了在調節力臂時的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A61G12/00GK102743228SQ20121025641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吉鳴, 彭偉, 許春霞, 陶曉旺, 黎群華 申請人:邁柯唯醫療設備(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