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銀杏酚酸在美白祛斑換膚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治療性化妝及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銀杏酚酸在美白祛斑換膚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化、環境污染、全球氣溫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出現皮膚色素失調性疾病。尋找更安全和有效的新型外用皮膚美白祛斑劑是當今藥妝品的研究熱點之一。一直以來,美白祛斑都是人們所熱切關注的話題,人們希望通過美白護理品的使用而得到白皙、光潔的皮膚,并利用功能型美白化妝品來減輕老年斑、黃褐斑等色素沉積。隨著生化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黑色素合成生物學機制的認識正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傾向于從天然植物中尋找安全高效的美白祛斑活性物質。但市場上部分美白祛斑產品鉛、汞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因此市場需要研制開發來源于天然、效果顯
著、無不良反應的美白祛斑換膚化妝品產品,以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治療需要;開發此類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銀杏是我國珍貴的藥用植物,銀杏的葉、果和外種皮等皆具有藥用開發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銀杏性甘、苦、平、澀;有定喘止咳、止帶濁、止痛之功;主治寒嗽痰喘、哮喘、小便頻數、赤白帶下、手足皸裂等。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人們發現銀杏葉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和萜類內酯化合物,具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功能。我國民間早有將銀杏外種皮浸泡液作為農藥使用,對蚜蟲、稻螟蟲等害蟲有殺滅作用。銀杏酚酸為無色或淡黃色的油狀或粉末狀物質,是存在于銀杏葉、果和外種皮中一類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組分。本發明所涉及的銀杏酚酸為烷基或烯基苯酚酸類物質,根據分子中苯環上是否連接有羧基,將其分為銀杏酸和銀杏酚兩大類。銀杏酸是水楊酸分子在苯環C6位上有飽和或不飽和長鏈烷基的系列化合物,按化學結構可分為5種,側鏈R為C13H27' C15H29' C15H31' C17H31 和 C17H33,對應的分子量分別為 320、346、348、372、374。銀杏酚酸包括白果酸、氫化白果酸、白果新酸、白果亞酸、氫化白果亞酸、漆樹酸、銀杏酚、銀杏二酚、白果醇等。銀杏酚酸(銀杏酸、銀杏酚、銀杏二酚)結構見下。
權利要求
1.銀杏酚酸在美白祛斑換膚中的用途。
2.銀杏酚酸在制備美白祛斑換膚的外用制劑中的用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銀杏酚酸外用制劑,為含有銀杏酚酸的美白祛斑換膚的藥物或化妝品;以及包含銀杏酚酸和任何物質組合用于美白祛斑換膚的藥物或化妝品;其特征是,所述制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外用劑型,可以是液體制劑、膏霜劑、凝膠劑、粉劑、膜劑、洗劑、氣霧噴霧劑、透皮吸收制劑、皮下注射劑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或化妝品,其特征是,含有銀杏酚酸O.001-80%,以重量百分比計。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或化妝品,其特征是,含有銀杏酚酸O.001-30%,以重量百分比計。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或化妝品,其特征是,含有銀杏酚酸O.1-20%,以重量百分比計。
7.所述銀杏酚酸包括銀杏酸、銀杏酚、銀杏二酚等,可通過化學分離方法,從銀杏的葉、果、外種皮、根莖等部位的提取物中得到;或對銀杏葉、果、外種皮、根莖提取加工產物在提取加工過程中剩余的廢料中重新回收;或從其它植物含有本類化合物的各部分提取物中獲得;或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得;包括銀杏酚酸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酯、溶劑化物,結晶形態的物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銀杏酚酸在美白祛斑換膚中的用途。所述銀杏酚酸包括銀杏酸、銀杏酚、銀杏二酚等,可通過化學分離方法,從銀杏的葉、果、外種皮、根莖等部位的提取物中得到。含有銀杏酚酸的美白祛斑換膚的藥物或化妝品,含銀杏酚酸0.001-80%(以重量百分比計),以及藥學上常用的外用制劑基質或可接受的載體;所述制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外用劑型。藥理學試驗研究表明,本發明具有抑制皮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并能明顯促進角質形成細胞的增殖和細胞凋亡,具有顯著的美白祛斑換膚效果。臨床試用表明,本發明對面色暗黃、面部色斑具有顯著的改善和防治作用,有效率達100%,使用安全,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1/192GK102846501SQ2012102920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雷紅, 王青 申請人: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