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包括外套管、套管柄、可旋轉導絲、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導絲限控部件和網圈;外套管的近端與套管柄相連,可旋轉導絲的主體位于所述外套管內,在套管柄上或外套管內設有導絲限控部件,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與可旋轉導絲的近端固定連接,可旋轉導絲的遠端與所述網圈活動連接,該網圈能通過外套管的遠端從外套管內穿出至外套管外,網圈內設有用于回收體內固體物的線網。本發明主要用于經內鏡鉗道獲取腔道內異物和已經切除的組織標本,它能夠提高臨床內鏡工作效率和質量,縮短手時間,相應地減少麻醉、監護時間,降低長時間麻醉的風險,具有重要實際應用價值。
【專利說明】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經內鏡回收人體腔道內異物和已切除組織的器械,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臨床上,需要取出的人體消化道內的固體物很多,經內鏡取出人體消化道內的固體物是一種常見的技術。大體上,人體消化道內需要取出的固體物可以分為兩類,即異物和已經切除的自體組織。常見的異物有:胃柿石、大塊食物團、醫生植入的假體、膽管結石、嵌頓在腸道內膠囊內鏡、病人吞入的異物如錢幣、鐵釘、刀片、打火機等。常見的已經切除的自體組織,主要是通過粘膜切除術、粘膜下剝離術以及其他內鏡技術所切除的組織,多為息肉和早期腫瘤。臨床上,通過內鏡取出異物的意義主要是治療,通過內鏡取出已經切除的自體組織則時獲得完整的標本以用于完善病理檢查。所以,經內鏡取出這些固體實物非常重要。雖然有多重方法在廣泛使用,包括細小的異物鉗、金屬絲網籃、一次性網籃等。但是,都存在明顯的不足。比如,異物鉗只能持住的軟且體積小的物體類型,面對體積大,或者表面光滑的物體,為了準確抓持,多需要花較長時間,在取出過程中,經常脫落,甚至不可能通過此法完成。金屬絲網籃是以:T5根絲沿軸向將首位兩端固定,雖然耐用,但是網籃容易遺漏目標物體,經常需要反復嘗試,花費很多時間,所以用于回收的實用性有限。而在部分地區上市的一次性非金屬絲網籃(如US5486182),因為其線網和連接線網控制裝置均為一體化整體設計,而且,一旦“網破”,整個回收器械即已廢棄,因此,其消耗成本過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可以反復更換網籃,但操控網籃的裝置可以重復使用的新型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
[0004]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0005]一種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包括外套管、套管柄、可旋轉導絲、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導絲限控部件和網圈;所述外套管的近端與套管柄相連,所述可旋轉導絲的主體位于所述外套管內并能與外套管產生相對位移,在套管柄上或外套管內設有與可旋轉導絲連接并限制可旋轉導絲在外套管內長度的所述導絲限控部件,所述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與可旋轉導絲的近端固定連接,所述可旋轉導絲的遠端與所述網圈活動連接,該網圈能通過外套管的遠端從外套管內穿出至外套管外,所述網圈內設有用于回收體內固體物的線網。
[0006]本發明中的外套管可以為塑料軟外套管,也可以為其他材質的軟外套管。外套管的內徑大于可旋轉導絲,使可旋轉導絲能與外套管產生相對位移,操作時以實現將導絲伸出于外套管或者回收于外套管內。外套管的近端與套管柄之間可采用固定連接,也可采用活動連接,為了進一步體現本發明的優點,外套管近端與套管柄相連的方式優選通過螺旋結構、卡槽結構或嵌合結構連接,特別是通過通過螺旋結構連接,方便加工和緊密組裝,并便于拆卸。
[0007]所述套管柄可采用彼此相連的長條柄和柄環結構,其中長條柄的長度為3.0cm~
15.0cm,長條柄通過螺旋結構、卡槽結構或嵌合結構與所述外套管近端相連接,所述柄環為具有至少一個圓環或半環的手柄,優選采用單環柄,即形狀為一個環的柄,用于方便手持。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最優選擇,在長條柄上設有內槽,該內槽與外套管相通,而導絲限控部件則固定嵌合在該內槽中,這種內槽和導絲限控部件的組合方式不便簡化了整體結構,還可使導絲操作順暢,阻礙小,也利于導絲限控部件對導絲的控制。
[0008]本發明中可采用多種限控部件控制并定位可旋轉導絲在外套管內的相對位移,如螺旋纏繞結構、卡槽結構、類似夾子的可夾緊結構等。本發明中優選采用具有軸向開口的彈性卡槽部件,其中用于彈性卡合導絲的彈性卡槽的開口直徑小于所述可旋轉導絲的直徑,使得在沒有外力情況下卡槽可緊密卡緊導絲,防止其前后活動,而當有外力通過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對導絲進行調節時,其彈性卡槽又可使導絲產生相應的前后移動;該導絲限控部件的長度優選為1.0cm~5.0cm,該導絲限控部件可設于套管柄上長條柄的內槽內或外套管近端處,優選設于套管柄上長條柄的內槽內。
[0009]所述可旋轉導絲,可以由單絲、雙絲互繞、多絲互繞或前述結構表面包覆硬質塑料制成,也可以為多種結構組成的混合結構。導絲的材料可為金屬、功能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制成。一般情況下,導絲的近端硬度需大于遠端。整個導絲可為同一材料,也可在部分范圍內選擇不同材料。可旋轉導絲的遠端與所述網圈通過螺旋結構或嵌合結構相連接。連接位置保證導絲與網圈可拆裝。優選可旋轉導絲導絲的設計為:近端采用硬且直的不銹鋼絲,導絲近段IOcm長度硬且直,之后變小至遠段導絲的硬度,由于近端在內鏡鉗道之外,近端較大硬度的導絲,利于旋轉導絲并軸向傳導力量,實現調控導絲遠端的網圈開口方向。導絲的硬度性能,也可以通過在金屬導絲外面包覆一層較薄的質硬的塑料實現。如果使用側彎性能很好即較軟的導絲,且在外套管內橫向活動空間大,則用塑料材料或者內套管緊緊束縛導絲與其不產生相對位移,以增強導絲傳導軸向作用力,減小其在外套管內的橫向其活動空間。
[0010]所述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是與導絲近端相連并通過施加力量對導絲進行前后調節的裝置,其具有至少一個圓環或弧狀手柄,為方便用手把持,優選采用雙環柄、雙半環柄或多半環柄,用2個指頭夾持或者多個手指把持,手柄的中間部位的鏈接部固定連接導絲的近端。可旋轉導絲與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固定連接后,通過所述導絲限控部件通入外套管內部。操作時通過調控套管柄與導絲控制裝置的手柄,即可將導絲伸出于外套管遠端或者回收于外套管內。
[0011]所述網圈,其具有與可旋轉導絲連接的螺旋、卡槽或者嵌合結構,進一步的,該網圈上具有與導絲遠端相匹配連接的的螺旋、卡槽或者嵌合結構;構成網圈的絲可為單絲,也可為雙絲或者多絲互繞而成。網圈絲的材料可為金屬、功能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制成。網圈正常為具有圓形、多邊形、其他對稱或者非對稱結構,而在外套管內呈束狀,束狀網圈通過可旋轉導絲從外套管遠端口釋放后可恢復成環形或多邊形結構。優選的,網圈主要由金屬絲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絲構成,特別是主要由鎳鈦記憶合金絲構成,利用其溫度記憶性能,控制網圈完全釋放出外套管之外以后,在大致處于人體溫度范圍時,恢復呈多邊形(尤其是六邊形),但是其近端接頭為弧形外展的喇叭形,網圈的最遠端成角。網圈絲在臨近其近端接頭成束時,優選其“張開”的原始定型,滿足網圈從套管內釋放出來后,能夠恢復其八字形張開狀,并適合圈套目標物體。所有以上網圈的溫度記憶定型,在網圈位于外套內時,均因其呈彈性可變性能,而被限成束。本發明中網圈的直徑一般為3.0cm~8.0cm0
[0012]所述線網,由細線編織而成“網兜”狀,線網邊緣連接在網圈上,線網的深度為
2.0cm~8.0cm0線網的編織結構可為全世界通用的紗布網結構、小型捕魚網或者捕蝴蝶網的編制結構,或者蚊帳網的編制結構。所用材料無毒、耐酸堿腐蝕、不含可溶釋型致敏源即可。線網的網孔直徑最小為0.5_~8.0mm0線網的材料可以為自然來源的棉絲、高分子材料、鎳鈦記憶合金等。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4]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主要用于經內鏡鉗道獲取人體腔道內異物和已經切除的組織標本,尤其適合經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膽道鏡回收人體腔道內的固體物,以及經內鏡獲取膀胱內的結石和已經切割的組織。
[0015]作為可臨時拆分和組裝的器械,其臨床應用不同于歐美發達國家的醫療耗材使用習慣,這些國家和地區全部使用一次性,因此其設計為“一體化”。而在發展中國家,推廣部分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和觀念,對降低社會成本是有益的。該可拆分的設計通過導絲與網圈的連接設計以及導絲長度限控部件聯合實現。其可旋轉導絲的設計,能夠進一步提高操作效率。
[0016]本發明能夠提高臨床內鏡工作效率和質量,縮短手時間,相應地減少麻醉、監護時間,降低長時間麻醉的風險。因此,本發明具有重要實際應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異物,2-網圈,3-外套管,4-導絲,5-螺旋連接件,6-導絲限控部件,8_雙環柄,9-長條柄。
[0019]圖2是一種導絲限控部件的縱向和K向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兩種網圈與可旋轉導絲連接方式的放大示意圖。
[0021]圖中,11-網圈,12-可旋轉導絲,13-外套管。
[0022]圖4是一種線網和網圈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21-網圈,22-外套管,23-線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所示,本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包括外套管、套管柄、可旋轉導絲、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導絲限控部件、網圈和線網。
[0027]其中套管柄主要由長條柄9和單環柄構成,其中長條柄上設有內槽,導絲限控部件6固定嵌合在該內槽中。長條柄9通過螺旋連接件5與外套管3的近端相連。外套管3為一塑料軟管,可旋轉導絲4的主體位于外套管3內,外套管3的內徑大于可旋轉導絲4的直徑,使外套管3內的可旋轉導絲4能與外套管3產生相對位移。[0028]長條柄9上的內槽與外套管3相通,內槽內的導絲限控部件6也與可旋轉導絲4活動連接。本例中的導絲限控部件6采用具有軸向開口的彈性卡槽部件,具體如圖2所示,其中用于彈性卡合導絲的彈性卡槽的開口直徑小于所述可旋轉導絲的直徑,使得在沒有外力情況下卡槽可緊密卡緊導絲,防止其前后活動,而當有外力通過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對導絲進行調節時,其彈性卡槽又可使導絲產生相應的前后移動。
[0029]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具有一個雙環柄8,便于用2個指頭夾持,也可以為雙半環柄或多半環柄。雙環柄8的中間部位的鏈接部固定連接可旋轉導絲4的近端。可旋轉導絲4與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固定連接后,通過所述導絲限控部件6通入外套管3內部。
[0030]可旋轉導絲4由單絲、雙絲互繞、多絲互繞或前述結構表面包覆硬質塑料制成,也可以為多種結構組成的混合結構。導絲的材料可為金屬、功能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制成。如圖3所示,可旋轉導絲4的遠端與所述網圈2通過螺旋結構或嵌合結構相連接,連接位置保證導絲與網圈可拆裝。
[0031]如圖4所示,網圈上具有與導絲遠端相匹配連接的的螺旋、卡槽或者嵌合結構;構成網圈的絲可為單絲,也可為雙絲或者多絲互繞而成。網圈能通過外套管的遠端從外套管內穿出至外套管外,由鎳鈦記憶合金絲構成的多種形狀的網圈由溫度記憶定型,在網圈位于外套內時,均因其呈彈性可變性能,而被限成束。束狀網圈通過可旋轉導絲從外套管遠端口釋放后可恢復成環形或多邊形結構。網圈內設有用于回收體內固體物的線網,其由細線編織而成“網兜”狀,線網邊緣連接在網圈上,線網的深度為2.0cm~8.0cm。線網的編織結構可為全世界通用的紗布網結構、小型捕魚網或者捕蝴蝶網的編制結構,或者蚊帳網的編制結構。
[0032]實施例2
[0033]采用實施例1的裝置用于經胃鏡下取出病人吞服的鐵釘。
[0034]臨床上,常有小孩和在押犯罪嫌疑人吞服鐵釘,往往不止一枚,然而,由于鐵釘難以通過器械控制,經內鏡取出并非易事。所述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裝置,其外套管工作長度為200.0cm,外套管直徑2.0mm,導絲限控部件長度為2.0cm,具有6.0cm直徑的附有線網的網圈,可旋轉導絲與網圈通過螺絲結構連接:
[0035](I)將內經插入胃內鐵釘附近,在可以直視并距離鐵釘約2.0cm- 5.0cm范圍內,經內鏡鉗道插入異物回收裝置外套管,外套管內有可旋轉導絲及與其相連的未釋放的網圈,網圈附有線網。
[0036](2)在內鏡直視下,將外套管伸出于內鏡鉗道遠端,然后控制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以及可旋轉導絲從外套管內直接釋放網圈,用“網兜”去捕獲鐵釘,必要時可以通過旋轉胃鏡和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調整網圈的方向。猶如用網捕獲一條死魚,可以即刻獲得成功。
[0037](3)取完異物之后,釋放導絲限控部件,可旋轉導絲遠端及其與網圈連接的部位,完全暴露于外套管之外,反向將一次性網圈旋出,網圈及其附屬線網即可作為醫療廢物丟棄,可繼續保留本回收裝置的其余操控器械,規范消毒之后繼續下次重復使用。
[0038]實施例3
[0039]采用實施例1的裝置用于經膽道鏡從T管竇道取出病人肝內膽管結石。
[0040]臨床上,肝內膽管結石很常見,不僅難以通過外科手術而治愈,而且還反復發生。為了方便外科術后確認是否有參與肝內膽管結石,并進行經內鏡取石治療,外科膽管術后,常規放置塑料T管,并開口留置于右腹部。2至3個月后,放置T管的竇道已經形成并適合插入膽道鏡。此時,拔出T管,插入膽道鏡,利用回收裝置可以去除膽管內的結石、膿性物與膽汁的絮狀混合物。所述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裝置,其外套管工作長度為200.0cm,外套管外徑2.0mm,導絲限控部件長度為2.0cm,具有6.0cm直徑的附有線網的網圈,可旋轉導絲與網圈通過螺絲結構連接:
[0041](I)將內經插入膽管內小結石,周圍常有含有大量細菌的絮狀物,在可以直視并距離錢幣約1.0cm-3.0cm范圍內,經內鏡鉗道插入異物回收裝置外套管,外套管內有可旋轉導絲及與其相連的未釋放的網圈,網圈附有線網。
[0042](2)在內鏡直視下,將外套管伸出于內鏡鉗道遠端,然后控制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以及可旋轉導絲從外套管內直接釋放網圈,用“網兜”去捕獲結石和絮狀物,必要時可以通過旋轉膽道鏡身輔助調整網圈的方向。
[0043](3)由于多次去除其中的絮狀物,線網上可能附著絮狀物,因此,可以更換新的網圈及其附屬的線網,方法是:釋放導絲限控部件內的可旋轉導絲,使可旋轉導絲遠端及其與網圈連接的部位,完全暴露于外套管之外,反向將一次性網圈旋出,網圈及其附屬線網即可作為醫療廢物丟棄,可繼續保留本回收裝置的其余操控器械,更換一枚新的網圈即可。
[0044]雖然在這里通過某個或某些特殊配置描述和闡明本發明,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所述細節,因為可能在專利要求范圍內有各種修改和結構變更,并不偏離發明精神。
[0045]本發明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套管柄、可旋轉導絲、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導絲限控部件和網圈;所述外套管的近端與套管柄相連,所述可旋轉導絲的主體位于所述外套管內并能與外套管產生相對位移,在套管柄上或外套管內設有與可旋轉導絲連接并限制可旋轉導絲在外套管內長度的所述導絲限控部件,所述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與可旋轉導絲的近端固定連接,所述可旋轉導絲的遠端與所述網圈活動連接,該網圈能通過外套管的遠端從外套管內穿出至外套管外,所述網圈內設有用于回收體內固體物的線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柄包括彼此相連的長條柄和柄環,所述長條柄通過螺旋結構或卡槽結構與所述外套管近端相連接,所述柄環為具有至少一個圓環或半環的手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柄上具有內槽,該內槽與外套管相通,所述導絲限控部件固定嵌合在該內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限控部件為具有軸向開口的彈性卡槽部件,其中用于彈性卡合可旋轉導絲的彈性卡槽的開口直徑小于所述可旋轉導絲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柄的長度為3.0cm~15.0cm,所述柄環為單環柄。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限控部件的長度為1.0cm~5.0cm, 該導絲限控部件設于套管柄上長條柄的內槽內或外套管近端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導絲由單絲、雙絲互繞、多絲互繞或前述結構表面包覆硬質塑料制成,可旋轉導絲的遠端與所述網圈通過螺旋結構或嵌合結構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具有至少一個圓環或弧狀手柄;所述可旋轉導絲與具有手柄的導絲控制裝置固定連接后,通過所述導絲限控部件通入外套管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圈上具有與可旋轉導絲連接的螺旋或者嵌合結構;該網圈主要由金屬絲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絲構成,在外套管內呈束狀的網圈通過可旋轉導絲從外套管遠端口釋放后恢復成環形或多邊形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臨時組裝的經內鏡固體物回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網由細線編織而成“網兜”狀,線網邊緣連接在網圈上,線網的深度為2.0cm~8.0cm0
【文檔編號】A61B10/02GK103654913SQ20121036287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張發明 申請人:常州德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