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現代化領域。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本發明的特點是:本發明根據各藥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質與藥理作用的研究結果,得到了合理、穩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制備出的藥物質量穩定可控、療效與現有市場銷售劑型相比顯著提高,患者服用劑量減少。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現代化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0003]風濕病是一種以肌肉和關節疼痛為主的疾病,它的出現使患者痛不欲生。風濕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風寒引起的血液循環不通暢,致使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營養供給不良導致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0004]“風濕病”只是一種傳統概念,中醫認為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脈引起的,受風、寒而引發病癥。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0005]風濕病包括的疾病甚多,它是指一大類目前病因與發病機制尚未研究清楚,以損害滑膜、軟骨、骨、關節、肌肉、韌帶等為主,且可侵犯多個系統的全身性疾病。
[0006]追風片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用于筋骨軟弱,手足麻木,腰背疼痛,行步艱難的由風濕所致的病癥。
[0007]追風片的處方和制法為:石膏40g、雄黃20g、制草烏40g、制川烏40g、白附子(制)20g、甘草20g、半夏60g、當歸80g、桂枝32g、續斷80g、白芍80g、川芎80g、白芷40g、防風80g、膽南星24g、僵蠶80g、地龍40g、荊芥油0.2ml。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5g水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1.20~1.30的清膏(50-60°C)。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時間均為第一次6小時,第二次4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膏,與上述水提濃縮膏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壓制成830片,即得。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要解決 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0009]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11]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
[0012]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備得到:
[0013]1、按原料配比稱取各原料;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5g水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1.20~1.30的清膏(50-60°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時間均為第一次6小時,第二次4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膏,與上述水提濃縮膏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0014]2、按原料配比稱取各原料;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
1.20-1.30 (55°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 %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彎、白£、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55°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0015]所述藥物組合物還含有藥劑學可接受的輔料。
[0016]所述藥劑學可接受的輔料選自淀粉、微晶纖維素、蔗糖、阿斯巴甜、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鈉、羥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鎂、微粉硅膠、維生素C、半胱氨酸、檸檬酸和亞硫酸鈉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0017]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口服劑型,包括但不限于丸劑、片劑、膠囊或口服液。劑型的選擇和輔料的用量均屬于現有技術。
[0018]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0019]稱取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5g水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1.20~1.30的清膏(50-60°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時間均為第一次6小時,第二次4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膏,與上述水提濃縮膏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0020]優選的制備方法為:按原料配比稱取各原料;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55°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0021]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該制劑以上述藥物活性成分加入藥劑學可接受的輔料,制成藥劑學可接受的劑型。利用本發明得到的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制備所需藥物的各種劑型時,可以按照藥劑學領域的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如將該活性成分與一種或多種載體混合,然后制成相應的劑型。
[0022]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運用中醫理論分析處方組成,根據各藥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質與藥理作用,研究得到了合理、穩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值班出了質量穩定可控、療效與現有市售劑型相比顯著提高、患者服用劑量減少的藥物制劑,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0023]以下通過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1:制備中藥提取物
[0025]一、處方:石膏40g、雄黃20g、制草烏40g、制川烏40g、白附子(制)20g、甘草20g、半夏60g、當歸80g、桂枝32g、續斷80g、白芍80g、川芎80g、白芷40g、防風80g、膽南星24g、僵蠶80g、地龍40g、荊芥油0.2ml。[0026]二、制法:
[0027]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0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共計498g。
[0028]實施例2:制備中藥提取物
[0029]一、處方:石膏20kg、雄黃10kg、制草烏20kg、制川烏20kg、白附子(制)10kg、甘草10kg、半夏30kg、當歸40kg、桂枝16kg、續斷40kg、白茍40kg、川彎40kg、白]E 20kg、防風40kg、膽南星12kg、僵蠶40kg、地龍20kg、荊芥油100ml。
[0030]二、制法:
[0031] 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0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55°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共計249kg。
[0032]實施例3:制備片劑
[0033]實施例1得到的活性成分100g,加微晶纖維素40g,交聯PVP7g,壓片,得片劑,每片重 0.6g。
[0034]實施例4:制備膠囊劑
[0035]實施例2得到的活性成分lOOOg,加淀粉250g,灌膠囊,得膠囊劑,每粒重0.50g。[0036]實施例5:動物實驗
[0037]一、材料與方法:
[0038]二甲苯,廣州化學試劑廠產品。
[0039]阿司匹林腸溶衣,沈陽遼河制藥廠產品。
[0040]乙酸,長春化學試劑二廠產品。
[0041]追風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隆順榕制藥廠產品。
[0042]動物:ICR小鼠,18_22g,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 (京)2002-2003。
[0043]取健康ICR小鼠,隨機分4組,每組12只。試驗設:對照組(給生理鹽水20ml/kg);阿司匹林組;追風提取物組,各組每天灌胃一次,灌胃量為20ml/kg,連續7天,末次給藥1小時后各實驗組用蒸餾水洗去藥液,用干棉球擦凈,給小鼠右耳涂二甲苯0.05ml/只,左耳作對照,30分鐘后處死小鼠,用直徑6_的打孔器將雙耳同部位等面積切下,用電子分析天平分別稱重,以雙耳重量差值作為腫脹程度指標,并求出腫脹抑制率,結果見下表。
[0044]
【權利要求】
1.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備得到: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5g水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1.20~1.30的清膏(50-60°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時間均為第一次6小時,第二次4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膏,與上述水提濃縮膏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屬藥物還含有藥劑學可接受的輔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學可接受的輔料選自淀粉、微晶纖維素、蔗糖、阿斯巴甜、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鈉、羥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鎂、微粉硅膠、維生素C、半胱氨酸、檸檬酸和亞硫酸鈉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口服劑型,包括丸劑、片劑、膠囊或口服液。
7.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稱取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5g水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1.20~1.30的清膏(50-60°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用2倍量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時間均為第一次6小時,第二次4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成膏,與上述水提濃縮膏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筋活血散風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稱取石膏40份、雄黃20份、制草烏40份、制川烏40份、白附子(制)20份、甘草20份、半夏60份、當歸80份、桂枝32份、續斷80份、白芍80份、川彎80份、白芷40份、防風80份、膽南星24份、僵蠶80份、地龍40份、荊芥油0.2份。石膏粉碎成細粉,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最細粉,荊芥油用適量乙醇溶解,備用。制草烏、制川烏、白附子(破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半夏用冷水浸泡至透心后加干姜2.5kg水煮二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8倍加水,煎煮2小時,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 (55°C )。當歸用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8小時,再用60%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用2倍量60%乙醇提取2小時;桂枝、續斷、白芍、川芎、白芷、防風、膽南星用60 %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 %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6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60%乙醇,回流提 取2小時;僵蠶、地龍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6小時,第二次按藥材重量的3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第三次按藥材重量的2倍加2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55°C )。將水提濃縮液和醇提濃縮液合并,加入石膏、雄黃細粉及淀粉、糊精等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放冷,兌入荊芥油醇溶液,混勻,得到干燥物A。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3656004SQ20121034913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劉萍, 聶萬達, 游強臻, 朱曉丹, 劉偉 申請人: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隆順榕制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